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年轻时参加科举,考中下笔成章科,从名称可以看出,姚崇中举的这一科比较厉害,中举者的文章在速度和质量上都要上好佳。姚崇果然名不虚传,契丹反叛时,朝廷里军机事务繁忙,姚崇负责处理这些事务。他条分缕析,把看似杂乱无章的军机处理得井井有条,并按轻重缓急进行上报。通过这件事,武则天发现姚崇是个人才就给他升官,不久又提拔为宰相。
圣历初年,武则天问大臣,以前周兴、来俊臣活着的时候,经常说有大臣谋反,现在他俩死了,再也听不到谁谋反了,莫非以前杀死的人有冤情?是这两个人诬陷?
酷吏政治是武则天一手造成的,现在,她自己要推翻那段历史和那些制度。别人都不敢说话,怕惹祸上身,只有姚崇站出来赞同武则天,说酷吏确实是冤枉了很多人,他还以自己和全家100多口人的性命担保,以后绝对不会有人造反。
武则天听了姚崇的话很高兴,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还让宦官给他送去1000两银子,作为对敢于直言者的奖励。
这件事体现了姚崇敏锐的政治判断力,他看出来武则天想结束酷吏政治,于是顺水推舟,既给了女皇台阶,也让武则天看到他的睿智。
武则天晚期,姚崇因为得罪了女皇的面首张易之,被贬的军队,做了灵武道大总管。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准备发动政变,让武则天提前下课,正好姚崇从军队回到首都,就参与了政变。
神龙政变成功,武则天要从居住的宫殿搬到偏殿上阳宫。搬家那天,唐中宗李显带领文武百官都去了。王公以下的官员都兴高采烈,纷纷祝贺,只有姚崇对女皇的离去独自流泪。张柬之和桓彦范警告他,今天是什么日子你还敢哭?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这一天的确不宜哭,因为这一天对唐中宗来说是个好日子,从此以后他将是大唐真正的皇帝。姚崇不管,他说,自己跟随则天皇帝时间久了,现在要分别看,忍不住就流下了眼泪。
姚崇接着说,当初发动政变是为国除害,是臣子应该做的,如今与旧主离别流泪也是为臣的本分,就是为此获罪,也心甘情愿。
姚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但他还是被贬到地方去了。唐睿宗时,姚崇做了中书令,但因为在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斗争中支持后者,又被贬到地方。
先天二年,唐玄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在经历了纷乱之后,这个有理想的青年皇帝很想有所作为,他想到了姚崇,但他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利用打猎的机会单独与姚崇交流,他要先考察一下,看姚崇是否符合他的要求,是否能担任宰相这一重任。
交流中,姚崇以一颗忧国忧民的老臣之心提出十条建议,史称《十事要说》。唐玄宗听得又感动又心潮澎湃,他马上任命姚崇为宰相,实施新政。至此,唐朝开启了开元盛世的大门。
姚崇是武则天发现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武则天对历史最大的贡献不是唯一的女皇帝这一称号,而是发现了姚崇这个人才,开启中国封建社会顶峰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