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为何要杀自己亲姐姐?这一次,还真是别人先不仁的

武则天为何要杀自己亲姐姐?这一次,还真是别人先不仁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26 更新时间:2024/2/6 18:56:55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皇帝,曾两次入宫,最终以自己的智慧与能力称帝,掌管天下。

武则天十分重用贤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用才有度,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

唐朝在武则天执政期间,不仅国泰民安,军队更是兵强马壮,全国的文化也有所复兴,百姓们也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因此也有着“贞观遗风”的美誉,也为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基础。

《资治通鉴》评价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女帝,竟然会杀害自己的亲姐姐!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宫斗是每一位后宫嫔妃都不可避免地战争,深宫大院就是一滩水,深浅未知。武则天作为女帝,自然要经历宫斗,更何况是两次入宫的她。

众所周知,李治并不是武则天的第一位丈夫,她是在唐太宗驾鹤西去后,利用李治的深情才从感业寺回到了后宫。

她是如何利用李治的深情,这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亲姐妹,姐姐武顺自然是不愿意,看着自己的亲妹妹在外受苦,定然出力不少,这才使得武则天可以顺利回宫。

在回宫之后,武则天深刻意识到了权力的重要性,于是萌发出了夺取皇后之位的心思。

而武顺在丈夫去世后也从未再嫁,就一直帮妹妹操办事宜,一直扶持着武则天坐上了后位。

可她却人心不足蛇吞象,不再满足韩国夫人这个地位和荣耀,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将目标转移到了皇帝的身上,利用自己的身份之便,不断接近皇帝。

但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世界上没有纸能包得住火,更何况在这深宫大院,到处都是眼线。她与李治的事情,武则天又怎会不知。

只是韩夫人却怎么都料不到,自己的亲妹妹竟能忍气吞声,在知道自己与李治的事之后还能继续装作全然不知。

真是不得不说,能登得上帝王之位的人,都是城府颇深。

恐惧是邪恶的来源

要知道,武顺既然一直扶持着武则天坐上了后位,那对于武则天之前的所作所为也一定悉数了解。

譬如武则天设计废掉先皇后和萧淑妃李素节、李上金、太子等都被武则天设计杀死,长孙无忌等多位大臣的死也都出自武则天之手。

如此桩桩件件,都是枉为人伦道德,倘若武顺将这些事情通通告诉了李治,自己现有的荣耀地位也将全无。

武则天作为一个十分精明的人,自然不能让姐姐有机会告诉李治。

爱情是毒药,使人丧失理智

武则天从感业寺回到皇宫,可以说有自己的打算,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其中又怎能说对李治没有丝毫的感情,特别是怀上了李治的孩子,这更是唤起了武则天心中,那份对于李治的爱意。

为了不让李治去找其他的女人,武则天特意将姐姐接到宫中,就是为了看住李治。但是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日久生情也并不是没有可能,偏偏它就发生在了姐姐跟李治身上。

即使武则天如何克制自己,装作不知道有此事发生,但终究还是冲动战胜了理智。

武则天对自己的亲生姐姐动手了,她买通了武顺身边的侍女,对自己的姐姐下毒,武顺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亲生妹妹武则天的手里。

诛心比杀人更加难受

在历史上,武则天在去昭陵拜祭太宗的路上突发难产,陪侍在旁边的是最亲的姐姐,可是当产婆问保大人还是小孩的时候,姐姐却要保小,这是想要武则天的命。这对武则天来说是非常致命的打击,彻底将姐妹之间的情分断得干干净净。

之后武则天虽然顺利生下了李贤,却将此事默默记在心里。

在此之后,武则天对自己的姐姐有了警惕之心,开始防备着她。

最终,武顺不出意外地怀孕了,并且在御医诊断之后,知道是个男孩,武则天坐不住了,当时正处在她与李治因政见上的分歧,而许久未见的时候。

如果姐姐生的真是个男孩,必将会对自己和孩子构成威胁。

结语

武则天是一个手段心思极其高明细腻的人,即使没有姐姐的帮助,自己也能稳坐后位。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错就错在人不该贪心,而是要知足常乐,武顺若不是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也不会让自己的亲生妹妹记恨上,更不会有之后,武则天赶尽杀绝清除了自己和孩子。

而武则天若不是执着于权力与荣耀,也不会闹得姐妹之间反目成仇,亲手杀害自己的亲人。

参与政事的人,大多有着一颗黑心,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放到现在,武则天完全可以和李治离婚做一个单亲妈妈,深入商场化身一位叱咤风云的职场女强人,即便入了官场也会是一位对人民尽职尽责,对国家至关重要的人才,但是生不逢时,“贪”最终成为了不同人生道路的转折点。

