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最聪明的“亡国之君”,最后得以善终

历史上最聪明的“亡国之君”,最后得以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94 更新时间:2023/12/12 0:43:22

三国后期局势逐渐明朗,曹魏政权越做越大,相比之下大将死伤殆尽的蜀汉显得势单力薄,这种艰难的情况下,诸葛亮六出祁山,誓要为后主刘禅打下一个太平盛世,只不过天不如人愿,多次失败而归,诸葛亮也因为穷兵黩武,操劳过度病死在途中。

诸葛亮一死,蜀汉失去了最后支柱,后主刘禅人称扶不起的阿斗,至于刘禅为何如此“无能”,很大原因是因为他过度依赖诸葛亮,最后的依仗去世之后,瞬间失去了主心骨,刘备委托诸葛亮好生辅佐,而刘禅也甘愿听任诸葛亮的一切言行。

朝中大小事务都交给诸葛亮管理,长此以往刘禅越来越“无能”,遇到事情第一时间就推给诸葛亮去处理,逐渐养成了一种陋习,诸葛亮死后,国家大事没人帮他拿主意,只能听信宦官谗言,导致朝野混乱,最终亡国。

很多人心中刘禅似乎就是一个无能之辈,一个彻彻底底的废物,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一个废物能坚持到最后,甚至投降之后还被授予安乐公的爵位,一个傻子会登上皇位长达40年之久嘛?对于这个问题,想必诸葛亮最有发言权,他曾评价刘禅:“天资聪敏,爱德下士”,刘禅生母为甘夫人,只是刘备的一个小妾。

按照古人的传统,刘禅出身并不高,况且身边还有两个兄弟,如此说来刘备既然立刘禅为太子,证明他必然有过人之处,17岁时登基称帝时还是一个懵懂少年,很多事情都无法考虑周全。

此时身边有一个面面俱到又忠心耿耿的“相父”,很多事情都需要请教才能定夺,其实刘禅上位以后曾大力发展农业,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蜀国逐渐恢复了一些元气,就在此时诸葛亮认为蜀国地处偏远,不利于长治久安,必须出兵北伐,刘禅只能同意,结果都看到了多次北伐均告失败,严重损害了蜀国刚刚恢复的经济水平,诸葛亮死后,刘禅立马停止劳民伤财的北伐行动。

除了恢复生产以外,刘禅还懂得拉拢人心,魏国内乱时,夏侯渊带着一家老小逃亡蜀国,刘禅听闻以后,命人送去了许多粮食,放弃彼此之间的仇恨,亲自去慰问,为蜀汉拉拢到一员将才。

世人都说刘禅“乐不思蜀”,丢了良心,殊不知只有这样做才能赢得司马昭的信任,才能保全蜀地百姓,既然做了俘虏,就应该有“觉悟”,整天嚷嚷着复国看似深明大义,实则非常愚蠢,投降以后的刘禅不仅不傻,反而拥有大智慧,不然也不能笑到最后。

许多人又问了,既然刘禅这么懂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为什么在位期间没有任何作为?而这个问题就要谈一谈诸葛亮了,刘备死前应该是让诸葛亮辅佐刘禅可以独自处理政务,而诸葛亮每件事都亲力亲为,这种全权代理下让刘禅得不到任何锻炼,只能增加他的依赖性,长远来看会害了蜀国发展。

生活在温室的花朵注定不会争奇斗艳,世间所有的难题都应该独自承担才对,《出师表》中诸葛亮言辞恳切,要为后主打下江山回报先帝恩情,这种大包大揽的行为并不见得都是好事。

真正应该做的是教刘禅如何成为一个好皇帝,如何处理政事,再把决定权交还给刘禅,但是诸葛亮没有这样做,导致无论是刘禅还是蜀汉对他过度依赖,在其死后再也无力抵抗,只能投降。

投降并不可耻,这种自我牺牲保住了蜀地老百姓的命,说回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很多人都说如果诸葛亮取而代之是不是结局就会不同,都在赞扬诸葛亮的忠心耿耿却没有看到刘阿斗那颗宽怀之心。

