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的14位国君,除了最后一个,其他的都比较艰苦奋斗

赵国的14位国君,除了最后一个,其他的都比较艰苦奋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73 更新时间:2024/2/29 16:19:06

[var1]

赵国还是比较特殊的,立国比较晚。和楚国、齐国、燕国、秦国不同的是,这个国家是在战国时期才出现,正式被承认为诸侯。不过在赵国建国之前,名义上是晋国的家臣,实际上已经是独立状态的了。所以这里面讲的赵国君主,不仅仅是建国之后的君主,还有一些是建国之间的。

赵国的国君始祖应该追溯到赵衰,这个字不是年shuai,而是cui,平声。

赵衰在晋文公流亡的时候就追随他,所以晋文公回国继承国君位子之后就重用他。晋文公在晋国建立了六卿制度,重用士大夫,赵衰就是六卿之一。之后赵衰的后代在晋国一直担任卿这个官职,手握大权。

[var1]

赵衰去世之后,位子传给了赵宣子。赵宣子去世后,传位给赵庄子。赵庄子去世后,传位给赵文子。赵文子去世后,传位给赵景子。赵景子去世后,传位给赵简子。赵简子去世后,传位给赵襄子

为赵国建立奠定基础的正是赵简子。虽然到公元前403年赵国才成为诸侯,但在赵简子时代晋国已经名存实亡了,韩赵魏三家已经瓜分了晋国。我们看赵简子之前的这些人能发现一件事,这些人大多数还可以,总体是把赵氏家族治理的越来越好。光看他们的谥号就能发现不一般,宣、庄、文、景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谥号,没有特别大的功劳后世是不会给他们上这种谥号的。

[var1]

现在讲赵国的君主就从赵襄子开始讲,虽然他不是诸侯,但他比赵国后面所有的国君都重要。所以这里把赵襄子算成赵国的第一代国君。赵襄子执掌赵家的时候,智、赵氏、韩氏、魏氏等家族控制了晋国。这里面智氏实力最大。智氏灭了其他家族之后,问韩、赵、魏三家要封地,除了赵襄子,其他两家都交了封地。所以智伯带着韩氏、魏氏进攻赵襄子。赵襄子被包围之后,暗中联系韩氏、魏氏。大致就是告诉他们,自己要是灭亡了,智氏肯定还会进攻他们,到时候都会灭亡。在赵襄子的游说下,韩、魏两家和赵襄子联合起来一起灭了智伯。瓜分了智伯的地盘。

[var1]

如果不是赵襄子,赵氏估计就灭亡了。赵襄子不仅拯救了赵氏,还占领了智伯一部分地盘,增加了赵氏的实力。说他是赵国的开国之君,也不算为过。

第二代国君赵桓子。

赵襄子去世后,本来要传位给赵献子的,结果赵桓子赶走了赵献子,自己当家做主了。由于大臣对赵桓子不满,所以大臣联合起来杀了赵桓子,迎回了赵献子。总的来说,赵桓子什么也没做,对赵国影响不大。而

第三代国君赵献子

。虽然被大臣迎回当了15年当家人,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也并不多,和赵桓子一样,影响也不大。

[var1]

第四代国君赵烈侯

赵烈侯是位明君,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比较高。说他

“为政待以仁义,约以王道,又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

说白了,一个合格拥有的美德,赵烈侯基本上都有。他去世后并没传位给自己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弟弟,因为他儿子太年轻了。

公元403年,周王室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件事就是发生在赵烈侯在位期间。

总的来说,他的贡献还是比较大的。

[var1]

第五代国君赵武侯。

赵武侯是赵烈侯的弟弟,前面也说了他继承大位的原因。赵武侯在位13年,不过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的一些事迹。不过从谥号上看,他对赵国应该有一定的贡献,否则也不会有“武”这个谥号。“武”这个谥号,一般都是君主在军事方面比较厉害。

[var1]

第六代国君赵敬侯

赵武侯死后,又把国君位子传给了自己哥哥赵烈侯的儿子赵敬侯,可见赵武侯还是比较厚道的

。赵敬侯在位期间,迁都邯郸,并把邯郸打造成经济发达的大都市。

这个对赵国的影响非常大,为赵国北进打下了基础。不仅如此,

赵敬侯还与魏、韩二国正式灭掉晋国,瓜分晋国残余领地,占领晋国剩下的地盘。

不过他的私德不怎么样,用现在的话说,是个酒色之徒,而且喜欢享乐。不过享乐归享乐,他在位22年外没有外敌入侵,内没有权臣乱国,这在当时还是比较厉害的。总的来说,也算是明君。

[var1]

第七代国君赵成侯

赵成侯在位期间,多次进攻为霸主的魏国,还进过秦国、齐国等,赵国可以说是四处作战。虽然胜利的比较多,但由于明确的目标,赵国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好处。在魏国进攻邯郸的时候,如果不是齐国援助,赵国弄不好会亡国。虽然他不算昏君,但也算不上明君。

[var1]

