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一生对玉器爱不释手,你知道她的玉藕有什么用途吗?

慈禧一生对玉器爱不释手,你知道她的玉藕有什么用途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86 更新时间:2024/1/22 5:03:12

慈禧掌权四十多年,生活极尽奢靡,以各种手段获得了无数稀世珍宝。名气比较大的有夜明珠、翡翠西瓜、翡翠白菜、白玉莲藕等,这些皆是价值连城。可能大家都知道,慈禧一生对玉器情有独钟。但无论是用来收藏还是把玩,最终都随慈禧进入定东陵地宫。二十年后,军阀孙殿英让这些宝物重见天日。据李莲英的笔记记载,随葬慈禧的宝物数量巨大,外界传说的宝贝都在里面,其中就有我们要说的白玉莲藕。这个罕见的玉藕,是慈禧生前的至爱之物。这个物件到底长什么样?在笔记中是这样记载的,这个玉藕共有三节,上面带有天然的灰色污泥,生出了天然的绿荷叶和粉莲花,还长有一块黑色荸荠。这块玉藕是天然雕饰,据说比那翡翠西瓜还少有。关于这块玉藕的来历,在民间有两种说法,一是慈禧的心腹太监李莲英所送,二是慈禧爱臣荣禄所赠。

据说,李莲英为了讨好慈禧,在民间四处搜罗了很多奇珍异宝。慈禧六十大寿时,李莲英将这罕见的玉藕献上,慈禧在赞叹美玉的同时,大赏了李莲英。关于荣禄送宝一事,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源于传言中二人的特殊关系。据说,荣禄早年对慈禧有救命之恩,慈禧对此念念不忘,经常与荣禄谈及此事。荣禄也对慈禧敬爱有加,为了避免外界闲话,荣禄将宝贝玉藕送给慈禧,之后便很少进宫相见。这个玉藕不仅可以用来把玩,它还代表了荣禄的一片心。这两种说法只是民间传言,出现在一些小说轶事中,大家权当茶余饭后的小故事听听罢了。真实的玉藕来历,很少有人能清楚出处,史料中并没有记载。但慈禧对这件玉藕的喜爱,却真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除了翡翠降魔杵之外,玉藕就成了成了慈禧晚年另外的寄情之物。那么,这个玉藕到底有何用途?

玉藕,在古代常被用来比喻少女的手臂,既有温润柔软之意,又有高贵典雅之美。慈禧的这件玉藕是上等羊脂玉所打造,其外形酷似孩童的胖手臂一般。据说,慈禧经常在睡前会把玩玉藕,即使睡着也要有玉藕相伴。慈禧的这块玉器,是决不会让身边的太监和宫女去碰触,即是无意碰触,也会杖责而死。与翡翠降魔杵一样,玉藕的用途也大概有三个,分别介绍如下:首先具有养颜美容的用途。经常玩玉的人都知道,上好的玉器经常与人体接触,可使人容光焕发。玉石可以吸附皮肤上的有害物质,还能刺激人体穴位。慈禧一生极其注重美容养颜,即便是六十多岁,肌肤依然是柔嫩如水。这种养颜效果主要来自于她的美容奇招,但喜欢玩玉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玉藕在与人体摩擦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无形的电磁场,这能促进人体各器官的相互协调。用玉按摩穴位,还能使人气血通畅,可促进人体毒素的排出。其次具有镇静安神的用途。作为大清国的最后掌权者,慈禧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也是力不从心。在改良的催逼下,晚年的慈禧内心是极度恐慌与焦灼。古人认为,玉石能养心神,是蓄养元气的好物件。慈禧经常把玩这块玉藕,正好能抑制她急火攻心之症。晚年的慈禧,经常心神不安,夜间都难以入睡。翡翠降魔杵和玉藕就成了她安心宁神的两剂“良药”,慈禧经常把玩这两件玉器,既能打发消磨时间,又能使心神宁静。玉藕的清凉可使慈禧镇静安神。最后就是一些不为人知的用途。这个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比如具有睹物思人、寄情于物等用途。用玉藕来做按摩,能调整阴阳平衡,可使人神情愉悦。

也有人认为,慈禧晚年经常失眠多梦,就是杀孽太重,玉藕和翡翠降魔杵便有安神驱魔之效。这两件东西便被慈禧日夜携带,就入寝时也将其放在身边。这翡翠降魔杵就是晚晴重臣张之洞所送,据说有辟邪之效。它与玉藕一起成为慈禧心爱之物,随葬定东陵。至于玉藕是否还有其它用途,就不得而知了。定东陵被盗后,玉藕去向成谜,有人说毁于战乱,也有说流落海外,但都是猜测而已。关于玉藕的故事都是民间传言,而从记载来看,玉藕确实存在过。

