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退位时群臣皆喜,唯有一人痛哭不已,一年后没哭的人全死了

武则天退位时群臣皆喜,唯有一人痛哭不已,一年后没哭的人全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51 更新时间:2024/1/25 4:06:17

古时从秦起,封建君主专制确立,或者确切的说,是封建男君主专制确立。因为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社会中,帝王几乎只有男性,只有一个女子突破重重阻碍,最后成为了皇帝。不过,她上位虽然辛苦,但最后还是被迫禅位,这个人就是武则天

当时,群臣苦武氏统治久矣,所以当武则天终于因为形势所迫不得不禅位时,朝臣大臣十分欢喜,纷纷感叹李氏的江山又回来了。然而,在欢喜的众人中,却有一位十分例外,他没有任何欢喜的情绪,相反,还低头痛哭不已。按理说,新皇即位,应当是十分高兴群臣皆喜自己临朝的,但一年后,这些没哭的人却全死了,只有哭的那一人活着。这是为何呢?

武代李兴

唐朝在古代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特别的王朝,其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它几乎算是多个朝代中唯一一个军事你、经济全面发展的时代,还在于它似乎突破了封建社会的限制,十分开放,与后期的清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最为特别的还是这个朝代出了一个女皇帝,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则天。

武则天的成皇之路并不平顺。她出身一个小小官宦之家,父亲死后,和其母亲就被家中的其他人排挤,一度无法生存。后来太宗选秀,她以十四岁的年纪进宫。但太宗并非一个重女色的人,加之他也并不喜欢武则天,所以武则天进宫之后,几乎跟冷宫之中的人没有区别。

就这样,她在宫中度过了十多年。原本,她以为自己的一生就会这样无波无澜,直到太宗驾崩,她成为后宫中的遗孀,继续孤独多年。但太宗在生命大限之时,找李淳罡测算大唐的命运,李淳风说出“唐三代而亡,武代李兴”的预测。于是太宗开始光灭姓武的人,而武则天在最后也面临生死之问。

当时,太宗问武则天,若是自己死了,她会怎么办?若是回答在宫中了却余生的话,太宗就杀了。武则天灵机应变,以“青灯古佛,了却余生”作答。这答案解救了她自己,而太宗也如武则天所愿,将其送到皇家寺庙出家。

不过,武则天在太宗死后不久就回到了皇宫。原因是武则天在太宗还活着时,就与太子李治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所以当太宗驾崩后,李治就耐不住直接将其接了出来。再次进入后宫,武则天获得了李治的宠爱,为其诞下了几个孩子。

但有孩子傍身并不是她的目标,成为皇后才是她的目标。于是她掐死襁褓中的女儿,趁机污蔑王皇后,而李治此时正想铲除门阀世家,于是以此为机会“废王立武”,又拔除了关陇贵族等。武则天如愿成为了皇后,但皇后的位置并不足以满足她的野心,此时她更想当皇帝。

不过李治虽然此时身体不好,但还是牢牢把控着皇权,所以武则天可以处理政务,但实际上的皇帝不是她。不过,李治身体不好,早早的就驾崩了,而武则天趁机分权多立宰相,即便是有李显这个正统的继承人在,武则天也很快就废了他,并趁势成为皇帝。

成为皇帝后,她在政事上励精图治,创造了武周盛世,但随着她年纪的增大,问题也随之出现,那就是她宠信面首张易之张昌宗两人。他们仗着女皇的宠信,胡作非为,甚至诬陷杀了李显的儿子李重润,以及她的女儿永泰郡主,还有妹婿武延基。最令人愤怒的是,当时的永泰郡主已经怀有身孕,但即便如此,也没有被放过。

所以李显意识到武则天对李氏的江山不利,而她宠信的张易之等人对自己的家庭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联合当时的侍郎张柬之等人,发动了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

公元705年(神龙元年),太子李显率领禁军先诛杀了张易之二人,然后包围了集仙殿,逼迫武则天退位。

武则天大势已去,无法挣扎,只能命令李显为监国,在政变的第三日禅位。李显自此成为大唐的第五位皇帝,群臣十分欢喜,一是大唐的江山终于回归到李氏之人手上,二是不用再受仗着女皇之威的张易之、张昌宗二人的压迫。但这群欢喜的人中,却有一个人脸色沉重,甚至最后直接痛苦了起来,这个人就是宰相姚崇

当时其他大臣十分惊讶,纷纷问姚崇为何如此表现,姚崇表示自己自然是心向李氏新皇,但他出身寒微,是武则天的信任和提拔,才让他走至现在的位置,因此不敢忘武则天的知遇之恩。众人听后,表示也没什么,就不再关心,转而去恭贺新皇。而姚崇的这一番言论,李显自然也是听到了。

如此不忘旧皇的恩情,还公开表示出来,按理说是对新皇的忤逆不敬,但在一年后,其他十分高兴的臣子如张柬之等人纷纷被李显除掉,而姚崇也活了下来,甚至到玄宗时期,还出任宰相,这是为何呢?

