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适推动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他晚年对孔子的态度如何?

胡适推动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他晚年对孔子的态度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16 更新时间:2023/12/31 6:28:11

[var1]

像梁超先对老师康有为顶礼膜拜,到后来老师继续坚持君主制度,而梁启超在思想上已经迈出很远了,所以毅然与老师分道扬镳,这种决裂,不是品格上的忘恩负义,而是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更是自省和开拓。而胡适思想上对孔子的态度,也有梁启超式的自省和开拓。

1910年7月,胡适参加了庚子赔款官费生的选拔考试,考试通过后,获得了留学美国的机会。随后,胡适从上海登上游轮,穿过无边无际的太平洋到达异国他乡美国。胡适先进入的是位于美国纽约绮色佳城的康乃尔大学,选修的是农科专业。

胡适虽然学的是农科,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文学的追求和哲学的思考,2年后,他改入康乃尔大学文学院学习,期间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他爱好和思想上的转变。随着思想的越来越开放,同时也越来越激进。

[var1]

于是,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反传统、反封建、反孔夫子的口号也响彻在古老的中国大地,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汇成一股狂飙突进的反传统的潮流,对传统进行着颠覆性的改造,其中最响亮的,就是“打倒孔家店”这个在当时足以惊世骇俗的口号。

很多人认为“打倒孔家店”这个口号,是胡适首先提出来的。确实,胡适的文章中曾出现过类似的话语,但“打倒孔家店”既不是他首先提出的,而胡适的文字也不是这么说的。曾猛烈抨击旧礼教和儒家学说的北京大学教员吴,是胡适非常敬佩的作家,他出版《吴虞文录》时,曾嘱胡适为其作序,胡适欣然应命,他在序言中高度赞扬吴虞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是“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打倒孔家店”因此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响亮口号,说胡适喊出了“打倒孔家店”,出处便在于此。

不过,这是一种生拉硬扯,胡适在序言中虽说了“打孔家店”四字,但这与“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一样,是当时的同志和坊间送给吴虞的称号,并非胡适所首创,所以说“打倒孔家店”是胡适提出来的,是一种误传。

[var1]

其实,这不但是误传,胡适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要比这种决裂的态度理性得多,而且后来,胡适也多有反思和转变。如,胡适曾在《关于〈新青年〉问题的几封信》中明确说:“有许多人认为我是反孔非儒的。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但是就全体来说,我在我的一切著述上,对孔子和早期的‘仲尼之徒’如孟子,都是相当尊崇的。”胡适对孔子和儒教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哪个“契丹”国家让北宋头疼?你可能不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西周时期,狄、戎经常骚扰周朝,“非我者,必有别心”,所以当时就有“护夷夏”之说。魏晋开始宗族联合,到了唐代,宗亲合一。那么在民族团结方面,北宋时期让人头疼的“契丹”,现在又是哪个部落呢?你甚至可能不相信。契丹的起源与衰落契丹族是起源于东北的古老游牧民族。关于它的起源有多种传说。相传北方广袤草原上有两

  • 称霸春秋的齐桓公,他们一家有多么奇葩?故事情节堪比现代伦理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齐桓公称霸的故事,齐威王和齐桓公的关系,春秋争霸齐桓公视频

    孔子:“齐桓公正而不谲,晋文公谲而不正。”就算孔子对他评价很高,但是也掩盖不了齐桓公一家人的很多丑事,这些丑事拿到现在来说,也会让思想观念较为开放之人感到羞耻,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齐桓公一家到底有哪些奇葩事迹?[var1]夫人蔡姬给齐桓公带“绿帽子”,让蔡国差点遭受灭顶之灾《春秋左传》: 齐侯与蔡姬

