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九州南北朝:岛津贞久与南朝势力的缠斗

九州南北朝:岛津贞久与南朝势力的缠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852 更新时间:2024/1/20 12:26:12

一、新来的“国大将”

岛津贞久生儿子生得晚。岛津宗久死时,岛津贞久已经七十二岁,他共有六个儿子:

长子岛津赖久,已经分家出去成为川上家家督,改名“川上赖久”;

次子岛津宗久,被立为世子,却意外身亡,年仅二十一岁;

三子岛津师久,出生于正中二年(1325年)八月十六日,时年十五岁;

四子岛津氏久,出生于嘉历三年(1328年)四月十一日,时年十二岁;

五子岛津光久、六子岛津氏忠,都还是未成年的垂髫小儿。

其中岛津宗久、岛津师久、岛津氏久为栴林夫人所生的嫡子,其余则是庶出。因此,岛津宗久死后,能够继承本宗家家督之位的,只有岛津师久、岛津氏久两人了。但此时岛津师久十五岁,岛津氏久十二岁,都还不足以统领面临严峻外部形势的岛津家。

岛津宗久的意外死去,不仅导致岛津贞久心智大乱,进退失据,而且让整个岛津家都蒙上了一层阴影。相反,肝付兼重等叛军的士气却为之一振,形势出现了有利于叛军的变化。

历应三年(1340年)二月,即岛津宗久死去的一个月后,一度已经降伏的菱刈乘云再次起兵举事,萨摩国鹿儿岛郡牛落乡地头矢上高纯也加入叛乱之列,正在南大隅围攻肝付家居城高山城的新纳时久不得不解围退兵,以免大隅国府所在的曾於郡城受到菱刈、矢上两家的威胁。

岛津家的领国内乱,引起了刚成立不久的足利幕府的关注。历应四年(1341年)三月,足利尊氏采取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措施,他派畠山直显为萨摩、大隅两国的“国大将”,前往萨摩、大隅帮助岛津家平叛。

国大将是平安时代以前各分国设置的辅佐国司统率军队的武官,因为那时的国司多由不懂军事的贵族公卿充任,故而需要有专职的武官国大将帮助其统率指挥军队。平安时代之后,国司一般不去领国赴任,军队事务都由当地武士负责打理,也就没有必要设置国大将了。到南北朝时代,各分国不设国大将已经三百多年,足利尊氏突然在萨摩、大隅两国设置国大将一职,谁都知道这肯定不是一种正常的操作。

畠山直显以“国大将”之职来到萨摩、大隅,名为帮助岛津家,其实来者不善。岛津领国内乱,本是岛津家的家务事,岛津家搞不定自己的家务事,还要靠外人来帮忙解决,这说起来是非常没面子的事情。更可怕的是,畠山直显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表示足利尊氏认为岛津家已经无法统治领国,需要幕府的武力干预才能平定那些不听话的国人众。这个先例一旦开,将来幕府就可能随意插手岛津家内部事务,动摇岛津家的统治。

岛津贞久十多年来跟随足利尊氏出生入死,南征北战,自以为忠心耿耿,没想到自己的这么一点领地仍然是足利尊氏惦记的对象。岛津贞久无限感慨,同时也大受刺激,终于稍稍振作起来了。

历应四年(1341年)六月,畠山直显率三千骑在日栉间院的本城凑登陆,进入大隅龙虎城,以威慑南大隅的肝付兼重。畠山直显的到来,虽然不怀好意,但客观上也对肝付兼重等国人众起到牵制作用,确实减轻了岛津家的压力,对岛津家来说也不完全是坏事。此时岛津家和畠山直显属于同盟军,双方的关系表面上还是很良好的。

二、怀良亲下向九州

北朝(足利幕府)出手干预南九州局势,南朝也不甘示弱,出了一记大招。康永元年(1342年)六月,南朝的后村上天皇任命怀良亲王(后醍醐天皇之子)为镇西大将军,前往九州联络诸守护、地头,劝他们归顺南朝,经略扩张地盘。

最先与怀良亲王取得联系的,是萨摩国谷山郡地头谷山隆信、谷山忠高父子。康永元年(1342年)八月十五日,正值中秋节,谷山隆信、谷山忠高父子将怀良亲王迎至萨摩国谷山郡千千轮城,宣布在此设立镇西大将军府,号召萨摩、大隅、日向三州诸武士起兵反岛津家。

怀良亲王身份地位特殊,在江湖上很有号召力。受怀良亲王的影响,起兵反岛津的地头又增加了不少。

据《岛津国史》载:

“时南北两朝之令双行,天下二分,斗争无止时。我三州大半属南朝。”

下面又有两排小字注释:

“谷山入道隆信、鲛岛入道莲道、涩谷、东乡、入来院、高城、鹤田、市来时家、中村秀纯、矢上高纯、肝付兼重、祢寝清成、知览、给黎、河边、别府、税所、出水、肥后、牛屎、菱刈等诸士是也。”

