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承天皇太后

承天皇太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768 更新时间:2024/1/7 5:06:18

承天皇太后,名萧绰,生于953年,卒于1009年,中国辽朝女军事统帅、政治家。小字燕燕,辽朝皇太后,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在民间戏曲中被称为萧太后。辽大臣北府宰相萧思温的第三女。969年被册封为皇后,因辽景宗体弱多病,所以萧绰多临朝摄政,景宗去世,年仅35岁。萧绰在母寡子幼的情况下稳定了辽朝局势。1004年签订澶渊之盟,1009年还政辽圣宗,同年去世,时年57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萧绰

别名:萧燕燕

国籍:辽朝

民族:契丹

出生地:南京析津府(今北京)

出生日期:应历三年(公元953年)五月初五日

逝世日期:统和二十七年(公元1009年)十二月十一日

职业:辽朝皇后,军事家,政治家

主要成就:使辽朝达到鼎盛

陵寝:乾陵

尊号:承天皇太后

萧绰人物生平

萧绰从小就聪明伶俐,办事利索,对任何事情都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在一些琐碎的小事上也不例外,这种举动深深赢得了她的父亲萧思温的宠爱。有一次,萧绰的几个姐妹一起干家务活,几个姐妹草草地就收场了,惟独她还在继续仔细地擦,家具收拾得整整齐齐,萧思温常常用赞许的眼光称赞到:“此女必成大事。”

应历十九年(公元969年)二月,辽穆宗带着萧思温等亲信大臣前往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岗根苏木境)打猎。入夜,喝醉酒的辽穆宗被不堪虐待的近侍们刺杀。萧思温封锁消息,协助与自己来往甚密的耶律贤——辽世宗耶律阮的次子登上皇位,是为辽景宗。辽景宗晋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尚书令、魏王,并且征召他的女儿入宫。

萧绰三月刚进宫,就被封为贵妃;过了两个月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保宁二年(公元970年)五月,辽景宗前往闾山(今辽宁阜新)行猎,萧思温也随行。高勋和女里合谋派人刺杀了萧思温。父亲之死使年仅十七岁的萧绰迅速地成熟起来。她开始发挥自己的才干,协助体弱多病的辽景宗治理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辽景宗的默许下,辽国的一切日常政务都由萧绰独立裁决。若有什么重要的军国大事,她便召集蕃汉大臣共商,最后综合各方意见再做出决定。

她所做的决定,辽景宗最多只是听听通报,表示“知道”了就算数,不会做任何干预。在萧绰的努力下,辽国军事日渐强盛,政局经济也步入正轨。

保宁八年(公元976年)二月,辽景宗传谕史馆学士——此后凡记录皇后之言,“亦称‘朕’暨‘予’”,并“着为定式”,将妻子的地位升到与自己等同的程度。

乾亨四年(公元982年)九月,三十五岁的辽景宗在出猎途中,病卒于云州(今山西大同)焦山行宫。临终之时他留下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将辽国交到了二十九岁的萧绰手里。面对年仅十二岁的长子耶律隆绪,萧绰首先想到的是主少国疑,宗室亲王势力雄厚,局势易变。新寡太后在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面前流着眼泪说:“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重臣们上前安慰并发下重誓说:“信任臣等,何虑之有!”接着,萧绰将耶律休哥安排在南京(今北京)留守,总管南面军事,加强边防,任命娶了萧绰侄女的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管理内政事务尤其是严管贵族。

与此同时,萧绰采纳南院枢密使韩德让的建议,对宗室亲王颁布命令“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使他们失去兵权,解决了内部夺位的一大隐忧。

982年(乾亨四年)九月二十四日,辽景宗病逝于大同城西的焦山行宫。此时,年仅十二岁的儿子耶律隆绪继承皇位,是为辽圣宗,次年改元统和。“母以子贵”,983年(统和元年)萧绰则被封为"承天皇太后",并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总摄国家大事,从而更好的辅佐辽圣宗的统治。

相传萧绰与韩德让自幼有婚约,在辽景宗去世后不久,萧绰私下对韩德让说:“我曾许配给你,愿谐旧好。而当国的幼主,也就是你的儿子了。”

