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的回答,为天下普通人指出了一种努力方向

孔子的回答,为天下普通人指出了一种努力方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10 更新时间:2024/2/4 2:02:15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孔子对重臣的评价,同时指出值得后人借鉴之处─学习态度和方法。孔文子,卫大夫,名圉(音雨)。文,是孔圉的谥号。敏,朱熹解释为一种人性(《朱注》: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指聪明、机警。但是,谥号是根据生平行为给予的称号,不是根据先天的禀赋,所以,敏不能解释为聪明、机警,应解释为办事迅速灵活。耻,感到不光彩、不体面。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地位、身份、知识等不如自己的人询问为耻。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褒贬善恶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是谥法之始。《周礼》:“小丧赐谥。”小丧,指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是本人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于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音敏)、悼等。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将其废除。西汉建立之后重新恢复谥号制度,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并规定只有生前封侯者才有得谥资格。唐宋时期,谥法进一步发展,成为封建帝王满足虚荣心的工具,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唐朝规定,职事官三品以上有得谥资格。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明代皇帝谥字为17字或21字(明太祖),亲王1字,郡王2字,大臣2字,如明成祖的谥号为: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清代皇帝谥字为21字(光绪帝)或23字或25字(努尔哈赤),亲王1字,大臣2字,如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乾隆帝的谥号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恭亲王奕欣的谥号为:忠。清代规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得谥号者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用“文”字。“文”字谥号中,以“文正”最为难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议。清朝二百多年,只有八人获谥“文正”(如曾国藩)。

《朱注》苏氏曰:“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孔文子的为人可见一斑。谥号应该是对死者生前为人的评价,孔文子的为人如此,卫国为什么要赐他谥号“文”?这就是子贡提出疑问的原因。由于关于孔文子的文献资料不多,我们了解不到更多孔文子的言、行、事迹,不知道他有哪些优点与缺点,有哪些功与过。卫国赐孔文子谥号为文,应该是有根据的。孔子认为,孔文子得到“文”的谥号的原因,是他具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优点。孔子指出的原因,是否与卫国赐孔文子谥号为文的原因相同,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孔子的回答,为天下为官者指出了一种努力方向。按照这一方向努力,可以做更大的官,同时可以留下更好的名。孔子的回答,也为天下普通人指出了一种努力方向。按照这一方向努力,可以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功,同时可以留下更好的口碑。孔文子就是例证。无论为官者,还是普通人,学习(包括询问、请教)是必需的,因为学习不仅指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学者作学问,三百六十行,行行皆需要学习;询问、请教是必需的,不论询问、请教的对象是谁,只要能答疑解惑,就是老师,因为老师不仅指教学生学习的教师,千千万万人,人人皆能做老师。

【笔者译】子贡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办事迅速灵活,爱好学习,喜欢向别人询问、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为了搞清楚不懂的问题,他经常向地位、身份、知识等不如自己的人询问、请教,不认为这种询问、请教是不光彩、不体面的事。正是这些方面的表现,使他获得了‘文’的谥号。他这种追求真知的态度和方法,成就了他的美名,也成就了他的功绩,颇值得后人效仿。”

附:【李泽厚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封作‘文’呢?”孔子说:“他办事勤勉而欢喜学习,不羞耻到处询问、请教,所以封号叫‘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从虎牢关回到长安的时候,发现自己处境变得很微妙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虎牢关简介,李世民为什么打虎牢关,虎牢关之战完整版

    在此之前,李世民已经是尚书令,这是品级最高的官位了。另外,他还担任陕东行台大总管,有地方军政大权。于是李渊只能额外为他新造了一个头衔——“天策上将”。天策上将位极一品,还可以开府。所谓开府,就是可以设置一套属于自己的班子,当然都是国家给开工资的。这已经是超级的赏赐了。但战功如此卓著的李世民会满足于此

  • 李渊被好兄弟算计,醒来身边多两美女,果断起兵,一年后就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实话,唐高祖李渊的家世那是十分显赫的,虽然说跟皇位没啥关系,但是祖上也都是名人,比如说他外公就是北周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他的姨母是隋文帝的独孤皇后,七岁就被封唐国公,可以说是人中龙凤,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人物。他姨夫那可就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太子杨广那是他表弟,从小一起玩到大,这杨广继位之后更是对他十

  • 古代皇帝早餐都吃啥?朱元璋竟是这4道菜,后人惊呼:太腻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最爱吃的东西,朱元璋准备了哪四个菜,朱元璋要吃的什么饭

    ▲朱元璋在历史剧中的形象。(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一般对于皇帝伙食的印象,都是由御膳坊制作,不过那是清朝才有的名称,明朝前期,皇帝的伙食单位,叫做“光禄寺”。据史书记载,洪武元年(1368年)改宣徽院为光禄寺,永乐年间光禄寺位于北京皇城东安门内,明代光禄寺负责的是御膳食材的采买,凡祭飨、宴劳、酒醴

  • 武则天为何退位1年就去世了?专家直言:史书都不好意思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武则天67岁时称帝,但她精力充沛,她不仅管理国家有条不紊,而且取得了许多成就。在男权至上的社会里,当武则天能达到权力顶峰时,她的背后一定有很多男人,毕竟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会有很多男人默默付出。14岁那年,武则天被李世民召入皇宫,被封为“才人”,虽然李世民很欣赏她,但她从头

  • 宋代霞帔坠与月影梅银盘:金华市博《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精品巡礼2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霞帔坠与月影梅银盘金华市博物馆特展精品巡礼2《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展览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28日主办单位: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单位:金华市博物馆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协办单位: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上海百乐雅集艺术中心

  • 溥仪亲妹妹在街边摆摊,马未都拿出一极品官窑,她正眼都不看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马未都讲溥仪妹妹摆摊,溥仪御用物品图片,马未都的官窑孤品图片

    1912年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这宣告着大清王朝统治的结束,也宣告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专制主义社会已经成为历史,对于我国人民来说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但是对于溥仪以及曾经的满清贵族来说,这却是一场噩梦,因为他们失去了原本尊贵的身份,也没有了特权,未来可能因为没有一技之长落魄至死,这种情况就连溥仪的亲妹妹

  • 资治通鉴7:田单教你如何重振团队士气?提升领导力必学的技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一部《资治通鉴》说尽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让人怎能不爱读!每天带着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去寻找答案,《资治通鉴》的众多历史人物会告诉你,面临同样的情境,他们是怎么抉择的,又得到了什么结果。若你能悟出他们的行为逻辑,化为自己的生活智慧,久而久之,那你面临任何困境、挫折、纠结,都能不慌乱、不怕事,从容应对。亲

  • 安史之乱中被低估的奇才,以7000余人迎战9个月,歼敌11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统治289年,共传21帝。在贞观之治以及开元盛世的影响下,唐朝打造出了万邦来朝的盛况;也因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导致国力渐衰——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杜甫《新安吏》);最后在黄巢起义中断了根基而灭亡。大唐从盛世到中衰,就好像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让人猝不及防,不过仔细一想,

  • 欧阳询《化度寺碑》敦煌残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

  • 狸猫换太子,为何要黑刘皇后?网友:借腹生子,无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小说中,《三侠五义》是一部经典存在。在小说的开篇,便铺排一个千古奇案:狸猫换太子。加上古代说书人的口口相传,将宋真宗的皇后刘娥诋毁得阴狠毒辣。我们现在都知道,刘娥是与武则天、刘邦吕后相提并论的人物,是一位女政治家,不仅帮助宋真宗治国理政,还在宋仁宗年幼之时垂帘听政,为国家长治久安立下功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