值得注意的是,反叛的诸士里面有祢寝清成。要知道,就在五年前的建武四年(1337年),祢寝清成还跟着岛津赖久征战越前金崎城,为了与岛津赖久争夺“家中第一猛将”的称号而吵吵闹闹呢。就连这样一员猛将,都加入了叛军之列,可见当时南朝势力之盛,岛津家面临形势之严峻。

形势如此,岛津贞久不得不振作起来,发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以七十四岁的高龄,亲自率兵出阵平叛。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岛津贞久话不多说,大军直奔怀良亲王的镇西大将军府所在的谷山千千轮城而去。

谷山这个地方,正如其名,是一处南北走向的山谷地带,其东边是锦江湾,西边是熊岳山脉,只有南北两端可以通行,其北端通往鹿儿岛,南端通往知览,岛津贞久的居城平佐城位于谷山西北,要从平佐城前往谷山千千轮城,途中必经鹿儿岛的东福寺城和催马乐城。

《信长之野望·将星录》的地图较好地反映了谷山郡的地形

东福寺城和催马乐城,都是矢上高纯的据点。岛津贞久欲灭怀良亲王和谷山隆信,必先灭矢上高纯。康永元年(1342年)十一月,岛津贞久亲自领兵包围东福寺城,又命堂弟伊作宗久包围催马乐城。看这势头,似乎是要一举推平矢上家。

然而,矢上家曾长期担任鹿儿岛郡司,经营此地多年,树大根深,兵精粮足,纵然是如岛津家之强,想要一口吞下这盘大肉,亦非易事。

康永二年(1343年)四月,岛津贞久围攻东福寺城将近半年,没把矢上高纯耗死,自己的军粮倒是先吃完了。岛津贞久再猛也不能让士兵饿着肚子打仗,只能解围退兵。

谷山隆信得知岛津贞久粮尽退兵,派猛将谷山祐玄领兵来追。岛津军此时一个个饿得头昏眼花,战意全失,要是被谷山祐玄追上,很可能会演变成溃败。

关键时刻,岛津贞久的侄子和泉忠氏(和泉实忠之子)自告奋勇,站出来负责殿后。和泉忠氏手下只有家臣十人,若要硬刚追兵多半是有去无回。岛津贞久本不愿自家子弟被用作牺牲,但情况危急,也只能应允。

和泉忠氏自有他的办法,那就是“一骑讨”(单挑)。原来,和泉忠氏之前就认识谷山祐玄,深知此人虽然膂力过人,武艺高强,但骄傲自大,急躁冒进,实为有勇无谋之辈,只有稍稍挑衅,将他激怒,他必定会答应一骑讨。和泉忠氏艺高人胆大,虽然他也没有把握一定能打败谷山祐玄,但他的目的主要是拖上哪怕片刻的时间,就算打不过谷山祐玄,也能让岛津贞久有机会逃出生天。

果然,谷山祐玄中了激将法,要与和泉忠氏来上一场一骑讨。双方选择的一骑讨地点是在一片竹林,因竹林茂密,没法使用长枪和薙刀,便用随身佩带的打刀进行决战。和泉忠氏振奋精神,超水平发挥,几个回合下来竟然将谷山祐玄砍翻在地。

打刀,弯曲度较小,适合步战

按照当时的规矩,在一骑讨中输掉的一方要认赌服输,不能为难胜者,谷山军此时即便是人数占优,也只能放和泉忠氏离去。和泉忠氏也很会做人,他没有取下谷山祐玄的首级,只是拿走他的头盔和刻有姓名的折扇,这样既能够回去报功,又不至于激怒对方。

岛津贞久围攻东福寺城之战虽然败了,但主要原因是军粮不足,岛津家的兵力并没有多少损失,实力还是有的。但谷山隆信、矢上高纯打着怀良亲王的旗号,又与肝付兼重、涩谷光重等人遥相呼应,势头正盛,岛津家一下子也拿不下这些此起彼伏的叛军。岛津家的领国内部也呈现出南北朝并立的局面。

这一局面一直维持到贞和二年(1346年)十月,岛津贞久的第四子、年方十八岁的岛津氏久领兵攻下了东福寺城。十一月,岛津家新的世子、年方二十一岁的岛津师久攻下了催马乐城。矢上高纯乘船从海上逃亡,横渡锦江湾前往大隅投奔肝付兼重。世代担任萨摩国鹿儿岛郡司的矢上家灭亡,鹿儿岛从此成为岛津家的直辖领地。

矢上家灭亡,岛津家占领鹿儿岛之后,谷山千千轮城顿成门户大开之势,已经很难守了。谷山隆信以开城降伏为条件,要求岛津家放怀良亲王离开。怀良亲王虽是南朝皇子,但毕竟是皇族,岛津家也不愿背上杀害皇族的恶名,因此岛津贞久答应了谷山隆信的条件。

贞和三年(1347年)二月,怀良亲王离开萨摩,北上肥后,投奔南朝的铁杆粉丝、肥后守护菊池武光去了。

怀良亲王投奔名将菊池武光,将会在九州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岛津家和足利幕府的关系,又将出现怎样的变化?南北朝对立的局势变幻,如何影响岛津家众人的命运?