相传萧绰派人秘密毒杀韩德让的妻子,圣宗也把韩德让视作自己的父亲来侍奉他。

萧绰之后任韩德让总领禁军,负责京师宿卫。此后,韩德让出入宫帐,与萧绰情同夫妻。两人出则同车,入则共帐,就连接见外国使臣的时候都不避忌。

在韩德让的辅佐下,萧绰对辽国的制度和风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不但将辽国从奴隶制国家进一步向封建制转化,而更改善了契丹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据《辽史·刑法志》记载,自萧绰变革之后,辽国“国无幸民,纲纪修举,吏多奉职,人重犯法”,“统和中,南京及易、平二州以狱空闻”,辽国内政呈现一片兴旺的景象。

主词条:澶渊之盟

北宋雄州(今河北雄县)知州贺令图及其父岳州刺史贺怀浦等人听说萧太后的风流韵事之后,联同文思使薛继昭等人相继向宋太宗进言:“如今契丹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而其母与韩德让不清不楚伤风败俗,定然招来国人痛恨,辽国肯定内乱,上下不齐心,会有谁愿听一个败坏妇德的女人指挥?正是对辽用兵的大好时机。”于是,宋太宗于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公元986年)的三月,对辽国发动“雍熙北伐”。宋军兵分三路出兵,取得了一些胜利。

萧绰以耶律休哥抵御东路宋军曹彬一路,又以耶律斜轸抵御西路宋军杨业一路,后亲带韩德让和儿子辽圣宗赶到南京,与耶律休哥协同作战。

五月,萧绰亲披戎装上阵,一面率兵在正面与曹彬对阵,一面派耶律休哥包抄宋军后路,阻断水源粮道。曹彬所部大败。

萧绰腾出兵力,转而对付西路宋军,极大鼓舞了辽军的士气。宋太宗连忙下令西路军全线撤退。宋军士气低落,一路连吃败仗。杨业得不到后方有力的支援,最终包括杨业之子杨延玉在内的所有部属都全数殉国,杨业本人也被活捉,悲愤之下绝食殉国。

萧绰下令将杨业的头颅割下,装入匣中,传送边关各地。辽军士气大振,而宋朝守军则大受打击,未曾对敌便已经失了信心,无法守住已经夺得的土地。辽国顺利地收回了所有的疆土。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深秋闰九月,萧绰领着辽圣宗耶律隆绪、韩德让,率二十万辽国精锐部队南征大宋。辽军势如破竹,两个月的功夫,就一直攻到了澶州(今河南濮阳),距北宋都城开封仅一河之隔。

北宋宰相寇准坚持请求宋真宗御驾亲征、激励士气。当宋真宗的车驾出现在澶州前线时,士兵高呼“万岁”连延不绝,声震数十里,人人同仇敌忾、个个视死如归,很快就集结起数十万之多的援军与辽军对抗。这对萧绰的南征大计自然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不久又一个打击接踵而来——辽国名将萧挞凛在察看地形时,被宋军用弩射中身亡。辽军未战先丧大将,士气大受影响。萧绰审时度势,又加上韩德让的劝吿权衡,决定阵前议和。

辽宋达成澶渊之盟,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赵恒则称皇太后为叔母;维持宋辽之间旧有的疆界;宋国每年向辽国提供三十万金帛。双方结束了多年不息的争战,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相对和平。

同年,辽圣宗再一次为母亲加进尊号,使萧绰的尊号从统和元年的“承天皇太后”、统和二十四年的“睿德神略应运化承天皇太后”、一直加到了“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仁洪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

萧绰在1009年(统和二十七年)的十一月为耶律隆绪举行了契丹传统的“柴册礼”,将皇权交还给耶律隆绪,结束了她在辽景宗、辽圣宗年间四十年有余的摄政生涯,去南京安享晩年。不幸的是,就在南行的途中,萧绰染上了疾病。同年十二月十一日,她逝于行宫,终年五十七岁。

萧绰家族成员

萧绰系出自契丹审密集团拔里氏之少父房家族,其父萧思温乃是四朝(辽太宗、辽世宗、辽穆宗、辽景宗)元老,又辅立景宗,可谓权倾一时。萧太后之威名,远播于汉地。

萧绰的父亲是辽朝北府宰相及驸马萧思温,母亲是燕国大长公主也是辽穆宗的姊姊。萧绰有两个姊姊,三姊妹年纪差距颇大。长姊伊勒兰嫁宋王耶律喜隐,曾封为宋王妃,宋王叛乱后,被其夫牵连而遭废黜,称为夫人。二姊和罕嫁齐王耶律庵撒哥,封为齐王妃。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当年或次年生下景宗长女耶律观音女,971年(保宁三年),生景宗长子耶律隆绪即辽圣宗,又生两子两女,其中两子分别为耶律隆庆、耶律隆祐,两女分别为耶律长寿女、耶律延寿女,详见于《辽史》“皇子表”、“公主表”。另据《续资治通鉴长编》,早夭的耶律郑哥可能为萧绰所生第四子。

