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临死前做了这首诗,说尽世间苦楚,读完后感慨万千!

和珅临死前做了这首诗,说尽世间苦楚,读完后感慨万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82 更新时间:2024/2/20 1:30:17

说到和珅,大家应该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王刚老师的形象。他所演绎的和珅,让大家以为和珅就应该是这样的。胖胖的,心狠手辣。然而最后和珅的下场却是赐他自尽。用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和珅死了,让整个大清国官员百姓都拍手称快,这个18世纪的世界首富最终为自己的种种恶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公元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行将就木,他的儿子嘉庆皇帝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先帝驾崩,自己终于可以当上皇帝了,登上权力的巅峰,忧的是和珅在满朝文武中,党羽众多,势力非常大,稍有不慎,他就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权力。

于是从很早以前,嘉庆皇帝就着手派人暗中搜集和珅的罪状,待到登基之后将和珅一举拿下。乾隆驾崩后,嘉庆按耐不住的对和珅下手,和珅虽然早就意识到到了乾隆死后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但是却没想到嘉庆的动作这么快,乾隆丧期未过,自己就被嘉庆,一夜之间被摘掉了身上的顶戴花翎,成为了阶下囚。

然而虽然身在狱中,和珅还是抱着自己昔日的党羽能够救自己的美梦,可惜这只是痴人说梦,纵有金山银山,也逃不过皇帝的一道圣旨;昔日有和珅这位皇上的红人罩着,他的党羽当然都对他阿谀奉承的,然而做了阶下囚了,只能是树倒猢狲散。其实和珅又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之所以还抱有一丝希望,大家都知道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娶了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十公主,而且十公主与嘉庆皇帝的关系非常好。

假如十公主能够替自己的老公公求情,那么嘉庆必然会放自己一马。况且自己的儿子也是立过赫赫战功的大将军。可是和珅的美梦又泡汤了,十公主确实去求过自己的哥哥,放过和珅和丰绅殷德一条命,嘉庆面对自己这位哭得梨花带雨模样的妹妹也做出了让步。他放过了十公主的丈夫丰绅殷德,但是却一定对和珅痛下杀手。因为不除掉他,他日和珅必定会报复自己。不过看在十公主的面子上,嘉庆皇帝答应给和珅留一个全尸。

嘉庆四年正月十八,这一天,嘉庆皇帝派人给和珅送去了一条白绫,令其自尽。和珅看到白绫的那一刻,已然明了自己的死期已到。在死之前,他回忆了自己的一生,如何从一个穷人的孩子,变成一个权倾朝野的大臣。和珅年少家贫,看惯世间冷暖,为了出人头地他不惜一切代价用功读书,步入仕途后更是非常用功,年仅二十多岁就进入了军机处,成为了大清朝的核心人物。但是没想到嘉庆刚上台就要弄死自己,自己贪了一辈子,苦心经营,结局却落得如此悲惨。面对着凄冷的牢房和眼前恶狠狠的酷吏,曾经都对自己点头哈腰的,又想起了乾隆时期在家中欢欢喜喜,自己在下人的包围侍候下的悠然得意,和珅于是提笔写下了人生的最后一首诗:

“五十年前梦幻真,今朝撒手撇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和珅活了49岁,十九岁踏上仕途,做了30年的官。到死才明白人生不过过眼烟云。自己追求了一辈子的金钱和名利,最终不过如同时代的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的那样: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尽管坐拥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最终还是难逃一死。

对于和珅临终这首诗,后代的历史学家有多种解读。很多人认为和珅这首诗好似偈语,因为和珅信佛,但实际上只是和珅对自己49年人生经历的一种感叹,事到如今自己只能是认命罢了,留下这首诗后,和珅便自缢身亡。清朝乃至世界第一巨贪也就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退出历史的舞台。

和珅的经历和他死前的这首诗,对后世人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让人明白人生并非只有功名利禄,唯求一颗安然自若的心!

