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耕牛很匮乏,李牧却每天烹牛给士兵吃,事后才知他真高明

战国时期耕牛很匮乏,李牧却每天烹牛给士兵吃,事后才知他真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558 更新时间:2024/2/4 5:26:44

牧,是战国末期的赵国名将,他的存在关系到赵国的生死存亡,深受赵国百姓的爱戴。在李牧的一生当中,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个是抗击匈奴,镇守边关;一个是对抗秦军,保赵国不亡。

[var1]

赵国与匈奴接壤,匈奴作为游牧民族,袭扰边疆的事情,他们几乎从未间断过,这是他们游牧民族逐水草而生的生活方式决定,他们的生活物资太过匮乏,不抢点东西,他们就得挨饿。

[var1]

为了保护边疆百姓安宁,赵国派李牧带军长期驻守雁门郡,抵抗匈奴的入侵。当时的赵对李牧的支持力度很大,李牧的身份绝不是简单守边将领,更像是一个国中之国,因为在雁门郡,

“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

,税收都给李牧分配不说,他还可以任命官吏,从这里可以看到,赵王对李牧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因为封疆大吏有钱、有粮、有兵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赵王如此厚恩,李牧的行为却让人大跌眼镜,从他的举动来看,李牧完全是辜负了赵王的期望,比之纨绔之辈也相差无几。

李牧在雁门郡的军中,每日不思攻灭匈奴之策,反而只让军士们做三件事情,

“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

李牧的军队,平时每日练习骑射,而且对于烽火极为重视,让掌管烽火的士兵高度警惕,一旦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引燃烽火。

[var1]

古代烽火是示警手段,烽火一起,说明外敌入侵,然而每次当烽火燃起,匈奴来袭的时候,李牧就派人赶紧收拾好人马、牛羊、物资到堡垒中,任凭匈奴如叫阵,就是坚守不出。等他们走了,继续恢复到往日的练习骑射,日复一日。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战。——《资治通鉴》

不仅如此,李牧龟缩在城中的时候,因为他自己掌管当地税收,手里的军费充足,他还每日都要

“击数牛飨士”

,杀牛给士兵们吃。

战国时期的耕牛,那可是国家紧缺的生产力,虽然牛肉有营养,可以给士兵补充身体所需,那也不能这么挥霍啊,皇帝也没说天天吃牛肉的呀。

[var1]

可见,在李牧对抗匈奴,镇守雁门郡期间,他的兵营当中,小日子过的十分舒适,每天练习骑射,吃饭睡觉,还有牛肉吃,至少有牛肉汤喝吧。而且还不用打仗,敌人的骑兵一到,立刻高墙壁垒伺候,绝对不会发生干戈。

虽然史料并无详细记载,但是匈奴人来犯的时候,在阵前肯定会用一些激将法去激怒李牧军队,希望他们能够开城迎战,否则匈奴骑兵攻城发挥不出来威力。

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年被敌人骂阵不敢迎战,士兵们觉得很憋屈,甚至李牧手下的将领也觉得很憋屈。这种憋屈化为怨言,逐渐就传到了赵王耳中。赵王对李牧十分器重,但是李牧却安于享乐,不思进取,这让赵王十分生气,盛怒之下,赵王调回李牧,换其他人去雁门郡做主将。

[var1]

究竟是谁接替了李牧的位置,在《资治通鉴》中没有记载,只有

“王怒,使他人代之。”

的一笔带过。这个人一改李牧的坚守不出策略,屡屡出战匈奴,这份血性一开始让赵王甚至兵士们都感到热血沸腾,然而,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多次被匈奴战败,他们开始逐渐明白,频繁出击的结果,还不如每日坚守不出,因为战败的损失,要比每日吃几头牛要大太多了,并白白牺牲了不少同胞。

在这位主将“屡出战,不利”的情况下,赵王无语了,只能硬着头皮再去找李牧去镇守雁门郡,李牧当时耍了个小脾气,说自己病了不去。赵王最后下了死命令,李牧提出一个条件,必须得让他继续给士兵吃牛,像以前一样,赵王许之。