萧绰逸闻典故

据传韩德让和承天皇太后有过一段特殊关系,所谓“有辟阳之幸”。萧绰少年曾许配韩德让,还未来得及结婚,就被景宗选为妃子。《皇朝事实类卷》记载萧绰曾说:“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从这儿只能说明萧太后有与韩德让交好的意愿,并没有说与韩德让成了亲。也有人对此事表示质疑,疑点在于两人最开始时年龄与地位差距较大。也有人认为此事是宋人对萧绰的污蔑。

统和六年九月的一天,萧绰一反从前在皇宫中宴请皇亲众臣的惯例,在韩德让的帐室中大宴群臣,并且对众人厚加赏赍,并“命众臣分朋双陆以尽欢”。这场宴会被后世人认为是萧太后与韩德让自己举办的婚宴,所以才有了韩德让娶了萧太后的传言出现。

历史记载韩德无所避讳不断出入于萧绰的帐幕之中,出外游猎和处理政务,两个同案而食,并排而坐。宋辽澶渊议和时,宋朝派曹利用前往,“利用见虏母(指承天太后)于军中,与蕃将韩德让偶坐驼车上,坐利用于车下,馈之食,共议和事。”《乘轺录》云:“虏所止之处,官属皆从,城中无馆舍,但于城外就车帐而居焉。”

不管下嫁的事是真是假,但萧绰对韩德让的宠爱和器重是有目共睹的。涿州(河北涿州)刺史耶律虎古,只因不愤韩德让与“承天皇太后”关系亲昵,言语中对韩德让有失恭敬。结果,在大庭广众之下,韩德让竟然将耶律虎古活活击毙。还有一次,“承天皇太后”萧绰观看马球比赛。韩德让出场时,契丹贵族胡里室,不小心将韩德让撞下马。“承天皇太后”萧绰见状勃然大怒,当即将胡里室斩首。

统和二十二年(公元998年)十二月,萧绰取消耶律隆绪与韩德让的君臣名分:赐给汉人韩德让契丹皇族姓氏“耶律”,赐名“隆运”,并封“晋王”,隶属“季父房”。从此,小皇帝圣宗耶律隆绪便不再称呼韩德让臣子,而是改口叫“叔叔”了。一如辽国历代皇帝和摄政太后,韩德让也拥有私人“斡鲁朵”(宫帐)、属城,万人卫队,享受辽国“太上皇”的优厚待遇。由于韩德让没儿子,“承天皇太后”萧绰便规定:皇室的每一代都要贡献一个亲王,作为韩德让的后裔。

萧绰历史评价

因为其铁腕的政治手段及争议的残杀政敌事件,历史上对萧绰的评价一直两极化。

元版《辽史》的评价很简单,书中说:“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宋人的《契丹国志》便有了人身攻击,叶隆礼在《景宗萧皇后传》里指责道:“(萧后)好华仪而性无检束。”“后天性忮忍,阴毒嗜杀,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

萧绰墓葬

《辽史》记载,辽国景宗和萧太后的合葬墓在今锦州北镇的医巫闾山下,名为乾陵。根据《辽史》记载的地理位置,乾陵应该就在龙岗村附近。古墓的附近已经挖掘出了陪葬墓的墓志铭,“归葬于乾陵附祖宗之寝庙”、“葬于乾陵附孝贞皇太弟(耶律隆庆)之茔顺也!”而墓穴的下方,也就是村落之内,有两处高高隆起的墓穴,经确认是萧太后的两个孙子。根据辽国祖制,后代的墓穴要在长辈墓穴的下方,根据这个规矩,辽景宗的墓地应该在龙岗山的顶端。据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痛恨辽人,所以合宋灭辽之后,将辽国皇室的陵墓通通挖掘,墓穴内的金银器物抢掠的抢掠,毁坏的毁坏,显陵和乾陵也不例外。

萧绰艺术形象

由于《杨家将》故事的深入人心,“萧太后”三个字,几乎成了萧绰的专用名词。在民间传说中,她是“杨家将”的死敌,满门忠烈尽数折于她手,形象被无限丑化。

1982年歌仔戏《杨家将》:吴梅芳饰演萧太后;

1985年电视剧《杨家将》:李琳琳饰演萧太后;

1991年电视剧《杨家将》:陈玲娣、赵思敏、周贤珍饰演萧太后;

