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屠夫张飞和小贩关羽,为何能成”万人敌“,他们一身武艺从何而来

屠夫张飞和小贩关羽,为何能成”万人敌“,他们一身武艺从何而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357 更新时间:2024/1/28 2:37:25

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罗贯中在书中刻画了很多勇猛的将士,后人为了纪念这些善于打仗的英雄还特意编写了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作者对这些英雄作战的场面毫不吝惜笔墨,"神仙打架"的场面也让读者拍案叫绝,可是作者从来都没在书中提起这些英雄的武艺到底是从何而来!

学好武艺是门"技术活",根本不可能一下子从门外汉就变成行家。武艺的灵活运用、作战经验的积累必须要有实战作为支撑,像张飞和关羽这般出身后又有高强本领和在战场上求生技巧的本事更是需要有高手来指点才可以获得。那些闭门造车于深山数十年的绝世高手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一般来说,武艺的获得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家族继承,这是最为理想的获得方式。武将世家的长辈们将自己的祖先长期在战场上积累的作战经验作为"传家宝"传给自己后代,让其将家族发扬光大,三国名将马超就是如此。

第二种方式就是实战。实战可以成熟一个人的心智,磨练一个人的武艺。从戎的普通人在军队中会摸索出一套自己独有的"生存技能",在一次次战斗中,能够存活下来的将士们绝对"不简单",他们的功夫不仅高而且作战经验由此得到丰富,最终成为名将。

而关羽和张飞的高强武艺则是通过第三种方式练就的。第三种当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出身"豪"门。关羽和张飞出身不凡,家人看到他们喜欢武术,于是家人就为他们请了当时有名的高手来指导他们,凭借着家族强大的人脉关系,张飞和关羽更是认识了很多高手,而且两人的天赋不错,练就好的本事已经走出了最为关键的第一步。真正的猛将是在战场中成就的,师从名师学得只是基本功。要想让这些基本功被灵活运用,还必须有实战经验。仔细读《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张飞和关羽也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

一、学武艺没两把刷子怎么行

在古代,学习武术从来都是富人的"游戏"。大部分的老百姓都企图通过考试步入仕途,改变命运,只有那些含着"金汤匙"的人才希望通过学习武艺来实现自己忠君爱国的梦想。

东汉末年,作为屠夫和枣贩的张飞和关羽可是"土豪"。虽然这两种职业在今天看来并不出彩,但是在乱世中,两个人可是实打实的"土豪"。身居涿郡的张飞可是有很多土地的,就凭这一点,张飞就和普通的在战乱中食不果腹的百姓有很大区别,他不仅可以吃饱饭,而且还可以去拿钱来结交天下有志之士。

关羽也不是普通人,他孤身一人把欺负他的河东豪强众人杀死,"逃犯"关羽在江湖中逃逸五六年,可是都没有人成功抓捕到他。可见,关羽不仅有武艺还有智商!

二、武艺变高强很"简单",有天赋就成功一大半

练好功夫需要平衡各种条件,其中个人因素是最为关键的。个人的身体状况、性格、悟性必须同时具备才有练好功夫的希望。张飞和关羽之所以能够成为统领三军的优秀将领,就在于他们的个人素质十分优秀。原著中的张飞身高达八尺还拥有大块肌肉、身材壮实。换在今天就是一个身高一米八的彪形大汉,而且这大汉还不笨拙,他行动灵活迅速。只要长了眼睛,就知道张飞"不好惹"。

而关羽过张飞而无不及,张飞的身高高达九尺比张飞还高,主要是还长有"丹凤眼",生得"相貌堂堂"。关羽虽然没张飞那么壮实,但是胜在有气质,自带一股王者风范。试想,在今天一个身高一米八四带有"生人勿近"气质的英俊男子站在面前,你也会绕路走吧。

在东汉末年,张飞和关羽两个人光在身高这一方面就优于当时大部分人,身高也给两个人带来了特有的力量优势,力量也是两个人将来成为名将的必要条件,两人在战场上与对手交锋也正事靠力量取胜的。

张飞和关羽凭借着自己优越的外形条件成为了战场上舞动重型兵刃型选手,那些力量不如张飞关羽的,自然成了手下败将。那些力量和两人不相上下的,又没有可与两人匹敌的实战经验,所以张飞和关羽才能在战乱年代里所向披靡。

在古代没有先进武器的情况下,所谓的功夫根本没有玄乎的"秘籍",在战场上的搏杀更多是依靠个人的力量以及对基本武功样式的灵活应用。现代一些人信以为真的"真经""内功"不过是靠小说家杜撰出来的。

流传千年的功夫起源于人类在远古时代对狩猎经验的总结,它是人类与自然对抗的结晶。功夫的高下主要取决于力量,速度以及经验。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东西,非常考验人的基本功,而那些花拳绣腿在真正的功夫对决中自然处于下风。

功夫并不难学,每个人沉下心来总会学到保护自己的本领的。关键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像张飞关羽那样可以学习武艺的条件的。毕竟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能够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土地,能够保证自己的温饱已经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了。学习武艺真的是有钱人才可以玩得起的游戏。张飞和关羽正是有了这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再加上自己正好有学习武术的"天分",才能在那个大部分人只顾温饱的年代里脱颖而出。