第八代国君赵肃侯。

赵肃侯在位期间,正值魏国霸业衰落的时候。韩赵魏三家之前一直是以魏国为主导,在魏国衰落的时候,赵国现在撑起了这杆大旗。赵肃侯在位期间,基本上连年征战,由于对魏国和、齐国称王不满,所以基本上一直在进攻这两个国家。总的来说,他算是个明君。不过他死后,列国开始来复仇了。秦、楚、燕、齐、魏五国各派精兵一万人前来赵国参加赵肃侯的葬礼,想要趁机灭亡赵国。这也能从侧面说明赵国在赵肃侯的带领下,实力不断强大。

[var1]

第九代国君赵武灵王。

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他不仅对赵国影响非常大,对中华文明都有重大影响。赵武灵王刚即位就面临五国兵临边境,他临危不断处理好了危机。他即位后在赵国进行了

胡服骑射

,这次改革不亚于秦国的商鞅变法,彻底改造了赵国。这次改革迅速提升了赵国的实力,赵国也建立了一直强大的军队。可以说,当时的赵国是唯一一个能正面对抗秦国的国家。利用这支军队,

他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还修筑了“赵长城”。

这些作为壮大了赵国的国力。

[var1]

他在壮年的时候,禅让给为了自己儿子,这样有更大的精力来谋划灭亡秦国。不过计划还没实施,自己在沙丘之变中被饿死了。一代明君死的可以说非常憋屈。赵武灵王在位时称王只有三年,后来觉得赵国实力不行,一直没有称王。这个还是比较不容易的,不贪图虚名。

第十代国君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虽然参与饿死了自己父亲赵武灵王,但也算是明君。他在位时先是

参加了五国伐秦,迫使秦国废除了帝号。后来又参加了五国伐齐,差点灭亡齐国

。在五国伐齐之后,山东六国只有赵国能和秦国对抗,这一切都是在赵惠文王的领导下进行的。赵惠文王最大的特点是能做到虚心纳谏,蔺相如、赵奢、廉颇等人都是当时的名臣。

[var1]

第十一代国君赵孝成王。

对于赵孝成王,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他在位期间发生的长平之战。这次战争使得赵国精锐丧失,国力大大衰退,对赵国来说真的是灭顶之灾。不过长平之战的失败不能都怪赵孝成王和赵括,和赵国国情有很大关系。长平之战之后,在后面的邯郸之战中,赵国大胜。而且当年被秦国占领的上党郡也重新归了赵国。之后赵国和燕国的战争中,依然处于有利地位,占领了燕国很多城池。可以说,赵国国力虽然锐减,但还是有一定家底的,要不然也不能吊打燕国。说赵孝成王是明君估计很多人不认同,但他也绝对不是昏君。

[var1]

第十三代国君赵悼襄王。

赵悼襄王时期,廉颇虽然不受重用,但赵国又出了一位名将——李牧。这可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而且一生没有败绩。这个时候,赵国和燕国又多次爆发了战争,赵国一直占有优势,不仅占领了燕国众多城池,还俘虏很多燕国军队。而且魏国还趁机割让了很多国土给赵国。总的来说,在赵悼襄王统治时期,赵国虽然没有恢复到长平之战的水平,但也并不差,还是有希望和秦国对抗的。

[var1]

第十四代国君赵幽缪王。

这个人是赵国的亡国之君,他对赵国的灭亡要负主要责任。赵幽缪王即位之初,在秦国的不断进攻下,赵国丧失了宜安、平阳、武城、狼孟、番吾等郡,还丧失众多军队。后来他重用李牧,挽回了很多局势。不过后期因信谣言杀害李牧,罢免司马尚,令宗室赵葱、颜聚代替,导致赵军大败,国破家亡。他本人被秦国俘虏,被嬴政流放到湖北的一座山中了,没多久就去世了。

[var1]

赵幽缪王被抓走之后,赵嘉又跑到了代称王,继续抵抗秦国。不过此时的赵嘉算不上是真正的赵王,所以没有把他算进去。而且他称王没几天就被俘虏了,新建的政权又灭亡了。

这就是赵国14个国君的状况。如果把赵襄子前面六个算上的话,一共有20个国君。这20个人里面,说真的,除了被大臣处死的赵桓子和最后一个赵幽缪王,其他的都还不错。当然,赵桓子虽然被处死,但也没危害过赵国。这里面对赵国危害最大的就是赵幽缪王了,如果没有他,秦国也不会这么轻易灭亡赵国。此时的赵国国君,如果换成之前任何一个,秦国就不会这么容易统一六国。

参考资料:

《史记》、《东周列国志》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史上最聪明的4个人:诸葛亮垫底,第1名每天晚上都会见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谁最聪明排行榜诸葛亮排第一,历史上五大高人诸葛亮,世界上最聪明的诸葛亮

    ▲一提到古代智者的代表,很多人都会想到诸葛亮。(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第四名、诸葛亮: 被称为“卧龙”的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年徐州琅琊阳都人。诸葛亮深谋远虑,又懂得排兵布阵,他辅佐刘备,仅凭着几万兵马便闯出一片江山,帮助刘备取荆州,定益州,与曹魏、孙吴成鼎足之势三分天下,堪称当时最厉害的军

