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志成韩国史书?建国早于夏朝?韩国人正用ChatGPT向历史投毒

三国志成韩国史书?建国早于夏朝?韩国人正用ChatGPT向历史投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502 更新时间:2024/1/11 4:01:37

正是这个对话,引起了我们对韩国人利用人工智能软件进行“历史投毒”的警惕。

一、顶尖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居然回答:《三国志》是韩国著名史书

从图片上可以看到,当有人ChatGPT询问:“请推荐韩国历史上的著名书籍?”

结果ChatGPT给出的答案中间,排在第一位的居然是大名鼎鼎的《三国志》(红圈处)。

这个答案估计会让所有中国人目瞪口呆:因为不仅在中国,哪怕在亚洲地区,《三国志》都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作品。

而如今,号称代表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的ChatGPT居然给出了《三国志》是韩国历史书籍的答案,让所有人都看傻眼了。

众所周知,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是一本在世界范围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历史作品之一,响当当的“二十四史”之一。

怎么在人工智能软件口中,怎么就变成韩国史书了?

二、离谱:ChatGPT还头头是道地介绍《三国志》:是介绍韩国历史化的重要史书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则更离谱。

在这个回答中,ChatGPT还介绍起了韩国《三国志》的详细内容,宣称这是韩国历史上一本重要书籍,甚至说这本书是了解韩国历史和文化的一本重要参考资料。

ChatGPT:“为韩国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很显然,这个事情绝对不是一次回答失误那么简单。

在这个截图的背后,是韩国人正在利用ChatGPT投放大量歪曲错误甚至是杜撰的历史信息,向全世界的网友传递。

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不好好应对,ChatGPT将成为韩国人剽窃中国文化的又一把利器,而且危害更大更广泛。

不相信?

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三、另一个案例更离谱,ChatGPT公开宣称韩国早在公元前2333年建国,与韩国人口径完全一致

下面让我们来看另一个典型案例:同样来自于ChatGPT的对话界面。

在这个界面上,当有人问:韩国的历史有多长的时候?

ChatGPT居然直接给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答案:韩国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当时建立了第一个韩国国。

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

没错,“公元前2333年建国”正是韩国史学界和韩国从上到下的历史观点——这个观点不但没有得到东亚史学界的承认,更是没有在国际社会范围获得认可。

在下面这张韩国官方订正的韩国历史年表上,就清楚标明了“古代韩国建立于公元前2333年”。

但是如今韩国人却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点:那就是利用ChatGPT的智能回答开始对外不停传播这个完全虚假的历史结论:古代韩国建立于公元前2333年。

一旦这个观点通过ChatGPT在国际社会上得到广泛认可,就意味着韩国的历史居然要比中国第一个王朝政权“夏王朝”还要早300多年。

这是等的离谱,同样是何等的危险!

四、幕后:韩国人利用数据模型向ChatGPT投喂虚假历史信息

很显然,无论是“《三国志》属于韩国历史作品”,还是“韩国在公元前2333年建国”,都不可能是ChatGPT自主做出的回答。

由于这款人工智能软件需要不停连接各种数据库获得最新信息,才能不断提升回答的质量和水平,以及精准度。

而韩国人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开始利用各种方式制造充斥着虚假历史信息的数据库,以此影响和改变ChatGPT的回答。

甚至有海外网友曝光:当询问到“韩国的端午节”的相关问题时,居然出现了“韩国端午节是用来纪念韩国伟大诗人屈原”这种离谱的回答。

五、中国网友:一定要警惕韩国人利用ChatGPT进行历史投毒

在社交平台上,这些ChatGPT都引发了中国网友的热烈讨论。

许多网友的观点相当一致:一定要警惕韩国人利用ChatGPT进行历史投毒,很明显就是针对各个国家的年轻一代。

一名江苏网友留言说:一定要警惕,有人在ChatGPT输入“三国志”,结果回答的内容全都是韩国三国志,韩国人一直在模糊半岛历史,剽窃中国文化。

这条留言很快被40多人点赞,成为热门内容。

另一名湖北网友表示:韩国一穷二白的历史反而方便了他们利用ChatGPT进行剽窃,反正他们怎么也不会吃亏。

这条评论得到了10多人点赞支持。

江苏网友发表评论:利用人工智能软件进行历史投毒的招式太下作了,最可怕的是对国内的年轻人产生误导作用,让他们以为这些歪曲的历史都是真的。

另一名内蒙古网友也赞同:这种软件对现在小孩子的影响很大,历史知识这方面一旦失守,就会对下一代产生很糟糕的影响,这个事情真的需要重视起来。

还有网友呼吁:这种事情一定不能退让,发现了要坚决告诉ChatGPT,这个信息是错误的,让它纠正过来。

对于本文内容,你有什么观点?

