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很爱夏雨荷,为何多年来不去济南找她?翻开史书才知道答案

乾隆很爱夏雨荷,为何多年来不去济南找她?翻开史书才知道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735 更新时间:2024/1/5 9:03:31

在这部影视剧中,刻画出乾隆很爱夏雨荷,但是为何多年不去济南找她呢?翻开史书我们才能知道答案。

乾隆游济南

《还珠格格》以小燕子为帮紫薇送信物,在围猎场被永琪一箭射中,从而阴差阳错进入皇宫作了格格为背景展开。在帮紫薇认亲的路上并不简单,他们面临的是欺君大罪。

在第一部的最后,紫薇在说出“磐石是不是无转移”后令皇上大吃一惊,这句话再次勾起皇上心中沉寂已久的人。他与紫薇的母亲相识于济南,在相处的时候,他为夏雨荷写诗,又为夏雨荷作画,俨然是个才子。有才情,相貌佳,又体贴,这些都使得夏雨荷动心,就这样便有了夏紫薇。

但是在巡游结束后,乾隆却没有带夏雨荷走,不禁让人怀疑乾隆对夏雨荷的爱。有人说没有带夏雨荷走,是因为夏雨荷是汉人,在当时满汉是不能通婚的,但《还珠格格》中的令妃也是汉人,这个怀疑不攻自破。

而翻开史书,我们知晓乾隆是去过济南,但是并没有夏雨荷这个人,而是和他的妻子富察皇后一起去的。富察皇后是乾隆的挚爱,但是她的两个儿子相继夭折,给了她很重的打击,经常郁郁寡欢,乾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有一天,富察皇后做了一个梦,梦见了碧霞云君,这碧霞元君庇佑众生,于是富察皇后便决定上泰山祭拜,乾隆便答应了。乾隆十三年,乾隆巡游齐鲁,富察皇后也一同随行。

据乾隆的诗歌记录,富察皇后在泰山处的行宫时就有生病的迹象,乾隆在发现富察皇后不适后,便决定暂缓既定的计划,就在附近的济南府停下歇息,这样方便皇后调养身体。

富察皇后十分的贤良,与乾隆更是夫妻情深。她不愿因为她而耽误了国事,一再劝乾隆程回京。富察皇后在济南休息了数日,确实有了一些好转,于是乾隆便下令三月初八回京,但没想到富察皇后在回京的途中于11日在德州病逝了。

而且富察皇后的丧仪规格就清朝而言,实属空前。在此期间,天下臣民皆要为国母服丧。实际上,从富察皇后的丧仪规格就能看出乾隆对她的珍视。

母仪天下

说起这位乾隆最爱的女人,从她的谥号中就能看出她的品性。富察皇后出身高贵,是满洲镶黄旗。雍正五年,她与弘历在重华宫举行典礼,婚后两人常一同去给长辈请安。

此后乾隆在《新正重华宫》中写到:“与富察氏在一起后,感受到了《关雎》中男女爱情的美好,由此可见乾隆对富察皇后的喜爱,甚至到乾隆80多岁时,也时常会想起与妻子一起生活的情景。

乾隆曾赞叹富察皇后的贤良淑德,对她十分珍视,这与我们印象中皇帝与皇后之间权利交叠,利益牵绊等关系大不相同,实际上在古代这种爱,莫说是皇帝,就是寻常人家都是十分罕见的。

而受到皇帝如此珍视的富察皇后,本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乾隆曾将治国的功劳分给皇后一份。他从不吝惜夸赞富察皇后的美德,他认为正是因为富察皇后的贤良淑德,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才让他无后顾之忧的处理政事。

实际上并不光是因为乾隆爱她,所以对她有滤镜,而是富察皇后本人就是如此。她侍奉皇太后并深得其欢心,本人更是举止大方,善良体贴,后宫诸人,莫不对她心悦诚服。

她出身高贵,但却十分节俭,并不像别的嫔妃那样戴着华丽的饰品,通常都是戴着通草绒花。有一年秋季乾隆前往关外,对富察皇后提起以前的旧俗,说到先祖创立大业之时,身上的装饰都是用鹿尾绒毛缝在袖口的,不像现如今各种金丝银线,由专人精心缝制而成。

听到乾隆说起此事,富察皇后深知皇帝心中所想。于是便特地用鹿尾绒毛做了一个燧囊献给他,借此告诉他,没有忘记满洲的传统以及先祖创业的不易。皇后深知帝心,乾隆又怎会不知皇后的良苦用心呢?他将富察皇后缝制的燧囊一直带在身边。

乾隆九年时,富察皇后带领后宫嫔妃行亲蚕之礼,祭祀先蚕始祖。并在众人面前演习养蚕织丝之术,此后蚕丝变多,富察皇后生性节俭,不忍让其丢弃,便将它们染上颜色,自己织成御衣,献给皇上。乾隆在看到这些御衣时,更加赏识皇后的品性,并下令大臣们一律崇俭。而皇后织的御衣,他在祭祀时也时常穿着。