在人的一生中,知足常乐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古人有云:“家和万事兴”,这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十分认同的,因为家人永远是可以值得依附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古董瓷器机场进口操作流程,古董从法国回家清末文物通关,古董进口报关手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通关的古董文物均产自清朝末期,主要为瓷器、佛像、铜器等相关文物的品名、年份等进行确认,对文物进口申报、通关等方面的问题予以指导对于广大古董收藏爱好者来讲,好不容易从国外拍卖市场淘到几件称心如意好老物件,费尽周折发运回来,结果货到口岸不知道如何清关,虽然向清关公司多方咨询,由于没有实际的成功案例,得到

  • 杨贵妃为何偏爱荔枝?女性爱美的通病,却成了催命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不管是古代的男人还是女人,都在发生祸事时,第一时间把责任推给漂亮的女人。因此,红颜也就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成为当之无愧的替罪羊。中国千百年的历史中,最大的替罪羊莫过于杨玉环了。时至今日,依旧还有人把唐玄宗治理国家的失败责任推卸给独宠了16年的杨玉环,认为如果没有她,唐朝或许还可以

  • 《天下长河》人物7:纵用阿席熙,康熙“难以启齿”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天下长河》热播至今,口碑从9.2下滑到8.7,原因是观众们看得太“憋屈”,靳辅陈璜实心用事屡遭打击,如阿席熙之辈贪婪枉法却稳坐官位。历史上康熙对阿席熙的“纵容”也是真实的,但皇帝却有“难以启齿”的秘密。提前要说的是,《天下长河》中的阿席熙到了康熙23年还没有明确被皇帝罢免,实际上在康熙20年,也就

  • 最恨湖南三伏天的古代人竟是柳宗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人就是柳宗元。柳宗元,公元805年(唐贞元二十一年)被贬为永州司马。 永州位于现在的湖南省零陵县,潇、湘二水于此汇合,所以雅称“潇湘”。但在唐代,这里荒凉偏僻,野兽时常出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就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写。柳宗元有多恨湖南的三伏天?工作学习不积极,总想睡觉,天热害的(“

  • 时隔21年,重温《康熙王朝》,终于读懂了康熙罚容妃的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以下内容主要参考《康熙王朝》!作为康熙最受宠爱的妃子之一,虽然比不上皇后,但在后宫对康熙和孝庄都非常好,就是因为这个,最终造成了她悲剧的后半生。康熙王妃被贬到康熙刷马桶,成为内廷有名的“荣婆”,主要源于两次大变故。01葛尔丹事件作为《康熙王朝》中最有名的几大战役,平定葛尔丹也被称为康熙一生中最主要的

  • 皇帝的称呼:为何唐朝以前是庙号,到了明清却成了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庙号:国家有重要贡献的天子死后由后代君王供奉于单独的家庙,数代之后,就会有很多先祖。如果太庙的家庙太多便会有祭祀上的困难,为了保留对国家贡献最大的先祖,而给他们设置庙号。有庙号的将会在太庙中永远单独祭祀,而没有庙号的在数代之后就会毁去原庙将多位先祖进行合祀,称之为“祧”。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皇帝和天子

  • 曾国藩: 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净。 忍受得住万千事情的烦恼,便能收获心灵的宁静。 曾国藩说过,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他的忍耐之心可以从很多事情上看出来。曾国藩进京参加会试,曾两度名落孙山,但他并未就此放弃,而是愈加努力,终于在第三次一举中第。他虽为一介书生,却战胜了自己的劣势,带领湘军攻克了太平天

  • 李世民二十四平定天下,一生征战沙场,他的军事水平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一位皇帝,在历史上,李世民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历史上能够媲美李世民的皇帝,可是不多见的。要知道李世民一生几乎都在征战,当了皇帝之后的李世民没有安享太平,反而是对西域进行征战。李世民18岁的时候就参加了起义军,也就是李渊的起义军。当时的李家在太原起兵,这时候就是隋朝

  • 以诸葛亮自比的左宗棠,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字季高 ,号湘上农人。晚清 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为 晚清“中兴四名臣”。而这么一个厉害的历史人物,其实是一个大器晚成之人。 第二次会试不中后,左宗棠辞去“誊录”官职,回乡在醴陵渌江书院任主讲,同时留心经世致用之学。1938年

  • 英国国王收到乾隆的一道圣旨,这道圣旨让乔治三世笑掉了假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可谓是非常的厉害,在他的统治下,乾隆时代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强的一个时代。但是十八世纪的欧洲正在进行了工业革命,欧洲的实力迅速上升,把乾隆统治的时代放到整个世界去对比,又显得乾隆的统治很是失败。然而闭关锁国的清朝并不知道世界正在发生着翻天动地的变化。乾隆还在洋洋自喜,不把世界其他国家放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