许多事情都能从《出师表》中一探究竟,诸葛亮言辞恳切,催人泪下,仔细看来整篇文章更像是一则家训,教导皇帝要分清哪个是奸臣,哪个是忠臣,哪一个能信任,哪一个不能信,换了别人或许早就不能忍了,即便能力在出色也得分清君臣之礼。

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组合,顺治清算多尔衮,万历推翻张居正,刘禅却没有这样做,并不是他傻,只是因为他仁义,懂得外部势力才是最大的忧患,总结来说刘禅不是才高八斗之人,也绝不会是一个傻子,只能说局势所迫,生在帝王家或许就是这样无奈吧。

标签: 刘禅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时期的举人和秀才有哪些不同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以明清时期为例。举人,是科举制度成熟定型后最基础的士大夫集团成员。需在各省乡试通过。 举人享有不纳税不徭役的基本特权,中举后就是老爷,附近的小农小商会拖家带口依附,献上财产将自己降低到佃户与帮工,为的就是逃避税吏衙役的盘剥与敲诈。同时,举人可与地方官员平等交往,因为有座师同年这一票人脉资源。因此可被

  • 在三国时期,有哪些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三国”时期的战争很多,而最著名的堪称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三国时期发生的三个大规模著名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在三国三大战役中,夷陵之战是蜀汉和东吴的一场较量,此战,蜀汉和东吴的兵力,都在5万左右,也即这是

  • 明清时期,北京城的人口有多少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明清时期,北京城的人口有多少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初的时候,北京的城市人口还只有9.6万,洪武八年(1375年)的时候是14.3万人。到了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当上皇帝,为了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方便抗击蒙古人的南侵等,朱棣就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史上称之为永乐迁都。迁

  • 汉朝历史上的马邑之围为何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历史上的马邑之围为何会失败?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的、是一个令人感觉民族自豪感最强的王朝,与后来的唐朝一样,都是中国五千年以令最鼎盛的时刻。我们都知道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汉朝初期有文景之治积攒实力,后来才有了汉武帝远征匈奴,打败了汉朝数十年来的死敌——匈奴

  • 周武王伐纣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详解武王伐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周武王伐纣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孟津观兵后,武王一面加紧练兵,一面派人去探听殷商的动向。他们听到探子的3次汇报后得知,殷商已是“谗恶进用、忠良远黜”:王子比干被剖胸挖心;箕子装疯,被罚为奴;微子感觉无望,已经出走,隐居起

  • 秦惠王死后,张仪为何没有被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惠王死后,张仪为何没有被清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但最为人所乐道的,还是奠定了“万世祖龙法”的商君商鞅和纵横六国,消弭攻秦联盟的张仪。商鞅得遇秦孝公而兴,逢秦惠文王而亡。张仪侍奉惠文王以两度相秦,辅佐秦武王则仕魏自保。两位得赏于国君,却与储君势同水火的谋臣。最终一个五马分尸,生死族灭

  • 她是南北朝最受宠爱的公主,却一生颠沛流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南北朝,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位公主,她备受宠爱,还很美丽,最后却难以逃脱掉厄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南陈,也被称为南朝陈,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最后一个国家。南陈国祚32年时间,开国皇帝是陈霸先,末代皇帝是陈后主陈叔宝。公元588年,隋文帝发出征讨令,杨广率领50万大军南下攻陈,陈国不堪一击

  • 徐茂公死前为何称自己是大无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徐茂公死前为何称自己是大无赖?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徐茂公原名徐世绩,字懋功。李渊赐姓李,后避李世民讳改名为李绩,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绩成为李世民的部属后,跟随他南征北战,平定王世充、窦建德等军阀,在统一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等到李世民即位后,李

  •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为何清军没有乘机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天京事变指的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分裂,这一事变将太平天国的历史分为了两个部分,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十九世纪的中叶,在西方的一切逐渐来到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的同时,这片大地上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而在这中间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太平天国

  • 司马家族好不容易建立西晋 西晋为何在半个世纪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对西晋王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家族辛苦四百年创造西晋,为什么短短半个世纪就灭亡了?西晋是司马家族建立的朝代,因为篡权这个朝代得到了不少历史爱好者的谩骂,但是这个朝代建立之后短短半个世纪就灭亡了,这是为什么呢?首先,西晋朝廷放错了自己的立场。根据史料记载,司马势力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