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末年,明明还有一个燕国,为何不说“四国”只说三国鼎立呢?

东汉末年,明明还有一个燕国,为何不说“四国”只说三国鼎立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43 更新时间:2024/1/16 22:13:59

东汉变成了“三国”,但三国实力差距还是很明显。得中原者得天下,占幽州、青州、冀州、兖州、徐州、雍州、凉州、豫州、并州和荆州扬州部分地区的曹魏实力稳居第一,盘在益州的蜀汉、占荆扬部分地区与交州的孙吴必须结成联盟才能保证短期内不被曹魏挨个儿吞掉。

[var1]

“开国君主”中,最先称帝的是曹丕,其后刘备,再是孙权,曹丕于220年称帝,刘备是221年,孙权最晚,到229年才将自己的野心彻底暴露出来,如果按孙权称帝“三国”正式形成开始算鼎立时间,263年蜀汉灭亡算三国鼎立局面被打破,那这鼎立的时长也就34年。

不过早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时候,辽东地区就出现了另一股割据势力,公孙氏。公孙氏也历了几任主公,190年,公孙度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24年后公孙度病逝,儿子公孙康接位,公孙康把袁尚袁熙两兄弟的人头奉给了曹操,被拜左将军。

[var1]

公孙康死后因为2个儿子还小,弟弟公孙恭在众人推举下接任了辽东太守,公孙恭身体不大好,虽然从魏文帝曹丕那里获拜车骑将军封平郭侯,但魏明帝曹叡即位后,侄儿公孙渊毫不留情地把他这叔叔逼迫退位,他因此遭到囚禁,胜利者公孙渊迫不及待地自立为辽东太守。

本来辽东发生内乱,魏明帝大可趁公孙渊立足未稳发兵,将辽东这个长期割据在三国外的势力清除,刘晔也这么劝他来着,他认为若不及早下手公孙渊必定叛乱。但魏明帝却没有这么做,反而默许了公孙渊继续当辽东太守。

料事如神的刘晔猜对了,237年,公孙渊在击败了前来讨伐的魏将毌丘俭后自立为燕王,“三国”之外又出现了一个燕国;公元238年,司马懿击败公孙渊,燕国亡。

[var1]

公孙渊的燕王当得有模有样,年号定为了绍汉,百官齐备,派使者去授予鲜卑单于印绶,给边地少数民族首领封爵,同时又派使者和东吴通消息,希望靠称臣方式争取孙权那边外援。

既然出现了“燕国”,且从东汉末年到魏明帝曹叡时期公孙氏都长期盘踞辽东,为什么不说那时有“四国”,仍然只算“三国鼎立”呢?难道因为公孙渊没有称帝,只是称王?

首先,从公孙度到公孙渊,祖孙三代数十年间大部分时候都是臣服曹魏的,那边厢刘备与孙权自208年赤壁之战便明着跟曹魏保持着对立,刘备那边顶着个“光复汉室”的名义不用多说,而孙权,虽然曾在夷陵之战时期接受曹丕的册封当吴王,但仅仅是表面臣服。

[var1]

夷陵之战,孙权击败了刘备,没几年便称帝,明显之前臣服曹丕只是权宜之计,孙权内心是绝对不服曹丕的。

反观公孙氏这边,公孙度和公孙康父子2人都接受了曹魏的官职爵位。公孙度也算开拓型军阀,伐高句丽和乌丸,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招揽贤才名士,设学馆搞文化,面对曹操给的永宁乡侯爵位,公孙度确实有点不屑一顾,说自己是实际的辽东王不需要永宁侯爵,但也没反抗。

公孙度毕竟没和曹魏撕破脸,直到公孙恭也没有,也就公孙渊这个脑子不好本事一般的野心家会一边通魏一边通吴,结果被司马懿狠狠教了怎么做人。

[var1]

其次,公孙渊的“燕王”之位与“绍汉”年号维持太短,仅13个月就因为自己和儿子公孙修在司马懿讨伐下双双身死自动消失,所谓“燕国”才存约一年时间,不像蜀汉与东吴,都存在了数十年。

[var1]

即使266年曹魏被司马炎篡夺了,但从曹丕称帝起,也历了曹叡、曹芳、曹髦、曹奂5个皇帝,存46年。 如果公孙渊能抵挡住司马懿的进攻,将“燕王”这个自立的名头传给儿子,甚至孙子,甚至变成帝号,那“三国鼎立”可能就要改一改,变成四国,只可惜公孙渊能力不足,有曹操的心,却是袁绍的命,对于公孙氏,《三国志》中有一段评价:

“度残暴而不节,渊仍业以载凶,秪足覆其族也。”

所以说,在乱世争雄,靠继承祖业不够,还得有足够的智商能力。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如果取代刘禅成为蜀汉皇帝,能否统一天下?答案令大家失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在白帝城病逝时,将小阿斗(刘禅)托孤给诸葛亮。他害怕诸葛亮权势太大,危及到宝贝儿子刘禅的性命,于是对诸葛亮说出了“如果小阿斗可以辅佐,便辅佐,如果他不称职,你可以取而代之”之类的言语。诸葛亮听了之后,痛哭流涕,当场表示一定要竭尽所能,报答刘备对他的三顾茅庐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听了之后