请继续关注下一篇。

更多文章

  • 陕西榆林这三位名人,其中一位是隋朝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专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一,韩世忠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人,南宋名将、词人,有清凉居士之称。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韩世忠在18岁时应募从军,先平定了苗刘之乱,在黄天荡大败颜宗弼 ,为官正派,不依附奸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后悠悠而终。二,张献忠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陕西定边县人,是明

  • 明知死罪,拥有精兵的年羹尧为何不效仿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羹尧事件,年羹尧平叛过程,年羹尧被清算始末

    因此对于军权来说,是上位者最不放心的东西,都会交到自己最信任的人手中。对于那些拥兵抗拒自己的藩王或者封疆大吏,先是对他们示好。等到夺取了他们手上的军权,再回过头来收拾他们。所以聪明的臣子,都会主动把军权交给皇帝,换取自己下半辈子的安稳生活。就像赵匡胤做的那样,只需要喝几杯酒,就把部下的兵权全收回来了

  • 李白不得重用是因为小人构陷?不,他自己就不是这块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李白得不到重用是因为当时小人嫉恨,谗言扰了圣人视听所致,但实际上,李白本身就不具备做官的才能。1.性格过于张扬李白诗写得好,同时性格也着实豪放不羁。作为文人,这可以叫真性情,但如果要在宦海上混,这就是缺心眼的毛病。由于李白父亲李客是商贾出身,而隋唐科举制度明文规定,商贾出身者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 明朝的皇帝与清朝的皇帝对比一下,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为什么不挖明朝墓,清朝承认明朝正统吗,清朝万福礼与明朝有何不同

    现在大多数人对明朝的了解来自于清史,但是有人说过,历史是被人打扮得很漂亮的小姑娘,再加上古代有各种文字狱,皇权需要寻找合法性,当然就要对历史进行适当的修改。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成了明朝的皇帝个个奇葩,和清朝的皇帝更是不能相比!康熙出差蒙古一次就写入了史册歌功颂德永乐出差蒙古五次没有人多说什么正德皇帝江南

  • 李白才华横溢,为什么混不好?职场是个技术活,聪明人不要踩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白适合当代什么职业,李白对人生的感悟,李白个人简介

    因为一个人在职场上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关系协调好,职场的关系主要是两点,第一就是你和上级的关系,第二是你和同事的关系,这两个关系都很重要。那么我们先说说李白和他的同僚们的关系。李白太狂傲了,传说中间他让杨国忠给他研墨汁,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当皇帝让你写的诗的时候,你都这样在摆谱,那肯定是杨国忠,高力

  • 大明的国姓是“朱”,民间百姓吃猪肉怎么办?朱元璋只改了1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一提到封建社会首先想到的便是剥削,剥削一词貌似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代名词。那时的皇帝便是最高统治者,他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办事,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上也不缺昏庸无能的皇帝。可说起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小编可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原因是朱元璋的人生可谓是一场逆袭之路,朱元璋完成了从乞丐到明朝开国皇帝的完美逆袭,在他

  • 唐玄宗为何追封所有的兄弟为皇帝、太子?三个原因,两个让人泪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旦叔”保持了一个记录,他的儿子们除了早逝的李隆悌外,其余的个个都是“皇帝”和“太子”。当然,创造这个记录的不是旦叔本人,而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二年(724年),申王李成义病逝,唐玄宗下旨追赠二哥为“惠庄太子”;开元十四年(726年),岐王李隆范病逝,唐玄宗下旨追赠三弟为“惠文太子”;开元二十二年

  • 西安发现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图一 工地考古遗迹正射影像总图发掘隋唐道路两条。隋唐朱雀大街是连接皇城朱雀门与外郭城明德门的南北向大街,是隋大兴唐长安城的中轴线。通过发掘,揭露出一段朱雀大街遗址(编号L2),东西发掘残宽约101米,南北残长约25米。路土厚0.2—0.4米,包含有开元通宝铜钱、陶瓷残片等。在朱雀大街东起第一座桥址的

  • 揭露万贵妃真面目 与历史形象不符 残害皇嗣更是无稽之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万贵妃的大结局,明朝万贵妃真实照片,万贵妃照片

    万贞儿是明宪宗朱见深的最爱,两个人一起生活38年,感情远非常人能比。朱见深为了万贞儿废掉皇后之位,皇后17岁正值妙龄,年轻貌美不受朱见深宠爱,35岁的万贞儿无才无貌却得到朱见深的万般宠爱,朱见深与万贞儿如漆似胶,形影不离。这样的差距让皇后心生不满,对万贞儿她很是嫉妒,于是皇后找茬杖责了万贞儿,这件事

  • 看看唐朝灭亡后,蜀王王建做了些什么?立马明白刘备当年的小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被藩镇割据困扰已久的唐朝,早已失去对全国的控制,除了朱温之外,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蜀王王建、弘农王杨渥等都各自割据,不听后梁号令(之前也不听唐朝皇帝号令)。这些藩镇中,蜀王王建对于唐朝覆亡的反应最敏感。他写了封信给晋王李克用,“建议双方各据一方称帝,和朱温对抗,等到平定朱温后,我们再访求唐朝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