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继位之后,最先下手的一个领域便是军事了,他刚刚登基不久龙椅还没有坐热,手中的权力更是不稳定,这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可是很危险的。边境地区还有很多的隐患,北方的匈奴虎视眈眈,吐蕃政权也是新崛起的势力,这些都成为了李世民巩固皇权的一大阻碍。新帝登基国内的局势自然是动荡的,突厥也抓住了这一时机,在李世民刚刚登基十几天之后,就发动了战役,可最终还是被李世民用一出空城计给吓退。
这时的李世民也知道,想要坐稳这个位置,就必须先让自己强大起来。之后的他开始四处征战,将那些周边的小国都用武力收服。他先是击败了突厥,之后又将东突厥的政权分崩离析,只有将一个庞大的整体,划分成几个小团体,这才能够更好的去统领,也不会给朝廷再造成什么威胁了。这一仗李世民可谓是打的漂亮,也从中让大家看到了他的谋略。
造成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与李世民善于用人也是有很大关系的。他在继位之后,对之前反对自己的势力与官员都既往不咎,只要你有能力对国家有帮助,那就会被委以重用。而且李世民是一个很贤明的君王,任何奸邪小人都无法用花言巧语去哄骗他。他大力整治了朝堂上的腐败之风,官员之间的沆瀣一气也就此制止。他很重视科举制度,不管你出生如何,无论你是否有强大的背景,李世民很懂得知人善任,只要你能够入得了他的眼,那便拥有了通往仕途的通行。他更是重用了与自己争夺皇位哥哥的旧部,大家对他也是感恩戴德,所以在私下也更加的钦佩,干活也更加的有动力了。
自古我国实行的就是中央集权,这能够保证执政者手中的权力,但这一政治模式也存在很多的弊端。李世民继位之后,他则沿用了隋代时期的很多政治制度,三生六部制和府兵制,让官员之间相互制约,如果有人想要中饱私囊特别的难,权力被一层层的分化了下来,这就更便于去管理。李世民算是将自己手中的权利,最大范围内的外放了官员们,这种让权反而让他更加的得民心了。之后他又完善了科级制度和常平仓,均田制等,这就保证了为朝廷选用人才,让百姓们有了更多的保障。
国内的局势稳定之后,李世民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攻打邻国。在整个贞观年间,李世民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了最大化,他几乎指挥着将领们,将周围的邻国都打了个遍,能征服的全都征服了。每年邻国都会进贡许多的珍贵财物,这为之后唐朝的繁荣奠定下了基础。他还下令减轻了赋税和徭役,这些都是真真实实的为百姓考虑,因此他担得起明君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