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是古代一“战神”,帮鲁国败齐国,又帮魏国败秦国,最后被杀

此人是古代一“战神”,帮鲁国败齐国,又帮魏国败秦国,最后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225 更新时间:2024/1/29 4:52:08

古代社会,不缺将领,但是每一位,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战国时期的白起,因其“杀”而得名;秦汉之际的蒙恬、卫青、霍去病、李广因为抗匈奴感动世人;宋代拒绝投降的岳飞,他的“忠勇”名垂千古……这里并不能将他们的战斗力作为比较标准,得出孰优孰劣,因为他们对历史的贡献,不仅于此。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战神”,一方面是其军功,另一方面又是他的著作,这人就是吴起

[var1]

[var1]

为了更加直观的评议,我们不妨先只看吴起的战绩:

公元前412年,吴起28岁,齐国率领大军攻打鲁国,时鲁国国君为鲁穆公,此人因为“礼贤下士”闻名于春秋战国历史,曾经用君子之礼拜见孔子之孙。吴起最初研习儒家经典,颇有见解,又恰逢鲁国有战事,因此被鲁穆攻留下带兵。那一仗,齐国大败。

公元前409年,吴起31岁,又得到了魏文侯的重用。以主将的身份攻打秦国,将秦军逼退至河西地区,并且在今天的山西省孝义市建起一座城。

这里必须要插进一段无人不知的历史:春秋时期,晋国强大,晋国国君采取“封异姓大夫”的办法来杜绝同姓宗族谋朝篡位,但是久而久之,培养了韩、赵、魏、智、范、中山六大夫,他们权倾朝野,以至于晋公被架空。

最终,六大夫中只剩下韩、赵、魏三家分晋,其中又属魏占领着晋国最大最重要的土地,因此实力强劲,魏文侯正是魏国的开国国君,吴起则是魏文侯踏出国门第一步时的前锋。

单单打赢几场胜仗,仿佛并不能满足吴起心中的报复,50岁上下他又投奔楚国。

[var1]

[var1]

历史记载,楚悼王认命吴起为令伊,并且在楚国境内展开了全方位的变法。

我们都知道,在政权林立的年代,变法有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用战时政策替换掉普通政策,集全国之力,投入到争霸中。在吴起的变法思想里,我们可以提取关键的几条:

淘汰部分官职,把俸禄转投前线战争;爵位不再世袭,传三代后取消;把贵族迁居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发展荒地。

经过此番改革,楚国强大了吗?非常强大,据记载,那段时间楚国向外扩张的速度非常快,这得益于变法带来的效率。但同时,由于改革的突然,没有过渡,吴起也得罪了“既得利益者”。

公元前381年,楚国贵族联合发动政变,吴起被杀,变法宣告失败。

除了身体力行,他也著书立说。死后留下了《吴子兵法》,直到现代还在被人研究。

然而,任何人总是多面的,我们不能用他的某一个特点概括整个人生。事实上,后人对于吴起的评价总是褒贬不一。这时,我们就要从他年轻时重新讲起了。

吴起出身于卫国一个富贵家庭,从小热衷于政治,或者说,希望成名,而在春秋战国,周代的等级制度尚是主流,平民出人头地,必须参与政治。

吴起用家财去周转,花光了所有钱,遭到邻里嘲笑,一气之下,杀光三十人而逃走,说准确点是弃母逃走,把母亲一人留在老家。

投奔鲁国,恰逢齐国打来,然而吴起的妻子是地地道道的齐国人,为了避免齐穆公猜忌,他索性把妻子杀死,以表忠心……通过以上种种,我们见到的吴起,好像又有那么点“急功近利,丧心病狂”。

那么到底要如何评价此人呢?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中的名人是怎么说的:

李悝在学术界地位是高于商鞅的,编写出来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法典《法经》,法家的代表。魏文侯时,他任国相,与吴起同时代,这么评价:吴起既贪财又好色,但是用兵还是令人服气的!

郑观应:吴起是才将,儒将,战将,大将。

曹操:吴起太贪婪了(估计曹操说的是全方位贪),杀掉妻子找自信,散尽家财求官,母亲死了都不回家……啧啧……但是人家用兵厉害,秦国因为他不敢往东打,三晋又因为他,不敢讨伐楚国。

可见,古人对吴起,也是很矛盾。

[var1]

更多文章

  • 从大禹到夏桀,夏朝鼎盛时期有多辉煌?疆土空前扩张“九夷来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从大禹到夏桀,夏朝鼎盛时期有多辉煌?疆土空前扩张“九夷来朝”关于夏朝,从大禹的儿子夏启继位,就标志着家天下的形成,也就是世袭制,在当时禅让制时代,启能打破制度的桎梏,从父亲手中接过政权,也可见其能力,然而“家天下”弊端也在启的晚年开始出现,启的儿子也想学父亲,用手段夺取王位,姒武就是其中一个,然而他