  • 太平广济佛土城,三国金朝第一僧人,117岁的生命几乎是神话(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时绥叛乱石虎杀了赵王,成为后赵的第三位君主,立他的儿子石遂为太子。石虎生性残忍,他的儿子也不例外。原来,石虎让太子石隋来管理朝政。石遂向石虎禀报一事,石虎怒道:“这点小事何必烦我?”石虎脾气暴躁,经常打骂石遂,一个月甚至数次。久而久之,石遂怀恨在心,暗中打算杀死石虎。士歇对宫中的太监道:“佛土城大和

  •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韩国始终都发展不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国时的韩国,韩国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战国韩国全盛时期地图

    赵魏韩三家瓜分晋国也不是按照平均分配的,而是看各方势力实际能够覆盖的范围,以此来分配的。这三个国家中,魏国最先进行变法运动,魏国也因此成为了战国初期强极一时的霸主国家,这一状态直至战国中期那段时间才得以改变。[var1]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进行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后赵国也走向了强大。这三晋当众

  • 富弼与契丹同意发币后,西夏与北宋议和的附加条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从此,护黎与百姓,守边疆,在天地神灵,报告宗庙地土,子孙同守,传承不息。书确认古钱币数,约定两朝和睦,互不侵犯边境,互不侵户,不准修筑堡垒,.未经允许的河流。一方违约,天地自相惩。庆历二年(1042年)十月,辽派林牙、保大节度使萧楷前去报告撤兵。同年,辽派使者出使宋和正旦,可见两国关系正常化。从此,

  • 若是刘封在上庸投降了魏国,会真的被封侯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刘封之死。刘封的出身并不低微,他本身就是汉朝罗侯的后代,虽然不知道他是否有继承侯爵的资格,但是他出身王侯世家是确切无疑的。因为他是长沙刘氏的外甥,所以也有刘氏的血统。当刘备来到荆州的时候,还没有子嗣,就收刘封为养子,带在身边。从历史记载来看,刘备收刘封为养子的时候,刘禅还没有出生。刘

  •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麾下40万大军可灭朱棣,却把朱允炆坑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真的是被朱允炆害死的吗,朱棣大杀朱元璋的大臣,朱棣夺位时朱元璋的手下有几个

    为了沿袭祖制,按照“长子继承制”顺利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可以说,朱元璋这一切都是在为自己的孙子铺路,不惜为此背黑锅。可惜世事无常,朱元璋深藏不露,虽然为朱允炆做了那么多,朱允炆的皇位还是被朱棣夺走了。最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他辛辛苦苦为朱允炆挑选的重要助手,却让朱允炆成了最坏的。朱元璋临死前,担心朱允

  • 万历朝鲜战争:最后一场海战,奠定东亚三百年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战后,打了败仗的明朝决心雪耻,而打了胜仗的日本则计划退兵。六月,丰臣秀吉批准了宇喜多秀家等人的建议,下令将小早川秀秋等部70000多人调回日本休整,只留下加藤清正、小西行长、岛津义弘等部64000人防守占领区。日军这时候退兵,并非是不打了。按照丰臣秀吉的计划,撤军是为了休整。待第二年开春,日本还要第

  • 长平之战赵折损45万精兵,为何面对强大秦国,却仍能维持40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不过在此之后,赵国也是维持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不过最终仍是被秦国所灭,你是十分令人惋惜。其实在当初各个诸侯国之间,也是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当初的长平一战赵国惨败,由于离自己的都城十分相近。因此当时情头的将领白起,希望可以直捣赵国都城邯郸,彻底铲除赵国。不过当初秦国的宰相却担心白起因此功高

  • 《资治通鉴》by司马光-听文人之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文,资治通鉴是一部哲学书,资治通鉴的内容和作者

    君子亦弃是非,以害消利。”贼(不)用其言,应还之;小人也,歹徒弃言,当诛之。如果是这样,你怎么敢为朋友开车送他!看这说的多美啊!只是不知道当时有没有人问他,王安石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他当旧党领袖的时候,民众被赶走了吗?如果他不参选,为什么他还是党的领袖?何敢说:“谁敢!”政府不管好坏都拒绝“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