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谯国夫人

谯国夫人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54 更新时间:2023/12/5 23:06:16

谯国夫人,广东高凉人氏,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善于结识英雄豪杰,公元550年,在参与平定侯景叛乱中结识后来的陈朝先主陈霸先,并认定他是平定乱世之人,公元551年,冼太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迁仕。梁朝论平叛功,册封冼太夫人为“保护侯夫人”。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陈朝立。公元558年,冯宝卒,岭南大乱,冼夫人平定乱局,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

基本资料

中文名:冼英

别名:冼太夫人,“岭南圣母”

国籍:中国(陈、隋朝时期)

民族:俚族

出生地:广东高凉

出生日期:公元512年

逝世日期:公元602年

职业:广东岭南地区军政领袖

官位:中郎将

爵位:谯国夫人

人物经历

谯国夫人,南朝时梁代南越高凉州(现广东阳江县西面)人,她约出生于南梁武帝萧衍普通元年(520)左右,史未载其名字,《隋书.列女传》(卷八十)以“谯国夫人”条目为其作传。家世代是南越的首领,占据山洞,部属有十余万家。夫人自幼贤明,多谋略,在娘家时,能够约束部下,行兵布阵,镇服百越。在本乡信义卓著。越人的风俗就是爱互相攻击。夫人的兄长、南梁州刺史冼挺,倚仗他的富强,侵略掠夺别的州县,岭表一带为他所苦。夫人多次规劝,因此别郡的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的有千余洞。梁朝大同(公元535年-公元545年)初年,罗州刺史冯融听说夫人有志行,为他的儿子高凉太守冯宝娉为妻子。冯融本是北燕的后裔。当初,冯弘投奔高丽的时候,派冯融的祖父冯业带着三百人过海归宋,从此留在新会。从冯业到冯融,三代是高凉太守。此时,夫人约束本族,让他们依从民礼,每次都同冯宝一起解决诉讼问题,首领中有犯法的,即使是亲族,也没有使其逃逸的。自此,政令有序,人们不敢违抗。

后遇侯景反叛梁朝,广州都督萧勃征召兵马驰援。高州刺史李迁仕占领大皋口,派人征调冯宝,冯宝想去,夫人阻止他说:“刺史无故不能召遣太守,肯定想骗你去一同谋反。”冯宝说:“你怎么知道?”夫人说:“刺史被召援助台城,可是说自己有病不去,铸造兵器,聚集部众,然后召唤你。如果你去了,肯定会被留作人质,用来胁迫你的部众。这个意思很明显,希望你暂时不要去,静观事态发展变化。”几天后,李迁仕果然谋反,派遣主帅杜不虏率领军队侵入赣石。冯宝闻听后,急告夫人。夫人说:“平虏是一员猛将。带领军队侵入赣石,就要同官兵相抗衡,大概不能回兵。迁仕在州里,就没有什么作为了。如果你亲自去,一定有战斗,应派使者去骗他,讲一些谦卑的话,送上厚礼,说自己不敢出来,想派夫人去参拜。他们听说只顾欢喜,肯定不予防备。这样我就带领千余人,步行挑着杂物,大声谈笑去送礼,待到栅栏下,贼人一定可以消灭。”冯宝听从了夫人意见。迁仕果然大喜,看到夫人部众都挑着杂物,就没有设防,冼夫人于是突然发动攻击,大胜。迁仕逃跑,在宁都苟安。冼夫人带兵与长城侯陈霸先在赣石相会,回来时对冯宝说:“陈都督非常值得敬畏,非常得民心。我看这个人一定能够剿平贼人,你应该重重赞助他。”

冯宝死后,岭表一带大乱。到公元559年(陈永定二年),夫人派她九岁的儿子冯仆带着各位首领在丹阳朝见皇帝,冯仆始任阳春郡守。后来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召冯仆到高安,诱他一同谋反。冯仆派人回去报告夫人。夫人说:“我家做忠臣到现在已经两代了,不能因爱惜你就有负于国家。”于是发兵抵御,带领百越酋长和章昭达里应外合,欧阳纥部众溃散。冯仆因为夫人的功勋,封为信都侯,又加授“平越中郎将”,转任石龙太守。诏令使者持节册封夫人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赏赐络驷安车一乘,给鼓吹一部,以及旌旗与节符仪仗,同刺史的级别一样。至德(公元583年—公元587年)中,冯仆死。后遇陈国灭亡,岭南一带没有依附隋朝的,几个州都奉夫人为主,号为圣母,保境安民。

