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参加李建成的酒宴后,吐血数升,是谁在害他

李世民参加李建成的酒宴后,吐血数升,是谁在害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78 更新时间:2024/2/6 19:05:07

同时,《旧唐书》也有类似的记载:“后又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入宫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狼狈扶还西宫。”

《新唐书》上的记载更为详细:“建成等召秦王夜宴,毒酒而进之,王暴疾,吐血数升,淮安王扶掖还宫。帝问疾,因敕建成:‘秦王不能酒,毋夜聚。”

李世民剧照)

从这些史料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确实有过中毒的事件发生。但只是“吐血数升”,没有造成生命危险。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先来看看参加这次宴会的都有哪些人: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也许李建成想增进兄弟之间的感情,也许李建成想摸摸李世民的虚实,于是在一个华灯初上的傍晚,他召集兄弟三人在东宫把酒言欢。

李元吉欣然前往并不意外,说不定这就是他出的主意。李世民居然也爽快地去了,这着实有些出乎意料。宴会在一番虚假的客套和问候之后开始了,三人各怀鬼胎,整个宴会透露着诡异。

三兄弟中,应该说李元吉的酒量是最好的,因为他的身体最棒,“为人骁勇,益骄侈”,喝酒对他来说是强项。李建成老成持重,直率仁厚,一般不会轻易喝醉失态。李世民颇有心计,在争夺太子之位如火如荼之际,他也不会贪杯,肯定在试探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但是,酒还没过三旬,李世民居然醉了,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往西宫赶去。好在门外还有一道前来的淮安王李神通,见秦王醉态毕现,赶紧将他扶回西宫安置下来。

接着,就出现了史料中记载的情景,“吐血三升”,惊动了李渊。李渊闻讯后,带着御医火急火燎地来到了西宫,亲自查看了李世民的状态,并给李建成传达敕令:秦王不胜酒力,以后就不要再邀请他晚上喝酒了。

(李渊剧照)

纵观整个事件,透着诡异和邪乎,如果李世民真是喝了鸠酒,那么,下毒的人会是谁呢?我们可以试着来分析一下。

首先,最不可能的是李建成。

虽然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了太子之位,已经明争暗斗了很久,但李建成毕竟还是太子,对李世民有着天然的政治优势。而且李渊对李建成总体上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在大唐政权建立前后,李建成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身为嫡长子的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于礼于法、于公于私都是合理的,大臣们也都认同,李渊也没有易储的打算。也就是说,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还是相当稳固的。

就算李世民已经对李建成构成了威胁,聪明的李建成应该有很多种方法对付李世民,犯不着在自己的府邸宴会上,下毒害人,这不是往自己的头上扣屎盆子吗?即便有成功的可能,李世民真在太子府上出现意外,那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肯定做不成了。这种替别人做嫁衣的事儿,李建成不可能想不到,他是不会这么干的。

(李元吉剧照)

那么,会不会是李元吉瞒着太子李建成干的呢?

确实,李元吉是一个火爆脾气的人,做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新唐书》说他“猜鸷骄侈”。

但李元吉绝不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在太子之位的争夺中,李元吉是最弱势的。那么,要想最终入主东宫,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李建成除掉李世民这个劲敌,然后再想办法对付李建成。或者说制造事端,让李世民和李建成两败俱伤,他则坐收渔翁之利。

也许,这次宴会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因此,李元吉有可能瞒着太子在李世民的酒里下了鸠毒。不管成功与否,首当其冲的是李建成,毕竟是在东宫发生的事儿。这不失为一个漂亮的“一石二鸟”之计。

但是,我们要知道,要在戒备森严的太子府中下毒,李元吉是没有机会的。即便李元吉成功地把鸠毒放到了李世民的酒杯里,戒备心很重的李世民,如果看出破绽,来一个将计就计,提出和李元吉调换酒杯,那岂不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最终还会招来李渊的重罚。而且,一旦失手,他和李建成的关系必定会出现裂痕,从而自乱阵脚。

所以,李元吉一旦决定出手,必定会置李世民于死地,绝不会让他仅仅“吐血数升”,难道李元吉买的是假冒伪劣鸠毒?

(李建成剧照)

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那就是李世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苦肉计”。

在李建成宴请李世民之前,两大政治阵营的矛盾几乎已经公开化了,都把对方视作敌对势力,欲除之而后快。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还大摇大摆地前去东宫赴宴,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或安排,李世民大可以找出诸多理由推却,没必要以身犯险。

但李世民还是去了,而且呆的时间极短,这说明他在利用这个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那就是上演一出中毒的“苦肉计”,嫁祸给李建成。

既然戏是演给别人看的,那毒酒的剂量和毒性,就得点到为止,只吐血不伤命是最佳效果,切不可弄巧成拙,丢掉性命。

另外,从李渊的反应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李渊并没有惩处李建成和李元吉,他是清醒的,他不相信李建成会蠢到在自己的府邸对李世民下手,所以只是给他带去了口头批评。

