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罗家枪、宋朝的杨家枪、水浒中的林家枪、岳飞传中的岳家枪,谁的枪更胜

唐朝的罗家枪、宋朝的杨家枪、水浒中的林家枪、岳飞传中的岳家枪,谁的枪更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072 更新时间:2023/12/7 3:47:31

枪被称为“百兵之王”,是冷兵器时代征战的常用兵器。演义中最出名的有项家枪、赵家枪、姜家枪、罗家枪、杨家枪、高家枪、岳家枪等枪法。这几个都是演义小说中的枪法,这些演义小说系列我大都看过,说下自己的看法。

罗家枪

罗家枪就是隋唐演义系列北平王罗艺罗成使用的枪法,罗成凭靠家传的罗家枪成为隋唐排名第七的好汉,威震天下。罗家枪来源于姜家枪,是三国时期姜维传下的枪法。罗艺年轻时去了姜家庄的姜桂芝,得以学会姜家祖传的枪法。姜家枪一共108路,罗艺只学会其中的72路,不过靠着这72路枪法纵横天下已经少有敌手。而真正学会108路的罗松的枪法更是天下一绝,破一字长蛇阵时,罗松和杨林对战,由于当时秦琼要求手下留情,罗松连扎杨林铁甲上108个窟窿,却不损伤杨林一丝。更厉害的就是一猛一绝会一杰,李元霸罗士信比试被罗松一枪挑开。

罗家枪虽然只有72路,但已经是天下无敌的枪法了,罗成前面的几位好汉,除了伍云召枪剑弓并用,其他都没有用枪的。就是不知道后面罗成学全没有。在往后,罗松的儿子罗焕也是会108路,出名的还是罗成的儿子罗通。罗通使用的罗家枪法神出鬼没,有万夫不挡之勇,在隋唐的二代英雄中武艺最为高强,凭一杆银枪扫北,几乎天下无敌。

杨家枪

杨家枪是《杨家将》中的枪法,杨继业并不是使用的枪,而是大刀,使枪的是杨家的“七郎八虎”。这八人中尤其是杨七郎最厉害,凭一杆虎头乌金枪在幽州力杀四门,横勇无敌,让辽军元帅韩延寿胆颤心惊。

杨家枪的来历可能很多人就不清楚了,看过杨家将的前传就知道了。创造杨家枪的人就是残唐五代的火山王杨衮。

杨衮出生在于乱世的残唐五代,他自幼跟随父亲金刀将杨会学刀,后又向神枪手夏书棋学枪,向飞锤将金良祖学走线铜锤,练会全身武艺,名震中原。杨衮联合三十六寨兵马,在火塘寨自立为火山王。这就是后来杨家将自称居住火塘寨的由来,因为杨衮精通枪法、刀法、飞锤,所以杨家将中刀枪皆用,但最著名的还是枪,流星锤则作暗器使用。

杨衮的枪法就厉害了,是神枪手夏鲁奇所传的北霸六合枪。这路枪法是夏家的祖上博采众长,汇集了“项家霸王枪”、“赵家百鸟朝凤枪”、“姜家乱云枪”、“罗家梅花七蕊枪”、“马家惊神枪”和“伍家七绝枪”这六家枪法的精髓,才创制出了这天下闻名的“北霸六合枪”。神枪手夏鲁奇是历史上四大百人斩之一,并且是唯一在保护人的情况下,王彦章也是被他生擒活捉。

五代另一家名枪就是高家枪,高思继是杨衮的师兄,不过杨衮比高思继多学了夏家的不传之秘三十六手盘肘枪,所以杨家枪更为厉害。杨衮靠着这套枪法凭一条金轮火尖枪威震天下,还去太原挑战过天下第一的李存孝。

杨继业就是杨衮的儿子,但是杨继业学了祖传的杨家刀法,后人却多用这套传自杨衮的枪法。这套融合天下所有有名枪法的杨家枪才是最厉害的。

林家枪

林家枪就是林冲的枪法。不过说真的,这个名字在《水浒传》原著中我确实没有看到过。在央视的电视剧中倒是有提到,就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时,林冲和鲁智深的比试,使了个回马枪,被鲁智深认出,不过在原著两人却没有比试。还有一节就是徐宁说自幼学习林家枪法,书中也是没有,并且我们都知道林冲的兵器是丈八蛇矛。

就按林家枪是林冲使用的枪法,一直有“马上林冲”的说法,不过林冲不喜欢争勇斗狠,在书中与人对战都是平手。

岳家枪

岳家枪就是岳飞的枪法,在《说岳》中岳飞的武艺虽然不错,但是算不上顶一流的。使枪的先不说高宠,就是双枪陆文龙,使用虎头錾金枪的张宪也比岳飞强。但是在这不书中可以说上面几家枪法的后人大都有。一直有岳飞和林冲是师兄弟的说法,所以这两家枪法应该差不多,而高家枪、罗家枪、杨家枪也都有传人出现。

《说岳》第一高手就是高宠,高宠就是五代第一名枪高思继的后人。高思继被王彦章枪挑后,高家枪由杨衮传给高行周,高行周义借人头给赵匡胤后,二儿子高怀亮被杨衮收养,高怀亮的高家枪也是杨衮所传。这样,高家枪是不如杨家枪的。在《说岳》中高宠勇猛无敌,枪法是一面,更厉害的是力大无穷,可以连挑十一辆千斤重的铁华车,这就是靠的力量了。

