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括真的一无是处?中了白起暗招,却令白起恨他恨到咬牙切齿

赵括真的一无是处?中了白起暗招,却令白起恨他恨到咬牙切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377 更新时间:2024/1/9 10:23:08

[var1]

前260年,秦将王龁率军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起进攻。面对秦朝的突袭,赵国紧急下令廉颇迎战,却屡战屡败。在王龁的率领下,秦军将士一路凯歌,廉颇遂采取筑城据守,坚守不出的行动方针。

[var1]

对此,赵王十分光火。在这样的情况下,范雎又派人携千金在赵国境内散布不利廉颇的流言,使廉颇被临阵换下,转而换上了赵括为主帅。不过,噩梦也正是从赵括成为统帅的这天开始。仅在长平一战中,赵国45万大军被斩杀殆尽,唯有240名年纪尚小的士兵方才侥幸生还。此战的残酷,无疑惊呆了赵国上下,赵括更为此战背上了一辈子的耻辱。那么,赵括真有那么不堪么?他真的一无是处?否则如何能将多达45万大军全部折损?其实,这并不完全怪赵括,毕竟他也曾令白起恨他恨到咬牙切齿,绝非一无是处。

[var1]

首先,我们通过史料可以看出:在双方参战人数方面,赵军为45万,而秦军部队的具体数字则大致在50~60万左右,因此秦军在人数方面无疑是牢占上风的。其次,赵括之所以溃败,其实是让白起阴了一把。为啥这么说呢?据记载,当秦国知道赵国果然换帅换上赵括时,己方也暗自换上了白起为帅。此时的赵括仍然盲目自信,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对手已经发生变化,犯下了轻敌的大忌,方才溃败的如此之快。

[var1]

此外,还有一点也曾颠覆赵括形象。因为他明显不是只会空读理论的怂包,是具有一定的指挥才能的!当时,由于其身负赵王的旨意,他不可能继续实行廉颇的筑城坚守之策,进攻决战才是他真正的任务。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他一步步陷入了白起的计策中,先是40余万军队被秦军截为两断,后又受饿46天。但即便这样,士兵们仍在顽强作战,可见赵括的领导力并不差。赵括在时,士兵们一个个拼死血战。待到赵括战死后,40万大军方才丧失斗志全部投降,最终被秦军全部坑杀。

[var1]

而纵观此役,赵军只战死五万,他们都是直属于赵括麾下的将士,但却给秦军造成了20余万的伤亡,这样的战果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将,已极为难得。在无坚城防守的情况下,能完成数倍的伤害,足见其并不是庸才!他的首战已经打得无比光辉,即便败在白起这种名将的手中,也并不冤枉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火葬的普遍习俗被朱元璋所禁止,为什么皇室不能看到祭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2023年弥勒祭火节,祭火图片,祭火节小男孩下跪祭火图片

    介绍生老病死是世界的常态,死亡被视为生命的自然归宿,也是人类无法摆脱、无法避免或无法克服的问题。丧葬习俗与死亡密切相关。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采用不同的安葬方式,如土葬、火葬、悬棺葬、树葬、石葬、二葬等。今天我们将主要了解火葬习俗和进一步研究。为什么在明代出现《大明律·刑律》:“子孙灭祖,父母亡者

  • 赵构的“精忠“二字真不值钱,封了精忠岳飞后,又来了个精忠秦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胡适,那个时代的大V,有话语权】岳飞被杀后十四年,秦桧病逝。当时的谥号是“仲贤”,是仲字头第二美的谥号。整个宋朝只有四人获此美谥。高宗甚至亲笔题写了自己的墓碑:敬中全德。这很有趣。敬中,专供岳飞使用的称呼,其实同时也给了秦桧。精忠秦桧杀了精忠岳飞吗?岳飞遇害二十一年,宋孝宗即位。他为岳飞平反,追回