欢迎写下你的评论,在下方与网友们一起分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甲骨文、敦煌遗书、居延汉简、明清档案大会师, “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开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殷墟甲骨展示的商代文化神秘精深。本次展览首次将分藏于各处的珍贵文物荟萃一堂,是迄今为止“四大发现”主题相关文物最大规模的展览。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面积近30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国家图书馆珍藏的甲骨、敦煌遗书,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汉简、

  • 有人说:“夏朝是人们生活最幸福的朝代。”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梦归秋辰:第555期)最近我看到一种比较新颖的观点:夏朝是人们生活最幸福的时代。当我听到这个观点后,我的第一感受是血压有点高。不过我们也不能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去草率否定别人的想法,于是我就看了他做出这项判断的依据。夏朝贵族用膳图他先出示了一张夏朝贵族用膳图,里面的贵族吃的是山珍海味,而且全程都有专

  • 韩允杀了后羿夺权,还收了妻妾生了两个儿子,他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韩云生性恶毒,曾被族人遗弃,在迁往后夷期间得到猎户的好心相助,韩云却杀了助人的猎人,抢走了猎人的财物。.后来,由于害怕被发现,他杀死了猎户座的家人,并烧毁了猎户座的房子。韩云用实际行动讲述了农夫与蛇的故事。因此,韩芸的丑陋性格也遭到了中国正统文人的鄙视。他曾经是一个皇帝,却被历史抹去了。这并不是韩云

  • 胡亥历史知识点分享:和纣王差不多,爱装深沉的怂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胡亥是嬴政次子,哥哥是扶苏,两者是同父异母。胡亥母亲是胡姬,楚国公主,美艳绝伦,嬴政攻破楚国之后,强行纳胡姬为妻子,嬴政一生未立皇后,胡姬与扶苏母亲地位平等。沙丘之变后,胡亥登基为皇帝,为秦二世。胡亥登基之后,假传嬴政圣旨,彼时嬴政已经驾崩,赐扶苏自尽。胡亥从河北回到咸阳宫内又杀死兄弟姐妹16个,用

  • 古代的五大军师,姜子牙第一,诸葛亮不在前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在中国古代的五大军师中排名在第四,有的人会说,诸葛亮不是挺厉害的吗?为什么不是第一呢?其实不是的,诸葛亮很;厉害那只是在三国演义中,在真正的史实中,诸葛亮其实也就那样的,只是一个一般的普通人物而已。那么前五的其他几位是谁呢?大家接着往下看:先说说排名第五的,小编觉得排名第五的应该是李泌。可能大

  • 古代各朝代服饰复原图,有复原依据,靠谱,商代服饰复原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我倒是觉得这复原图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比电视剧上看到的靠谱很多。贵族像头戴正面看似方形,侧面形如椎体的帽,帽上似拼了两条花边,下面一条在帽后向下倾斜形如形。身穿交领窄袖长衣,衣领在肩义处有伸突的尖角。衣内系裳,裳的合缝在臀后,腰束宽宽的腰带,带下垂鞸(蔽膝)。鞸的下缘作弧形,这种鞸在西周服饰中也常出

  • 历史上的西周:嫡长子继承制、大夫和士之间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西周是一个以血缘亲情纽带所结合成的一个小共同体社会也就是天子和诸候,诸候和大夫,大夫和士之间通常都有一种血缘关系;他们通过比如祭祀,礼月等把这个社会维系起来,人和人之间是一种熟人社会,互相之间有一种温情脉脉感觉;但到东周就发生巨大变化;最开始西周时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父亲死后由正朝大儿子继承王位;到

  • 中国古代十大红颜祸水,妲己排第二第一你没听说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十大祸水红颜,红颜妲己,历史上的苏妲己最爱谁

    中国古代十大红颜祸水1、妹喜妹喜是我国夏朝的一个妃子,关于妹喜的传说要从她的丈夫说起。妹喜的丈夫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一个暴君桀,桀这个人当上天子之后不干正事,不理朝政,反而祸害所属的百姓,使他们民不聊生,妹喜作为他的妻子,也跟随桀一块纵情声色,导致夏朝灭亡。2、妲己妲己是是商时期的一个妃子。关于妲己这个

  • 中国历史商朝时期的几个历史事实考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商汤之初,其国并不太大,后来由于四出征伐,灭掉许多小国,商王国的版图才逐渐扩展趄来。特别是攻灭昆吾、夏桀,“尽有夏商之民,尽有夏商之地,尽有夏商之财”(《吕氏春秋•分职篇》)后,便拥有东自洛水,西至羌境的广大地域,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战国策•齐策四》云:”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及汤之时,诸侯

  • 为秦国的强盛立下汗马功劳的张仪为什么是在魏国去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根据史书记载,张仪是魏国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而安邑是魏国旧都。按理来说,张仪应该在魏国当官。但由于某种原因(有说法是和氏璧失踪),张仪被迫离开了魏国而到了秦国。张仪刚到秦国不久就用计逼走了秦国的大良造公孙衍并立下战功,从而当上了秦相。[var1]当上秦相后不久,张仪针对公孙衍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