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的爪牙遍布朝野,为何会被崇祯帝轻易扳倒?

魏忠贤的爪牙遍布朝野,为何会被崇祯帝轻易扳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782 更新时间:2024/1/2 21:28:22

魏忠贤是明朝末期宦官,是历史上著名的奸臣,极受宠信,权倾朝野,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宦官制度自古有之。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专门服侍皇帝的“职位”。而宦官制度的正式创立,应该是在秦汉时期。

但由于宦官的权力膨胀,也出现了许多宦官作乱的事件,如发生在东汉的党锢之祸和“十常侍”之乱。因此历代皇帝一方面利用宦官为自己稳固地位,一方面又大力限制宦官的权力。

纵观历史上宦官专权的时代,以东汉、唐朝和明朝最为严重。在我们比较熟知的历史上真正存在的宦官形象中,最深入人心的无疑是赵高高力士、魏忠贤等。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明朝大太监魏忠贤。

为什么要把魏忠贤单独拿出来谈呢?因为魏忠贤毫无疑问是宦官专权的顶峰。魏忠贤把控朝政十余年,几乎满朝文武都是他的爪牙党羽。

而且,他自封“九千九百岁”,以今天的眼光看,那就是无限接近“万岁”。而皇帝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见魏忠贤权势滔天。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出生在河北的一个贫困的人家,排行第二。早年的魏忠贤有着赌博的不良嗜好,不思进取。他的妻子也忍受不了,在他将要二十岁的时候离开了他。于是魏忠贤走投无路,恰逢宫里招太监,于是想要尝试一下。

但,太监可不是那么好做的。首先,皇宫每年招的太监数量是不定的。每年有多少太监去世或者退休才会新招多少。而且,应聘条件也很苛刻----必须自宫。民间有宫廷认证的机构,专门以“割人”为业。

虽然这样相对安全,但收费也高。魏忠贤显然凑不出那么多银子,但还是决定自己动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魏忠贤的意志力还是比较坚定的,但随后发生的事让他昏了头。

当他“自宫”后,才知道原来今年皇宫只招十八岁以下的小太监。而他掐指一算,自己已经二十岁了。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时任秉笔太监孙暹看中了他,让他来自己的府里打杂。魏忠贤也算借此入了宫。他在孙暹的府里每天拖地打水。这样的生活,魏忠贤过了整整二十年。

这一天,魏忠贤的太监生涯迎来了转机。他被明光宗朱常洛的宠妃李选侍选为了贴身太监。本来,他可以借这个机会飞黄腾达。但朱常洛因“红丸”早早去世,李选侍也在立储之争中落败,被赶出了后宫。

然而,魏忠贤却遇到了第二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女人---客氏。这个客氏是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在她的荫蔽下,魏忠贤很快得势,坐上了太监头子---掌印太监的高位。

此时朝中东林党当政,大肆排挤异见人士。而这些异见人士就有许多投奔了魏忠贤门下,是为阉党。这种情况下,东林党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他们一向自诩正人君子,当然不屑于与阉宦为伍。于是,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斗争拉开了序幕。

朝臣之间互相倾轧,弹劾自然是首要的手段。但明熹宗沉迷“木匠活”不理朝政,而魏忠贤作为太监集团首领,在对皇帝传输的信息中有着相当大的可操作空间。于是许多东林党人被陷害入狱,并死于狱中。

有前、后“六君子”死于与魏忠贤的斗争中,这也代表着东林党势力的衰落。借此魏忠贤彻底把握了朝政。而且为了展示自己的权力,各地开始给魏忠贤兴建“生祠”,甚至要将他与孔子一起供奉。

但好景不长,明熹宗因落水落下疾病,英年早逝,明思宗朱由检即位。虽然明熹宗告诉朱由检魏忠贤是可以托付重任的大臣,但朱由检很清楚魏忠贤是什么货色。

魏忠贤对朱由检也没有掉以轻心,曾以辞职做试探,但却得到了皇帝的极力挽留。这样魏忠贤些许放下了警惕。

但随后的一天,朱由检当众宣读了自己授意的由兵部尚书钱嘉征的上疏,其中列举了魏忠贤十大罪。随后当场将魏忠贤所有职务免除,贬往边疆。而魏忠贤在路上自杀,结束了自己既恶贯满盈又传奇的一生。

