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李世民之后,为何再无年轻悍将?看懂薛仁贵的结局就明白了

唐朝李世民之后,为何再无年轻悍将?看懂薛仁贵的结局就明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72 更新时间:2024/2/6 18:37:59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 孙武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经过多次战争,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形成了如今灿烂的中华文明。战争的频发,也产生了诸多名将,譬如:“杀神”白起、“门神”尉迟恭等等,都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值得敬佩的将领,他们的爱国之心、作战谋略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不断激励自己奋进的强大精神源泉和动力。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在军事、文化、经济、外交、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十分突出的朝代,威猛作战的将领更是数不胜数,但就是这样一个兴盛的国家,在唐太宗李世民之后,却没有一个可以像李靖、尉迟恭、苏定方刘仁轨等人相媲美的年轻悍将,实在是令人捉摸不透。

兴盛的唐朝

唐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高的成就,有着“八方来朝”的盛世局面,而唐朝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与隋朝有着关系。众所周知,唐朝的创建者是李渊,因为隋朝的昏庸无道,李渊便趁机发起战争,击败了隋朝,建立起唐朝。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贯通了五大水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大大便利了水运。与此同时,隋朝积极进行货币改革,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为唐朝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的唐太宗任用贤才、虚心纳谏,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大大增加了居民的收入,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唐朝也因此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除此以外,唐朝还改善了科举制度,改变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发展,而科举制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而科举制同时还促进了社会公平,展现出唐朝社会的发展活力。

在外交方面,唐朝依靠隋朝“以德服人”的基础,通过和亲等一系列民族政策,促进了唐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友好相处,同时丝绸之路的开辟,为唐朝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诸多老将,经验丰富

唐朝贞观年间,李世民麾下的将领大多数是在隋末乱世中逐渐成长被发现的,虽然他们曾经来自不同的朝代,不同的阵营,不同的民族,但是由于李世民的爱才之心和各方面原因,他们最终都加入到李世民麾下,都成为了唐朝的将领,为唐朝的繁荣安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无数唐朝人心中的实力十分强大的守护神。

李靖,是唐朝诸多大将之中最为厉害的一位,他出生在官宦之家,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就是“文武双才”,而且有着上进之心。在唐朝开国的几次十分重要的战役中,李靖从未掉过链子,没有一场战斗落入过下风,是一位十分杰出的实战家和军事家,被后人称为李卫公。除此以外,李靖历经三朝更迭,被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人重用。

再如苏定方,少年时在战场上厮杀无数,却不曾成名,但有着十分丰富的作战经验,在出兵征战西突厥之时,以一万精兵战胜了十万西突厥士兵,令无数人震惊,而这时的他,已经六十岁的高龄;还有从事文职的刘仁轨,一生从未上阵厮杀,但在唐高宗时期神不知鬼不觉地扭转局势,不仅收复了百济,还将其打理得井井有条。

唐朝正因为有着这么多的优秀将领,才如此长盛不衰。

打破禁锢的薛仁贵

唐朝的将领有着许多,但大多数都是一些上阵厮杀多年的将领,很少有像薛仁贵这样十分年轻的悍将出现,原因其实很简单。

第一,老将作战经验丰富,唐朝作为一个十分鼎盛的国家,开疆扩土不可避免,由于对手多是善战的高丽等,老将对他们的作战习惯十分熟悉,优劣尽收眼底,而年轻将领则无法担此大任。

第二,唐朝门阀等级森严,因为老将很容易得到天子的信任,新人很难有上阵厮杀的机会,加之等级森严,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薛仁贵却是一个例外,他以一身白袍加身,厮杀神勇无比,使得李世民一眼就将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并且十分自豪终于有人可以顶替老将了。

可出身平凡的薛仁贵即使受到李世民的另眼相看,却很难受到军中将领的喜爱,大非川之役之中,名将之后的郭待不服出生平凡的薛仁贵,不听从指令,害得唐朝大军被敌人围剿,薛仁贵的前途也因此毁于一旦。其实或许看懂薛仁贵的结局,就懂为何再无年轻悍将的答案了。

加之唐朝的繁荣局面,招收的士兵中,世家大族的子弟也不在少数,整日游手好闲,不好好操练士兵的现象比比皆是,可他们却还以为自己的行为十分潇洒,毕竟唐朝实力这么强大,没有人会自讨苦吃要对唐朝发动战争,渐渐地养成了一种自负心态,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结语

