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心中的三大名将,为什么与历史不同

李世民心中的三大名将,为什么与历史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292 更新时间:2024/1/31 12:29:09

要说唐初名将,人们心目中当然少不了什么李靖徐茂公,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但是,李世民钦定的三大名将,既没有李靖、秦叔宝,也没有尉迟敬德、程咬金。

《新唐书》记录了这事件,唐太宗面对文武大臣说:“当今名将,唯李勣、李道宗薛万彻而已。”《资治通鉴》也记载了这件事,是贞观十八年。

李勣就是徐茂公,他不仅年龄小,军事谋略更是没人能比,这一点入选倒也没太大争议,而且,李世民一提三大名将的说法,李勣立马说皇上,不行啊,这把其他人置于何地?

说真的,李勣一是谦虚,但这内心估计对另两人不太看得上。因为李道宗和薛万彻,确实和其他名将比起来,有点差距。

比如李靖就很牛,他是常胜将军,神一样的存在,不说高过徐茂公,至少也是不相上下。

再说秦叔宝,先后经历二百余次战斗。勇猛无比,杀敌无数,也是名将候选人之一。

尉迟敬德,不仅勇猛无比,而且忠心不二,李世民所有的事情他几乎都参与,应该是李世民最相信的自己人,没有之一。

但是仔细分析李世民的话,其实有三个条件。

第一,当今名将。作古的自然不好算了,于是秦琼就不能算了。

第二,能当统帅。这个就把尉迟敬德、程咬金之类的给排除了,他们虽然上阵杀敌牛掰,但统兵指挥千军万马却有欠缺。

第三,愿意承担责任。这个才是要命的。

这个就把李靖给排除了。

要知道李靖从一开始就不讨李家欢喜,虽然最早在李渊部下,但听说李渊要谋反,马上逃到长安要向隋炀帝告密,被李渊抓了个正着。

贞观四年,李靖灭了东突厥凯旋归来,却被李世民骂了个狗血喷头。

从此,李靖在唐庭变得谨小慎微,经常称病请假,他本来就是受李家忌惮,而且又有不臣之心先例。有一次李世民甚至把李靖比作司马懿,可想而知。

所以在李世民心目中,李靖虽是大才,却要控制着用,更何况现在已经老了。自然也入不了李世民法眼。

那么,李道宗和薛万彻,又有什么厉害之处呢?

《新唐书》记载,有一次,李世民设宴款待满朝文武。尉迟敬德看见李道宗的座位排在前面,就把李道宗打了一顿。可想而知李道宗当时没什么威信。

李道宗,其实是李世民的堂弟,也是非常厉害的帅才。

17岁就跟随李世民东征西战,不仅是灭隋立国的功臣,还参与过灭东突厥,灭土谷浑,东征高句丽,而且还出任户部礼部尚书之类的文官,是当时有名的宗室贤王,所以被李世民树个典型,用以平衡陇西集团,也是正常。

薛万彻,虽然也很有名,但是毕竟比起他人来相对弱一点,但他曾经只带100多骑大破窦建德,斩杀1000兵,可见也是勇猛无比的。

但薛万彻后来在对战刘黑闼时,以多对少,却大败,自己还被俘虏。这成为他一生的耻辱。

他也参与灭突厥之战,灭土谷浑之战。组织灭掉薛延陀之战。

薛万彻在玄武门之变,还代表李建成与李世民对干。

李世民在评价三大名将时的原话,很有意思,说李李勣李道宗不大败,也不大胜,但是薛万彻不是大败,就是大胜。而薛万彻就是靠这,不是大败,就是大胜,得以入选。

从这句话来看,李世民对三大名将的说法,是有鼓励的成分,也有开玩笑的成分,更多的是战前动员打气的成分,这就是老板驭人术。

因为三大名将评完,李绩被任命为辽东行军大总管,薛万彻被任命为青丘道行军总管,李道宗被任命为前锋,开始东征高句丽,并在辽东之战立下大功。

更多文章

  • 辞彩云而泛轻舟,登黄鹤而吹玉笛 ,依旧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唐”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经济、政治都非常繁荣的一个朝代,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迷人的字。 “盛唐气象”“唐人高处”“汉唐风骨”……几乎每一个与 “唐”有关的词,都是后人对唐代成就的真心赞美与追慕。唐人的故事、唐人的传说和唐人生活的时代样貌,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也激起后人不断的追想和探寻。 此次以 “

  • 南宋末代皇帝十几岁写出催人泪下的诗,他遭遇了什么,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但实际上,皇帝这个职业堪称高危职业,历史上能够掌权并长寿善终的皇帝少之又少,而如果不走运当了亡国之君,那更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下场往往十分悲惨。我们开篇的那首诗,就是一位亡国之君所作,他就是南宋恭帝赵?,据说赵?写这首诗的时候才只有十几岁。那么,这首《在燕京作》所写何事,宋恭帝又因何创作此诗呢?

