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最聪明的谋士,非郭嘉,如果曹操能听他的话,早就统一中国!

三国最聪明的谋士,非郭嘉,如果曹操能听他的话,早就统一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17 更新时间:2024/2/4 5:25:54

诸葛亮称不上三国最聪明的人,小范围的胜利并不能解决蜀国难进难处的困境,六出祁山北伐也未曾取得瞩目的成就,只有诸如木牛流马、孔明灯等的一些小发明可令时人震惊一番,就连毛主席也曾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远征他国还分散兵力,并且一分就是三支,害了争强好胜的关羽,大大削弱蜀国实力,可见诸葛亮的用兵之计还有待提高。

诸葛亮不是,那么司马懿庞统是吗?首先司马仲达,他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守住了诸葛亮的北伐和带兵远征平定了辽东,而且最后活活拖死了诸葛亮,但对他的评价之能是:少聪达,多大略。

司马懿的确有过人的隐忍力,在真正反魏之前根本看不出一点迹象,但天生谨慎的性格让他出了不少丑,错失了很多机会,他没有那种看准时机就下手的能力,没有足够的冒险精神,只能是成功率达到了100%他才会去做。所以司马懿也算不上。

庞统更不用说了,不会察言观色,跋扈嚣张是他的致命伤,要是够聪明,他也不会陨落在落凤坡。接下来说的这位才是三国中最聪明之人,不仅善于出谋划策,精准预判,还能明哲保身,三换其主都能得到重用。

这个人就是名士贾诩。贾诩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他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并说:“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可惜李郭二人均是无恶不作的奸贼,根本没有带兵打仗的实战力量,不久便失败了。

贾诩继而为张绣所用。贾诩有审时度势的能力:张绣强时,他数次贡献计谋打败曹操;张绣弱时,他又规劝其归降曹操。有人说贾诩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价值观有问题,但仔细分析之下,从董卓、张绣到曹操,贾诩的眼光从来不会差,他能在适当时机选择正确的阵营,而且他始终明白生存是成功的基础。

贾诩在曹操的崛起和中断上都有着不可磨灭的的影响。贾诩在每个阵营中皆尽心尽力没有二心,进入曹操帐下时,曹孟德尚未取得绝对优势,强劲对手袁绍的威胁最大,是贾诩力排众议坚持要与袁绍决战,最终曹操赢下官渡战役,奠定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是曹操大军溃败的转折点,战前,贾诩曾建议曹操不要接连劳师动众,强行过江开战,而应先安抚百姓将士,再从长计议,但一路顺风的曹操听不进劝,执意进行北方士兵不擅长的水战,最终大败而归,由此孙、刘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假如曹操能够虚心听从贾诩的计谋,就不会在拥有绝对优势之时被一把火烧的狼窜而逃,和曹操有着绝对实力差距的孙刘联盟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曹操也许早就建立起了大一统的帝国。

参考书目:《三国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别再被骗了!这才是三国真正的武将排名,赵云第3,前2个太强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可是我们四大名著之一,可以说是闻名全国的,三国里也有很多的英雄好汉,我们对这些英雄好汉,一直是崇拜的眼光,小编看过《三国演义》一遍,对里边的有些故事到现在好像还是历历在目,从性格、做的事情、还有功劳,这些英雄好看肯定要有一个排名的,那到底谁排第一呢?三国战争,可以说是很残酷的,但是在此期

  • 三国最蠢大将,只会吃喝拉撒,曹操拿下袁绍有他一半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里袁绍绝对实力强大,坐拥70万大军奉衣带诏讨伐曹操,与曹操在官渡对决。曹操率领7万人马迎战,亲眼见过袁绍乌压压一片军马之后未开战之前就心生胆怯,硬撑着冒了个泡就闭门不战了,心中一直在打退堂鼓。本来这种情况曹操输定了,可事情就是那么有戏剧性,袁绍不光败了还把命搭上去了,这不得不提到袁绍官渡之战,他