据大学士阿桂说:“乾隆曾患疥疮,而后身体十分虚弱,太医嘱咐他要静心修养,在此期间皇后就住在他的寝宫外面,时刻照顾他直到龙体痊愈,足有百日”。

两人少时结发为夫妻,共同扶持一起走过了很多年。最知悉皇帝心思的莫过于皇后,而最理解皇后苦心的莫过于乾隆。两人没有我们认知中的虚与委蛇,更多的是夫妻之间的互相理解与相敬如宾。这在皇家是难以想象的事。

在乾隆治理的国事中,最令他忧心的便是降雨情况。富察皇后则与其同忧同喜。这样一位母仪天下的皇后不仅深得乾隆的爱护,更得天下人的爱戴,她的离世不仅是乾隆的痛,更是百姓的痛。

乾隆

关于乾隆的故事,除了他对富察皇后的情感外,作为皇帝更不得不提他的政绩。弘历自小聪颖,据传弘历长至十岁时,祖父康熙皇帝于雍正王府见到他,尤为喜爱,便将他养在宫中,亲授功课。

康熙皇帝驾崩时,胤禛即位,因弘历曾得康熙皇帝的喜爱,故而使他在夺嫡中颇具优势,加之当时弘时性情乖张,骄纵放肆,所以他便将弘历作为自己心中储君的人选。

因胤禛忙于夺嫡之争,所以弘历相较于其他皇子,受启蒙教育的时间晚,而雍正即位后,因将弘历作为心中的储君人选,所以加强对弘历的教育。因弘历聪颖,所以几年时间文才武略便已精通。

彼时弘时被削宗籍,对弘历皇位产生威胁的人已经不存在了。雍正皇帝为了更好的培养他的能力,便让他参与重要的军务。他的表现十分出色,因此深受雍正皇帝的信任。

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至此历史走向乾隆时代。不同于父亲的严苛,在他执政初期,他的治国理念以儒家思想为主。为了缓解皇室内部的局面,他对前朝留下的诸多案子进行了妥善的处理。

清代自康熙时起便举行木兰秋狝,其目的在于增强军队的实力,并联络诸部的感情。历经两朝,这项活动于初衷相比,已经相差甚远,军队也异常涣散,于是乾隆六年,再次举行这项活动,对各种萎靡现象进行整治。

中国人对土地有着十分不同的情感。乾隆皇帝即位后,为了解决百姓的粮食问题,他一面重视农业的生产,一面积极鼓励垦荒,鼓励百姓种植高产的作物。在他的政策之下,耕地面积大幅增加,国家的整体实力更上一层楼。

在解决国内的情况后,他便对周边的叛乱进行压制。乾隆十五年,西藏的地方贵族叛乱。乾隆皇帝意识到,在离京城较远的地方,如若某些贵族的权利过大,很不利于统治。便在平叛之后提高驻藏大臣的权利,这样有利于加强清朝对西藏的管控。

乾隆中期时,国家强盛,社会显著发展,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农业方面,粮食的产量明显提高。在文化方面也是欣欣向荣,国家藏书大大增多。整个国家强盛且祥和,强大的中国正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在乾隆皇帝中年后,祥和的局面开始出现波动。导致波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乾隆皇帝在晚年时十分宠幸和珅。整个社会处于乌烟瘴气之中,加之国内各阶级矛盾,导致乾隆执政后期,社会极其动荡。

嘉庆四年,乾隆皇帝驾崩,九月藏于裕陵,至此结束了他的一生。对于这样一位经历复杂的人而言,短短数言,道不尽他的一生,而对于他的功绩或昏聩,自有后来人评。

总结

现如今清宫剧深受大众的喜爱,有的时候,为了凸显人物的某一特点会对其进行艺术加工,所以对于古人的评价,还是要以史书为主,在全盘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以后,会有自己的见解,也能更加公正客观的品评人物。

他的一生有功有过,但是简单的评论功过不足以描述出他跌宕的一生,而在这起起伏伏的一生中,富察皇后是他珍视的人。少年夫妻,互相扶持,直至晚年也会时常想起她。如若说皇帝的长情是难能可贵的,那么一夫一妻的朱祐樘则更为珍贵。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男女平等,他只娶过一位皇后,每天与张皇后一起生活,在古代,纵使是寻常夫妻也难以做到。他与张皇后是患难之交,更懂得体贴夫人。这在那个时代是一个特殊的记载。在他的皇陵中葬着夫妻两人,从古至今都是绝无仅有的,为他的一生增添了一抹不同寻常的色彩。

我们都知晓皇帝是“博爱”的,他不仅要爱皇后,还要爱妃嫔,更要爱他的子民,在他众多的爱中分得一份,好像都是引以为傲的,而这份爱意能维持多久,好像全凭女人的本事。宫墙之下阻断的不仅是自由,更使每个女人陷入争夺的漩涡之中,有人在这里疯魔,有人在这里母仪天下。而无论爱与被爱,情投意合才是最重要的。

