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昭襄王干过最蠢的事情——武关会盟绑架楚怀王?真相没这么简单

秦昭襄王干过最蠢的事情——武关会盟绑架楚怀王?真相没这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085 更新时间:2024/1/23 23:57:42

[var1]

我们这位 秦昭襄王 出生有没有天象异常不知道,但是 登基为秦国国君 确是纯属意外。这里,就要说到他的哥哥 秦武王(听名字就知道,这哥们好斗)。秦武王四年(前307年),武王与孟说比赛举 “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气绝而亡,年仅二十三岁

就这样,原本在 燕国做人质,这辈子都没希望当秦王的 嬴稷,在赵燕两国的武力护送,以及右相 樗里疾、魏冉、宣太后 等人的拥立下继承王位。开始了他长达 五十六年的执政生涯,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国君之一。

在这五十六年的执政期间,秦昭襄王的 母亲宣太后干政四十一年,我们知道秦昭襄王是一位雄主,具有双重性格,在位期间发生了著名的 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 长平之战。而在早年,按照大多数人的观点,秦昭襄王迫切想要收回宣太后的干政权利,为此做了很多荒唐的事情,其中最荒唐的莫过于 绑架楚国国君楚怀王

[var1]

秦昭襄王八年,这哥们终于忍不住宣太后长期干政(存疑),想要干点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 绑架国君,历史上称为 武关会盟

这里小查解释下哈,小查并不认为秦昭襄王会单纯的会为了挤兑他母亲宣太后,而去做这种绑架国君的事情,这时候秦昭襄王在位不到八年(时年26岁),退一步说,秦昭襄王真的是头脑一热,就想这么干!能把我咋地?我们知道,秦国在秦孝公和商君的变法之后,逐步变成以法治为国策的国家,当年秦孝公为了防止后代出现昏君更改秦法,对国君是有很多约束的,说白了在经历 秦孝公、秦惠文王 两位秦国君王之后的秦国,是不允许国君胡来的,这样才能保证作为秦国根基的秦法能延续下去。

[var1]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秦法这么牛逼,为啥宣太后能主掌秦政四十一年?首先,历史上对于秦昭襄王是否做了四十一年的傀儡没有定论,再说了秦昭襄王像是能做这么久傀儡的帝王吗?所以,这里面应该有着 某种秘密妥协。其次,宣太后所作所为都是为秦国。尤其是,诱灭义渠为秦国扫除了西部大患。至于,跟 义渠王 偷情生孩子,这些事情都是有着前因后果和顺势而为,不能单一拎出来评论。至少,秦国能东出,宣太后的功劳 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

[var1]

我们再回到 武关会盟 这个话题上来,首先看看历史记载的说法:《史记》卷八四《屈原列传》:“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 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卷四○《楚世家》:“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 不复许秦。秦因留之。”

[var1]

解释:战国末期秦昭王邀请楚怀王会盟于武关(今陕西商南县西北)。怀王到武关被秦国扣留,并胁迫他割巫、黔中之郡,楚王不从,遂不得归,后死于秦。

[var1]

秦王逼迫楚怀王割地保命,被仍肩负着国家责任感的楚怀王严词拒绝 。秦无法达成挟持楚怀王轻松拿到楚国领地的夙愿,无奈下只能一直囚禁楚怀王。

小查去查过一些史学资料,大概得出的结论是:囚禁楚怀王是宣太后的主意,并非秦昭襄王任性而为。

[var1]

第一:秦国大权是在宣太后手上,秦昭襄王没有这个能力通过胁迫的方式绑架楚国国君,这里面会引发一系列外交军事上的变动,甚至发动战争。

第二:宣太后需要娘家人楚国帮忙但是楚怀王经常跑去跟别的国家结盟,攻打秦国。这让宣太后在秦国朝堂很没面子,而且宣太后担心楚国强大起来,威胁到秦国政权。

第三:楚怀王死亡另有原因,囚禁楚怀王是秦国朝堂的决定,那么作为秦国,是肯定不会弄死另一个国家的国君,这是一件很没信用、很丢脸的事情。但是,楚怀王被囚禁后,楚国朝堂也发生了很多微妙的变化,有人并不想让老国君回去。接下来,我们根据史料来看看这位国君在秦国从囚禁到死亡的过程。

