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古瓷珍品

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古瓷珍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416 更新时间:2024/1/29 9:09:50

明洪武釉里红云龙纹双耳瓶

口径10.9厘米,底径14.3厘米,高45.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器胎体厚重,器形高大。腹部绘有穿一周的三爪龙纹,龙纹体态威猛、身体粗壮,头部出现竖直披发,与前代不同。釉里红呈色偏黑,并不纯正。釉里红瓷器在洪武时期被大量烧造,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瓷器品种之一。宣德以后,釉里红瓷器逐渐衰落,进而失传。

明永乐青花山茶纹扁壶

高24.9厘米,口径3.1厘米,底纵7.6厘米,底横10.1厘米,足径7.6×10.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器形模仿伊斯兰地区的金属器皿,在中国称之为“抱月瓶”。此壶小口细直颈,头部两侧至肩附如意式对称双耳,溜肩,扁圆腹,椭圆足。壶胎体轻薄,胎质细腻洁白,釉色白中泛青,釉面光润腴厚,仅平底处露胎无釉,为极白的细砂底。器腹有一条横粘接痕,微微凸起于器表,这是当时瓷器制作特点之一。整器有三层花卉图案,颈部饰缠枝花,头肩处绘蕉叶纹,腹部绘折枝山茶花。青花色泽清新明快,晕散有疵,纹饰局部疏朗得体,是永乐时期青花瓷中的佳品。

明永乐白釉暗龙纹盘

高3.7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11.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撇口,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胎体洁白细腻,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盘内暗刻如意云三朵,器壁装饰两条龙,在如意云朵纹中若隐若现。永乐时期注意淘炼瓷土,此器采用脱胎技法制作,脱胎轻巧,器形规整,较之后来的宣德瓷器更为轻薄。此盘具有永乐甜白器的典型风格,反映了永乐甜白瓷器的独到之处。

明永乐红釉暗花云龙纹盘

高3.5厘米,口径14.9厘米,底径8.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盘撇口,线条柔美俊秀,是明代永乐时期见的造型。胎体细腻滋润,胎色洁白,盘内外施红釉,釉汁肥厚莹润,红釉肥厚而均匀。闪现红宝石般的光泽,故此类高温铜红釉又被称为“宝石红”。盘的内壁印有两条行龙,盘心刻划如意云头三朵。

此类红釉是以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由于其烧造要求很高,较难烧造,在当时就较为珍贵,而永乐、宣德的红釉更是以其釉色深沉肃穆,蕴含宝石般光泽,为世人所称道,永乐带有暗花龙纹,发色又非常纯正的高温铜红釉更是弥足珍贵。

明宣德回青地白龙尊

高14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1.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蓝地白花的装饰工艺,元代即已流行,至明代初年更趋精进。其制作方法是先用剪纸的纹样贴在器物上,然后通体施青料,再揭去贴纸,上透明釉。此尊即采用这种装饰法,尊腹通体蓝色,留出白龙纹样,蓝白相应,给人一种特殊的艺术感受。但是这种蓝地留白的工艺技术难度较大,像这样的成功之作,为国内传世罕见之品。

明宣德青花莲龙纹盘

高6.5厘米,口径40.7厘米,底径30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盘大口圆唇,腹圆弧,大平底,圈足低矮,足墙外敛内撇。形制虽大,但制作规整。胎质细腻坚硬,釉色晶莹肥亮,青花呈色浓中带黑疵。器内底龙纹先在成型的坯体上刻划而成。然后在纹样外用青花绘海水,留出白色波涛龙纹,再在器内壁绘缠枝花卉纹。

外壁绘双云龙纹,内外口沿各绘回纹一周,通体施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盘外口沿有“大明宣德年制”青花楷书横款,底无釉,呈淡火石红色。

