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耿况

耿况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210 更新时间:2024/1/18 5:10:27

耿况(?-36年),字侠游,东汉名臣。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王莽政权时期任朔调连率(即上谷郡太守)。王莽灭亡之后,被更始帝刘玄任命为上谷太守。后在长子耿弇劝说下归顺,帮助刘秀消灭王郎、平定彭宠叛乱。公元28年(建武四年),封为喻糜侯。公元29年(建武五年),奉诏入居洛阳。公元26年(建武十二年),耿况病故,他病重期间,刘秀数次临幸探望。耿况去世后谥号烈候。

基本资料

中文名:耿况

别名:耿侠游

国籍:中国(东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

逝世日期:公元36年

职业:将领,官员

主要成就:协助刘秀消灭王郎

协助刘秀平定彭宠

爵位:喻糜侯

谥号:烈候

人物生平

耿况的先祖在汉武帝时期,因为到扶风郡担任官员(二千石级别),就把家从巨鹿迁徙到扶风。耿况成年之后因为通晓经术被朝廷征为郎官,曾与王莽的堂弟王伋一起向安丘望之(字仲都,著名学者,世人尊称其为安丘先生)学习《老子》,后来被王莽任命为朔调连率(王莽时期改上谷郡为朔调郡。太守改称连率)。

公元23年(更始元年)二月,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建立更始政权,刘玄派遣使者招降河北各郡国,允许“先降者复爵位”。使者到上谷,耿况前往迎接,并缴上太守印信。使者接受印绶后,却没有归还的意思。后来上谷功曹寇恂率兵入见使者,强行取回印信。又以使者的名义传召耿况到馆舍。耿况来后,寇恂将印绶交给耿况。使者无奈,只得按照诏书恢复耿况职务。

公元23年(更始元年)九月,王莽被杀,天下大乱,更始政权的将领四处占据城池,随意撤换了郡县的太守县令。耿况因自己原本是王莽任命的官员,心中非常不安。

公元24年(更始二年)二月,耿况在上谷郡听说了刘玄迁都长安的消息,就命年方二十一岁的长子耿弇到洛阳去朝见刘玄,贡献方物,以图巩固自己的地位。

耿弇走后不久,就传来王郎在邯郸称帝的消息,耿况与上谷长史景丹商议之后,决定抵抗王郎的进攻,以图自保。

正在此时耿弇回到昌平,原来耿弇走到宋子县的时候,正赶上王郎起兵,他的随从都去投奔王郎了,耿弇独自一人去拜见刘秀,一见如故,后被王郎追捕,南下信都,耿弇与刘秀失散,就北上归家。耿弇回到上谷之后想说服耿况联合渔阳太守彭宠一起发兵南下支持刘秀,他知道自己年轻,自己说话父亲未必肯听。于是,他就去找深得耿况信赖的上谷郡功曹寇恂、门下掾闵业,请他二人去劝说耿况。

此时,王郎也派人到渔阳、上谷二郡来紧急征调军马,令其南下打击刘秀。北边各郡的大多数人都被王郎的势力所吓倒,都想归附邯郸。耿况对于双方究竟谁能够最终获胜,并没有成算。一旦站错了队,跟错了人,将来就是灭族之祸啊!因此,他还是迟迟没有作出任何反应,还在保持着观望态度。

寇恂、闵业见了耿况之后,对耿况说:“邯郸方面究竟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现在实在没法估计。大司马刘秀,是前大司徒刘伯升的亲弟弟,尊贤下士,可以前往依附。”耿况此时还在犹豫不决,举棋不定。耿况担心地说:“眼下邯郸的势力,如日中天。仅仅靠上谷郡这么一点人,怎么能够单独抵挡邯郸方面的进攻呢?如何是好?”寇恂进言说:“以下官看来,上谷郡没有遭到大的战乱破坏,兵精粮足。仅可控弦持弩野战的骑兵,至少有一万人之多!现在选择权在大人您的手中,可以自行决断。下官以为,此刻我等应与东边的渔阳郡联合起来,齐心协力,共同讨贼!邯郸的那帮乌合之众,算得了什么呢?”耿况大喜,于是派寇恂为使者,东行至渔阳,去见太守彭宠。