[var1]

李牧回到雁门郡,又和之前一样,每天命将士们

“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

,依然还是闭门不战

李牧与之前一样,但是他手下的将士们的心态却发生了变化,他们现在求战若渴,希望李牧能够带他们攻灭匈奴,一雪前耻。

李牧也觉得时机成熟,于是选取了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曾获过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准备作战。

李牧先派人大规模的放牧,在匈奴小股部队来抢劫的时候,就故意战败并丢掉一些牛羊,再故意被俘几十人,匈奴示弱。

匈奴单于知道后,听说那个“软蛋”李牧又回来了,而且开始大面积放牧,他决定倾巢而出,干一场大的,给李牧点颜色看看,却不知道,李牧早已经张开一张大网,等待着匈奴人前来了。

[var1]

李牧设计的这一次决战,几乎让匈奴人全军覆没,匈奴大军被歼灭十多万人马,并乘胜灭掉了代地以北的胡族褴,攻破东胡,使林胡部族归降,匈奴人从此元气大伤,十多年都没敢再犯赵国边境。

灭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十岁不敢近赵边。——《资治通鉴》

直到这一刻,赵王以及李牧的那些将士,才明白李牧的做法有多高明,对李牧更加信任了。

[var1]

那么,李牧究竟哪里高明呢?

赵军与匈奴兵有差距

李牧虽然是名将,却也改变不了赵军对战匈奴的短板。匈奴的军队以骑兵为主,又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土作战,可以说是来去如风,他们打胜了你跑不掉,他们打败了你也追不到,这就是匈奴为什么如此难缠的根本原因所在。

李牧深谙兵法,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他之所以选择每天训练士兵骑射,并且给他们吃牛肉,无论匈奴怎么挑衅,他都坚持闭而不战。不是因为李牧惧战,而是赵军确实打不赢匈奴,想要战胜匈奴,必须要训练出骑射能力强的军队,所以,他是在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var1]

李牧在谋一盘大棋

李牧坚守不出,韬光养晦几年,这段时间虽然看似匈奴士气更旺,其实不然,因为在这几年里,因为李牧的高度警惕和坚守不出,让匈奴无数次的入侵都一无所获。前已经提到,匈奴入侵,主要是为了获得物资,而李牧正好掐中了他们的要害。

李牧更深一层的考虑是,匈奴擅长小股士兵作战,很难抓到机会与他们完成一次决战。所以,即便是出击歼灭小股部队,获得的胜利也意义不大,根本伤不到匈奴的元气。

为了达到全歼的战略目的,李牧开始示弱,加上他离任期间,赵军被屡次击败,更让匈奴骄傲起来,这才在最后一次决战中,李牧一战消灭了匈奴主力,获得大捷。

综上,李牧看似奢靡贪嘴,每日宰食耕牛,其实他是在养精蓄锐,暗中布下一个大局,等待匈奴前来。李牧不愧为战国名将,他此番歼灭匈奴意义重大,是一次少有的步兵军团歼灭骑兵军团的经典之战,让人钦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末起义爆发后,各地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末大起义,秦末六国贵族复国,秦末陈涉是陈胜吗

    高渐离刺杀秦始皇,张良博浪沙截击刺杀秦始皇等都这些样的表现。[var1]社会上项梁、项羽叔侄已经开始联络其他反秦的力量,就等一个合适的时基本时机。秦末另一风云人物刘邦在秦始皇末期已经跑到山里当起了强盗。还有各地的豪强,他们也在相时而动。这时缺的就是一个导火索。陈胜很偶然的充当了这根导火索。于是秦始皇

  • 假如扶苏继位,秦国还会快速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要假设这个事件,首先我们来回顾下扶苏是何人。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嫡长子。按照秦朝的法律应该是嫡长子来继承秦始皇的大业,但是在秦始皇弥留之际,宰相李斯以及太监赵高篡改了秦始皇的诏书,把继承人改成了秦始皇的小儿子,也就是胡亥,后世称为秦二世。在秦二世登基以后,赵高又一手策划

