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善本

刘善本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197 更新时间:2024/1/18 9:41:08

刘善本同志于1915年出生在山东省昌乐县农村。1935年,刘善本在“航空救国”思想的影响下,考入了杭州笕桥中央航校。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党空军八大队。1943年,刘善本等二十四个机组人员被送往美国学习,并于1945年春驾驶一批美国制造的B─24型轰炸机,取道印度回国。“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1968年3月10日去世,终年53岁。1975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为他平反昭雪,其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他是国民党空军中起义人中所景仰的先驱,是一面正义者的旗帜。他引导了我们不少的爱国志士飞向人民的怀抱,走上了平坦的社会主义光明大道!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善本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省昌乐县

出生日期:1915年

逝世日期:1968年3月10日

职业:空军

毕业院校:杭州笕桥中央航校

人物简介

刘善本(1915—1968),山东省昌乐县泊庄人。

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附中,1935年考入杭州笕桥中央航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党空军八大队任任作战参谋、上尉飞行员。抗战初期,随这支远程轰炸部队袭击日军。1943年被派往美国学习,1945年春,取道印度,绕道卡拉奇“就地待命”。1945年春准予驾机回国。1946年6月26日,他利用由成都去昆明运输美军移交的通讯器材的机会,巧妙地摆脱地面控制,驾机起义,飞抵延安,开创了国民党空军驾机起义的先例。泽东、朱德亲临欢迎大会,朱总司令还把他请到自己窑洞里作客。在他的影响下,国民党空军先后有100余人驾驶42架飞机起义。周恩来总理多次称,“刘善本同志是国民党空军起义的带头人”。1946年9月22日,毛泽东主席在其办公室接见了刘善本,让他到东北筹建第一所航空学校,并与他合影留念。1946年9月,他赴东北参加创办全国第一所航空学校(老航校)的工作,被任命为副校长。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他驾机领航,接受检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航空兵某师师长率部参战,曾经组织过人民空军的首例夜袭作战,并首次使用了电子对抗和照明轰炸的作战法。

他先后任延安总部航空教员、东北老航校副校长、第一航空学校校长、空军学院领航系主任、华东空军混成四旅副旅长、航空某师师长、空军军训部副部长、空军学院副教育长等职,对新中国人民空军的创建、成长和壮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获一级解放勋章。1955年授大校军衔。1964年2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1968年3月10日去世,终年53岁。1975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为他平反昭雪,其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人物生平

1946年6月26日,正当国民党政府不顾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建国的一致愿望,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扬言“要在三个月内消灭共产党”的时候,原国民党空军八大队上尉飞行员刘善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驾机起义,飞向延安。刘善本同志在同林彪反革命集团斗争中惨遭迫害、不幸逝世。我们这些曾在刘善本起义后的不同时期与之共过事的人,深深怀念这位好同志。

刘善本同志出生在山东省昌乐县农村。1935年,刘善本在“航空救国”思想的影响下,考入了杭州笕桥中央航校。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党空军八大队。这支远程轰炸机部队的爱国将士,在抗日战争的最初几年,也曾奋起为民族做出过壮烈的牺牲。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不抵抗主义”,八大队在撤至河西走廊、兰州一线后,便再也没有飞向抗日前线。

刘善本自幼聪颖好学,秉性刚正。1932年入北平大学附属高中部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学校进步组织和抗日爱国运动。1935年毕业时,面对国家民族危亡的命运,在“航空救国”的思想影响下,考入航空学校。同年夏到南京小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空军入伍生营”学习陆军知识。一年后,转入中央航空学校洛阳分校,在那里完成了初级飞行训练。1937年3月,又转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总校(1938年7月改为空军军官学校)中级班进行中级飞行训练。1938年底,毕业于该校轰炸科,后在成都空军轰炸总队、第六大队和第八大队任准尉、少尉、中尉飞行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刘善本所在的轰炸机部队被撤到河西走廊、兰州一线,没能飞上抗日前线。他团结一些飞行员,坚持锻炼身体,刻苦钻研航空理论和飞行技术,等待着抗日报国的机会。

