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var1]
宗圣曾子画像
曾参是个很讲孝行的人,但有时讲得太过分,孔子为此还批评过他。
有一次,曾参在瓜地里锄草,不小心把瓜秧连根锄断。他的父亲曾点见儿子把一棵长势正旺、快要结瓜的秧子锄死了,心痛得很,不禁火冒三丈,随手举起拐杖,一下子砸了过去。
曾参结结实实地挨了一拐杖,当时就昏倒在地,过了好一会,才苏醒过来。他强咬牙关,皱着眉头,忍痛站起身来,不仅没有半点恼意,反而向父亲认错:“刚才是儿子做了错事,惹恼了父亲大人,父亲棍棒教训儿子,没有用力过猛,扭伤身子吧?”
曾参父亲“莱芜侯”曾点画像
认完错,曾参又硬撑着把草锄完。回到屋里,又净手洁身,弹琴唱歌。想让父亲听到琴声、歌声,心里踏实,知道他没事。
有弟子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孔子听了,大不以为然,对门人说:“如果曾参来了,别让他进门!”
没过两天,曾参就来了。门人拦住不让他进去,说是先生吩咐的。
曾参莫名其妙,不知道先生为什么这样对他,请门人通报:“曾参要面见先生,我究竟有什么过错,请先生当面说个明白,也好改过。”
孔子这才叫门人将曾参带进屋内,张口就问:
“你还不知道你近来做错了什么事吗?”
“确实不知道。”
[var1]
孔子心平气和地分析他的错误:你听说过舜的故事吗?古时候,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有个儿子叫舜,舜是怎样侍奉他的父亲呢?有事情喊他、使唤他,随叫随到,舜时刻都在父亲身边侍候着。父亲眼看不见,有时候不免心烦意躁,嫌儿子侍候得不好,要拿刀杀人,这时候他找儿子就找不到了。父亲轻轻打他,舜能忍受着;如果看见父亲抄起大棒要打人,他就赶快逃走。而你呢?明明知道父亲大发雷庭,看到他拿大棒子打人,还站着不动等他打。如果你父亲一气之下,一棒子下去把你打死了,你岂不是陷父亲于不义?难道你不是天子的子民吗?杀天子的子民该当何罪,你不会不知道吧。如果让父亲陷入杀人法网,你不是更加不孝吗!?
由此,曾参听从孔子的教诲,自省其身,孝节有度,成为一代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