明宣德釉里红三鱼纹高足杯

高8.8厘米,口径9.9厘米,足径4.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杯口沿外撇,薄唇,平腹,高足,足沿呈喇叭口,胎体较厚,致密坚硬,触摸有润滑感。杯腹部用釉里红装饰了三条鳜鱼。胎白釉润,红白相映,显得简洁朴实,典雅鲜明,极有情趣。杯心内有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是明代釉里红器中少有佳作。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

高32.5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11.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景德镇窑,仿照十三世纪伊斯兰地区金属器式样烧制。瓶体高大,直口、长颈,折肩,肩以下渐收至底,圈足。壶一侧置曲形柄,另一侧置方形流。通体青花装饰,颈部、腹部饰缠枝花卉纹,构图繁密。青花色泽浓艳,有铁锈斑痕迹,整体器形大气,为同时代器形之少见。

明宣德缠枝花卉纹烛台

高29.3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23.7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为宣德官窑之珍品。器身分烛插、连柱、台座三层。青花纹饰,共有11层纹饰,重重叠叠,绘画精细秀丽,线条优美清晰,笔意酣畅饱满,以典型的双勾填色为多。釉面隐现桔皮纹,釉白中微微泛青,尤其是近足垂流厚积处,接近青白釉,釉质肥厚莹润。青花呈色为纯正的宝石蓝色,浓翠深沉,青花晕散而不失其浓艳,局部有下凹的黑铁斑。

此青花烛台造型别致新颖,端庄规整,设计原型来自伊斯兰的金属器皿,融会中西化之优点,是完美的意识结合,为中国陶瓷史上的珍品。

明宣德红彩海兽纹高足杯

高9厘米,口径9.95厘米,足径4.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器是青花红彩器中的传世精品,该杯以青花绘海水,蓝白相间海水波涛形象生动,红艳的海兽随翻腾的海浪上下遨游,滚滚波涛、汹涌澎湃,形成极强的动感,青红相映、情趣盎然。

宣德青花红彩是将釉下青花和釉上矾红施于同一器上,经高温、低温两次烧成。这类器物造型种类并不多,主要是墩式杯和高足杯等。

明宣德红釉盘

尺寸:高4.3厘米,口径20.1厘米,足径12.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器为标准官窑款,底部白釉闪牙黄色,盘内外施红釉,釉汁肥厚莹润,闪现红宝石般的光泽,细看呈细丝纹,口部因流釉形成“灯草边”。此类高温铜红釉又被称为“宝石红”,是以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由于其烧造要求很高,成品率低,在当时就较为珍贵。

永乐、宣德的红釉更是以其釉色深沉肃穆,蕴含宝石般光泽,为世人所称道。这件器物与景德镇珠山出土的宣德官窑红釉盘式样类同,是典型的宣德器。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伯温神机妙算,生前设下一计,连聪明的朱元璋也被他骗倒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刘伯温足智多谋,最后一招骗倒了朱元璋。(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大明王朝建立后,刘伯温虽然一度被封侯,但众所皆知朱元璋生性多疑,尤其到了后期更是几乎对于身边的人,都抱持着怀疑的态度,造成不少冤案。早就看穿一切的刘伯温,选择了告老还乡。即便远离了权力中心,朱元璋仍对他十分不放心,派人刺探。后朱元璋一

  • 御窑·皇家—明代官窑瓷鉴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青花蓝中泛灰闪黑,有国产也有进口料。民间瓷多用国产料。刘新远先生认为洪武进口钴料不够鲜艳除了青花外与器物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相关。而黄云鹏先生讲洪武朝的施釉工艺可能沿用了元代枢俯釉的技法,所以看上去釉特别厚稠,使青花发色不完全。洪武青花的数量明显少于釉里红。洪武釉里红多呈色较淡或偏灰,个别有晕散飞