  • 如果曹丕听从刘晔的建议,在夷陵之战中攻打东吴,东吴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晔个人简历,曹丕为什么不听刘晔,刘晔投石车

    首先,东吴不可攻取吗?曹丕三路伐吴,除了曹仁一路外,另外两路都取得一些进展,只是在东吴齐心协力的抗击下,曹丕才无奈的全线撤军。其实在《三国志.刘晔传》里,刘晔是反对曹丕在夷陵之战后三路伐吴的,因为东吴有江湖阻隔之险,又加上孙权得志,上下一心,难以攻取。所以,东吴实力仅次曹魏,又有长江天堑,但是并非不

  • 东汉末年,明明还有一个燕国,为何不说“四国”只说三国鼎立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燕国为什么坐拥60万大军,东汉末年到底有多少个诸侯国,阿海说历史燕国

    东汉变成了“三国”,但三国实力差距还是很明显。得中原者得天下,占幽州、青州、冀州、兖州、徐州、雍州、凉州、豫州、并州和荆州扬州部分地区的曹魏实力稳居第一,盘在益州的蜀汉、占荆扬部分地区与交州的孙吴必须结成联盟才能保证短期内不被曹魏挨个儿吞掉。[var1] “开国君主”中,最先称帝的是曹丕,其后刘备,

  • 诸葛亮如果取代刘禅成为蜀汉皇帝,能否统一天下?答案令大家失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在白帝城病逝时,将小阿斗(刘禅)托孤给诸葛亮。他害怕诸葛亮权势太大,危及到宝贝儿子刘禅的性命,于是对诸葛亮说出了“如果小阿斗可以辅佐,便辅佐,如果他不称职,你可以取而代之”之类的言语。诸葛亮听了之后,痛哭流涕,当场表示一定要竭尽所能,报答刘备对他的三顾茅庐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听了之后

  • 192件文物带你领略“战国第八雄”神秘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中山国(公元前414年—前296年)被称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战国第八雄”。这个国家有着怎样的神秘之处?在14日举行的探馆活动中,记者进行了打探。中山国位于今河北省中南部,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有“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本次展览策展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麒越介绍,千乘之国中的中

  • 长平之战赵国本可以取胜,只可惜赵王连犯4个错误,断送大好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赵国原本是用廉颇领兵抵抗,因为秦军的野战能力极强,所以他采取坚守的办法,就这样坚持了3年时间。当时秦赵两国其实都在坚持,国内所有的粮食都送到了前线,就看谁先撑不住。赵王原本就不想打这场仗,在看到廉颇一直打消耗战后很恼火,加上秦国多次使出反间计,结果他就动摇了,很快撤掉了廉颇,让赵括接替主

  • 秦始皇叫嬴政,大儿子叫扶苏,二儿子叫胡亥,他家到底姓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胡亥对扶苏有感情吗,嬴政的儿子扶苏和胡亥是谁生的,扶苏母亲胡亥简介

    秦始皇嬴政他有很多的儿子,但是最出名的应该就是扶苏和胡亥了,可是他们作为秦始皇的儿子,为什么不姓“嬴”呢?事实上秦始皇虽然大家都叫他嬴政,但是也可以称呼他为赵政,还可以称他为公子政。他的两个儿子只是叫他们的名字,没有姓氏也没有职位,所以扶苏他不姓扶,而胡亥他也不姓胡,他们都是姓“嬴”,所以分别叫做“

  •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当时的世界都在干什么?不说你可能还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了哪些东西,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歌,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何不休养生息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从古到今有着非常长时间历史的一个国家,并不像美国或者其他国家一样,时间非常的长,而且我们国家也有非常多历史的朝代,有着非常非常多的名人名事。而至今在这么长的悠久的历史上,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也是秦始皇,他的行政能力跟他的思想非常的独到,不然也不会先后灭了韩、赵、魏、楚、

  • 五虎将兵器叫什么?关羽的叫青龙偃月刀,剩下的四个猜出来算我输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五虎将关羽图,五虎将的兵器各是什么,历史上五虎将的武器

    说起我们中国的三国时代的时候,可谓是战争不断,当然这其中也少不英雄人物,他们都是民族的好汉,受到很多人的敬仰。不过你们还记得在三国中的五虎将吗?他们这些人不仅武功非常的高强,他们的兵器也都非常的厉害,但是你们知道五虎将的武器都叫什么名字吗?不过大多数人都比较熟悉关羽的武器叫青龙偃月刀,剩下的四位你们

  • 名医荟萃,神医华佗,传说中的中医麻醉剂——麻沸散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麻沸膏,华佗的麻沸散简介,麻沸粉的配方

    一壶汉方大家好,这里是一壶汉方,上周我们讲了“华佗夹脊穴”的故事,今天我们接着讲华佗的故事。华佗行医华佗生活的时代正是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的乱世。宦官当政,外戚争权,奸臣乱朝,军阀混战。黄巾农民起义失败,袁绍、曹操、刘备、孙权等各霸一方,争夺天下。华佗行医所在的河南、安徽、江苏一带,是魏、蜀、吴等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