参考文献:《清史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最长寿帝王乾隆,选妃不看容貌长相,其中一则规定实在霸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一部《戏说乾隆》红遍大江南北,郑少秋扮演的乾隆皇帝风流倜傥,无论是微服私巡认识的宫外女子,还是宫中的嫔妃,各个美貌无比,这就让大家有种错觉,皇帝可以阅进天下美人,喜欢的就可以接进宫内陪伴。可是戏说,那毕竟不是真实的。乾隆皇帝的后妃都是进过清朝严格的选秀制度才能进宫的。清朝入关后,每三年在固定的八旗内

  • 他骂诸葛亮驱略吏民,好战无功,再看他所作所为,实在难以辩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这其中也是有一些个例外的,其中曹魏时期的魏明帝曹叡,曾经就指出了诸葛亮很多的一些个错误,公开对他是提出了评判,对于曹叡大家应该是比较熟知的了,而他在位期间也是和诸葛亮进行了几次的较量,诸葛亮北伐也是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困惑,据记载,曹叡曾经讲到:诸葛亮弃父母之国,阿残贼之党,神人被毒,恶积身灭。从上

  • 康熙王朝:苏麻喇姑削发拒婚,竟不是因为伍次友,而是因为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苏麻其实也知道魏东亭是皇上派来劝她的,苏麻就和魏东亭推心置腹的说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苏麻说她不想当妃子只想当奴婢,不想当妃子是因为苏麻也看够了深宫嫔妃的心酸与苦楚。说当年的董鄂妃和佟贵妃两个人争了一辈子,都没有活过30岁。宫里的嫔妃都是用来传宗接代的,一但后来不得宠那等待的就是深宫寂寞。不仅这样这些妃

  • 嘉庆赐死了和珅之后,和珅儿子用如此方法报复嘉庆,令他咬牙切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嘉庆处决和珅后的结局,和珅进了和珅的店铺,小说主角坑和珅银子用炮炸和珅

    和珅是乾隆时期的一个著名的大臣,他出名不是因为他又多么的清廉能干,而是刚好相反,他是贪的出名,那么他到底有多贪呢?据说能够抵得上国库十年的收入了,真正的是富可敌国,所谓一代天子一代臣,乾隆退位嘉庆继位,和珅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再加上嘉庆在继位之前,和珅还在乾隆那里反对过自己,这就更加的不能放过和珅了

  • 王昭君死后,匈奴是如何对待她的?莫高窟一幅壁画上有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王昭君二首》匈奴一直是大汉王朝的一个心腹大患,从汉高祖时期就跟他有所交手。汉朝与匈奴的关系都是一方有时处于上风,有时处于下风。汉朝初期,韩信勾结匈奴在大同起兵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击败了韩信的军队。后来他自大起来,认为匈奴同样尽在掌握之中,结果却中了

  • 清廷任命了43个大臣办团练,为什么只有曾国藩取得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曾国藩的7条练军之法,曾国藩办团练原因,曾国藩和二品大员

    一方面,从宏观上的见识上来说,这些官员大多将团练的职能定义为老式的保境安民。他们认为,以手中的权力和自己的能力,只能发展地方乡勇式的团练。这种固化思维,还停留在嘉庆时期镇压苗民起义的团练,或者停留在普普通通的对抗一般的山匪层次。他们不知道,或者说他们知道却没有信心对抗已经成燎原之势的太平天国。太平天

  • 山村发现一部《关羽家谱》,专家查阅后大呼:我们都被陈寿欺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寿墓,关羽后代现状图解,陈寿真实武将排名

    2008年8月,香港《大公报》一条关于关羽后裔的新闻报道迅速传播开来。新闻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河南省邓州市构林镇官刘家村发现一部《关氏家谱》,里面详细记载了蜀汉大将关羽后裔迁往邓州的历史。我们知道,关羽和儿子关平败走麦城后,一同被斩于临沮。蜀汉灭亡时,关羽家族被屠杀殆尽,为何如今有关羽后裔的记载呢?

  • 清朝皇宫内到处是井,为什么没人敢喝里面的水?真实答案令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明清两代,皇室饮用水都是来自玉泉山,乾隆更是亲封玉泉山为天下第一泉,除了下江南时,曾用趵突泉水代替过之外,其他时候,都是喝玉泉山的水。老北京城西直门,明清两代都走这个门往皇宫运水。清朝后宫里面争宠严重,勾心斗角的事情每个皇帝时期都有发生。前段时间的《甄嬛传》就是雍正后宫里面的故事。为了避免有的妃子想

  • 浅谈大清乾隆年制底款真品图片和鉴定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

  • 强大的汉朝,打匈奴时为何一次才派出几万人?这里面的玄机很深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伟大的胜利后面,是巨大的代价,战争的胜利往往是数代人努力的结果。在汉武帝以前,匈奴人把汉朝当作自己的猎场。汉高祖刘邦登基以后意气风发,当叛将联合匈奴人以后,刘邦决定御驾亲征,率领四十万大军远征匈奴。然而最终刘邦众人却被困在白登山上,要不是依陈平计策贿赂单于妻子,刘邦是否可以活着回来犹未可知。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