  • 富弼所在的时代背景,以及北宋与周边政权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北宋富弼简介,北宋政权思维导图,1127年北宋被哪一政权所灭

    天圣八年(1030年),富弼走上政坛,任总督,签书为河阳判官。富弼生活在北宋中期,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统治集团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这种时代背景影响了富弼,也造就了富弼。时间背景富弼先后在仁宗、英宗、神宗三个朝代任职。这一时期属于北宋中期。“内忧外患”是贯穿这一时期的主线,极大地影响了富弼的一生。北宋

  • 没人能渡海入侵日本?比元朝还早两百年的这群海盗,就让日本遭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日本倭寇的简介,渡海登岛作战简介,大渡海日本

    它离大陆很近,可以很容易地从朝鲜半岛获得先进的制造技术,也可以直接连接到中原。大海的天然屏障,就算有征服日本的心,也只能望海叹息。上图_元征日本遇上“神风”。13世纪,忽必烈即位,蒙元几乎征服了半个亚欧大陆,并对日本列岛很感兴趣,打算派出联合大军。然而,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蒙古元舰队虽然完成了多

  • 《资治通鉴》武帝第37话-人间冷暖,人还是人,你不再是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一种人性黑暗的幻象,一种不忍心的幻象人生如战场,职场战必读每天进步一点点继续说武帝时代的大臣。“郑庄使看着觉和,请他统治五天。制服”(武帝)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买鸡粒,何以治行者?’——历史记载黄河大发,武帝命郑庄亲赴前线指挥工作。我们知道,武帝时期的大决口,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因为黄河决口南

  • 朱瞻基最宠爱的弟弟,无功绩却满墓室珠宝,金腰带都比帝王多一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父亲朱棣,爷爷朱元璋,儿子朱瞻基,这些人物哪一个不是话题中心,流量大咖,说起这个时期,人们自然会谈起朱高炽的登基事迹,想起他大儿子朱瞻基是如何受朱棣的喜爱,而朱瞻垍这个小儿子,看起来没什么人关注,但却极为受宠。这从梁庄王墓中发掘到的文物数量就可以看出,2001年,湖北大洪村

  • 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为何不立朱棣?朱元璋:并非我不想,而是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怎么对待朱标妻子,穿越时空的爱恋朱标死朱棣献印,朱标不死朱棣会反抗吗

    《明史》中对于朱棣的评价,有着很大吹嘘和夸大的嫌疑!不过,在众多的皇子中,朱棣是朱元璋能力最优秀的那个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是太子朱标都很认同的。也是因为这样,在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后,很多人都会觉得朱棣是新皇帝的最佳人选,甚至在后人看到朱标去世后,都为朱棣没被册立继承人而感到冤枉,大家想一想,朱

  • 朱元璋宴请功臣,为何刘伯温吃完匆匆请辞告老还乡菜中暗藏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于是老朱又让上菜,这次上的是红烧兔子肉,红烧狗肉,一碗燕窝羹,群臣都十分喜欢,开开心心的吃完了这顿饭。宴后,刘伯温就便急急忙忙的来向朱元璋请辞,说自己身体不太好,要回家侍奉老母,以尽孝道,养育子女,过采菊东篱下的山水田园生活。刘伯温告老还乡的时候,徐达还前来送行,说天下太平,要重视群臣,那为何不在京

  • 明太祖——铸铜朱元璋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称吴王。他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派

  • 明末四川第一武林高手的悲剧人生——他曾将张献忠打得狼狈逃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杨展,字玉梁,是四川乐山(此时称嘉定)人,从小生长在大佛脚下。他是正经的武进士,是明末地方将领中少有的科班出身。崇祯十年,杨展在京城中得武进士第三名,轰动全川,被公认为四川武林第一高手。因为明朝武举考试比较重视个人武力,杨展却在考试时进行了一场精彩的骑射表演:他将考官特意选出的一匹不驯烈马骑驯得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