更多文章

  • 徐志摩婚礼结束后,梁启超写下一封信提醒林徽因:别忘记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徐志摩完全没有机会了。首先,林徽因的母亲本来就饱受丈夫移爱的痛苦,目睹这一切的林徽因从道德层面上很难接受自己破坏别人家庭的事,她不像徐志摩那么浪漫,相反,理智也是林徽因的一大特点。其次,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相恋,既有父辈的促成,也有他们自己志趣相投的成分。1924年7月,两人和梁思成的清华同窗好友陈

  • 从管仲到范仲淹,化腐朽为神奇的治国之策让人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范仲淹最终下场,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最著名古诗10首

    管仲智取天下01在中国古代,粮食的产量都比较低,一个国家基本上只够自己吃。管仲明白民以食为天,当时把握住粮食的命脉,就相当于把握住天下。所以一直以来都让百姓大力种粮。[var1]齐桓公有个爱吃的毛病,大家都知道。齐桓公想要统一天下,可一个楚国就很强大了,齐桓公很头疼。当时周围的几个诸侯国中只有楚国有

  • 孟子说500年必有圣人出,准不?如何看待2000年左右的时代节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孟子的七个预言,五百年必有圣人出典故,孔子认为500年必有王者兴盛对吗

    ,或者是一个规律性的现象——500年必有圣人出。孟子说:由尧舜到商汤,500多年;由商汤到文王,500多年;由文王到孔子,500多年。孟子的判断截止到孟子所处的时代,历史上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回顾中国甚至是世界历史,孟子的判断也基本上是成立的。江山代有才人出,何况500年的历史长度!人类文明的每50

  • 成吉思汗为何如此痛恨此国?临终遗言:继位者一定要将其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时期为什么不攻打中原,成吉思汗继位背景音乐,成吉思汗的意思

    成吉思汗的征服事业,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此期间遇到过几次挫折,而有一个小国更是让他愤恨不已,临终前留下了继位者一定要将其消灭的遗言,这个国家就是西夏。成吉思汗为何非要将此国灭族呢?西夏是宋辽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权,虽然国家很小,但是让人吃惊的是它依然延续了将近两百年,并未曾被宋朝、金朝、辽朝所消灭,这和它

  • 张居正儿子文才平平,考官有意奉承拟为第四,张居正:直接定榜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年五月,会试已毕,阅卷工作也顺利完成。当时的首辅张居正,因其次子张嗣修也参加了这次会试,按例应该回避,不能参与阅卷。阅卷之事由次辅张四维主持。张四维是万历三年(1575年)由张居正引见入阁的,不过张四维这个次辅说到底还是一个陪衬。张四维入阁时,太后以万历皇帝的名义下旨,曰:“张四维升任礼部尚书兼

  • 王安石最美的一首诗,看似是写梅花,其实写的是做人的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安石最好的禅诗,二年级古诗梅花宋王安石,梅花王安石意思

    王安石一生最主要的是政治功绩,但他也是一位文采飞扬的大文豪,“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些都是王安石留给世人的经典诗句。王安石退居钟山期间心灰意冷,这时他看到了墙角的梅花,创作了一首短小精悍,却意蕴深远的诗。《梅花》宋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

  • 朱瞻基:大明朝第5位皇帝,600年来,其身上的2大疑团至今未解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十六位皇帝中,明宣宗朱瞻基并不是多么有名的一位,但是他的身上却有着很多传奇色彩。就算已经过去600多年,他身上的两大疑团仍未解开,其神秘程度不亚于明惠帝朱允炆的失踪。那么,朱瞻基身上到底有疑团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扒一扒! 传世之孙 大明之福? 说到朱瞻基,其实很多对明朝历史不了解的人第一时间并

  • 明朝的首都不在湖北,为何在湖北钟祥有座明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皇陵简介,明朝的陵墓为啥在南京,明朝有哪些皇帝死在钟祥

    位于湖北钟祥的明皇陵叫做明显陵,是中国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皇陵,占地面积是明代帝王中单体面积最大的皇陵。其实,这座明皇陵是由一座王墓改造而来的,这是明朝的哪位王爷呢?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朱佑杬去世,明武宗朱厚照赐谥“献”,称兴献王,葬于湖北钟祥市。那王墓是如何升级为帝陵

  • 辽玉马饰与辽嘎拉哈:金华市博物馆特展《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巡礼1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辽玉马饰与辽嘎拉哈金华市博物馆特展精品巡礼1《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展览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28日主办单位: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单位:金华市博物馆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协办单位: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上海百乐雅集艺术中心 上

  • 若他不死,明朝可续命两百年,但他一死,明朝瞬间灰飞烟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但不可置否,崇祯皇帝也曾想着和一群能臣想力挽狂澜,救大明于水火之中,为此他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之一。而在那个冰火交融的明朝末年,袁崇焕、卢象升、熊廷弼、孙传庭……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亦撑起了大明最后的天空。可叹的是,当这些能人将才一个个战死之后,大明王朝的辉煌也随之埋葬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