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午战争后,全世界都知大清输了,为何大清百姓还饿着肚子庆祝?

甲午战争后,全世界都知大清输了,为何大清百姓还饿着肚子庆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95 更新时间:2024/1/16 12:54:25

他们中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日本是侵略国,中国在法理上占有优势,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应该会取得最终胜利。

为了反击日本的侵略,清政府派遣了96万的北洋海军,而相比之下,日本海军只有24万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场压倒性的战争时,清军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损失了一大半的军力,仅仅只抵抗几个月,就输得彻彻底底

大清战败的消息,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光绪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更是慌得六神无主,毕竟对于一个刚刚亲政,且一心推崇改革变法的皇帝来说,民心极为重要,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就意味着他再无执政之日。

慈禧的愚民手段

就在光绪不知道如是好的时候,慈禧站了出来,她一边让鸿章与日本谈判,签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一边又开始着手“愚民”的事宜。

在那个时候,讯息的传播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关于清军战败的事情,民间也只有一小部分流言蜚语而已。

不过即便是如此,也给大清带来了巨大威胁。为了安抚民心,也为了维护大清的面子,慈禧下了一道密令,将北洋海军战败的消息彻底封锁。

并发动了各种宣传手段,大肆宣扬清军在“甲午战争”中的英勇事迹,以及日本战败后大清投降的辉煌故事

慈禧的指令一下,朝中的所有官员都开始忙碌了起来,中报纸被要求禁止刊登大清战败的消息,只能继续宣传大清军队的强大。

比如战争期间,清军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弩箭,将士们装备上弩箭之后,威力大增,将日本人吓得屁滚尿流的这类新闻。让很多中国百姓们信以为真,纷纷奔走相告清军胜利的消息。

由于英文报刊,不归清政府管理,所以为了避免刊登了清军战败消息的英文报纸,流入市面,清政府派遣了很多官吏和士兵,沿街以高昂的价格,买下了一切有关于甲午战争的报纸。

同时,他们还花了大价钱,买通了国外的媒体,以外媒的口吻大肆赞扬清军的骁勇善战,和政府的绸缪帷幄

以至于在这段时间里,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大清在甲午战争中狠狠地输了,唯有中国的百姓们,还被蒙在鼓里,甚至饿着肚子,还在庆祝清军的胜利

虚假的漫画

除此之外,清政府甚至还请了不少文人墨客,以诗歌、绘画的方式来宣传清军的勇猛无敌。就如下面这组漫画,就是当时清政府为了混淆视听,请人虚构出来的。

图中描绘的战役名叫牙山战役,是甲午战争开始以来,中日首次在陆地上的正面交锋,也是中日在朝鲜战场上打过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

两方参战的人数都在万人以上,战斗十分惨烈,不过仅仅过了一日,清军就溃不成军,被日军赶到了五百多里以外的平壤之上。

即使如此,叶志超也想隐瞒事实,他说自己带军逃回故土,是一种迂回的战术,不过清政府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叶志超最终还是被清廷所责难,但由于他战场上的放弃抵抗,朝鲜完全落入了日本的掌控之中。

但在这个系列的漫画里,叶志超简直就是正义的化身,带领着清军积极作战,将日本人打得那叫一个落花流水。

当时,这组漫画在民间广为传播,让无数中国人认为中国才是甲午战争的胜利者。

小结

所以,当清政府向百姓们索要《马关条约》的赔款时,很多人都感到十分疑惑,我们不是赢了吗,怎么赢了还要掏钱出去?

募资的官员们自然不敢透露事情的真相,只能谎称道,是我们太厉害了,将日本人杀得片甲不留,正因为打得太狠了,日本那边现在国破家亡,饿殍满地,出于人道主义,我们不能见死不救,所以要给他们捐点钱。

百姓们听了这个说法后,都感到十分高兴,一些人甚至兜里都没两个钱,还是将全身上下值钱的东西捐了出来,一边饿着肚子,一边欢欢喜喜地庆祝

中国人民的异举动,让全世界的人都为之疑惑,美国媒体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曾说过,中华民族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哪怕是对着柱子,也能在幻想中达到高潮。

以现在的角度来看,清政府的所作所为可以称作愚蠢。

若不是他们长期愚民,要求人民同他们一样,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中国的崛起还应该再往前几十年。

更多文章

  • 【战略经典】苏洵:《权书·项籍》——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图所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项籍后人,三字经关于苏洵的句子,项籍不肯竟学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项籍》是《权书》中的一篇论文,针砭北宋时