杨家枪的传人就是杨再兴了,岳飞曾与杨再兴交战却战不下,得杨六郎梦里传授专破杨家枪的杀手锏才得以战胜。

罗家枪的传人是罗延庆,罗延庆的实力应该和岳飞差不多,具体战绩却不多。

所以杨家枪略胜一筹,岳家枪、林家枪、罗家枪应该差不多,只能说枪法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使枪的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金史》上八次提到岳飞,无一次胜仗,为何金国皇帝却尊重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金史》中,贬低岳飞的手法,大约有以下三种:第一种:以小说大在《金史》卷八十一《王伯龙传》中记载:“(金)军渡采石,击败岳飞、刘立、路尚等兵,获刍粮数百万计”。这场战事的发生时间,是在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的秋天。这次战斗,宋军的统帅是杜充。而岳飞,仅仅是一员偏将,手下几百人,在方略部署上全

  • 唐朝奇人袁天罡有多厉害?陵墓千年无人敢盗,建国后还被驻军保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袁天罡老梁完整版,袁天罡苏雅琴怀孕,袁天罡量骨法准不准

    被誉为中华第一预言奇书的《推背图》正是出于袁天罡之手。这一部古今奇书在袁天罡的书写下,从“帝制时代—共和时代—大同时代”都有着明确的预言记载。而正是这样一本古今奇书,书写他的作者袁天罡又有着怎样的通天能力、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且写出这样一本旷世奇书。而最让人瞠目结舌的便是袁天罡的陵墓,千年来无一

  • 如果丞相不是胡惟庸而是别人,朱元璋还会废掉宰相制度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认为朱元璋就是等着胡惟庸谋反,顺势废了他,进而把宰相制度给取消,从而自己掌握大权。其实这个推理是非常牵强的,朱元璋的确能力很强,也善于玩阴谋诡计,但如果所有事都在朱元璋的计划里,那也未免把朱元璋给神话了。他并非神仙,也并非对所有事都了如指掌,甚至都很有把握。其实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和

  • 李清照如果影视化谁可以主演,网友都在呼唤她的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清照丈夫简介,李清照的渔家傲,赵明诚被李清照羞辱而死

    历史上不少经典人物都有影视化的形象,但是提到李清照大家脑海里可能还停留在想象中,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其实李清照也曾经被翻拍过,比如比较著名的刘雪华版本的李清照,当时刘雪华还比较年轻,驾驭李清照的角色也非常传神,还是有几分气质的。那么如果说李清照这个经典的人物再次被翻拍成电视剧,各位小伙伴们脑海中会想

  • 古代杀人偿命,凭什么李白可以逍遥法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参考资料】[1]龙飞. 李白"杀人"揭迷[J]. 科技经济市场, 2007(11):1.[2]子娟. 略说李白"仙风侠骨"的成因[J]. 文史杂志, 2012(05):65-67.[3]安旗, 阎琦. 李白诗集[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1.[4]张丽锋. 李白诗中的英雄意识[J]. 当

  • 细说宋代军医制度:军医兽医为一体?老军医不仅要医人还要医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已有“军医”之称,元祐七年(宋哲宗十分忧虑边郡将帅的医疗卫生条件,唯恐“虽有军医,不能诊治”,故诏“沿边城镇堡寨,委本将选差医工一人,月给药钱八贯,遇随军出入,给马一疋,二年一替,愿再留者听”。此处提及的医工进入军队以补军医之不足,并可及时更替。宋高宗绍兴十五年,诏:“军头司见阙军医一名,可差翰

  • 古人有刷牙习惯吗?唐朝就已经出现了植毛牙刷,宋朝人甚至开始挑剔起了牙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最早的口腔清理方式诞生于2000多年前,《礼记》中记载:凡内外,鸡初鸣,咸舆洗。这句话就证明古人在2000余年前就已经有了起床后漱口的习惯。虽然清洁口腔卫生的方式较为原始,但是那个时候的人已经有了保护口腔卫生的意识。秦汉时期,人们意识到了吃一些不好咀嚼的食物容易引起塞牙,于是他们吃完饭后通常会用

  • 武松、李逵、鲁智深都反对招安,为何宋江对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武松是宋江的好兄弟,他们的第一次相识,还是俩人都在柴进的庄上避难的时候。宋江对武松是很爱惜的,武松因为得罪了庄上的庄客,所以他后来受到了柴进的冷落,但是宋江对武松却是青眼有加的,没事儿陪他说话,有酒席的时候叫上他一起吃酒。武松也很是敬爱宋江

  • 为什么说历史上的武则天杀女事件,是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那天,李治和武则天相约回寝宫,去看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不料,襁褓掀开后,女儿发着青。一摸,竟凉了!李治崩溃地大喊 : “是谁杀我爱女?” 此时,宫女却上前回禀道 : “陛下,奴婢不知,但刚刚只有王皇后来过!她来之前,公主明明好好的!”李治瞬间失去了理智,盛怒道 : “皇后杀我女儿,朕要废了她!”至此,

  • 明朝的沐王府权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建立之后更是四处征战,平定各方势力,曾出征吐蕃、西番,剿灭元朝残余势力。反正建国初年,他不是正在打仗,就是正在去打仗的路上。朱元璋肯定想不到,当年发一次善心,结果给自己带来这么大收获,是笔很划算的投资。马皇后对沐英的感情更深,多次夸赞他,真的把他当作了自家人。(沐英画像)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