  • 吕不韦对秦国有着巨大影响,权倾朝野却要饮鸩,他到底做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不韦饮鸩而亡,吕不韦对秦国的贡献,吕不韦在秦国地位高吗

    [var1]吕不韦在历史上的名气虽然极其响亮,但一提起吕不韦,人们脑海中的第一反应他就是个会投资的商人,阴险狡诈,精于算计,而且为人极差,私生活混乱,与秦始皇之间还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历史上的吕不韦绝对不是这样的形象,抛开他与秦始皇、赵姬、嫪毐等人混乱的关系不谈,吕不韦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都有

  • 军功爵制有啥用?大秦:我靠这个荡平了六国你信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国20级军功爵制,军功爵制何时代替了世卿世禄制,大秦军功制度

    战国七雄,燕、齐、楚、秦、赵、魏、韩,最终是由秦国扫平六国,实现统一,它的“军功爵制”可谓是居功至伟,至今仍被秦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所谓军功爵制,就是因军功(实际也包括事功)而赐给爵位、田宅、食邑、封国的爵禄制度。大家比较熟悉的,像商鞅曾经爵封左庶长,大良造;最近热播的《大秦赋》里,万年好大伯嬴傒,

  • 杨玉环的身世之谜?晋国六卿之后,先祖曾被称为“关西孔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玉环长相3d复原图,杨玉环半肉出装,杨玉环香港版国语版

    [var1]晋国灭亡后,华阴杨氏开始走向政治舞台。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将军杨喜即是杨氏后裔,他因参与击杀项羽而官封赤泉侯。之后,华阴杨氏后裔依然活跃在政治舞台。东汉时,华阴杨氏出了一个名人——杨震,时称其为“关西孔子”。于是,华阴杨氏便将杨震奉为开基之祖,杨汪便是杨氏后裔的旁支之一。正是因为杨贵妃的远祖

  • 情感短文:从朋友成为同事酿成悲剧的,首推孙膑和庞涓这对冤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膑庞涓36集,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孙膑庞涓斗智批注

    传说两个人本来都是鬼谷子的门下弟子,还是好朋友、结拜兄弟,“毕业”之后也都各自发展。直到有一天两个人变成了同事,都在魏王手下工作,庞涓恶的人性就被激发出来。他罗织罪名陷害孙膑,导致孙膑被挖去髌骨。后来孙膑到齐国领兵,击败了庞涓率领的魏军,庞涓自杀。[var1]死前庞涓大呼:遂成竖子之名!他一生都想压

  • 印度河文明和安诺石印出现古“汉字”!试谈甲骨文形成的历史逻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一、文字的定义裘锡圭教授《文字学概要》说:“在文字定义问题上,语言文字学者分狭义和广义两派。狭义派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派大致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都可以称为文字。”根据这种定义,狭义的文字是与特定语言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其拥有成体系的记录符号,具备通过组织不同的

  • 战国时期耕牛很匮乏,李牧却每天烹牛给士兵吃,事后才知他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李牧,是战国末期的赵国名将,他的存在关系到赵国的生死存亡,深受赵国百姓的爱戴。在李牧的一生当中,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个是抗击匈奴,镇守边关;一个是对抗秦军,保赵国不亡。[var1]赵国与匈奴接壤,匈奴作为游牧民族,袭扰边疆的事情,他们几乎从未间断过,这是他们游牧民族逐水草而生的生活方式决定,他们的生

  • 秦末起义爆发后,各地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末大起义,秦末六国贵族复国,秦末陈涉是陈胜吗

    高渐离刺杀秦始皇,张良博浪沙截击刺杀秦始皇等都这些样的表现。[var1]社会上项梁、项羽叔侄已经开始联络其他反秦的力量,就等一个合适的时基本时机。秦末另一风云人物刘邦在秦始皇末期已经跑到山里当起了强盗。还有各地的豪强,他们也在相时而动。这时缺的就是一个导火索。陈胜很偶然的充当了这根导火索。于是秦始皇

  • 假如扶苏继位,秦国还会快速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要假设这个事件,首先我们来回顾下扶苏是何人。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嫡长子。按照秦朝的法律应该是嫡长子来继承秦始皇的大业,但是在秦始皇弥留之际,宰相李斯以及太监赵高篡改了秦始皇的诏书,把继承人改成了秦始皇的小儿子,也就是胡亥,后世称为秦二世。在秦二世登基以后,赵高又一手策划

  • 怎样平息内心怒火?从春秋战国一起君臣斗嘴案,看心理健康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生活什么都快,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催生人们不断适应新环境新职场,因此,好多烦恼和不快也一古脑跟来,致使一些人在不经意间会发生冲动甚至愤怒,有的甚至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发生纠纷继尔引发案件。怎样平息内心怒火?如何保持健康心理应对生活挑战?今天,小编以春秋战国时期一起祸从口出案件,谈一谈调控情绪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