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09年,张之洞临终前悲叹道:国运尽矣

1909年,张之洞临终前悲叹道:国运尽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530 更新时间:2024/3/12 22:03:16

在这场风云变幻的末世博弈中,有这样四个人,他们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于既倒,最终遗憾离世。

晚清四大重臣:曾国藩高望重,军功显赫,一手粉碎太平军,巩固了大清的政权;左宗棠收复伊犁,保家卫国,抵抗外敌;李鸿章,才智深远,一手推动洋务运动的展开和兴盛;而年纪最小的张之洞,虽为一介文臣,却在这乱世波涛中踽踽而行,从未回头。

只是,英雄迟暮,尽管他们以身献国,也终究未能挽救大清。

张之洞的生平

作为晚清四大重臣之一的张之洞,相较于其他三位,显得年纪尚小,资历不足,但是,一介文臣能够在晚清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上跻身四大重臣之一,可见其能力卓著。

张之洞出生宦官世家,父亲一生为官,却因能力有限,终身只在一个小小的知县上踟蹰。因此,张之洞一出生就背负了父亲无数的期待与希望。

幼年的张之洞是远近闻名的天才,他博文广记,十分刻苦,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他五一不通,年仅14岁,就考上了秀才,两年后,更是一举中第,16岁的举人在整个科举制的历史中也极其罕见。

倘若不是因为之后的科举主考官与张之洞沾亲带故,需要避嫌,或许他很早就能科举及第,27岁,他终于如愿以偿科举及第,从此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

张之洞最初掌管的是湖北四川两地的教育问题,因为卓有成效,很快被朝廷重视,大力推广。也正因为如此,让当时皇朝的实际掌权人慈禧注意到了这个能力非凡的年轻人。

彼时,曾国藩率领军队镇压太平军,虽然解决了当时清政府的大患,但是随着曾国藩的声誉越来越高,这让慈禧开始担心其威胁自己的地位。

彼时彼刻,她正需要更多的能力卓著之人与其分庭抗礼,尽管当时李鸿章,左宗棠已被重用,但是李鸿章与曾国藩有师徒之谊,左宗棠又与曾国藩惺惺相惜,迫于无奈之下,慈禧只能将目光投向朝廷之外的官员,而这,也成为了张之洞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证明能力,得到重用

因为教育措施得当,张之洞被慈禧注意,但这并没有让慈禧彻底决定扶持张之洞。毕竟,平衡朝堂讲究的是一个势均力敌,否则就没有意义。

慈禧决定再好好考察一下张之洞,而这时朝廷老臣刘坤被检举贪污受贿,但是因为其资历深厚,慈禧始终没有决定如何处置,而这时,张之洞上书谏言,字字珠玑,将其利弊一针见血的指出,最终将刘坤彻底扳倒。

经此一役,慈禧看到了张之洞身上不属于文人的果断勇敢,深明大义,于是当即决定委以重任。

光绪十五年,张之洞被任命为湖广总督,上任之后,他先后开设了多所学堂,修铁路,办铁厂,后来为洋务运动立下汗马功劳的汉阳铁厂就是此刻诞生的。他虽然是一介文臣,却比很多武将都提前看到了国家的衰落。

汉阳铁厂

只是,那个时候的张之洞年轻力壮,满怀一腔豪情,他以为只要他励精图治,只要他们傲然不屈,只要大清依然还在,即使瘦弱者终能康健。

只是,那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有一种朝代更迭叫做时代的转折,这种转折非人力的逆转,就算他们以身殉道,也无能为力。

1908年的晚清岌岌可危,慈禧这个玩弄整个朝代的女人早已经离开人世,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相继病亡,晚清四大顶梁柱只剩下张之洞一人。

然而他,也垂垂老矣,洋务运动进行数十载,成果斐然,然而这个时候的张之洞也终于明白,就算成果再斐然,大清,实在落后的太多了,所以,尽管他们拼命奔跑,也跑不过西方列强一步一步逼近的炮火。