刘善本开始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他和密友李鑫淼等曾打算去找当时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探寻抗日救国的正确道路,但未能如愿。于是,他便团结一部分飞行员,坚持锻炼身体,刻苦学习技术,等待为抗战效力的机会。

1943年初,刘善本作为副驾驶兼领航,参加青海大河坝、玉树、昌都的航线试飞。在大队长蔡锡昌因高空缺氧昏厥情况下,刘善本临危不惧,沉着驾机安全飞回,为在高原玉树建立第一个航空基地立下功劳。同年秋,他和二十四个空勤机组人员被送往美国学习,先后在4所航校和基地进行B—24型轰炸机飞行训练。他曾对领航计算尺提出改革意见,获圣地安娜航校奖励。1945年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即,刘善本驾驶一批美国制造的B—24型轰炸机,取道印度回国。飞到巴基斯坦卡拉奇时,被指令“就地待命”。眼看着与日本侵略军最后拼搏的机会没有了,他非常失望苦闷。

当时,抗日战争已露出胜利的曙光。刘善本壮怀激烈,一心要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中献上自己的满腔热血,但他又一次地失望了——在卡拉奇,他们突然接到了“就地待命”的命令,而且一“待”就是六个多月。直到日本投降之后,才被准予回国。6个月后,国民党当局才准予他们回国。他目睹国民党不顾人民死活,蓄意制造内战的现实,对国民党当局完全失望了,思索着如何对国家、民族作出自己的贡献。

原来,一向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国民党当局所关心的,并不是早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去,而是要保存实力,消灭共产党。刘善本等人回国后便被派去赶运军火。内战迫在眉睫!国民党政府的当权者们一心只想着“在三个月内消灭共产党”,竟然连湖南一带发生严重水灾,三百万人流离失所都置之不顾了。

早在美国学习和在卡拉奇“待命”期间,刘善本就曾私下阅读过英文版的《红星照耀着中国》(即《西行漫记》)。后来,他又得到了一本《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同志在该书中的第一句话“中国向何处去”?曾引导他思考过许多问题。他亲眼看到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正在进行的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两条道路的殊死斗争。刘善本彻底惊醒了,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再也不能迟疑、不能沉默了!

1946年6月22日,毛泽东主席发表严正声明,反对美国政府军事援蒋,挑起中国内战。第二天,在南京发生了十万群众向国民党政府请愿,要求停止内战、民主建国,却遭到残酷镇压。当时叫做“下关惨案”。6月26日,蒋介石公开撕毁国共两党签署的“双十协定”,调集30万大军进攻解放区。出于对全国人民正义愿望的支持和对国民党政府倒行逆施的抗议,就在这一天,刘善本利用由昆明往成都运送军火的机会,巧妙地摆脱了地面控制,在同机组人员张受益、唐世耀、唐玉文等同志的配合下,冒着生命危险,驾驶530号B─24型轰炸机安全飞抵延安,完成了“标志着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独立的新高潮”(朱德总司令语)的伟大义举。

