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氏家族权倾朝野,被霍光拥立的刘病已,坐稳皇位反杀霍家

霍氏家族权倾朝野,被霍光拥立的刘病已,坐稳皇位反杀霍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040 更新时间:2024/1/16 15:31:00

刘病已在当时就是个三无人员,突然冒出来的一个皇长孙,就算是汉庭承认,外面还有那么多诸侯王,血脉辈分被刘病已更正当的在。再说汉昭帝是以汉武帝遗诏继位,天下皆知的正统。霍光让刘病已按照儒家法统,入继汉昭帝之后,以正大统,这个才能具备合法性。后期刘病已追皇考,那是在他自身权柄稳固的情况下,不仅仅是在朝内,对朝外也已经稳固的情况下,这样才能做到。要放在明朝,就是嘉靖的大礼议之争。

汉宣帝的权术太高了,而且几乎可以说天生就会,从他登基之后给武帝立庙就开始了,立许平君为皇后,一方面保护许平君,一方面也是可以发展自己的势力,而且汉宣帝暗中培养的势力都不小,连张安世都站在汉宣帝一边了。霍光死后,霍家如果老老实实呆着,才是汉宣帝不想见到的,汉宣帝为了许平君报复霍家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必须要一个借口。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宣帝早就知道霍家有谋反的意图了,但是根本就没管,汉宣帝要的就是要霍家有真正的谋反行为,和还有那些人还敢跟霍家站队一起。汉宣帝杀伐特别果断,而且杀了不少犯罪的大臣,只是对老百姓特别宽松。

汉宣帝灭霍家,是因为霍家谋反,霍显霍成君还要杀太子,只不过没有成功罢了,毒杀许平君企图毒杀太子谋反,三条罪才最终导致宣帝诛灭霍氏。宣帝诛灭功臣全族,让当时的人觉得很过分,当时的读书人觉得宣帝刻薄寡恩,就连元帝在登基后都说宣帝对待霍氏太过无情,看看元帝都这么想更别提当时社会舆论了。理由这么充分,其实光凭毒杀皇后就是诛族大罪了,但是宣帝等着霍家给了自己三把刀后才动手,而且最后一把刀是最致命的刀:谋反。

一个权臣的作用与他的忠心没有必然的关系,没有曹操东汉也早就完蛋了。权臣想取代皇帝是要看时势,霍光那时候也只是能把皇帝换了,而不敢把皇帝取代,说到底西汉还没衰弱到权臣能完全当家。汉宣帝刚刚继位,他哪敢跟霍光叫板,也就是霍光死后才敢动霍家。当一个好皇帝是不能意气用事,他跟一个死人过不去,到时候要收拾很多麻烦事,目的达成就行。

霍光自己也当不上皇帝,而刘病已他自己也清楚霍光想废他的皇位,他根本难以反抗。霍光他想要的权,汉宣帝给他就是了,他也吃不下这个汉朝,达到这种双赢局面就行了。而霍光死后,汉宣帝根本不用再给霍家面子了。如果汉宣帝要动霍光,他也很难安抚好其他世家。

汉宣帝能跟汉武帝一样驾驭群臣,政治手段优秀,石渠阁会议把儒家玩弄手心,表面捧你,给你崇高地位,内心还是更遵从法治,外儒内法玩的比汉武帝还溜,所以史书对汉宣帝的评价很高的,早年民间游荡,了解民间疾苦。关键他对匈奴不仅仅军事打击,而是怀柔离间加军事打击,建立西域都护府,把整个西域收入囊中,政治手腕老练玩的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吕布勇冠三国,薛仁贵征战辽东,靠的都是方天画戟这样神器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相对于正史记载的简略,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吕布的形象非常立体,我们从下面他第一次出场,就能看出来: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卓出入宫庭,略无忌惮。……酒行数巡,卓教停酒止乐,乃厉声曰:“吾有一言,众官静听。”众皆侧耳。卓曰:“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

  • 貂蝉戏吕布,虞姬爱项羽,为何自古以来,美女都偏爱“猛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貂蝉和项羽有什么关系,项羽老婆虞姬个人资料,项羽打貂蝉出装1v1