此时此刻,大清帝位上坐着的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慈禧虽然离世,可皇权终究还是一个幌子,主少国疑,内有袁世凯虎视眈眈,外有列强已经在摩拳擦掌,张之洞虽有无尽抱负,却已没有这样的时间。

1909年的一天,载沣来看望这位四朝老臣,并告诉了他自己想要除掉袁世凯的计划,张之洞听完明确告诉他,不可。因为此时的大清主少国疑,除掉一个袁世凯还会有千万个袁世凯,更何况,现在比皇权旁落危机更甚的是来自外敌的侵略。

但是,载沣并没有听从这个即将作古的老人的劝告,他甚至认为面前这个瘦弱的老者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顶天立地的四大柱国,他对他嗤之以鼻,然后不屑而去。

张之洞看着载沣愤然而去的背影,还是忍不住心痛叹息起来,亡国之音已经响起,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在张之洞临去之前,他对身边的人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死之后,国运尽矣。

亡国之征

有人说,就算张之洞能力超凡,也不该说出这样的大话,或许,他彼时彼刻的心情,只有已经离世多年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知晓的。

他的临终之言并不是说他于大清的作用如何重大,而是这个年迈的老者拼搏一生,终于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力挽狂澜了,眼看清朝已经日落西山,国内还是四分五裂,他明白,他或许已经是最后一个苦苦支撑的人了。

一旦他倒下,朝廷之中再也无人能够阻挡外敌一分一毫,他遗憾又愧疚。一方面,他清醒的看到这个曾经强盛的国家如今已经破败不堪;另一方面,他又愧悔,为何自己不能再多坚持一会儿,哪怕只多一会儿就好,尽管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只是无用功。

朝代的更替终究无人能挡,世俗的忠贞迟早会被时间遗忘,这个带着无尽痛心与愧悔的老者就这样死在了大清国灭国的前夕。

或许,连老天爷也不愿看到这样的热血忠臣倒在自己的信仰之下,或许在张之洞闭上眼的前一刻,他依旧祈祷上苍,是自己年老昏聩,他们的大清依旧国强民壮,让四邦来朝,万国来贺。

张之洞走了,晚清的四大顶梁柱终于全部倒塌,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国最终湮没在滚滚浪潮之中,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为了让它倒塌的慢些付出了多少。

它的离去,带走了一个封建愚昧的旧时代,也带走了这个时代里无数的仁人志士,以及他们终其一生奋斗的传奇,而后人,只能在只言片语的史料中,窥见他们当年英姿飒爽,豪情满怀。

我们说,朝代更迭是历史必然,但是在历朝历代覆灭之时,都有这么一群人,以身献国,恨不能以热血换城池,作为必然成为过去的他们,那些挣扎与反抗究竟是历史给人类逆风翻盘的可乘之机,还只是一场虚无的幻梦。

我们还未离去,但我们终将离去。若是我们能够重回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不知是否也能如同那些传奇一般,书写另一片历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官员退休工资为每年50两白银,换算成如今的人民币是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人们之所以会在年轻的时候拼命的去奋斗,其实也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能够过得更加好一些。因为如果在你有能力的时候,没有积累足够的物质财富的话,那么到了年老的时候可能就难以维持自己的生存。不好在有养老金制度的存在,使得人们的晚年生活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不过养老金制度其实也不是现代社会特有的产物,其实

  • 清军入关封四藩王为什么只发生“三藩之乱”?谁没有介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满清政权刚刚入关的时候,各方面割据势力都虎视眈眈,即使满族铁骑英勇善战,毕竟是一对多无法分身的藩王,因此早在一入关的时候就一举分得平王,西王,平局南王,靖南王,定南王等四大异姓藩王。盘踞在各地藩王之间互相掣肘,此举虽实现了一时制衡,同时也给日后持续八年的反清事件——三藩之乱埋下了安全隐患。满清王朝

  • 为啥康熙刚死,雍正就把宜妃赶出了宫?百年后才知道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宜妃之死大结局,宜妃教训郭络罗氏,康熙宜妃亲戚结局