  • 建文帝本有三次机会除掉朱棣,只因重用此人,皇位被糊涂断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皇太子朱标原本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代继承人,他被朱元璋寄予厚望,可惜却早于朱元璋离世。朱元璋在悲痛之余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但朱允炆性格柔弱,朱元璋对他能否有效的治理国家心存疑虑。于是他一方面抓紧对皇太孙的培养,另一方面想尽一切办法,为朱允炆创造一个稳定的统治环境。为此朱元璋做了以下两点,一是诛杀

  • 历年成交TOP30哥窑瓷器鉴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鼎彝谱》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自此,六大名窑初步成型,但由于柴窑是烧造于五代之时,而其它窑口都是烧造于宋代,故宋代五大名窑只有哥、官、汝、定、钧。 哥窑瓷器由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深得宋朝文人之喜爱,后世传世很少。近些年,哥窑瓷器市场行情一路看涨。以下为历年来哥窑拍卖

  • 宋徽宗被掳,金国人采用独特方法让他痛不欲生,后被活活烧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对于宋朝来说,天子被虏,奇耻大辱,又怎会记载?对于金国来说,也不愿意承认自己虐待宋朝皇帝,毕竟要顾忌个人形象么。我们只能从《北狩行录》和《靖康稗史》等的记载中窥看一二。所谓北狩,不过是皇帝被俘的委婉说辞。里面记载宋徽宗在金国曾生下二子二女,说明在那里能维持基本的正常生活。金国国君还为宋徽宗安排了

  • 宋高宗母亲明明双眼都能治好,那道士为什么只肯给她治一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赵构母亲韦氏,原本连宋徽宗的妃子都不是,赵构本人,也不过是徽宗众多皇子中的老九,他们母子的机遇,却来自靖康元年。那一年宋金议和,金人要求派一位皇子去谈判,已经继位的宋钦宗问王爷们,你们谁肯去?但大家都低头不语,到最后只有赵构说了一句,我去。赵构不但肯去,而且还曾请朝廷自行便宜,完全不必以他为念,这让

  • 明朝锦衣卫的穿着是怎么样的?这其中都蕴含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关于锦衣卫的影视作品非常多,但各个影片对于锦衣卫服饰的刻画却是各不相同。这其中原因,一是由于明朝距今的时间比较久远,明代衣冠极少有保存下来的,二是因为满清入关之后强制推行剃发易服的政策,严重冲淡了人们对于汉服的记忆,也使得许多汉服的制作工艺彻底失传。看了电影《绣春刀》,许多人会惊叹于明朝锦衣卫那

  • 宋江在死之前,为何要毒死李逵?只因李逵知道一个天大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逵李逵,李逵遇李逵冤家路窄的故事情节,为什么李逵要处死宋江

    在平定方腊的时候,费保就曾暗示过李俊说,这天下间的太平是将军打下来的,但太平以后的天下不会让将军太平。听了这话的李俊,立马顿悟,在班师回朝时,带着童氏二人离去。这一番言论宋江肯定是不知道的,但才识渊博如宋江,他一定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但明白是一回事,宋江仍然以为自己一片赤胆忠心,皇帝不会怀疑。当宋江

  • 一不小心捡到爱:不认亲生女儿的顾元朝,男人的凉薄,比自私更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当顾安心问他凭什么怀疑自己妈妈时,他是这样说的:“你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凭证,你一生下来我就做了亲子鉴定,你根本就不是我顾元朝的女儿。”所以顾安心,在很小的时候就亲眼看着妈妈发疯,从她面前消失,自己的父亲不要她。可这一切,只是因为顾元朝后来的妻子杨红调换了那份亲子鉴定。在看到电视剧《一不小心捡到爱》中的

  • 身为朱元璋长子的朱标,能不能称得上是历史上权势最大的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太子朱标简介,主角穿成大明太子朱标,太子朱标画的三个圈是什么意思

    尤其到了洪武十年,朱标已二十二岁。朱元璋下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一十三)。朱标正式监国理政,成为了朱元璋处理日常政务的好帮手。在一个强势皇帝之下,太子永远是太子。就如清康熙朝的胤礽虽然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长成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