此时,渔阳太守彭宠也在刘秀和王郎之间犹豫不决,一见耿况也派人来劝说自己支持刘秀,就下定决心与耿况一起支持刘秀。

耿弇、寇恂、景丹率领的三千兵马与吴汉、王梁、盖延率领的三千渔阳兵马会合之后,一路南下,在广阿与刘秀的部队会师。刘秀非常高兴,封耿况为兴义侯,加大将军衔,并授权他自行任命偏裨将佐。

耿况看到刘秀如此慷慨地施恩进爵,也很感激。刘秀率军与王郎在钜鹿、邯郸等地作战期间,耿况不遗余力,紧密支援。征集所属各县的粮食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前线。所以耿况虽然本人没有直接上阵参战,然而他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他和彭宠不仅出兵、出将,而且出钱、出粮,为刘秀平定河北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元24年(更始二年)五月,刘秀消灭王郎,占据了赵、魏地区,声威大震。刘玄为防止刘秀进一步发展势力,决定要控制北方诸郡,他派出使者拿着诏书前往幽州,征召代郡太守赵永到长安去做官。耿况闻报,立即派人送信给赵永,劝他不要到长安应征,而是劝让他改道去邯郸拜见刘秀。赵永在半路上接到耿况的书信,立即改变了主意,他不再向西而行,而是转头南下,直奔邯郸拜见刘秀。

邯郸城里的刘秀看到赵永前来投奔自己,心中很是高兴,对他大加赞赏,命他以原职赴任,回去继续做他的代郡太守。不过,从此必须要接受刘秀的指挥。赵永答应了,辞别了刘秀就往回走。不料,对于刘玄忠心的代郡令张晔趁赵永不在家,竟然发表声明,声称愿意追随刘玄的长安朝廷,不再接受刘秀的指挥。同时,张晔还暗中与匈奴、乌桓方面联络,以为外援,公然与刘秀分庭抗礼。耿况派另一个儿子耿舒领上谷军进攻张晔。刘秀很高兴,马上任命耿舒为复胡将军,耿舒很快就击败了张晔,把代郡给夺了回来。赵永这才得以入城,继续做他的太守。

刚刚平定了代郡,上谷本地却出了事。五校流民军二十多万人,在首领高扈的带领之下,大举北犯,直逼进上谷首府沮阴城。耿况得报,急令耿舒回援。在耿况、耿舒父子的指挥之下,上谷军终于击退了五校军,保住了城池。

刘玄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任命苗曾为幽州牧,韦顺为上谷太守,蔡充为渔阳太守,一起去北边诸郡去上任。这样一来、耿况、彭宠的太守就做到头了,可韦顺、蔡充刚到北方不久,就被耿弇给杀了,耿况和彭宠就接着做自己的太守。与此同时吴汉也将苗曾杀死,吴汉、耿弇还乘机将北方诸郡的精锐骑兵全部掌握在手中,并入刘秀的部队。

通过一系列的事件,耿况不但为刘秀守住了上谷郡还帮助他拉拢控制了北方诸郡,使刘秀在北方诸郡的势力进一步稳固了。

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彭宠因为立下大功而没有得到预想中的封赏而起兵反叛。彭宠以为耿况与自己一样,都有重功,而恩赏都微薄,肯定也心中有怨气,就几次派遣使者去诱说耿况一起起兵反叛,但耿况不但不接受他的拉拢,还多次斩杀彭宠的使者。