隋派总管韦洗安抚岭外,陈将徐磴凭借南康拒守。韦洗到了岭下,徘徊不敢前行。当初,夫人把扶南犀杖献给陈主,到此时,晋王杨广拿出陈主留给夫人的信,告诉她陈国灭亡了,让他们归服,并且用兵符和犀杖作为凭证。夫人看见犀杖,确认陈国灭亡,聚集首领,整天痛哭。派她的孙子冯魂领着众人迎接韦洗,进入广州,岭南全部平定,皇上封冯魂仪同三司,册封夫人为宁康郡夫人。

不久,广州俚帅王仲宣起兵反隋,各地首领都响应他,在州城包围了韦洗,进兵屯在衡岭。夫人派自己的孙子冯喧带领军队救韦洗。冯喧同逆党陈佛智平时很要好,所以滞留不前。夫人听说候很愤怒,派人抓住冯喧,押在州牢中,又派孙子冯盎出讨陈佛智,战胜后,杀了佛智。进兵到南海,同鹿愿军队相会,一起打败仲宣。夫人亲自披着铠甲,骑着战马,撑着锦伞,带领铁骑,保卫宣诏使者裴矩巡抚诸州。苍梧首领陈坦、冈州冯岑翁、梁化邓马头、藤州李光略,罗州庞靖等都来参拜裴矩。于是,朝廷仍让他们统率他们的部落,岭表平定。高祖很惊异,拜冯盎为高州刺史,并赦免了冯喧,拜为罗州刺史。把宋康邑赏赐给冯仆的妾冼氏,依旧开谯国夫人幕府,设置长史以下官属,给印章,任凭派发部落六州兵马,如果有紧急情况,可以相机行事。下诏书赐夫人布帛五千段,令夫人训教子孙,遵奉教化。皇后把首饰和宴服一套赐给夫人,夫人将它们一同盛在金箧里,同梁朝、陈朝赐物各藏在一个仓库里。每年大集会,都陈列在庭上,用以明示子孙。她说:“你们应该忠心对待天子。我侍奉三代皇帝,只用一片诚心。现在赏赐的东西都在,这是忠孝的报答,希望你们常常记住。”

当时番州总管赵讷非常贪婪,岭南各处俚人獠人多有逃亡叛乱的。夫人派长史张融上奏,论安抚的办法,并说明赵讷的罪状,不能让他招抚边远之人。皇上派人考察赵讷,搜获他的赃物,后将其依法论罪。下诏委任夫人招慰逃亡反叛之人。夫人亲带诏书,自称是皇上使者,经过十余州宣布皇上的圣意,遍告各位俚獠,所到的地方尽皆臣服。高祖嘉奖她,赐夫人临振县汤沐邑。公元601年(仁寿初年),夫人逝世,谥号为诚敬夫人。

史籍记载

《隋书》卷八十列传第四十五《列女传》——谯国夫人。《隋书》记载,冯宝去世后,岭南大乱,冼夫人安抚百越各部,使境内安然无事。后来,陈后主降隋,冼夫人了解政局变化后,宣布归顺隋朝,并派孙子冯魂带兵迎接隋军,接管岭南。

历史评价

《隋书》:夫称妇人之德,皆以柔顺为先,斯乃举其中庸,未臻其极者也。至于明识远图,贞心峻节,志不可夺,唯义所在,考之图史,亦何世而无哉!