屏幕前的读者朋友们,对此你们还有哪些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

更多文章

  • 他身高近两米,天生神力,白刃战一人手刃27名鬼子,人称“小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他的名字叫吕俊生,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从小吃了不少苦,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磨练了他的意志,让他更有责任感和担当。1937年,日军入侵中国,在国家需要人才之际,他立马选择参军并成了八路军的一员,由于他个性真爽,又喜欢帮助人,遇事从来都是冲到前头,由于他个子高,力气又大,加上与“吕布”又同姓,最

  • 曾国藩:人在穷困潦倒时,也不能在这三方面吝啬,越早明白越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最牛逼的家族曾国藩,曾国藩12集视频完整版,骆秉章杀石达开后曾国藩如何评价

    第一个方面:帮急不帮穷而立之年才进入官场的曾国藩,生活上经常捉襟见肘。这时的曾国藩不仅没有抱怨生活艰难,反而将自己仅剩的一笔钱用在了一位遭遇不幸的同乡身上。这位同乡生前有着远大的人生理想,立志要来京城闯荡,成就一番作为。但天有不测风云,他来京城不久后就不幸去世。曾国藩非常悲痛,并自出费用安葬了他,而

  • 秦始皇陵墓,为何至今没人敢发掘?你仔细看看骊山卫星云图便知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杜牧笔下的《阿房宫赋》不仅塑造了一个雄伟壮丽的宫殿,也介绍了秦始皇陵所在,骊山的走向。作为中国最神秘的帝王陵墓,秦始皇陵虽然已经被确定所在,却依旧没有人敢发掘。历史上无论那一部史书,对秦始皇陵都赞不绝口,不可否认这是我国最精致也是最危险的帝王陵墓,当然其中的奇珍异宝也

  • 为何清朝公主多半终生无子女?背后藏一悲惨原因:不是自愿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公主的婚姻多半是政治联姻,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示意图/翻摄自Pixabay图库)很多人都知道,古代皇室为了维持外交,会将公主远嫁他国,换取边境和平,甚至借此拉拢对方为其效力,而清朝时期的蒙古族便是其一。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因为蒙古族的支持而实力大增,并建立了大清王朝,因此当政权稳定后,清朝皇帝

  •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七国的文字差别有多大,真是互相不认识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不仅使疆域一统,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而且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实现统一。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书同文”这件事。在秦始皇统一之前,七国的文字都差别大到互不认识吗?且随笔者一探究竟。 七国,是指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国。“书同文”,与其说是统一

  • 揭秘:大清灭亡后谁娶了那些漂亮格格们,后人竟然成了大明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1911年辛亥革,清朝统治的各个省纷纷宣布独立,一年之后溥仪宣布退位清朝就在1912年时,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大清的那些格格尽管身份十分尊贵,但也只能沦为普通百姓,我们学过历史或者看过电视剧的都知道清朝的那些格格命运都十分悲惨,大部分都变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其中远嫁去蒙古结亲的格格最多。但大清灭

  • 秦始皇后代今何在?学者:倘若你是这4姓之一,可能是秦始皇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后代14个姓最纯正,秦始皇后裔有哪些,秦始皇后代的姓氏

    “三皇五帝”因此被认为是影响中华千年的传奇人物,他们身上有着很多的智慧,当然也在后世的崇拜中充满了神秘色彩,成为了类似神明的存在,后面的皇帝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能与之比肩的,毕竟没几个人能做到造人、造火,及人所不能及的,后世很多地区的人也为自己有可能是他们的后代而欣喜若狂。 不过当“三皇五帝”遇上了

  • 清朝都有哪十二位皇帝?对于他们的下场你又知道多少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十二帝的简历,百家讲坛清朝十二帝音频,清朝十二帝银元图片

    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满清王朝的开创者。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古人以为君权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故谓之天命。努尔哈赤知晓汉文,曾被明廷封为龙虎将军,“天命”二字足见努尔哈赤受汉文化

  • 秦始皇“真实面貌”,专家利用AI技术还原,网友:看就了让人不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史记》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但这也为考察历史增加了难度。我们现在想要知道一段历史的真相,可查询的东西非常少,只能查询一下历史上的文献,以及一些出土文物,但显然这样的方式是非常抽象的,想要靠这些真正还原曾经的那段历史,是不太现实的。以现在拍的一些电视

  • 清朝灭亡后,溥仪七个貌美如花的妹妹怎么样?有些过的非常不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新的王朝为了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对旧王朝皇族一般是大肆屠杀的,清朝建国的时候,明朝皇族被诛杀的人数数不胜数。不过清王朝是一个例外,溥仪曾经当过皇帝,但是清朝的末期就是民国了,没必要对他赶尽杀绝,溥仪一直活到了建国以后。而晚清的格格们作为皇族,也没有遭到残忍杀戮,她们当中很多人作为平民百姓,过的还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