公元28年(建武四年),刘秀命令建威大将军耿弇为主将,率领诸将乘胜前进,出兵北上围剿彭宠叛军。但耿弇担心洛阳朝廷中的人怀疑耿氏会和彭宠一样反叛。耿况听说此事之后,知道儿子的难处,立即派耿弇之弟耿国从上谷出发,赶到洛阳去侍奉刘秀——实际上是去做人质。耿况的举动,让耿弇和刘秀都安了心。刘秀十分高兴,进封耿况为隃糜侯。耿弇也爽快地接受了进军渔阳的任务。彭宠见势不妙,急忙派使者连夜北上,携以重金延请匈奴单于出兵相助。果然,匈奴派两个王引起兵南下助战。彭宠派遣弟弟彭纯率领二千多匈奴骑兵为一路,自己率领数万兵马为另一路,分别进攻汉军。匈奴骑兵经过军都的时候,被上谷太守耿况知道,他立即命令儿子耿舒带领上谷突骑狙击匈奴骑兵。双方接战,匈奴大败,两个王都被杀死,耿况、耿舒乘机率军攻占了军都。彭宠慌忙率领主力撤回渔阳。

公元29年(建武五年)春,彭宠叛乱被平定,刘秀为了表彰多年来耿况的功劳,派自己的舅舅——光禄大夫樊宏持节到上谷郡,前去迎接上谷太守耿况全家来洛阳定居。他让樊宏转告耿况说:“边郡是寒苦之地,适宜长久居住。”耿况丝毫没有迟疑,立即带着上谷耿氏全体族人,迁居洛阳。耿况到来之后,刘秀对其进行了重赏,不但赏赐了住宅,而且加封耿舒为牟平侯。

公元36年(建武十二年),耿况病重,刘秀几次亲临看望,除耿弇、耿舒、耿国都已经有官爵外,还任命耿况另外两个儿子耿广、耿举为中郎将,还亲赐医药,一时荣宠无双。耿况病房之后,谥封烈侯,最小的儿子耿霸继承隃糜侯爵位,这样一来,耿况六个儿子都成了东汉的高官贵爵。

历史评论

《后汉书》:“况、舒率从,亦既有成。”

东汉刘秀:“惟况功大,不宜监察从事。”

汉朝朱浮:“伯通与耿侠游(耿况)俱起佐命,同被国恩。侠游廉让,屡有降挹之言;而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

清朝王夫之:“王郎之乱,微耿况与宠之力不及此。”

人物成就

耿况发兵支持刘秀,参与平定王郎。王郎平定后,助刘秀抵御刘玄干预,控制北方各郡,又击退五校义军的进攻。彭宠叛乱时,耿况参与攻打彭宠,并击败彭宠的外援匈奴军。

家族后裔

耿况的子孙后代,在东汉一朝,两人当上了大将军,九人当上了将军,位列九卿的有十三人,娶公主为妻的有三人,列侯达十九人,担任过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级别官员的达到娄十百人。

儿子:耿弇、耿舒、耿国、耿广、耿举、耿霸

孙子:耿忠(耿弇之子)、耿袭(耿舒之子,尚显宗女隆虑公主)、耿秉(耿国之子)、耿夔(耿国之子)、耿恭(耿广之子)、耿文金(耿霸之子)

曾孙:耿冯(耿忠之子)、耿喜(耿文金之子)、耿宝(耿袭之子)、耿冲(耿秉之子)、耿溥(耿恭之子)

玄孙:耿良(耿冯之子,尚安帝妹濮阳长公主)、耿显(耿喜之子)、耿承(耿袭之孙)、耿箕(耿宝之子)、耿宏(耿溥之子)、耿晔(耿溥之子)

三世孙:耿协(耿良之子)、耿援(耿显之子,尚桓帝妹长社公主)、耿纪(耿秉曾孙)

五世孙:耿弘(耿援之孙)

史籍记载

《后汉书》、《东观汉记》、《太平御览》、《资治通鉴》、《畿辅通志》、《钦定日下旧闻考》、《读通鉴论》、《阃外春秋》、均有事迹记载。

标签: 耿况

更多文章

  • 刘翰东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翰东

    刘翰东(1894—1950),字维之,1894年(光绪二十年)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一个普通农家。中文名:刘翰东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94逝世日期:1950刘翰东(1894—1950),字维之,1894年(光绪二十年)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一个普通农家。1919年考入保定军校第八期炮兵科。1922年7月毕业,