  • 怎样平息内心怒火?从春秋战国一起君臣斗嘴案,看心理健康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生活什么都快,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催生人们不断适应新环境新职场,因此,好多烦恼和不快也一古脑跟来,致使一些人在不经意间会发生冲动甚至愤怒,有的甚至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发生纠纷继尔引发案件。怎样平息内心怒火?如何保持健康心理应对生活挑战?今天,小编以春秋战国时期一起祸从口出案件,谈一谈调控情绪的重要性

  • 危急存亡之际,赵王为何要处决李牧?只因人性反噬没格局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李牧曾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军,也是赵国引以为傲的得力战将!李牧这一生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在赵国北部边境抵御匈奴进犯;第二,抗击秦国!李牧起初长期驻守在雁门郡,时刻提防匈奴来犯,同时对待自己的下属一点儿也不含糊。边境作战本就十分凶险,所以李牧经常斩杀牛来犒劳自己的部将,并教导

  • 一个由武林高手建立的国家,国土只有一座城,战国七雄都不敢攻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只是那些国家不管是实力还是影响力,远远比不上战国七雄,大部分是在夹缝中生存。然而有这么一个小得只有一座城的国家,却能令战国七雄一时都不敢攻打,这个小国究竟有何能耐?说到这个国家,就不得不说一个人,这个人便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他可不是个一般人,出身齐国皇室,有考据认为是齐威王

  • 卫国史话一:别再相信网上这谬论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是两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卫国史话最后结局,一张图看懂卫国战争,俄罗斯史话

    这新观点到真不敢当,只是在笔者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很多“学者”竟然把那位“共和天子”共伯和与卫国的卫武公画上了等号,这在笔者看来真是莫名其妙。按理说,在下早应该把这件事情给大家讲清楚,以免这种谬论扰乱了大众的认知,但卫武公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却是在宣王时期。因此,在下不得不耐

  • 失传数百年的周朝文物,被拿到厨房当煎锅,如今拍出2.1亿元天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整个“青铜时代”持续了数千年,期间有无数的青铜文物流传下来,这些文物大部分被博物馆收藏,成了人们熟知的国宝级文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流落民间,比如著名的国宝级文物兮甲盘就曾经流落民间,还被人拿到厨房当作煎锅使用。2800年前,兮甲盘诞生在距今2800年左右的周宣王时期,少数民族部落发生叛乱,周宣王派尹

  • 西周的“京师”在洛阳?汉书、史记、尚书三部文献印证了什么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记录西周各国的是列传吗,汉书容易读吗,汉书为什么不把王莽列入本纪

    本文引用三部正史:《尚书》、《史记》、《汉书》资料一《尚书·雒诰》——王曰:“生为护文武之师吏,纳人而为乱四帮。”大王说:“这是公的,不去管它。以堂堂的举动镇压将领,公不被扰乱!我对公无所事事,公不应该受到惩罚。天下将享它无处不在。”材料二《史记·周本纪》:“诸士说周伐纣居洛邑,实非如此。武王置之于

  • 张仪成功行使离间之计,使得见利忘义的楚怀王战败丧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仪欺骗楚怀王,楚怀王和张仪最后结局,春秋时期张仪和楚怀王

    一、张仪献计离间齐楚。当时,齐楚两国结盟,秦国无法打其中任何一国的主意。秦惠文王虽急于称霸一统,但也只得忍耐着,等待时机。这时,秦国的相国、著名的谋略家张仪向秦王建议,离间齐、楚两国,然后分别进攻、打败他们。秦惠文王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就安排张仪出使楚国,见机而作,按既定方案行事。[var1]秦

  • 姜子牙手下五大猛将,雷震子第四,第三被封为五岳之首,第一太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封神演义》虽说是作为一部小说,但是这里面的故事情节非常精彩。尤其是封神演义中的大战更是看的人心潮澎湃,姜子牙手下的战将很多,个个本领高强,实力非凡,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姜子牙手下的猛将都有哪些?五、李靖李靖虽然是天庭的兵马大元帅,但是他在佛教也是有职务的。李靖手中总是托个宝塔,所以被称“托塔天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