在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中,空军被称为“天之骄子”,飞行员的生活是很优裕的。刘善本又素以学习成绩优异、飞行技术超群而负盛名,在一般人眼里,他更是“仕途”坦荡,是当时国民党空军中令人羡慕的佼佼者。然而,刘善本却视荣华富贵如粪土,宁肯同当时还处于弱小一方的解放区军民一道,钻山沟、住窑洞,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在延安,刘善本及其机组人员受到了党和人民的热情欢迎——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亲临欢迎大会,接见机组人员,朱总司令还把他们请到自己窑洞里作客。那时的解放区还不可能像我们今天对待驾机起义的同志那样,给予优厚的物质待遇,连延安商界联合赠送给刘善本等人的那份“厚礼”,也不过只是“香烟一条、饼干五包”而已。然而,刘善本却为自己能生活在人民之中而感到了真正的满足。8月14日,他以“这里的人情充满了温暖”为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广播讲话,表达了他决心同党和人民一道战胜困难、迎接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刘善本的起义,发生在那样一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已经远不再是单纯个人的行为了。正如当时一位诗人所写的:“这是一声响亮的信号”,它宣告“人民不朽,正义不朽,在黎明的号角里,一切魔怪都要退掉!”它极大地鼓舞了正在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而战斗的各解放区军民,也促使国民党军队中具有爱国之心的广大官兵重新思考和选择自己的道路。在他之后,国民党空军先后有42架飞机、100余人起义。单是刘善本原先所在的第八航空大队,从1948年到1954年的七年间,就有杨培光、俞渤、谭汉洲、谢派芬、阎磊、刘焕统、徐骏英、张雨农、毛履武、唐宛体等十数人先后驾驶飞机回到人民的怀抱中来。所以,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多次称“刘善本同志是国民党空军起义的带头人”。

时隔三十多年后,一位1948年驾机起义的同志。回忆往事,仍十分动情地指出:“刘善本同志是我们这些从国民党空军中起义过来的人所景仰的先驱,是一面正义者的旗帜。他引导了我们不少的爱国志士飞向人民的怀抱,走上了不平坦的社会主义光明大道!”

1946年9月底,他受总部委派,赴东北参与创建解放区第一所航空学校,于1947年2月到达黑龙江地区密山县东安镇,被任命为航校副校长。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又经常有敌机来袭扰。刘善本吃苦在前,主动作起义人员和教职员的思想工作。亲自兼任教官,既讲航空理论又教实际操作。教学设备缺乏,没有教材,他设计出计算尺模型,编写了《领航学》、《仪表学》等教材。还设计制作了测风盘,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个时期,航校、航空部队还广泛应用。在航校工作期间,不仅担负繁重的管理、教学任务,而且经常执行紧急的飞行任务。

1947年8月,按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命令,完成了空运地图的任务,受到上级的表扬。1948年冬,锦州前线缴获一架C—46型运输机,飞机破损严重,他为在航校增设C—46型飞机训练,冒着生命危险,驾驶这架飞机飞回航校。

1949年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刘善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9年9月24日,毛泽东主席宴请傅作义、刘善本、邓兆祥等国民党起义人员。指出:“由于国民党军中一部分爱国军人举行起义,不但加速了国民党残余军事力量的瓦解,而且使我们有了迅速增强的空军和海军。”

1949年10月1日,在举行开国大典时,刘善本驾驶C—46型飞机作为空中分队的领队长机,飞越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

1949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在老航校的基础上组建6所航空学校,刘善本任第一航空学校校长。

1950年6月,速成班学员毕业,他率领这些学员组建华东空军第四混成旅,任副旅长。

1951年11月,以第四混成旅第12团为基础,扩编为航空兵第10师,刘善本任师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作为航空兵师长率部参战,曾组织过空军的首例夜袭作战,并使用了电子对抗和照明轰炸等战法。

刘善本具有高超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战坚毅果断,为人豪爽热情,遇事严谨求实。1955年,他被授予大校军衔,并荣获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晋空军少将军衔。曾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还曾任空军学院副教育长。

“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吴法宪一伙进行坚决斗争,不顾个人安危,上书揭露林彪、吴法宪反革命罪行,结果遭到秘密关押和无端审讯,以及残酷迫害,于1968年3月10日不幸逝世。终年53岁。

1975年10月,空军党委作出决定,为刘善本平反,恢复名誉,并将其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标签: 刘善本

