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国实力远胜吴国,为何在江淮一带却长期处于守势

魏国实力远胜吴国,为何在江淮一带却长期处于守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37 更新时间:2023/12/14 9:54:35

魏国吴国是三国时期的两大政权,两国长期处于对峙中。由于魏国实力远胜于吴国,所以魏国做梦都想吞并了吴国。但直到魏国灭亡,魏国也没有干掉吴国。有趣的是,在长期的对抗中,魏国不仅没有拿下吴国,反而经遭到吴国的攻击。吴国曾多次北伐,给魏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魏国实力远胜吴国,为在江淮一带却长期处于守势?

[var1]

首先,魏国虽然实力远胜吴国,但并不具有压倒性优势。魏国的人口长期保持在吴国的2-3倍水平上,兵力比吴国也多了一倍。不过魏国虽然人口和兵力多,但驻守的面积也大,需要对付的对手也多,蜀国、匈奴、鲜卑等势力一个比一个强、魏国不得不分兵对付他们,所以魏国在江淮一带的势力实际上并不比吴国强。反而是吴国因为地利等因素,占有一定的优势。

[var1]

魏国和吴国的战场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的江淮之间的扬州一带,当地曾是袁术的地盘。孙家长期依附于袁术,在当地势力很大,影响力很强,当地很多士族豪强全都拥护孙家。魏国能在当地站稳脚跟其实就已经不容易了。同时,魏国依仗的主要是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但魏国的兵力在江淮地区并不占优势,同时江淮地区水网密布、河湖众多,气候又比较湿热,魏国的北方士兵在当地非常不适应。最严重的是当地不适合陆战,而适合水战,但魏国的水军很弱,根本不是吴国的对手。

[var1]

吴国利用水军的优势,不断魏国发动攻击。孙权在位期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北伐,每次动用的兵力不下十万人,这在当时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了。由于吴国攻势凶猛,魏国军队又不善于水战,所以只能被动防守。尽管吴国的进攻屡次被打退,但吴国每次进攻都会掠夺大量的百姓和钱财,给魏国造成巨大的损失。魏国虽然非常恼火但又非常无奈。为了改变这种被动挨打得局面,魏国主动后撤,把长江以北的百姓全部向北方迁徙,在两国之间建立了一条缓冲带。由于北方地势平坦,非常利于魏国的骑兵作战,缓冲带又没什么可以抢的,所以双方在江淮一带进行了长期的拉锯战。

[var1]

不过这种拉锯战随着魏国实力的不断增强而逐渐改变。因为魏国的底子和潜力远远强于吴国,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到魏国中后期,魏国的实力已经碾压吴国,在江淮地区的力量也逐渐压倒了吴国。即使水军方面,魏国也已经赶上了吴国。魏国灭蜀后,魏国的优势更加明显。魏国不仅实力碾压吴国,而且从荆襄、江淮等多个方向包抄,对吴国形成了半包围之势,灭亡吴国只是时间的问题。但还没等魏国实现灭吴的计划,就被晋国取代,灭吴的桃子被司马家摘了。但即使如此,晋国也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灭了吴国,最终统一了中国。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三国志》

更多文章

  • 被误解的刘封、孟达:不是不愿救关羽,因这一原因而不能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上庸刘封为何不救关羽,重生成刘封救了关羽的小说,刘封穿越到麦城救关羽

    关羽败走麦城电视剧中关羽走麦城是第五十九集,在那之前,关羽被诸葛推荐守荆州,成功的抵御曹操南下的于禁军队,水淹七军,一时间名声大噪,可是有人提醒他注意东吴方面吕蒙军团以防不测,他也确实有所准备,沿江设立了大量烽火台,烽烟一起,马上率大军支援,这个设计让东吴方面头疼不已。当时东吴出了个小将陆逊,此人足

  • 关羽死后吕蒙突然暴毙,真的是关公显灵吗?今天告诉你他因何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另外一种说法是火吕蒙常年在外征讨作战,尤其是在荆州此战,也彻底把吕蒙给拖垮了,一般来说,将军的寿命比较短,而曹魏军营中的文官大多数能活到五十多岁,有些甚至能活到七十多。但是三国中的武将一般寿命都比较短,毕竟那个时候的医学发展并不发达,很多方面还有要提高的地方,而武将一般比较容易受伤,受伤之后得不到很

