然而在大唐帝国建国之初,他的战功并不特别出众,他的结局却震撼人心,尤为感人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对这位老部下的奇情。侯君集犯下了诛灭九族的大罪,李世民也无法保全他的性命,诀别之际,一代名君痛哭失声,“你密谋造反,其罪当诛。”李世民也救不了他,规矩在那摆着。
侯君集(?~公元643年),祖籍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北),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是个胆大勇武的世家子弟,与《隋唐演义》中那个贼眉鼠眼的偷儿形象大相径庭,由此可见演义戏说之类对人民群众的误导之深。在隋末天下大乱的背景下。侯君集得识得明主,投入了李世民的麾下。他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东讨西阀,屡建功勋,被封为全椒县子,受到了李世民完全的信任。
玄武门之爆发之前,侯君集出谋划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时就有他跟随李世民进入玄武门,诛杀了李世民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不久,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侯君集被封为潞国公,赐邑千户,升为右卫大将军,而此时的一代战神李靖,食邑才有五百户,可见当时在李世民的眼里,侯君集的地位有多高。
贞观九年,侯君集受李世民之令,讨伐不可一世的吐谷浑。五路大军直指吐谷浑,慕容伏允胆战心惊。悔不该的得罪大唐帝国,后悔是没用的,所以用起了老路子,他放火烧荒。尽毁草原,然后躲进沙漠,给唐军来个坚壁清野。想让唐军知难而退。
然而侯君集却不顾坚壁清野带来的补给困难,主张穷追猛打,不给敌人喘息之机。李靖采纳了侯君集的建议,唐军兵分两路,李靖、薛万均往北路,侯君集、李道宗往南路,对慕容伏允展开了钳形攻势。侯君集部穿越2000多里的不毛之地,人靠喝马血维持体能。马靠啃冰雪延续生命,终于在乌海(今青海苦海)追上了吐谷浑军。杀的吐谷浑人鬼哭狼嚎。唐军翻越积石山(今青海阿尼玛卿山),在今天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全歼慕容伏允的吐谷浑军。一战让吐谷浑元气大伤,直接导致后来的吐谷浑轻松让吐蕃灭掉。
贞观十一年,侯君集被封为陈州刺史,改封为陈国公。明年,又拜为吏部尚书,进位光禄大夫。每一个在巨大的成就面前,都会自持狂傲,侯君集也是凡人,所以他也逃不过你这个魔咒,当然他有他狂傲的资本,那就是他独担重任、平灭高昌国的赫赫战功。
那时候的高昌国虽然不大,但是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亚地区的咽喉地带,恰恰堵在丝绸之路上,东面是强大的唐王朝,西面是西突阙这样凶悍的游牧民族,本来大唐帝国将其视作边远小国,懂规矩一些就行,哪怕在强国的虎视眈眈之下,高昌国却有了墙头草的特征,在大国的缝隙之中谋求生存,于是,高昌国摇摆不定的举动就被大唐帝国视为对国家威严的挑衅。
这高昌国王鞠文泰本来对大唐颇为恭敬,经常贡献一些奇珍异宝,贞观四年,鞠文泰亲自入朝晋见唐太宗,受到了太宗皇帝的热情款待,太宗皇帝还则与了其不少的回礼。
本来是好事,但是来回的路上,见到大唐的西部地区因久经战争而城邑空虚、人民稀少,心里涌起了轻视唐朝的念头,于是悍然与西突厥勾结在一起,扣押了不少路经高昌的西域商人和贡使,不许他们前往大唐。这等于掐断了大唐与西域的经济命脉。除此之外,又和西突厥联合出击,攻打唐朝的西域属国伊吾和焉耆,连下焉耆数城。焉耆王派使者向大唐求救,唐太宗忍无可忍。于贞观十四年,李世民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领薛万均、契苾何力等将领大军浩浩荡荡的向着高昌国进发。
鞠文泰之所以胆大妄为,是因为他料定唐朝不会真的出兵,但是这次他真的失算了,在毫无征兆之下,唐军风驰电掣,已经逼近了高昌国疆域。鞠文泰顿时六神无主,没想到这次真的把太宗惹恼了,于是急火攻心,竟然活活吓死,鞠文泰的儿子鞠智盛即位为新的高昌王。侯君集的数万兵马已经到达柳谷,听说鞠文泰这几天就要下葬,军中议论纷纷,毕竟中原毕竟是礼仪之邦,邻家纵然有仇,但是死者为大,虽有人主张趁机偷袭,作为主帅侯君集却没有同意,于是,唐军鼓行而前,从容进军,也算是给予死者的礼遇。
等鞠文泰丧礼已毕,唐军开始攻城了。建立过淬炼的大唐帝国,无论是从装备和战术,甚至于每位战士的职业素养上,都是高昌国所不可比的,几场摧枯拉朽的战争下来,高昌国也无法阻挡唐军进军的步伐,唐军攻城掠地,俘获高昌男女七千多口,长驱直入,将高昌都城团团围住。鞠智盛惶惑无计,赶紧写信给侯君集,“得罪大唐天子的人是先王,现在他已不在人世,智盛刚刚即位,不知个中情由,希望尚书哀怜”,现在卖惨当然不行了,这个时候的侯君集的问答是,“想要避祸,马上投降”。
这个时候的鞠智盛左右为难,毕竟若是高昌国灭,自己可是罪人,但是如今的实力对比根本不允许,所以犹豫不决,因为他还在等自己的盟友西突厥。殊不知此时的猪队友西突厥援兵听说侯君集已经兵临高昌,竟然不顾盟友,西逃千余里,而侯君集不再迟疑,率领唐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眼看着国灭,也算是为了自己军民所想,鞠智盛黯然出城,向唐军投降。侯君集调兵遣将,攻下高昌的其余地盘,高昌国灭亡了,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的高昌国并入了大唐的版图,这好,整个高昌国归了大唐。唐军的高昌三万七千七百人,克高昌二十二城。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在高昌旧地设置西州,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设置安西都护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