更多文章

  • 董桂芝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董桂芝

    董桂芝(1915—2007),女,河南坠子演员,河南清丰人。12岁拜师学艺,18岁成名于天津,在河北鸟市玉茗春茶社说大书,后来进入大剧场,和刘宝全等前辈同台演出,深受天津观众的欢迎。中文名:董桂芝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5年逝世日期:2007年因为董桂芝的哥哥董永信娶了程玉兰为妻,所以董、程结成双

  • 刘庆棠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庆棠

    刘庆棠,1932年生,辽宁盖县人。早年学习舞蹈。建国后,被送到苏联学习芭蕾舞。回国后,在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剧团任演员、演员队副队长。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期间,任中央芭蕾舞剧团革委会中共核心小组副组长、中共中央芭蕾舞剧团党委书记、文化部副部长、中共十大主席团成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

  • 谯国夫人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谯国夫人

    谯国夫人,广东高凉人氏,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善于结识英雄豪杰,公元550年,在参与平定侯景叛乱中结识后来的陈朝先主陈霸先,并认定他是平定乱世之人,公元551年,冼太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迁仕。梁朝论平叛功,册封冼太夫人为“保护侯夫人”。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陈朝立。公元558年,冯宝卒,岭南

  • 刘镇华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镇华

    刘镇华(1883—1956),河南巩义市人,原镇嵩军统领。曾授将军府阜威将军,辛亥革命后,他凭藉这支号称十万之众的地方武装,依违于各大军阀之间,先后投靠孙中山、袁世凯、段祺瑞、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最后归附于国民党蒋介石。曾任陕西督军兼省长、安徽省主席等职。1949年逃往台湾。1956年11月18

  • 古柏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柏

    古柏(1906-1935)男,汉族,江西省寻乌县人,中共党员,客家人。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古柏留下坚持斗争,任闽粤赣边游击队司令员。1935年2月,被派往赣粤边开展游击战争。3月6日在广东龙川上坪鸳鸯坑被国民党军包围,在掩护同志们突围的战斗中

  • 雷振邦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雷振邦

    雷振邦(1916-1997),北京人。满族。新中国最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从1955年到1980年,他谱写的电影歌曲多达一百余首,包括《刘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芦笙恋歌》、《达吉和她的父亲》和《金玉姬》、《董存瑞》、《马兰花开》、《花好月圆》、《吉鸿昌》、《小字辈》、《赤橙黄绿青

  • 利希慎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利希慎

    利希慎(1879年——1928年),名辑世,字延羡,男,汉族,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是香港著名的“利希慎家族”的创始人。中文名:利希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79年逝世日期:1928年主要成就:香港“利希慎家族”的创始人利希慎生于美国夏威夷,年青时在美国受教育。父亲利良奕是最早从中国到美国

  • 刘宝全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宝全

    刘宝全(1869年-1942年),男,曾用名刘顺全,字毅民,河北省深县人。京韵大鼓演员,刘派京韵大鼓创始人。作品有《大西厢》等20余段。中文名:刘宝全别名:鼓界大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省深县出生日期:1869逝世日期:1942职业:京韵大鼓艺人代表作品:《大西厢》等20余段主要成就:京韵

  • 尹昌衡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尹昌衡

    尹昌衡(1884—1953),原名昌仪,字硕权,号太昭,别号止园,四川彭县(今彭州市)升平镇人。曾任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教习(相当于校长)、四川军政府军政部长。辛亥革命时期的四川名人。少年时因其身材高大,异于常人,当地人又亲热地呼之“尹长子”。为了巩固自己在新政权中的地位,1911年12月22日凌晨,

  • 王占元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占元

    王占元(1861年2月20日—1934年9月15日),男,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人。原名德贤,字子春。因家贫投身淮军刘铭传部,后隶毅军宋庆部,1895年选入袁世凯的北洋新军,此后一路高升,累升为湖北督军,统治残暴,以贪鄙闻名。袁死后加入直系,1921年下野,寓居天津,后病亡于此。中文名:王占元外文名: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