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釉里红云龙纹双耳瓶
口径10.9厘米,底径14.3厘米,高45.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器胎体厚重,器形高大。腹部绘有贯穿一周的三爪龙纹,龙纹体态威猛、身体粗壮,头部出现竖直披发,与前代不同。釉里红呈色偏黑,并不纯正。釉里红瓷器在洪武时期被大量烧造,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瓷器品种之一。宣德以后,釉里红瓷器逐渐衰落,进而失传。
明永乐青花山茶纹扁壶
高24.9厘米,口径3.1厘米,底纵7.6厘米,底横10.1厘米,足径7.6×10.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器形模仿伊斯兰地区的金属器皿,在中国称之为“抱月瓶”。此壶小口细直颈,头部两侧至肩附如意式对称双耳,溜肩,扁圆腹,椭圆足。壶胎体轻薄,胎质细腻洁白,釉色白中泛青,釉面光润腴厚,仅平底处露胎无釉,为极白的细砂底。器腹有一条横向粘接痕,微微凸起于器表,这是当时瓷器制作特点之一。整器有三层花卉图案,颈部饰缠枝花,头肩处绘蕉叶纹,腹部绘折枝山茶花。青花色泽清新明快,晕散有疵,纹饰局部疏朗得体,是永乐时期青花瓷中的佳品。
明永乐白釉暗龙纹盘
高3.7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11.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撇口,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胎体洁白细腻,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盘内暗刻如意云三朵,器壁装饰两条龙,在如意云朵纹中若隐若现。永乐时期注意淘炼瓷土,此器采用脱胎技法制作,脱胎轻巧,器形规整,较之后来的宣德瓷器更为轻薄。此盘具有永乐甜白器的典型风格,反映了永乐甜白瓷器的独到之处。
明永乐红釉暗花云龙纹盘
高3.5厘米,口径14.9厘米,底径8.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盘撇口,线条柔美俊秀,是明代永乐时期常见的造型。胎体细腻滋润,胎色洁白,盘内外施红釉,釉汁肥厚莹润,红釉肥厚而均匀。闪现红宝石般的光泽,故此类高温铜红釉又被称为“宝石红”。盘的内壁印有两条行龙,盘心刻划如意云头三朵。
此类红釉是以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由于其烧造要求很高,较难烧造,在当时就较为珍贵,而永乐、宣德的红釉更是以其釉色深沉肃穆,蕴含宝石般光泽,为世人所称道,永乐带有暗花龙纹,发色又非常纯正的高温铜红釉更是弥足珍贵。
明宣德回青地白龙尊
高14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1.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蓝地白花的装饰工艺,元代即已流行,至明代初年更趋精进。其制作方法是先用剪纸的纹样贴在器物上,然后通体施青料,再揭去贴纸,上透明釉。此尊即采用这种装饰法,尊腹通体蓝色,留出白龙纹样,蓝白相应,给人一种特殊的艺术感受。但是这种蓝地留白的工艺技术难度较大,像这样的成功之作,为国内传世罕见之品。
明宣德青花莲龙纹盘
高6.5厘米,口径40.7厘米,底径30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盘大口圆唇,腹圆弧,大平底,圈足低矮,足墙外敛内撇。形制虽大,但制作规整。胎质细腻坚硬,釉色晶莹肥亮,青花呈色浓中带黑疵。器内底龙纹先在成型的坯体上刻划而成。然后在纹样外用青花绘海水,留出白色波涛和龙纹,再在器内壁绘缠枝花卉纹。
外壁绘双云龙纹,内外口沿各绘回纹一周,通体施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盘外口沿有“大明宣德年制”青花楷书横款,底无釉,呈淡火石红色。
明宣德釉里红三鱼纹高足杯
高8.8厘米,口径9.9厘米,足径4.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杯口沿外撇,薄唇,平腹,高足,足沿呈喇叭口,胎体较厚,致密坚硬,触摸有润滑感。杯腹部用釉里红装饰了三条鳜鱼。胎白釉润,红白相映,显得简洁朴实,典雅鲜明,极有情趣。杯心内有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是明代釉里红器中少有佳作。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
高32.5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11.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景德镇窑,仿照十三世纪伊斯兰地区金属器式样烧制。瓶体高大,直口、长颈,折肩,肩以下渐收至底,圈足。壶一侧置曲形柄,另一侧置方形流。通体青花装饰,颈部、腹部饰缠枝花卉纹,构图繁密。青花色泽浓艳,有铁锈斑痕迹,整体器形大气,为同时代器形之少见。
明宣德缠枝花卉纹烛台
高29.3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23.7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为宣德官窑之珍品。器身分烛插、连柱、台座三层。青花纹饰,共有11层纹饰,重重叠叠,绘画精细秀丽,线条优美清晰,笔意酣畅饱满,以典型的双勾填色为多。釉面隐现桔皮纹,釉白中微微泛青,尤其是近足垂流厚积处,接近青白釉,釉质肥厚莹润。青花呈色为纯正的宝石蓝色,浓翠深沉,青花晕散而不失其浓艳,局部有下凹的黑铁斑。
此青花烛台造型别致新颖,端庄规整,设计原型来自伊斯兰的金属器皿,融会中西文化之优点,是完美的意识结合,为中国陶瓷史上的珍品。
明宣德红彩海兽纹高足杯
高9厘米,口径9.95厘米,足径4.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器是青花红彩器中的传世精品,该杯以青花绘海水,蓝白相间海水波涛形象生动,红艳的海兽随翻腾的海浪上下遨游,滚滚波涛、汹涌澎湃,形成极强的动感,青红相映、情趣盎然。
宣德青花红彩是将釉下青花和釉上矾红施于同一器上,经高温、低温两次烧成。这类器物造型种类并不多,主要是墩式杯和高足杯等。
明宣德红釉盘
尺寸:高4.3厘米,口径20.1厘米,足径12.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器为标准官窑款,底部白釉闪牙黄色,盘内外施红釉,釉汁肥厚莹润,闪现红宝石般的光泽,细看呈细丝纹,口部因流釉形成“灯草边”。此类高温铜红釉又被称为“宝石红”,是以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由于其烧造要求很高,成品率低,在当时就较为珍贵。
永乐、宣德的红釉更是以其釉色深沉肃穆,蕴含宝石般光泽,为世人所称道。这件器物与景德镇珠山出土的宣德官窑红釉盘式样类同,是典型的宣德器。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