冼夫人德行的重要体现是忠和义。冼夫人为什么能一直得到中原认可?因为她总是把国家统一摆在第一位,两次不顾儿孙的安危,平定叛乱,在陈国亡国时,率众痛哭后才归降隋朝。

蔡东藩:冯夫人冼氏,谓非常人,诚哉其然。惟冼氏为一妇人,乃能鉴别枭雄,已非凡品,且为冯宝设谋,智赚迁仕,有此巾帼,不亚须眉。

周恩来: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吴晗:冼夫人是我国越族的杰出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妇女之一,他对当时当地的人民生活安定和生产发展有贡献,这样的人物是应该肯定的,应该歌颂的。故事剧里有穆桂英挂帅,佘赛花百岁挂帅,杨门女将等剧目,我要向戏剧家们建议,为什么不写冼夫人呢?她的一生是值得也应该写成历史剧的。

冼玉清:冼夫人是妇女为国立德立功之第一人;妇女开幕府建牙悬肘之第一人;妇女任使者宣谕国家德意之第一人;妇女享万民祭祀之第一人。

江泽民:当年冼夫人力排阻力,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让岭南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其功不可没,至今她仍为我辈及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张德江:构建和谐社会,冼夫人是个典范。建设文化大省,构建和谐社会,极有必要宣传冼夫人的历史功绩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加强。

赵剑敏:可隋朝在南方对岭南少数民族的平抚,则有赖于一个杰出的女性,一个丝毫不逊色于须眉的巾帼英雄。

家族故里

谯国夫人是高凉洗氏之女,世代是南越的首领,其兄长为南梁州刺史冼挺。夫君为高凉太守冯宝。谯国夫人的儿子为冯仆,孙子冯喧、冯盎。关于谯国夫人故里问题,电白、高州、阳江三地之间争议激烈。《隋书》曰:“谯国夫人者,高凉冼氏之女也。”《北史》载:“谯国夫人冼氏者,高凉人也”。《资治通鉴》载:“高凉冼氏,世为蛮酋,部落十余万家,有女,多筹略,善用兵,诸洞皆服其信义,融聘以为宝女。”

后世纪念

高城冼太庙位于广东省高州市市区文明路。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和1992年三次重修。共四进,总进深66米、面阔13.2米,建筑面积882.39平方米。

头门为单檐歇山顶。正殿为抬梁式木结构,殿内由两行8条圆形木柱支撑主体,花岗岩柱础。以墙体分隔梢间。正间有冼夫人木雕像,次间有落地罩木雕图案装饰。大厅与前檐之间以9副吉祥图案雕花屏风相隔。从明间前边延伸出拜亭一座,拜亭转角四柱均为石质通花龙柱,其周边连续镶嵌有十二生肖石雕图案栏杆。瓦面为重檐歇山顶结构,铺迭绿色琉璃瓦;脊梁饰双龙戏珠等立体灰雕图案。

中殿次间左右两边的墙壁上,各镶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一行,碑文阴刻1万多字,内容是与冼夫人有关的传记、记事、捐题、告示等。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视察高城冼太庙时,盛赞冼夫人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的精神,称她为“我辈及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同年,费孝通同志参观高州冼太庙,并亲笔题词“巾帼英风”。高城冼太庙成为人们瞻仰、缅怀冼夫人的重要场所,亦是弘扬冼夫人精神的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茂名市、高州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是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雷州的冼夫人庙座落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英利镇英利圩中街东侧,是雷州乃至湛江地区唯一的一间祀奉南北朝至隋朝时期民族巾帼英雄洗夫人的庙宇。此庙始建不详,明正德九年(1514年)重修,原建有正厅、拜亭、前厅和四周高5.5米,宽1米,长约150米的围墙,东北和西南角还建有两幢三层炮楼,总占地1500多平方米。原正厅坐北朝南,硬山顶,青石,砖瓦和杉木结构。

民国十年(1921年)曾被国民革命军以破除迷信为由而拆除神阁宝像,解放前、后一直被用作英利镇政府办公或办学校,1953年被粮管所接管,后又同租给蚕茧站和私人。直至1994年才退还庙宇的正厅、拜亭和前厅,1998年进行重修,1999年完工。至此,关闭了近80年的英利冼夫人庙重新香烟缭绕,烛光重燃,重现昔日光辉。让游客拜祭。1994年冼夫人庙被列为广东省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 谯国夫人