  • 利用芈姝,主动给秦王嬴驷做妾,原著里的芈月,靠“狠”笑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惠后芈姝很快也得到了王后假孕的消息,随之而来的,还有一杯毒酒、三尺白绫。这是《芈月传》原著里,芈姝最终的结局,不同于剧版,芈月成为太后后,依然对芈姝怀有期待,希望芈姝依然是自己的好姐姐,两个人姐妹之情恢复,见芈姝冥顽不灵,依然舍不得杀她,把她软禁在了清凉殿,让她安度余生,在原著里,芈月从未把芈姝当作

  • 曹操一生5大错:错睡1人,错杀1人,错留1人,错信1人,错放1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当后人精读他的一生,却总在为他一生所犯下的五大错误扼腕叹息。究竟是哪五大错误呢?错睡1人,错杀1人,错留1人,错信1人,错放1人。 错睡1人 曹操好色,不爱少女,却更爱少妇,明明已经有了二十多个老婆,却依然还不嫌多。当战争胜利,敌方的城门被打开,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掠夺女人,占为己有。这样一个沉

  • 三国五虎上将最终的结局,两个病死,一个最窝囊,两个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黄忠黄忠原为刘表部下的中郎将,曾与关羽大战,一箭射穿关羽的帽子,被誉为百步穿杨。汉中之战时,黄忠于定军山一举将曹魏名将夏侯渊斩杀。因为年纪最大,他在随刘备出征东吴的途中病逝,被封为后将军。作为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将军,他凭着自己超神入化的箭术和一勇冠三军的气势,不仅曾经打败过关羽,也在临死之前获得了关羽

  • 关羽为何死后41年才被追加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十三个谥号图,关羽谥号来历,关羽谥号是谁提议的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的襄阳、樊城,史称襄樊之战。此战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打得曹操想要迁都。可孙权不讲武德,派吕蒙偷袭荆州,丢了大本营的关羽最终败走麦城,死在江东鼠辈之手。关羽战死后,尸身留在了东吴,首级被孙权送给了曹操,刘备只能为关羽立衣冠冢。孙权以侯礼将关

  • 如果孙权将活着的关羽送给曹操,曹操会怎么办?杀还是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如果跟了曹操会死得那么惨吗,孙权斩杀关羽父子片段,吕蒙把关羽人头送给孙权的视频

    关羽兵败刘备夺取汉中以后,开始飘了,他不仅大肆分封手下,而且开始自称汉中王,令曹操非常不爽。于是曹操联合孙权,准备共同图谋荆州,为自己找回面子。而当刘备得知曹操联合孙权的消息后,他却做出了令人非常意外的决策!刘备不仅没有派出使者去说服孙权,而且还直接命关羽出兵进攻樊城,威慑曹操和孙权,令人大感奇怪。

  • 三国时期东吴国力远超蜀汉,为什么不屡次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三国演义》中对吴国的描写很少。可能是因为吴国既没有魏国强大,又没有蜀国的底蕴,又有“扶汉”的正当理由,所以建国后影响不大国家。吴国地处江南,陆军全是海军。陆军和骑兵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小,但是海军用于防御。所以,北伐的话,吴国是占不到优势的。事实上,吴国确实尝试过北伐。最著名的一次战役是在

  • 祖龙秦始皇留给后世的遗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我们详细总结一下秦始皇对中原王朝的贡献,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2000多年的影响。第一个,结束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混战局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统一六国。使中原王朝在周之后经过长达500多年的诸侯混战,再一次统一。虽然说秦朝很快就被推翻,但是由于秦始皇起了一个模范作用,使得后世朝代都

  • 诸葛亮等三国五大谋士如果结拜,按年龄和能力排序,老大是郭嘉还是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身边的谋士排名,司马懿曹仁郭嘉,司马懿徐晃郭嘉可以搭配吗

    这五个谋士如果在赤壁之战发生的208年结为异姓兄弟,170年出生的郭嘉就是毫无争议的老大,接下来是172年出生的鲁肃为二哥,然后是179年出生的司马懿和庞统比大小排三四,不管怎么比,诸葛亮都只能当老五——这样排序的前提是郭嘉别在207年就撒手西去。在我们熟悉的三国五大谋士中,郭嘉年纪最大、死得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