    比如自恋型的,一般会拼了命地给出条件:要对她好,要像奶茶一样把她捧在手心里,要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天天想着她,夜夜梦见她;异想天开、寻求刺激型的,对日常生活里循规蹈矩的直男非常的不感冒,即便再好也不会正眼瞧一瞧,反倒对那些很“特别”的男人异常来电,即便这个男人纯属“人渣”,是虐待狂,她们

  • 李显当上太子后,武则天也即将驾鹤西去,为什么还要发动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显武则天小说,李旦和李显有多怕武则天,武则天的儿子李显怎么读

    那为什么李显被立为太子后,张柬之等人还是发动政变呢?武则天曾经想传于武家!武则天做皇帝后,处处打击李姓宗亲,同时大封武家之人。并且曾经也想传位于武家,但是经过自己的考虑,和狄仁杰的劝说,说自古都是儿子做了皇帝,自己可以得到供奉,没有听说过侄子做了皇帝,姑姑可以享受供奉的。同时,武则天觉得天下毕竟是李

  • 诸葛亮名气大,又高调自我宣传,为何曹操不来“三顾茅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为什么死活不愿意跟曹操混,刘备三顾茅庐时把谁误认为诸葛亮,搞笑版诸葛亮三顾茅庐

    熟知历史或者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晓:东汉末年汉室衰微,汉朝中央政府无力掌控地方,随后各省军阀便磨刀霍霍,开启了群雄逐鹿之举。此时一些本就担任中央或者地方要职的人纷纷被历史导演推到了历史前台,开始了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举动。比如曹操手下的五大谋士: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就曾在《隋高祖论》中

  • 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历史脉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魏指的是三国曹操的魏,晋指的是三国后,司马氏取代魏朝的西晋和东晋。南北朝,指晋灭亡后,南北对峙的朝代。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之后就是隋朝了。 时间: 曹魏是公元220年~266年;晋朝是266年~420年;西晋:265~317;东晋:317~420;南北朝42

  •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妥妥的儒家“信徒”,为何这个人不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董仲舒儒家思想的奠基人,董仲舒正统思想

    当然,并非儒家思想一生出,就能得到包括统治者在内的万民拥戴,否则孔子也不会忍受着被驱赶的沧桑待遇。是谁让它登顶中国学术之宝座呢?这个人就是汉代的董仲舒。董仲舒提倡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经典观点,从此存在于世的华夏思想也如中原领土一样,重归于一统。如此说来,说董仲舒是妥妥的儒家“信徒”,应该无人反

  • 如果此人不死李渊就没资格称帝,百姓为他修庙纪念,名字人尽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当时各路英雄好汉纷纷拦路,谁都想要当皇帝,其中名声最大的就是窦建德。他的名声在百姓中受到好评,他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可谓是人尽皆知,百姓们甚至在他去世以后修庙纪念。如果窦建德还活着没有去世,李渊和他相比,根本没资格称帝。 隋朝末期的英雄纷争 隋朝走的路子宛若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了修建万里长城抵御匈奴

  • 李世民能有如此成就,全赖母亲小时候的教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据说窦氏出生时,头发就长至脖子处;三岁时,头发已经和身高一样长。人们常说,头发长,见识短,其实根据研究表明,头发长得快,说明肝气充足,这类人一般很聪明。这一点从窦氏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三岁开始读《女戒》、《列女传》等书,过目不忘,而且每日都习武,让周武帝都自叹不如。周武帝为寻求突厥支持,迎娶了一位突厥

  • 女子腿部生怪疮,华佗去治病,却让马拉着狗狂奔,结果更不可思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佗简介和死因,华佗治癫痫绝招,华佗从病人身上拉出蛇

    华佗剧照 华佗到底活了多少岁,其实没有定论。他去世的时间基本可以确定,但一些人根据所谓的“考证”,认为华佗生于公元145年,也就是说他才活了六十三、四岁。但这只是一种猜测。最早记载华佗的《后汉书》里说,华佗“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意思是华佗成名时就将近百岁了,但精通养生之法

  • 李世民的宠女高阳公主,为何最终被皇兄李治賜死?看看她干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的第17女,自小便受到李世民的宠爱,在她12岁那年,李世民便费尽心思为她张罗了一位好夫婿,这个人便是大唐名臣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殊不知这桩婚事对李世民来说,虽然是完美无缺,但其女儿高阳公主却并不喜欢。所以,虽然李世民热热闹闹地将女儿嫁了出去,可新婚之夜,任性的高阳公主便将新郎冷落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