[var1]

楚顷襄王元年(前298年),因秦国未能从怀王手中索要到土地,秦王发怒,攻打楚国,斩首五万,取析地十五城而去。 同年,孟尝君率齐魏韩三国联军攻秦,期间施压秦国释放楚怀王,但秦王还是不同意。

[var1]

楚顷襄王二年(前297年),楚怀王逃走,秦国发觉后便关闭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怀王逃到赵国,赵国不让他入境。怀王企图逃往魏国,但被秦国追兵捉住。怀王只好再次回到了秦国。

[var1]

楚顷襄王三年(前296年),楚怀王在咸阳病逝。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var1]

软禁楚怀王 是秦国为数不多的失误行为,因为他们错判了形势,误以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楚国内乱,逼迫楚国割让土地,好让秦国一家独大,加快统一的步伐。但是,实际上楚国的多头政治格局并不在乎国君的死亡,再立一个就是了。反倒是,秦国囚禁楚王致死,弄巧成拙激起了楚国人民的斗志,也引发其他诸侯国对楚国的同情,这样一来反而孤立了秦国。

[var1]

国君客死于秦,让楚国人对这位国君深表同情和怀念。范增曾经说:“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还有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都表达了楚人对楚怀王的无限哀思。不知道是因果报应,还是历史必然。

[var1]

汉元年十月(义帝元年,前206年),楚将刘邦率军至霸上,派人约降秦王子婴最终秦王子婴出城投降,秦朝宣告灭亡

[var1]

楚怀王熊心 的领导下,大将刘邦、项籍等人的努力下,楚国成功的灭亡了秦国,实现了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更多文章

  • 三国24名将中,降将多达11人,其中魏国4人蜀国4人吴国2人群雄1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24名将个人排行,三国二十四名将是怎么排名的,三国二十四名将战力分析

    [var1]魏国4人:张辽、张郃、徐晃、张绣张辽,原本是吕布手下大将,还是八健将之首。吕布不是一个明君,张辽在其手下屈才了,郁郁不得志。后来,吕布殒命白门楼,曹操原本也要处死张辽,刘备和关羽为其求情,关羽还以性命担保,曹操才亲自为其解绑。张辽于是归降曹操,成为曹操手下的一员大将。张郃,原本是袁绍手下

  • 东吴真的没有猛将吗?答案是有,不输孙策的战力但孙权却不敢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吴孙权个人简介,如果孙策不死东吴能一统天下吗,东吴猛将孙策完整版

    孙权这个人,在历史上其实有着雄才大略,因为连曹操都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是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里面,吴国一直都很不起眼,似乎都是配角的存在。吴国的大将里面也比其他两国的黯然失色,没有张辽、关羽、张飞之类的猛将。其实东吴并不是没有猛将,而是孙权不敢用,此人就是太史慈。对于太史慈这个人,争

  • 武功仅次于吕布的三国猛将究竟是谁?赵云、关羽难争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布没死和死后关羽态度,三国猛将前十名赵云与吕布谁厉害,关羽吕布郭嘉三势阵

    吕布的战斗力明显胜过了蜀汉五虎将,他能单挑关羽、张飞,还有一个酱油刘皇叔。但是,吕布人品不好,做人没有格局,反复无常,见利忘义,被人称为“三姓家奴”,喜欢宰义父。吕布被曹操击败后,被部下反水,捆在白门楼上。曹操确实有爱才之心,可吕布的人品实在不值得信任。尤其是刘备一旁煽风点火,对曹操说了一句:“你还

  • 在鸿门宴上,项羽、刘邦到底吃的啥?菜单曝光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刘邦鸿门宴吃的是什么,论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杀刘邦,刘邦项羽在鸿门宴表现有何不同