原因还是姚崇深刻的把握了李显的心思,而其他的人却不知道。姚崇虽然“背叛”了武则天,但他心里是感念的,这就表明他不是一个随风倒的墙头草。而其他的人昨日还在对武则天俯首陈臣,转眼间就变脸恭贺新皇,将此前武则天的信任忘得一干二净,显然在李显看来就是没心没肺之人。

今天可以为了李显背叛武则天,明日就可以为了他人背叛李显。如此臣子,怎能说忠心不二?李显自然是忌惮了,所以纷纷除掉。

结语

不得不说,姚崇是个非常聪明的人。群臣帮助李显逼迫武则天退位,但这并不代表他真的信任群臣。在姚崇看来,武则天退位时,表露自己的不舍和伤心反而更适宜,毕竟若是自己高兴的太快,那么在李显看来,今天能做他的臣子,将来这些高兴的人就可以联合其他人逼迫自己退位。

所以高兴的人就是善于变卦的人,作为朝臣来说,一个人总是变卦,喜欢二易其主,是十分讨厌的人物,属于墙头草。所以姚崇的行为或许在一些臣子看来,是不识时务的表现,实际上,他是揣摩清楚了李显的心思,故意这么做的。由此可见,很多时候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其本质,这样才不会损失自己的利益。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上李邕》:19岁的李白年少轻狂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麓山寺碑》唐李邕李白像(马睿临)位于重庆的长江瞿塘峡。新华社资料图片□马睿《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唐玄宗开元七年(719年),19岁的李白辞别了峨眉山上的明月,一路沿江东下,来到了渝

  • 诛杀权臣董卓后,王允本有机会扭转乾坤,为何仅月余便兵败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丁原董卓王允,董卓到王允府上做客,新三国王允请董卓喝酒

    01.居功自傲,没能迅速稳定政局 关于董卓被杀,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王允巧施连环计”,只是王允利用董卓和吕布的矛盾,对吕布进行拉拢后,实施的一次朝堂政变而已。在这次事件中,王允是首要功臣不假,却也不至于独享其功,吕布、士孙瑞等同样功劳不小。当初,在董卓掌权时,有不少朝中大臣或自愿或被迫的投效于他,

  • 嗑CP还得嗑真夫妻——品一品杜甫和妻子发的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哪位CP粉发出了真情实感的呐喊?对于打工到身心俱疲的年轻人来说,嗑CP大过天。只是现在工业糖精充斥,假糖吃多了反胃,好多人看着手里的历史书不禁两眼放光,简直来到了CP粉的天堂。还是古代CP好啊,除非挖出墓葬,否则永不塌房。嗑学家公认“嗑CP就嗑真夫妻”的铁律,放在古人CP圈也同样适用——比如杜甫

  • 三国:刘禅死后,司马炎送三件陪葬,每件都能把刘备气得活过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景耀六年,曹魏攻打蜀国,刘禅没有做任何抵抗就投降了,蜀国认为刘禅没有威胁就给了他一个不错的官职。某天,司马昭设置宴席来招待刘禅,他故意让侍女演奏蜀国乐器,给他表演助兴,蜀汉大臣们想起自己的国家纷纷低头默哀,但是作为蜀国的国王却在一边拍手叫好,没有任何悲伤的表情。某天,司马昭问他:你是否思念蜀国?刘禅

  • 李世民问袁天罡:大唐国运如何!袁天罡说了11个字,后来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朝时期,李世民继位以后,在自己的统治下,周边各国都对自己俯首称臣,百姓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经济发展迅速,天下一片繁华,被人们称为天可汗。但是李世民有一件事情困扰着自己,就是繁华的大唐可以传承多久,于是自己找到了当时预言很准确的袁天罡。袁天罡算是历史上很牛逼的人物,他最厉害就是看相,他能够观看面相

  • 隋炀帝丧失军权的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完善了府兵制,兵农合一,府兵战时作战,闲时务农。战时临时指派大将统兵,战后大将回归朝堂。这就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那么,拥兵百万的隋炀帝又是如何丧失军权并命丧江东的呢?且听小边细细道来。隋朝军队分为府兵、禁军、骁果军、州郡兵和边防军,以府兵为主,兵力保持在60万到7

  • 因曹操强占婶母邹氏,张绣怒杀其子侄和典韦,张绣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绣墓,张绣嫂子邹氏结局,张绣败曹残局

    196年,张济率凉州兵南伐荆州,攻穰城(今河南邓州)时中流矢伤重而死。侄儿张绣接管了叔父张济的军队,屯驻于宛城(今南阳),与荆州牧刘表结盟。东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时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的权臣曹操率军讨伐盘踞宛城(南阳)的军阀张绣。曹操率军进至淯水(今豫、鄂交界处的唐白河),张绣见其势大,料

  • 李世民的儿子起兵挑战武则天,他发给士兵每人1件东西,沦为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李治登基后,强盛一时的大唐仅仅传了三代皇帝,就在他手里面临江山易手的绝境。唐高宗李治禀性软弱,处处被强势精明的武则天挟制左右,眼看着武则天野心勃勃,实力日渐增强,他却束手无策,听之任之,最终导致李唐皇权沦落于武则天之手。李世民最担心的事终于成为现实。李渊李世民两代人辛苦得来的百战河山,即将易手他人。

  • 乱世才女蔡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多舛,却是藏在曹操心底的白月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08年,蔡文姬听到须眉董祀行将要被杀的音问后,不顾雪窖冰天,赤脚闲逸地跑等到曹操的资料,跪拜在曹操的面前,苦苦地为她董祀说情。曹操顾念记挂着面前这个美,想起了自己与她的过往,叹了连缀……01蔡文姬(蔡琰),东汉韶华最驰名的女性文学家。他是东汉末年的大儒、史学家蔡邕的女儿。在父亲的陶冶训诲到下,

  • 隋唐好汉中,能打的过杨林的有几个?是哪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隋唐演义十三条好汉都是谁,其中有好几个版本,我就就着其中的一个版本说起吧:隋唐十三条好汉:1,李元霸;2.宇文成都;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云召 6.伍天锡 7. 罗成 8.杨林9.魏文通, 10.尚师徒,11. 秦佣 (也有版本说是新文礼)12. 杨义臣(也有版本说是金刀左天成,也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