总结:魏忠贤权势滔天,甚至朝中所有人几乎都是他的党羽,又为什么会被一个刚即位几天的皇帝给轻松扳倒呢?深究其原因,即是魏忠贤发家几乎全部是因为皇帝信任他。

而在信任自己的皇帝去世后,魏忠贤无疑是失去了保护伞。而且,崇祯皇帝在入京后,是先将锦衣卫和禁军等控制,换上自己信任的人选。所以任魏忠贤在朝中有多少爪牙,都难以掀起风浪。

标签: 魏忠贤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聪明的“亡国之君”,最后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禅,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后期局势逐渐明朗,曹魏政权越做越大,相比之下大将死伤殆尽的蜀汉显得势单力薄,这种艰难的情况下,诸葛亮六出祁山,誓要为后主刘禅打下一个太平盛世,只不过天不如人愿,多次失败而归,诸葛亮也因为穷兵黩武,操劳过度病死在途中。诸葛亮一死,蜀汉失去了最后支柱,后主刘禅人称扶不起的阿斗,至于刘禅为何如此“无能

  • 明朝时期的举人和秀才有哪些不同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以明清时期为例。举人,是科举制度成熟定型后最基础的士大夫集团成员。需在各省乡试通过。 举人享有不纳税不徭役的基本特权,中举后就是老爷,附近的小农小商会拖家带口依附,献上财产将自己降低到佃户与帮工,为的就是逃避税吏衙役的盘剥与敲诈。同时,举人可与地方官员平等交往,因为有座师同年这一票人脉资源。因此可被

  • 在三国时期,有哪些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三国”时期的战争很多,而最著名的堪称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三国时期发生的三个大规模著名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在三国三大战役中,夷陵之战是蜀汉和东吴的一场较量,此战,蜀汉和东吴的兵力,都在5万左右,也即这是

  • 明清时期,北京城的人口有多少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明清时期,北京城的人口有多少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初的时候,北京的城市人口还只有9.6万,洪武八年(1375年)的时候是14.3万人。到了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当上皇帝,为了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方便抗击蒙古人的南侵等,朱棣就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史上称之为永乐迁都。迁

  • 汉朝历史上的马邑之围为何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历史上的马邑之围为何会失败?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的、是一个令人感觉民族自豪感最强的王朝,与后来的唐朝一样,都是中国五千年以令最鼎盛的时刻。我们都知道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汉朝初期有文景之治积攒实力,后来才有了汉武帝远征匈奴,打败了汉朝数十年来的死敌——匈奴

  • 周武王伐纣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详解武王伐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周武王伐纣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孟津观兵后,武王一面加紧练兵,一面派人去探听殷商的动向。他们听到探子的3次汇报后得知,殷商已是“谗恶进用、忠良远黜”:王子比干被剖胸挖心;箕子装疯,被罚为奴;微子感觉无望,已经出走,隐居起

  • 秦惠王死后,张仪为何没有被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惠王死后,张仪为何没有被清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但最为人所乐道的,还是奠定了“万世祖龙法”的商君商鞅和纵横六国,消弭攻秦联盟的张仪。商鞅得遇秦孝公而兴,逢秦惠文王而亡。张仪侍奉惠文王以两度相秦,辅佐秦武王则仕魏自保。两位得赏于国君,却与储君势同水火的谋臣。最终一个五马分尸,生死族灭

  • 她是南北朝最受宠爱的公主,却一生颠沛流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南北朝,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位公主,她备受宠爱,还很美丽,最后却难以逃脱掉厄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南陈,也被称为南朝陈,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最后一个国家。南陈国祚32年时间,开国皇帝是陈霸先,末代皇帝是陈后主陈叔宝。公元588年,隋文帝发出征讨令,杨广率领50万大军南下攻陈,陈国不堪一击

  • 徐茂公死前为何称自己是大无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徐茂公死前为何称自己是大无赖?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徐茂公原名徐世绩,字懋功。李渊赐姓李,后避李世民讳改名为李绩,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绩成为李世民的部属后,跟随他南征北战,平定王世充、窦建德等军阀,在统一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等到李世民即位后,李

  •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为何清军没有乘机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天京事变指的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分裂,这一事变将太平天国的历史分为了两个部分,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十九世纪的中叶,在西方的一切逐渐来到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的同时,这片大地上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而在这中间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太平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