  • 何长海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何长海

    何长海(1912年-1981年),浙江诸暨枫桥何赵(今赵家镇花明泉村)人,徙居杭州。中国极具实力的武术家和技击家,20世纪后半叶浙江省武术界泰斗和领军人物,著名武术家,“武林活拳”创始人。他8岁拜师韩庆堂,13岁学艺期间授徒,16岁拜我国著名武术家“江南第一腿”刘百川为师,攻学罗汉灵令门武功。中文名

  • 刘清泉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清泉

    刘清泉,1922年5月31日生于夏县高村。山西夏县人,1938年1月参加工作,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文名:刘清泉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22年5月31日逝世日期:2015年7月7日性别:男1958年12月--1960年5月为乡宁县委书记1979年为山西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1995年离休

  • 刻砖刘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刻砖刘

    民间艺术家。15岁开始随外祖父马顺清学习刻砖技艺。马顺清是天津著名刻砖艺人,在清道光年间,将天津砖刻发展为独立于建筑之外的民间艺术,并开创了堆贴法,扩大立体空间,使作品层次分明。刘凤鸣继承和发扬了马顺清的贴砖法,创造了天津刻砖的独特风格,被誉为"刻砖刘",以立体和半立体透雕见长,在方砖上所刻山水、花

  • 胡文秀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胡文秀

    胡文秀(1921年-1986年),山西文水人。刘胡兰烈士的继母。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文水县南家堡妇女救国会宣传委员。中文名:胡文秀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国出生日期:1921逝世日期:19861947年刘胡兰牺牲后,又相继送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中共文水县委常委,

  • 程继先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程继先

    程继先(1874年-1944年),男。一作继仙。号振庭,谱名遵孔,又名春德,玩票时曾名德振亭,时人常以“德老爷”呼之。先幼入小荣椿科班,从杨隆寿、姚增禄、陈春元学艺,先学老生,后受王楞先启发,改演小生。与杨春圃(即杨小楼)、刘春喜、郭春山、蔡荣贵等为师兄弟。武戏从杨隆寿、茹莱卿习艺,文戏得陆小芬传授

  • 曾一智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曾一智

    曾一智(1954年——2017年2月19日),出生于北京,原黑龙江日报社资深记者,高级编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著名文物保护志愿者、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第一名个人会员。1998年4月在《黑龙江日报》创办专事呼吁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刊《城与人》。为保护黑龙江、北京、东三省中东铁路沿线等地具有

  • 韩起祥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起祥

    韩起祥(1915~1989),中国陕北说书演员。男,汉族,陕西横山人。3岁失明,13岁学艺,30岁能说唱几十部书,会弹50多种民歌小调,是陕甘宁边区的盲演员。他自编自演了500多个新段子,热情讴歌新人新事新风尚。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作有《刘巧团圆》、《翻身记》、《

  • 孙玉奎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玉奎

    孙玉奎,北京人。1939年拜师于俊波学说相声。与白全福、郭全宝同窗学艺,先后与全常保、谭伯如、侯宝林、刘宝瑞合作。1945——1948年在西单启明茶社说相声,孙玉奎个性沉静多思,擅长文哏。他台风稳重、谐而不俗。2003年6月30日下午1:30分在北京去世,享年82岁。夫人回婉华亦是杰出的女相声演员。

  • 刘玉林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玉林

    革命烈士刘玉林,怀柔县桃山村人。1926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牛栏山中学党支部宣传委员。并化名刘平,与北平各高等院校的党组织,进步团体取得联系,传递各种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进行革命活动。1932年7月6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所捕。9月7日,反动当局诱降失败,便将刘玉林等4人押到保定南关杀害,刘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