    鸿门宴的背景 公元前207年,当时为楚国武安侯的刘邦率军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入关后,与秦民约法三章,并派人驻守函谷关,以防项羽楚军进关。项羽后于巨鹿之战中歼灭了秦军主力,并向关中进发。前206年,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乃以武力破关直入,并推进

  • 赵国最后的名将-李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国李牧谁厉害,赵国赵牧和李牧是同一个人吗,赵国被灭后后悔杀李牧

    在战国那样的一个大争之世里,涌现出了许多震古烁今的名将,在这其中尤其以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最为有名。[var1]后人将他们四人合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嘿小鼬今天就来给各位小伙伴聊一聊名将李牧,想知道他究竟有着怎么样的人生轨迹么,别着急咱们这就开始。[var1]由于史料的缺失,李牧具体的出生年份以及

  • 汉末争雄:曹操强占张济妻,典韦舍命救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济儿子,三国张济图片,张济之妻邹氏给曹操生孩子

    曹操还想亲出接应,与刘备共灭吕布,忽由南阳传来军报,乃是张济南攻穰城,中箭身死;侄子张绣代领遗众,屯兵宛城,用贾诩为谋士,连结刘表,意图犯阙。曹操大怒:“幺么小丑,也想跳梁,我当先除此竖,然后讨吕布便了!遂大兴兵马,亲督诸将出讨张绣。张绣闻曹操督军自至,颇有惧色,即与贾诩商议;贾诩亦谓曹操兵将方强,

  • 赵国的14位国君,除了最后一个,其他的都比较艰苦奋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国国君全部名单,赵国历史上有多少个国君,赵国历史上的事迹

    [var1]赵国还是比较特殊的,立国比较晚。和楚国、齐国、燕国、秦国不同的是,这个国家是在战国时期才出现,正式被承认为诸侯。不过在赵国建国之前,名义上是晋国的家臣,实际上已经是独立状态的了。所以这里面讲的赵国君主,不仅仅是建国之后的君主,还有一些是建国之间的。赵国的国君始祖应该追溯到赵衰,这个字不是

  • 中国古代史上最聪明的4个人:诸葛亮垫底,第1名每天晚上都会见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谁最聪明排行榜诸葛亮排第一,历史上五大高人诸葛亮,世界上最聪明的诸葛亮

    ▲一提到古代智者的代表,很多人都会想到诸葛亮。(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第四名、诸葛亮: 被称为“卧龙”的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年徐州琅琊阳都人。诸葛亮深谋远虑,又懂得排兵布阵,他辅佐刘备,仅凭着几万兵马便闯出一片江山,帮助刘备取荆州,定益州,与曹魏、孙吴成鼎足之势三分天下,堪称当时最厉害的军

  • 如果曹丕听从刘晔的建议,在夷陵之战中攻打东吴,东吴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晔个人简历,曹丕为什么不听刘晔,刘晔投石车

    首先,东吴不可攻取吗?曹丕三路伐吴,除了曹仁一路外,另外两路都取得一些进展,只是在东吴齐心协力的抗击下,曹丕才无奈的全线撤军。其实在《三国志.刘晔传》里,刘晔是反对曹丕在夷陵之战后三路伐吴的,因为东吴有江湖阻隔之险,又加上孙权得志,上下一心,难以攻取。所以,东吴实力仅次曹魏,又有长江天堑,但是并非不

  • 东汉末年,明明还有一个燕国,为何不说“四国”只说三国鼎立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燕国为什么坐拥60万大军,东汉末年到底有多少个诸侯国,阿海说历史燕国

    东汉变成了“三国”,但三国实力差距还是很明显。得中原者得天下,占幽州、青州、冀州、兖州、徐州、雍州、凉州、豫州、并州和荆州扬州部分地区的曹魏实力稳居第一,盘在益州的蜀汉、占荆扬部分地区与交州的孙吴必须结成联盟才能保证短期内不被曹魏挨个儿吞掉。[var1] “开国君主”中,最先称帝的是曹丕,其后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