1995年电影《大辽太后》:慕青饰演萧燕燕;

1998年电视剧《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宫雪花饰演萧绰;

2001年电视剧《杨门女将》:戴春荣饰演萧太后;

2002年京剧电影《契丹英后》:袁慧琴饰演萧燕燕;

2006年电视剧《少年杨家将》:张瑞珈饰演萧太后;

2009年电视剧《千秋太后》:沈惠珍饰演萧绰;

2020年电视剧《大宋宫词》:归亚蕾饰萧太后;

2020年电视剧《燕云台》:唐嫣饰演萧燕燕。

标签: 承天皇太后

更多文章

  • 姚溱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姚溱

    姚溱(1921.03.20~1966.07.23),男,曾用名姚静,化名姚澄波,笔名秦上校、丁静、马里宁、秦佐、波光,江苏南通县金沙镇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的忠诚战士,中国新闻记者、编辑、军事评论家,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原

  • 邵志刚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邵志刚

    邵志刚(1907-1931),浙江绍兴县陶堰镇邵家溇人,出生于江苏吴江盛泽镇。江苏革命烈士。中文名:邵志刚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江苏吴江盛泽镇出生日期:1907逝世日期:1931信仰:中国共产党祖籍:浙江绍兴县陶堰镇邵家溇邵志刚烈士“和平老人”邵力子的次子,生母屠玉瑛为绍兴县平水镇上灶人。9读蒋

  • 冯毅之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冯毅之

    冯毅之(1908—2002),山东青州人,中共党员,高中毕业,历任北平左联组织部长,八路军四支队新一营营长,益都、淄川、博山、临朐四县办事处主任,鲁中区文艺协会主任,青州市长,中共山东省委文艺处处长,山东省文化局局长兼党组书记,山东省文联主席兼党组书记,山东艺术学院院长;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

  • 吴洪春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洪春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青联委员、盐城市政协委员、盐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江苏盐城标准草书研究会副会长。中文名:吴洪春外文名:wuhongchun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大丰草堰出生日期:1974逝世日期:—————职业:书法家毕业院校:中国美术

  • 叶铭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叶铭

    叶铭1866年生于杭州,祖籍歙县新州。书法家,篆刻家。西冷印社创始人之一。本名:叶为铭别称:叶铭字号:字盘新、品三,号叶舟所处时代:清朝—民国出生时间:1866年去世时间:1948年主要成就: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籍贯:安徽徽州新安居住地:杭州篆刻,宗法秦、汉之余,追踪宋、元,铁线朱文尤灵秀。光绪甲辰(

  • 黄绍辉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黄绍辉

    黄绍辉又名黄德润,1912年出生在四川盐亭县玉龙乡一普通农家。从小热爱劳动,八岁便放牛、煮饭、喂猪。读中学时,便代管学校图书室,以劳务补贴支付自己的生活、学习等费用。1930年在遂宁县精益中学毕业,两年后又考入成都华西协合中学校高中普通班。1935年冬,他以优异成绩被国民政府办的四川农村合作人员训练

  • 梁小鸾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梁小鸾

    梁小鸾(1918年,农历戊午年-2001年5月25日)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旦角,京剧演员,女,字乃鸣,河北兴安人,京剧旦角演员,祖籍河北兴安县。久居北京。中文名:梁小鸾别名:梁乃鸣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兴安出生日期:1918年逝世日期:2001年5月25日职业:京剧演员主要成就:京剧表演艺

  • 杨海生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海生

    杨海生(1922年—1970年),男,字海昧子,江西丰城县人。他是中国陶瓷美术大师以及陶瓷美术家。中文名:杨海生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西丰城县出生日期:1922年逝世日期:1970年职业:陶瓷美术大师代表作品:“百花齐放”大花篮童年时即来景德镇拜老艺人蔡寿生为师,学堆雕技术。由于她虚心好学,在堆、雕、

  • 陈之光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之光

    陈之光,1930年1月生于四川古蔺。曾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1949年毕业于泸州师范学校美术系。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于2016年1月11日晚8点50分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86岁。陈之光著有《李累·之光报告文学集》、《从水牢里活出来的人们》、《没有名字的烧

  • 姚北辰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姚北辰

    姚北辰,字啸青,一八九七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县姚窊村,从小立志救国救民,曾积极响应辛亥革命和讨袁革命。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独立第二旅少将旅长,后奔赴山西前线,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和中条山会战等战斗,在国家危急时,姚北辰将军积极抗日,英勇善战,深得民心。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军政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