更多文章

  • 考古队挖出一唐墓,结果是隋朝将军墓,专家:墓中侍女揭开谜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墓结构示意图,唐墓发掘,考古挖掘唐代古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期间更是孕育了无数珍贵的奇珍异宝,而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埋藏在地下的帝王陵墓更是数不胜数。而曾经作为四大古都的西安,更是孕育了无数珍贵的地下文物。在西安市的一个产业园,就无意间的挖出了一座古墓,考古专家们闻讯赶来之后,立刻就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考古专家们积极仔细的清理,将整个墓室都清

  • 为何秦始皇北伐胜利后,还要修筑万里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两年之后,蒙恬大破匈奴,得胜归来。但是,这场胜利并没有让秦始皇陷入自负的情绪。他命令蒙恬在原本的秦国、赵国与燕国的长城基础上修建秦长城。新修建的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故城万里长城。一、北击匈奴原因探析(一)匈奴的威胁秦国居于西陲,

  • 贺兰敏之:武则天外甥,到底做过什么事情,被后人称作禽兽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贺兰敏之和武则天的小说,贺兰敏月与武则天斗,武则天的外甥贺兰公子

    回顾古今,我们便能发现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出生显赫的豪门子弟一般可以被分为两种:要么饱读诗书,才高八斗,小小年纪便名动京城,成为万人仰慕的对象,要么则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被家里宠的无法无天,不仅不学无术,还仗着自己的身份地位为所欲为,纨绔至极。有些豪门子弟干出的事情压根没眼看,他们不仅流连烟花柳巷,还

  • 中华五千年只有一个谋圣,为什么这个人是张良,他有什么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谋圣,这是对谋略家最高的评价。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侯张良获此殊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出现了许多有名的谋略家,他们都没能得到这个称号。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曾说,在运筹帷幄和决胜千里这方面,他不如张良。在后世的历史评价中,无论是撰写史记的司马迁,还是新中国的建立者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很欣赏张良的才华。周总理

  • 与世沉浮:论汝南士人在汉末三国的兴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汝南名人,汉末沉浮记,群雄混战和三国最后一次大战

    同时不同地域之间也有着明显的派系矛盾,想要任用一个地域的人才,就意味着会和这个人才背后的地域建立强大的联系。刘备能够成功获取荆州,与刘备身后的荆州关系网密不可分。而在同时期,汝南地区也是人才爆发的代表性地域,只不过经历了三国的沉浮后,汝南却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到了魏晋时期,汝南地区的辉煌已经很难从

  • 十万突厥大军看见一疯子只带两千人就来迎战,结果发现自己疯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只有三十八年,和秦朝很相似,他们虽然生命很短暂,却都有着统一、富强、文明与暴虐、造圌反、短命并存的特性,隋朝最大的贡献就是五胡乱华以后,汉圌族重新建立了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原大地上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然而,由于隋炀帝杨坚太过激进,最终导致全国爆发大

  • 死的最冤的唐朝名将,被砍两刀后,对刽子手说:你就这点力气?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薛万彻本是隋朝的将军,逼不得已投降了唐朝。但他并没有加入李世民麾下,而是成为了李建成的得力助手。所以,他和李世民是注定的敌人。当玄武门之变爆发时,薛万彻差点杀到秦王府,成为李世民政变的头号敌人。但当政变结束后,李世民不仅没杀他,还赞美他忠心,并升了官。很显然,这是李世民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但确实很有

  • 三国谋士排行:诸葛亮勉强排前五,看看谁才是第一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时期比诸葛亮还厉害的谋士,十大谋士排行榜诸葛亮,三国最厉害的谋士诸葛亮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各种谋士也是层出不穷,在很多人心目中,被三顾茅庐的诸葛亮必然是最强谋士。但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在三国的谋士排行中,诸葛亮其实只能排前五,那一起来看看谁才是第一谋士吧。要说起这位谋士,他曾经辅佐过曹操、曹丕和曹睿,可以说他曾“熬死”了三位大佬,最终不仅仅是以一个三代元老终

  • 李白的诗很潇洒,但你不知道他写信“拍马屁”的能力不亚于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与韩荆州书》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给韩朝宗写的一封求职信《与韩荆州书》,韩朝宗是唐朝政治人物,因热心提拔青年才俊,受到时人推崇。李白和当时所有的读书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学而优则仕,但以李白狂狷的性格他不想去参加正常的科举考试,而是希望通过名人的举荐,直接走入仕途。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

  • 三国后期人才匮乏原因探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后期,虽然同样纷争不断,可早已失去了曾经的光芒,这是因为三国后期人才匮乏现象的出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蜀国后期因为人才匮乏最终战败,可实际上魏蜀吴三国都出现了人才匮乏的现象。一、三国的巅峰(一)东汉末年三国的起点来自于东汉末年的混乱,由董卓入京拉开了三国的序幕,同时也是很多人被吸引的地方。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