  • 打斧头一词源自于唐朝开国元老程咬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粤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些词语,只有弄懂它的源头才好理解,不然就是一知半解,或者不知所谓。“打斧头”这个词,在香港和广东很普遍。几乎人人都识,泛指帮人家买东西,通过虚假价钱或以少报多等隐瞒手段,多收人家一点小钱的不良行为。但是多问一句,为什么叫“打斧头”,不叫“打菜刀”呢?追溯“打斧头”的源头,和

  • 北宋的商业税收是如何管理的?可以位居古代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疆域图在古代的众多朝代中,北宋的商业税收首屈一指,这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仍能在战争年代占据一席之地,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经济发展是最重要的一点,当然它的税收也是在众多朝代中占据第一位,若要究其原因,还要到更深层次寻找。经济繁荣,税收来源丰富北宋的的都城当时定都东京开封府,也就是现

  • 尉迟恭:唐朝名将,两次救李世民的命,名列凌烟阁武将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几次想杀尉迟恭,尉迟敬德凌烟阁图片,李世民死后尉迟恭什么地位

    从隋朝的朝散大夫转到反隋阵营中担任偏将,尉迟恭仍然继续发挥他作战勇猛的长处,帮着刘武周击败了许多敌将,占领城池无数。直到620年他遇到李世民和秦琼。介休降唐那时候刚刚成立的大唐王朝危机四伏,尤其是刘武周占据了雁门、定襄等多个河东郡县,对于新唐是个极大的威胁。于是一向能征善战的李世民带领大队人马前去讨

  • 元朝是历史疆域最大的王朝,建立后多次出征,有成有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一.元朝人骁勇善战首先,元朝之所以能够战胜大国,实际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元朝自身的信念,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元朝人都是相当的骁勇善战。据相关的史料记载,成吉思汗在建立元朝以前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苦难,自年少时就带领军队到处战争,这样的经历之下使得成吉思汗练就了相当坚韧的信念,越面对着强大的困难反而越

  • 回纥和唐朝合作攻打安史叛军利益更高故其帮助唐朝镇压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驻扎在西北地区的军队,并没有回撤到中原平叛。如果回纥和安禄山合作,正在河北作战的安禄山不可能特意跑到西北来帮助他们对付大唐的西北军,所以即便安禄山给回纥许诺诸多好处,但回纥想拿到这些好处,还需要先独自把大唐帝国最精锐的西北军给击溃。但问题是,以当时的回纥实力

  • 他是终结中国宰相制度的人!看胡惟庸如何一步步走入朱元璋的陷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惩治胡惟庸的手段,胡惟庸与朱元璋的女人吻戏,朱元璋胡惟庸结局

    不过,要废除沿用了几千年的宰相制度,并不是他说废就能废的,即便贵为皇帝,在触动这些传统的时候,也不许给出充足的理由,否则得不到臣子和人民的支持!为了废掉宰相制度,朱元璋趁着自己清除功臣党派的时候,顺势想了个办法。胡惟庸,这个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功臣,被朱元璋当成了废掉宰相制度的一个棋子。朱元璋深知这

  • 唐朝的罗家枪、宋朝的杨家枪、水浒中的林家枪、岳飞传中的岳家枪,谁的枪更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枪被称为“百兵之王”,是冷兵器时代征战的常用兵器。演义中最出名的有项家枪、赵家枪、姜家枪、罗家枪、杨家枪、高家枪、岳家枪等枪法。这几个都是演义小说中的枪法,这些演义小说系列我大都看过,说下自己的看法。罗家枪罗家枪就是隋唐演义系列北平王罗艺、罗成使用的枪法,罗成凭靠家传的罗家枪成为隋唐排名第七的好汉,

  • 《金史》上八次提到岳飞,无一次胜仗,为何金国皇帝却尊重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金史》中,贬低岳飞的手法,大约有以下三种:第一种:以小说大在《金史》卷八十一《王伯龙传》中记载:“(金)军渡采石,击败岳飞、刘立、路尚等兵,获刍粮数百万计”。这场战事的发生时间,是在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的秋天。这次战斗,宋军的统帅是杜充。而岳飞,仅仅是一员偏将,手下几百人,在方略部署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