  • 192件文物带你领略“战国第八雄”神秘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中山国(公元前414年—前296年)被称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战国第八雄”。这个国家有着怎样的神秘之处?在14日举行的探馆活动中,记者进行了打探。中山国位于今河北省中南部,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有“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本次展览策展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麒越介绍,千乘之国中的中

  • 长平之战赵国本可以取胜,只可惜赵王连犯4个错误,断送大好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赵国原本是用廉颇领兵抵抗,因为秦军的野战能力极强,所以他采取坚守的办法,就这样坚持了3年时间。当时秦赵两国其实都在坚持,国内所有的粮食都送到了前线,就看谁先撑不住。赵王原本就不想打这场仗,在看到廉颇一直打消耗战后很恼火,加上秦国多次使出反间计,结果他就动摇了,很快撤掉了廉颇,让赵括接替主

  • 秦始皇叫嬴政,大儿子叫扶苏,二儿子叫胡亥,他家到底姓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胡亥对扶苏有感情吗,嬴政的儿子扶苏和胡亥是谁生的,扶苏母亲胡亥简介

    秦始皇嬴政他有很多的儿子,但是最出名的应该就是扶苏和胡亥了,可是他们作为秦始皇的儿子,为什么不姓“嬴”呢?事实上秦始皇虽然大家都叫他嬴政,但是也可以称呼他为赵政,还可以称他为公子政。他的两个儿子只是叫他们的名字,没有姓氏也没有职位,所以扶苏他不姓扶,而胡亥他也不姓胡,他们都是姓“嬴”,所以分别叫做“

  •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当时的世界都在干什么?不说你可能还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了哪些东西,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歌,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何不休养生息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从古到今有着非常长时间历史的一个国家,并不像美国或者其他国家一样,时间非常的长,而且我们国家也有非常多历史的朝代,有着非常非常多的名人名事。而至今在这么长的悠久的历史上,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也是秦始皇,他的行政能力跟他的思想非常的独到,不然也不会先后灭了韩、赵、魏、楚、

  • 五虎将兵器叫什么?关羽的叫青龙偃月刀,剩下的四个猜出来算我输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五虎将关羽图,五虎将的兵器各是什么,历史上五虎将的武器

    说起我们中国的三国时代的时候,可谓是战争不断,当然这其中也少不英雄人物,他们都是民族的好汉,受到很多人的敬仰。不过你们还记得在三国中的五虎将吗?他们这些人不仅武功非常的高强,他们的兵器也都非常的厉害,但是你们知道五虎将的武器都叫什么名字吗?不过大多数人都比较熟悉关羽的武器叫青龙偃月刀,剩下的四位你们

  • 名医荟萃,神医华佗,传说中的中医麻醉剂——麻沸散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麻沸膏,华佗的麻沸散简介,麻沸粉的配方

    一壶汉方大家好,这里是一壶汉方,上周我们讲了“华佗夹脊穴”的故事,今天我们接着讲华佗的故事。华佗行医华佗生活的时代正是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的乱世。宦官当政,外戚争权,奸臣乱朝,军阀混战。黄巾农民起义失败,袁绍、曹操、刘备、孙权等各霸一方,争夺天下。华佗行医所在的河南、安徽、江苏一带,是魏、蜀、吴等各种

  • 任见:秦朝时期的“出蜀”茶【原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茶被人们发现后,权势在身的统治分子自然是最高级别的享用者。槚和茶都是古代对茶的称谓。唐朝之前的所谓“茶”实为“荼”和“槚”。晋人常璩在《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武王伐纣,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巴志》又介绍“巴子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

  • 《显微镜下的大明》服化道有“韩”元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显微镜下的大明深度解析,显微镜下的大明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免费下载

    [var1][var1][var1]讨论集中在演员的帽子、衣服、头饰和官服上。尤其是官服!类似于“韩国”风格或韩国服饰。 [var1][var1][var1]事实上,韩国服装是从明朝传下来的。看看中国博物馆里的大明服饰就能看出端倪。 [var1][var1][var1][var1]说到文化交流,主要

  • 刘邦第一谋士,不是张良也不是萧何,而是他,范增都不是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的历任谋士,张良送别范增视频,范增张良

    说到陈平,我们不得不重点提下他的老对手范增。范增是追随项羽叔父项梁起兵的老臣,项梁死后,项羽尊称范增为亚父。项羽手下猛将如云,但是帐下谋士寥寥无几,真正有战略头脑的谋士唯有范增一人而已。当年鸿门宴上,范增几次想加害于刘邦,刘邦对范增是恨之入骨。范增此人手段极其黑辣,属于无毒不丈夫的人物。然而项羽乃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