乱世出英雄,盛世埋英雄。纷争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能人志士为国上阵奋勇杀敌,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英雄的年龄渐渐增大,很难在战场上神勇厮杀,重现当年之风貌,国家的强盛也促使无数雄心壮志之人埋没了才华。盛世之下,很少会有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贪图享乐才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世间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归宿,有着自己的命运之路。作为一个士兵,不想当将领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时事铸英雄,可将领、英雄都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当得上的,需要突破重重禁锢,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眼前一亮,同时让他们永远的记住你,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以胖为美?算完杨玉环的真实体重后,我才清楚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唐·李白《清平调》”闭月羞花的杨贵妃美名千古流传,唐朝几个顶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写过有关贵妃美貌的诗词,可见“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是何等的倾国倾城。但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流传下来的历史形象,除了美还有胖,也就是所谓的

  • 清朝康熙皇帝为什么是博格达汗,天下长河用的对吗,为什么不用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来看“博格达”,出自蒙古语,即“神灵”的意思,是天山东段北支部分的别称。自古就是一座名山,在历代典籍中有过贪汗山、折罗曼山、金岭、阴山、灵山、笔架山等诸多响亮的名字。古老的萨满教、道教、佛教,儒教等,都曾将博格达天池视为圣地。古代北方和西域的一些游牧民族中有崇拜名山的习俗,因博格达山高大险峻

  • 除了天可汗,唐朝还有个汉可汗,被武则天万箭穿心,后五马分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阎知微,唐、武周朝大臣,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哥哥阎立德之孙,武周朝任职豹韬卫大将军。武周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chuò] 率军侵犯武周疆土,威胁武周割让北方六州及单于都护府等疆土,索要丝绸、谷种等物品,同时要求和亲。武则天立即召集大臣商议,提出以和为贵的论调,大臣杨再思等建

  • 10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陕西省西安市 蓝田县辋川镇辋川位于蓝田县南10余里,在唐初是著名诗人宋之问的别业,后被王维购得。从此,王维便过起了“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闲适生活。他依据辋川的山水形势植花木、堆奇石、筑造亭台阁榭,建起了孟城坳、华子冈、竹里馆、鹿柴寨等20处景观,把20余里长的辋川山谷,修造成兼具耕、牧、渔、樵

  • 你最喜欢哪一位民国“红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刹那芳华永留存,流水落花余香在。作为一个两极分化的年代,民国一面是动荡灾难,一面又孕育出自由民主的文化和思想,出现了众多在近现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美人。回眸这些民国“红颜”,不仅有面容之美,也不仅是姿态之美,更多的是思想之美,文明之美。夏梦,苏州人,原名杨濛,香港电影演员及制片人。 金庸说:“西施怎

  • 武则天为何要杀自己亲姐姐?这一次,还真是别人先不仁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皇帝,曾两次入宫,最终以自己的智慧与能力称帝,掌管天下。武则天十分重用贤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用才有度,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唐朝在武则天执政期间,不仅国泰民安,军队更是兵强马壮,全国的文化也有所复兴,百姓们也过上了富裕的

  • 清朝古董瓷器机场进口操作流程,古董从法国回家清末文物通关,古董进口报关手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通关的古董文物均产自清朝末期,主要为瓷器、佛像、铜器等相关文物的品名、年份等进行确认,对文物进口申报、通关等方面的问题予以指导对于广大古董收藏爱好者来讲,好不容易从国外拍卖市场淘到几件称心如意好老物件,费尽周折发运回来,结果货到口岸不知道如何清关,虽然向清关公司多方咨询,由于没有实际的成功案例,得到

  • 杨贵妃为何偏爱荔枝?女性爱美的通病,却成了催命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不管是古代的男人还是女人,都在发生祸事时,第一时间把责任推给漂亮的女人。因此,红颜也就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成为当之无愧的替罪羊。中国千百年的历史中,最大的替罪羊莫过于杨玉环了。时至今日,依旧还有人把唐玄宗治理国家的失败责任推卸给独宠了16年的杨玉环,认为如果没有她,唐朝或许还可以

  • 《天下长河》人物7:纵用阿席熙,康熙“难以启齿”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天下长河》热播至今,口碑从9.2下滑到8.7,原因是观众们看得太“憋屈”,靳辅陈璜实心用事屡遭打击,如阿席熙之辈贪婪枉法却稳坐官位。历史上康熙对阿席熙的“纵容”也是真实的,但皇帝却有“难以启齿”的秘密。提前要说的是,《天下长河》中的阿席熙到了康熙23年还没有明确被皇帝罢免,实际上在康熙20年,也就

  • 最恨湖南三伏天的古代人竟是柳宗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人就是柳宗元。柳宗元,公元805年(唐贞元二十一年)被贬为永州司马。 永州位于现在的湖南省零陵县,潇、湘二水于此汇合,所以雅称“潇湘”。但在唐代,这里荒凉偏僻,野兽时常出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就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写。柳宗元有多恨湖南的三伏天?工作学习不积极,总想睡觉,天热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