更多文章

  • 刘镇华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镇华

    刘镇华(1883—1956),河南巩义市人,原镇嵩军统领。曾授将军府阜威将军,辛亥革命后,他凭藉这支号称十万之众的地方武装,依违于各大军阀之间,先后投靠孙中山、袁世凯、段祺瑞、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最后归附于国民党蒋介石。曾任陕西督军兼省长、安徽省主席等职。1949年逃往台湾。1956年11月18

  • 古柏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柏

    古柏(1906-1935)男,汉族,江西省寻乌县人,中共党员,客家人。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古柏留下坚持斗争,任闽粤赣边游击队司令员。1935年2月,被派往赣粤边开展游击战争。3月6日在广东龙川上坪鸳鸯坑被国民党军包围,在掩护同志们突围的战斗中

  • 雷振邦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雷振邦

    雷振邦(1916-1997),北京人。满族。新中国最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从1955年到1980年,他谱写的电影歌曲多达一百余首,包括《刘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芦笙恋歌》、《达吉和她的父亲》和《金玉姬》、《董存瑞》、《马兰花开》、《花好月圆》、《吉鸿昌》、《小字辈》、《赤橙黄绿青

  • 利希慎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利希慎

    利希慎(1879年——1928年),名辑世,字延羡,男,汉族,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是香港著名的“利希慎家族”的创始人。中文名:利希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79年逝世日期:1928年主要成就:香港“利希慎家族”的创始人利希慎生于美国夏威夷,年青时在美国受教育。父亲利良奕是最早从中国到美国

  • 刘宝全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宝全

    刘宝全(1869年-1942年),男,曾用名刘顺全,字毅民,河北省深县人。京韵大鼓演员,刘派京韵大鼓创始人。作品有《大西厢》等20余段。中文名:刘宝全别名:鼓界大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省深县出生日期:1869逝世日期:1942职业:京韵大鼓艺人代表作品:《大西厢》等20余段主要成就:京韵

  • 尹昌衡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尹昌衡

    尹昌衡(1884—1953),原名昌仪,字硕权,号太昭,别号止园,四川彭县(今彭州市)升平镇人。曾任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教习(相当于校长)、四川军政府军政部长。辛亥革命时期的四川名人。少年时因其身材高大,异于常人,当地人又亲热地呼之“尹长子”。为了巩固自己在新政权中的地位,1911年12月22日凌晨,

  • 王占元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占元

    王占元(1861年2月20日—1934年9月15日),男,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人。原名德贤,字子春。因家贫投身淮军刘铭传部,后隶毅军宋庆部,1895年选入袁世凯的北洋新军,此后一路高升,累升为湖北督军,统治残暴,以贪鄙闻名。袁死后加入直系,1921年下野,寓居天津,后病亡于此。中文名:王占元外文名:w

  • 钟松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钟松

    钟松(1900-1995),原名钟雍田,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与胡宗南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学,积功至独立旅旅长,抗战期间,因云南反攻而于1945年5月11日成为第137位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国共内战期间,在陕北与彭德怀顽强缠斗,时任36师师长,行动迅速顽强,被称为“打不死的钟松”。1950年到台湾,19

  • 刘汉臣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汉臣

    刘汉臣(1902-1927.1.18),京剧表演艺术家,文武老生,曾在江南献艺,又同时受过“麒派”京剧的影响,也擅演部分麒派剧目,却非周信芳的弟子。1927年在津被军阀褚玉璞枪杀。是著名小说《秋海棠》男主角的原型。中文名:刘汉臣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02逝世日期:1927.1.18性别:

  • 刘郁白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郁白

    刘郁白,是电影《十月围城》中孙中山的保镖之一,原为风流倜傥的富家子弟,因家庭变故和情感失意双重打击使其堕于街头,终日沿街行乞,与大烟为伴。后因李玉堂的赏识和点拨重拾信念,加入到保护孙中山的革命队伍中来。中文名:刘郁白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扬州出生日期:1871年逝世日期:1906年职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