  • 乾隆微服私巡问老农谁是奸臣,老农的回答竟惹得乾隆哈哈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他问这个农民这些人里面哪个是忠臣哪个是贪官。乾隆让这些官员,全都站成一排,然后安排让们进去,然后让农夫去看,然后看看谁忠谁奸?农户就挨个的看,挨个的问姓名。不要说农夫这样一个小人物了,就是他们的上司在遇到这样的事情时,也需要考虑考虑。但对农夫来说,更是一个难题,毕竟县官不如现管的,所以如果他说不好,

  • “逢迎小人”延续了大明气数,还是张居正的偶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人民日报评价张居正,张居正死后家人结局,风雨张居正全集

    笔者认为,看人要看主流,张璁是有一些毛病,但没有人说的那么坏,他攻击杨一清,除了他气量不大、胸襟不够宽阔外,主要还在于他跟杨一清政治理念不一致,张璁不想在改革中有个拖后腿的同僚。他的主流不是勾心斗角、打击同僚,而是操心国事,改革弊政,体现了一股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精气神。说实话,要推动利益格局调整的

  • 乾隆微服私访,一小孩问:你家有多少地?他:只有一亩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走进一家农户,这家农户里面有老有小,大人见了乾隆只见其气宇轩昂,觉得他不是个大官就是有钱人,所以对他说话还是毕恭毕敬的,不敢有所冒失,乾隆在和老农谈话的时候,也闲聊到了家中的田地,这时候一直在旁边听大人说话的小孩子突然跑到乾隆皇帝身边问他:“你家有多少地?”乾隆也笑了笑,说到:

  • 如果没有万历三大征,那么明朝对付后金是否会压力小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三大征,对于巩固疆土还是有益的,但是这三场战争也严重消耗了明朝的财力,据统计,这八年间国家的军事开支高达一千一百六十余万两白银。除了钱之外,人员的消耗同样是巨大的。战争必然是会死人的,尽管明朝政府赢了,但不代表没有损失。因而在万历后期,东北的后金崛起了,努尔哈赤反明,而且一步步消耗了大明,尤其是

  • 如懿传:阿箬早就后悔了?她从没爱过乾隆,甚至会偷偷“磕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阿箬有后悔过自己背叛如懿。她在宫内的日子也不好过。看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乾隆从没碰过阿箬,每天晚上都让阿箬当床头柜,反省自己的过错。阿箬心里是记挂着如懿,她曾跟身边宫女说:“今儿是八月初二,是我陪着乌拉那拉氏进潜邸的日子。”可见阿箬是记挂着和如懿的美好时光。时间越长就越后悔

  • 靖康之耻:何等耻辱地步,那些被俘的嫔妃公主遭遇甚至不如娼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我们口中的靖康耻,到底耻辱到了什么地步呢?被俘虏的不光有徽宗二帝,还有一千多名皇室子孙,尤其是其中的嫔妃公主,在她们身上发生的事情,实在是惨无人道,一定程度上,她们生活的甚至还不如青楼里面的娼妓。到了金人手里面的这些汉族女性,无论是王妃还是帝姬,或者是那些普通家庭之中的女孩,都是那些金军官兵们喜

  • 华盛顿和乾隆在同一年去世,为什么总感觉他们不是一个时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那为何会出现这个现象?个人认为是工业革命和中外历史背景造成的。工业革命被认为是近代社会的开端,是结束了以人力,牛马为劳动力的时代,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而华盛顿就是国外这个背景下的人;而乾隆皇帝呢,他是实实在在的封建社会的人,自然是被划分到古代人里,因为现代人认为近代是现代的启蒙开端,而古代是落后,

  • 她是民国最美女神,一生遭遇三位禽兽丈夫,临终腹中孩子无人认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人就是说周璇,她的早前亲身经历十分凄惨。年仅2岁时就被自身的亲小舅拐骗来到本地的一个王姓大户人家,之后王姓的大户人家做生意不成功,周旋又被赠给了上海市的一户周姓别人。8岁那一年,周家家世日渐贫苦,那时候吸入大烟的养父提前准备将周旋卖到妓女原来获得金钱,多亏被养母及时处理才逃过一劫。之后周旋就被养

  • 满江红是不是岳飞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满江红写的肯定是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要知道历史秦桧和说书里的秦桧不是一个人,历史小说也不是历史,说书不是历史。 正如易中天教授所说,历史上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不是一个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文学形象,不是历史人物。秦桧也是一样,我们今天不是讨论秦桧,而是讨论满江红这个词作者。 虽然我个人的见解是岳飞的原创,但是有很多变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