  • 刘备50岁娶20岁娇妻,被家暴主动分居,死后唯有她为刘备殉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孙尚香是孙权的嫡亲妹妹,出身可比刘备显贵多了。赤壁之战火烧曹军舰队,刘备因此大大风光了一把。于是,为了联刘抗曹,孙权将自己最宠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当时刘备已经五十岁了,但是孙尚香只有二十多岁,是名副其实的老夫少妻。看似刘备是占尽了好处,但是在古时候,孙尚香已经算得上的是大龄女青年了,因为当时女人成婚

  • 孟浩然:无缘科举,喜欢隐居,拜访朋友写下一首诗,朋友身份至今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长安,孟浩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赏识,也认识了很多文化界名流,甚至还有朝中的大臣,其中就有张九龄和李白、杜甫、王维,《新唐书》这样记载孟浩然在长安的行迹:“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孟浩然和他们都建立了良好的友谊,以至于后来李白在武昌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去扬州

  • 狄仁杰伤后,他房中的一封密信,揭露了他与武则天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狄仁杰临死前对武则天说了4个字,狄仁杰密信锦娘,狄仁杰和武则天吻戏

    相信大家对狄仁杰这个名字都再熟悉不过了,是个探案的好手。他身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也因为不畏权贵被人称赞,自然对女皇这样的君主也是有什么说什么,但是武则天从没有怪罪于他。因为在骨子里武,则天很欣赏狄仁杰这样的人才,相比朝堂上的虚假嘴脸,她更倾心于狄仁杰。历史中,我们知道狄仁杰是心向李氏皇族的,但是在武则

  • 《秦颂》观后感(一)联姻是王翦的自保?还是嬴政在熬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今年大年三十,没看舞台,看了部老电影,姜文葛优主演的《秦颂》。电影《秦颂》是一部诞生于1996年的历史故事片,百度说导演周晓文和编剧芦苇自1989年开始创作,光剧本就耗时6年,1995年有香港大洋影业投资4000万启动拍摄。该片拿到了当年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大奖,然而在国内却遭遇了票房扑街,上映仅仅四

  • 历史上此人以1000士兵,击退诸葛亮的数万军队?到底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打仗的经典战例,打败诸葛亮的三个战役,诸葛亮最吓人的一战

    根据正史《三国志》中的记载,其实陈仓守卫战的功劳不仅仅只有郝昭,其实也有曹真和诸葛亮的一份功劳。那么为什么说陈仓还会有诸葛亮的功劳呢?这件事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虽然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但是此时的诸葛亮却并没有准备好,而诸葛亮之所以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出兵北伐,则是因为东吴派人求援来了。当时

  • 武则天退位时群臣皆喜,唯有一人痛哭不已,一年后没哭的人全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容貌复原图,骚白武则天完整视频,武则天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古时从秦起,封建君主专制确立,或者确切的说,是封建男君主专制确立。因为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社会中,帝王几乎只有男性,只有一个女子突破重重阻碍,最后成为了皇帝。不过,她上位虽然辛苦,但最后还是被迫禅位,这个人就是武则天。当时,群臣苦武氏统治久矣,所以当武则天终于因为形势所迫不得不禅位时,朝臣大臣十分欢喜,

  • 《上李邕》:19岁的李白年少轻狂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麓山寺碑》唐李邕李白像(马睿临)位于重庆的长江瞿塘峡。新华社资料图片□马睿《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唐玄宗开元七年(719年),19岁的李白辞别了峨眉山上的明月,一路沿江东下,来到了渝

  • 诛杀权臣董卓后,王允本有机会扭转乾坤,为何仅月余便兵败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丁原董卓王允,董卓到王允府上做客,新三国王允请董卓喝酒

    01.居功自傲,没能迅速稳定政局 关于董卓被杀,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王允巧施连环计”,只是王允利用董卓和吕布的矛盾,对吕布进行拉拢后,实施的一次朝堂政变而已。在这次事件中,王允是首要功臣不假,却也不至于独享其功,吕布、士孙瑞等同样功劳不小。当初,在董卓掌权时,有不少朝中大臣或自愿或被迫的投效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