    自古以来,皇帝对于女人向来是薄情寡义,尤其是乾隆皇帝,可谓是真正的后宫佳丽三千,这些嫔妃们为了得到皇帝的欢心,费尽了各种心思,甚至斗得你死我活,而最后真正能够进入他的心里的却少之又少。所以能够得到这份圣宠的女人,必然绝非池中之物。就比如宜妃,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一跃成为人上人,被康熙捧在手心,按理她

  • 顺治最早的女人,她给顺治生了3个孩子却没有名分,死因也神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历史来说,如果没有赢得皇帝的宠爱,下场往往是默默的在宫中,孤老一生。但是却有一个女人除外,这个女人为顺治帝前后生下了三个儿子,但是却一直无名无份,这个女人就是庶妃巴氏。在历史资料里面,记载这个巴氏的信息资料其实并不多。这个女人才算是出年就进宫了,但是由于出生跟地位都不太高,可以说是在皇室里算是非

  • 世人只知康熙平叛三番,建立全国政权,却不知他是如何统一台湾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宝岛台湾,自古作为祖国大陆的东南门户,拱卫着祖国东南海疆,但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却曾经几度分离。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略台湾,将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开来,并在台湾建立殖民地,推行奴化教育。明崇祯十七年清军入关,建立了政权,而由于当时南明作为明朝的延续并没有灭亡,以及大顺、大西政权的存在,清政府并没有立即

  • 雍正故宫文物首次“到访”上海图录同步呈现纸上展览“盛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时期十大绝世文物,故宫100集纪录片雍正,雍正潜邸到故宫多远

    图片说明:“和硕清雅——雍正故宫文物大展”图录封面图片说明:“和硕清雅——雍正故宫文物大展”现场“和硕清雅——雍正故宫文物大展”是故宫文物第一次走进上海奉贤,也是继2009年故宫博物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后,第二次针对雍正皇帝及雍正朝文物的综合性展览。大展汇集总计1

  • 雍正后宫中最大的“人生赢家”,为何死后却不屑于与他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熹贵妃为何百年之后不和雍正合葬,乾隆母亲和雍正合葬了吗,胤祥和雍正合葬

    我想我们都应该对雍正这个皇帝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吧,不管是从他在历史上真实的地位,还是我们从各种影视剧宫斗剧中,都会经常看见雍正的影子,不过呢他确实是一个明君,我想在清朝史上,最有名的也就是雍正和他老爹康熙以及他儿子乾隆了吧,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皇帝之一了。而且在那个时代,一般皇帝驾崩之后都会和原配和最高

  • 雍正继位之谜:九子夺嫡,为何最终是四阿哥胤禛胜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喜欢看宫斗剧的人应该都知道,我国宫斗剧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人所展开的,而相较于康熙和乾隆,雍正一直都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与之而来的就是在雍正身上有许多真真假假的民间传说,例如:雍正驾崩之谜,雍正就位之谜,血滴子是否真实存在等,而我们今天就聊聊其中的雍正就位之谜众所周知,康熙是我

  • 宰相刘罗锅:刘罗锅的才华碾压和珅,为何依然受其牵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再重温,小编只觉得节奏太慢,说话慢,做事慢,所有人都很慢,当然是用现在的视角来看。今天要说的主角也是剧中的主角,他就是刘罗锅和和珅,看过剧情的人都知道,刘罗锅的才华远在和珅之上,但却总是被和珅牵制。刘罗锅虽然多次出手,却依然不能打倒和珅,很多人表示看不懂,小时候只觉得坏人总是到最后才会死,如今再

  • 宰相刘罗锅,做人学和珅,做事学刘罗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珅的真实照片,宰相刘罗锅刘墉送和珅的一幅画,08年和珅府又找到多少金银珠宝

    嗨喽,大家好,今天又是炎热的一天。小编接着给网友分析宰相刘罗锅里面的人物性格。看过这部剧的人应该都知道,刘罗锅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尽管他与和珅的差距很大,但是凭借他的才能,他很快爬到与和珅一样的高度,他依靠的不仅仅是才华更是实力,在能力方面刘罗锅吊打和珅,尽管这样,和珅一样可以有恃无恐,他之所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