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子光

刘子光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889 更新时间:2023/12/8 15:03:56

子光,山东陵县人。1920年生,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8年至1970年曾任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校长、山东煤矿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书记、顾问。无论在煤炭生产还是教育战线,全面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发展煤炭生产培养学校学生做出了卓越成绩。特别是在山东煤炭专科学校创建时期,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自力更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在山东煤矿学院创建中,1963年山东煤矿学院与淮南矿业学院等校并校后,面对众多困难,为创建新型的煤炭高等院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90年4月19日因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70岁。

基本资料

名:刘子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20年

逝世日期:1990年4月19日

职业:山东煤矿学院院长

信仰:中国共产党

1978年至1982年任中国矿业学院院长

刘子光(1919年11月--1990年4月)原名刘金文,德县(现属德州市德城区)七区时家村人。1978年至1982年任中国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院长。

个人简介

7岁开始在本村上初小,12岁时考入德县师范讲习所,1932年又考入德县土桥第二高级小学,一年后毕业,在家务农。

辛苦历程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在上学时受到抗日救国教育,又亲眼目睹了敌人入侵后对同胞的烧杀掳掠,激发起强烈的抗日热情。于1939年9月弃农从军,在德县八区参加了八路军冀鲁边区东进抗日挺进纵队,任游击二大队民运组员。1940年6月,任德县抗日民主政府粮秣科科长。同年11月,任德县农会主任。1941年3月,兼任农会组织部部长。同年9月,任平原县农会主任。1942年2月,任中共德县县委宣传部部长,参加了整风、整党运动,对加强党的团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943年7月,在德州敌占区做地下工作。1944年7月,任渤海区二地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1945年3月,任中共德州工委副书记、书记。1946年2月,任中共德州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同年10月,任中共德州市委副书记。期间,参加过土改、减租减息、三反、五反、肃反等运动。1948年,参加了渤海区党委高干会议,在反右倾运动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德州地委工业部副部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1月,任淄博矿务局党委书记兼局长。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刘子光同志历任冀鲁边区八路军游击二队民运组员,德县抗日政府粮秣科副科长,德县、平原县农会主任,中共德州敌占城市工委书记,中共德州市工委书记等职。解放后,刘子光同志任中共德州市委副书记、代书记兼政委,中共德州地委工业部副部长。1952年转到煤炭战线工作,从1952年到1978年,先后担任淄博矿务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代局长,山东矿业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山东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1978年调任中国矿业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刘子光同志任中国矿业学院院长时,正值学校经国务院批准由四川搬迁州,他挑起了在徐州重建中国矿业学院的重担,为学校的重建付出了巨大心血,在短短的几年内高质量完成了重建学校的第一期工程,实现了1980年在徐州招生办学的目标,保证了学校的顺利搬迁,为中国矿业学院的兴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出了重大贡献。刘子光同志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狠抓学校管理,使学校迅速医治了“文革”造成的创伤,开始走上中兴之路。

1982年刘子光同志离休后,仍然不辞劳苦,为发展煤炭教育事业忘我工作。他担任煤炭教育顾问团副主任和高教分团主任,深入学校,调查研究,针对思想政治工作削弱、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抬头的情况,倡导建立了煤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为加强和改进煤炭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了新的贡献。

个人详细简介

刘子光山东煤矿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前身)院长

刘子光,山东陵县人。1920年生,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8年至1970年曾任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校长、山东煤矿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书记、顾问。刘子光同志无论在煤炭生产还是教育战线,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发展煤炭生产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了卓越成绩。特别是在山东煤炭专科学校创建时期,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自力更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在山东煤矿学院创建中,1963年山东煤矿学院与淮南矿业学院等校并校后,面对众多困难,团结建校,艰苦建校,为创建新型的煤炭高等院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90年4月19日因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70岁。

标签: 刘子光

更多文章

  • 刘绍唐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绍唐

    刘绍唐(1921年10月14日——2000年2月12日),原名宗向,笔名李光裕、吴中佑,辽宁锦州人,原籍河北芦台。“九·一八”事变后,刘流亡山东、上海、南京,抗战胜利后入西南联大,后由北大毕业;曾参加南下工作团,在新华社、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工作。中文名:刘绍唐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21年10

  • 穆宏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穆宏

    穆宏(1920-1969),原名刘庆谦。1920年春出生于山东泰安县的一个贫农家庭。少年时代饱尝了人生的艰辛,17岁只身来到上海,在汽车公司当售票员和驾驶员,抗战初期加入汽车公司业余话剧团,演出了“郐子手王二”、“奇马”等剧。后来考入上海剧艺社,相继在“家”、“北京人”、“上海屋檐下”等剧目中演出。

  • 刘承干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承干

    刘承干(1881年—1963年),字贞一,号翰怡、求恕居土,晚年自称嘉业老人。浙江省吴兴县(今湖州市)南浔镇人,近代著名的藏书家与刻书家。鲁迅先生喻其为“傻公子”,陈志岁先生尊其为“笃公子”。刘承干一生痴心藏书,醉心刻书,用心护书。他倾巨资藏书、刻书、聚书60万卷、20万册,并精心设计建造“嘉业堂藏

  • 刘树生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树生

    刘树生(1926.09~2014.03.13),男,回族,河北省孟村县人。云南省政协原主席,中共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会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4年3月13日14时31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云南昆明逝世,享年88岁。中文名:刘树

  • 高盛麟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盛麟

    高盛麟(1915年-1989年)京剧武生演员。原名高仲麟。祖籍山西榆次县,北京生人。高盛麟是梨园世家,祖父为清末名丑高四保、父亲高庆奎工老生,为高派创始人。岳父刘砚芳为杨小楼之婿,并为杨派武生嫡传弟子。中文名:高盛麟别名:高仲麟国籍:中国出生地:中国北京出生日期:1915年逝世日期:1989年职业:

  • 李鼎新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鼎新

    李鼎新,字成梅。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人。1862年(壬戌年)5月15日(清同治元年四月十七日)生。1875年(光绪元年)春,李鼎新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为第四期驾驶班学生,与刘冠雄同学。1880年李鼎新毕业,上“扬武”舰实习。1881年底,船政学堂派出第二批出洋学生,李鼎新是仅有的两名驾驶学生

  • 刘光子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光子

    刘光子,1921年出生于内蒙古杭锦后旗召庙乡团结村,1946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63军187师561团1营排长,中国革命英雄人物。刘光子是位极老实、腼腆的志愿军战士。自己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不敢向部队首长汇报,甚至不愿承认这些俘虏是他一个人抓的。刘光子在枪林弹雨中英勇无畏,视死如

  • 张彭慧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彭慧

    张彭慧,男,汉族,1954年8月出生,内蒙古赤峰市人,1971年11月参加工作,198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曾任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委书记,赤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呼和浩特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呼和浩特市政协主席,呼和浩特市

  • 王封臣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王封臣

    青年评书演员,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先生入室弟子中文名:王封臣外文名:无别名:无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定陶出生日期:1980年11月20日逝世日期:在世职业:评书家,国学讲师,作家,策划人毕业院校:刘兰芳先生入室弟子信仰:无主要成就:大量评书作品大量新评书创作“评书讲国学”创始人代表作品:

  • 张素英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素英

    张素英,女,1947年7月19日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2003年8月26日去世,京剧琴师。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琴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先后与言少朋、张少楼、梅葆玖、刘长瑜、叶少兰、于魁智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合作,有很多的音乐专辑和交响曲作品问世。另有山西大学教授、越剧演员、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