实际上,这个批评还带有提醒和安抚的意思,你就安心地做你的太子好了,不要再弄出什么幺蛾子来了。

综上所述,李世民中毒是事实,但凶手很有可能就是他自己。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新唐书》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到底意味什么?违反封建纲常,深刻拷问儒家及法家学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回顾历史,唐初最为浓墨重彩的历史事件莫过于“玄武门之变”,这场残酷而血腥发政变发生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由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发动,以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惨死而宣告结束。千百年来,史家与学者总是热衷于争论和探讨这场政变的来龙去脉和具体细节,却忽略了这场政变的真正性质——李世民及其麾

  • 三国杀:解密双势力武将的出身,有的是墙头草,有些是单纯人缘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刘琦刘琦原本是荆州之主刘表的长子,很可能继承荆州的基业,但是由于蔡夫人和她的宗族从中作梗,刘琦不但失去了继承权,还面临着被追杀的危险。于是他问计于诸葛亮,得到了屯兵江夏的策略,并且在刘表死后投靠刘备,保全了自己。虽然他是以客卿的身份加入刘备势力,但是在蔡夫人献州被杀之后,刘琦才是法理上的荆州之主,所

  • 南北朝的苦命女子,在战乱中被争来夺去,她生下的儿子却是牛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北魏统一北方之前,中原和辽东有两个政权很强大,即后赵和前燕,后赵是石勒建立的,前燕是慕容儁建立的,双方一致对峙了十多年,多次交战也没能彻底分出胜负,直到公元350年,后赵内部大乱,后赵太祖石虎去世,冉闵趁机出兵,彻底灭掉了后赵。后赵灭亡之后,冉闵建立魏国,史称冉魏,冉闵则登基为帝,立嫡妻董氏为皇后

  • 李世民帐下心腹纷纷表态和站边-《大唐上阳》024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李世民帐下心腹纷纷表态和站边-《大唐上阳》024 第六章 武府添金房间之内,高处、中间和低处,都燃起了红烛,整个世界飘飘悠悠,仿佛升入了梦幻天堂。武将军轻车熟路,是个老拖拉机手,杨佳人田垄久旱,终于仰天得甘霖了。024启程上任的日子到了,侍从们备好了骏马和车辆。武士彟抱着三个女子,右边亲一下武

  • 他有勇有谋才智过人,是三国后期第一猛将,却被诸葛亮与司马懿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被司马懿忌惮的人 三国时魏国有个猛将,有勇有谋才智过人,却因太受皇帝重用,遭人忌恨,被联手除掉。此人三番几次破了诸葛亮的北伐大计,还让魏国第一权臣司马懿,也要忌惮他几分,此人便是张郃。231年春,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在祁山修建蜀军营地,准备干票大的。魏国因大司马曹真病重不能出征,便改用司马懿为三军

  • 大唐那些将军们之侯君集,两场灭国战,铸大唐国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大唐帝国建国之初,他的战功并不特别出众,他的结局却震撼人心,尤为感人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对这位老部下的奇情。侯君集犯下了诛灭九族的大罪,李世民也无法保全他的性命,诀别之际,一代名君痛哭失声,“你密谋造反,其罪当诛。”李世民也救不了他,规矩在那摆着。侯君集(?~公元643年),祖籍豳州三水(今陕西旬

  • 唐朝名将李嗣业,身高七尺力大超群,敢挡嗣业者人马俱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在隋唐演义中,唐朝有一位最厉害的将领,名列隋唐第一条好汉,那就是李元霸。传闻李元霸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双臂却有四象不过之力。李元霸使一对重达800斤的紫金铜锤,胯下坐骑万里云更是日行一千,夜行八百。有着这些豪华装备,李元霸也成了无人能敌的武林霸主。而李元霸虽然是小说中的虚拟人物,但李嗣业

  • 汉武帝执政54年,却用了44年去攻打匈奴?他为啥总揪着匈奴不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武帝后期为什么打不过匈奴,汉武帝为什么要耗空国力打击匈奴,汉武帝跟匈奴开战前有多危险

    然而,天下苦秦久矣,秦朝的暴政令人怒火攻心,天下英雄纷纷披坚执锐,势要推翻这秦王朝的统治。在连年的战争中,匈奴趁势兴起,力量逐渐壮大。汉朝建立后,刘邦休养生息,不过刘邦在皇位上并非无所不能,因为此时的汉朝实在是太穷了,他不仅得不到想要的战马,还因为国力乏亏被匈奴围攻了七天七夜。此等大辱,刘邦也生生受

  •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马戴《出塞》诗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原作】出 塞【唐代】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译文扎紧战袍,系上红缨大刀,打马前行,雪夜渡过洮水河。旗子高扬,连夜冲入单于帐内,砍杀胡兵,宝刀都残缺破损了。注释金带:大刀柄上系的红绸子。束:捆。临洮(táo):古县名,在今甘肃省岷县,以临洮水得名,在临河沿

  • 杨万里模仿李白作了一首月下饮酒诗,看看他写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光是在月下独自饮酒的诗就写了四首,即《月下独酌》四首。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的名句,就是出自其中。而南宋杨万里,也是著名诗人,他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名句了,这是我们都学过的。杨万里爱写诗也爱喝酒,他模仿李白写了一首月下饮酒诗,自以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