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房秩五

房秩五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16 更新时间:2023/12/5 6:51:46

房秩五,生于1877年,卒于1966年,名宗岳,晚号陆园老人。桐城县浮山(今属枞阳)人,是清末秀才。因思想开明,而积极倡导新文化,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房秩五

别名:陆园老人

国籍:中国

出生地:桐城县浮山

出生日期:1877年

逝世日期:1966年

职业:教育家

代表作品:《浮渡山诗存》

简介

他自幼勤奋读书,颇有才学,少年应试时,就在县府名列第一。十七岁以后,他在家乡教了八年私塾。吴汝沦在安庆创办桐城县学堂时,听得知他博学多才,特邀请他为学长。1902年春,房秩五到安庆蔡家教书,不久结识了刚从日本回国的即陈独秀等主张维新的爱国知识分子,建起了“青年励志学社”,每周聚会,讨论国事,还在安庆北门的藏书楼发起爱国反帝爱国演说会,促进了革命思想在安徽的传播。后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赴日本考察学制后回国,在安庆巡抚衙门南院筹建桐城县学堂,自任堂长,翌年招生开学,选聘学行优秀的房秩五为学长。

1904年春,陈独秀领他们共同创办了安徽第一份民主主义革命刊物——《安徽俗话报》,陈为该报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房秩五负责教育编辑,以“救亡图存,开通民智”的宗旨,揭露帝国主义对华各种侵略表现,向读者广泛介绍新知识、新思想,抨击传统的封建文化思想。

当年秋天他东渡日本去学习教育,在日本结识了女革命家秋瑾,领悟了革命道理。1905年夏,安徽公学增设“公立速成师范学校”,房秩五被邀回国主持,到芜湖积极兴办速成师范,同时继续参加《安徽俗话报》编辑工作。不久,因登载外交消息,为驻芜英领事要求,中国官厅勒令停办报纸。

1905年回国后,房秩五在芜湖从事办学、办报工作一段时期。1912年,许士英出任司法部长,他应邀至北京,主编《司法公报》,后任《东三省日报》主笔、《司法报》主编。第二年春,因在东北刊登武昌起义的消息被军阀殴打,身遭摧残。1916年,他任交通部视察。

1921年房秩五出任芜湖道尹。在任期间,他协助许士英等进步人士反对军阀倪道琅贿取选票、包办选举,由此并取得了胜利。但他立志文化教育事业,厌恶官场F·B,1924年,他辞官到浮山创办图书馆。

由于他依然热爱教育事业,1925年又创办了浮山小学。1928年,他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历尽艰苦创业,四处奔波找优秀教师,在桐城创办了浮山初级中学,自己任校长和董事长。他省吃俭用、节衣缩食,连住的地方也没有,以华严寺、金谷岩为家,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1929年才在学校旁边建造了“双瞻阁”房屋,才算有了固定的住所。由于房秩五一直在浮山致力于教育事业,学生众多,他以自己的职业与声望支持革命工作,还掩护过王步文、孙炳文烈士夫人等***人,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1941年,日军飞机轰炸了他的学校,他痛不欲生,但仍不气馁,去上海、香港等地控诉日军罪行,为学校积极募捐,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筹款四万多元,终于使得学校得以恢复。在抗战胜利后学校得到发展,于1946年增设了高中部。教学及管理之余,他还写下了大量诗歌,至今有《浮渡山房诗存》,大书法家沈尹默给他题写的书名,光明甫、方孝远为此书作了序。

建国以后,房秩五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出席了第一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理到住处看望了他,并赞扬了他为教育所作的贡献。

后来,房秩五历任安徽省第一至三届政协副主席,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

生平

房秩五父以塾师为业。秩五幼随父读,未及冠,因生计维艰,即以课徒为业,时达了又年。

1902年,秩五馆于安庆,得以结识陈独秀等进步人士,获益良深,常往安庆藏书楼登台演讲,抨击时弊,词情多激昂,听者动容,后遭清政府通缉。同年秋,随吴挚甫赴日考察学制,归国后,襄助创办桐城中学堂,并邀为学长。

光绪三十年(1904)二月,陈独秀与房秩五、吴守一等于安庆创办《安徽俗话报》,此为安徽有史以来第一份白话报纸。

1904年秋,房赴日攻读速成师范科。1905年夏,安徽公学增设速成师范学校,秩五应李光炯电邀归国,主持速师校务。并继续从事《安徽俗话报》编辑工作。由于此报反帝反封建色彩甚浓,是年被清政府查封。

1911年春,秩五应友人邀,赴奉天(今沈阳)任《东三省日报》主笔。在其主持下,该报刷新版面,变革文风,常发表斥责帝国主义罪恶及披露朝政腐败的文章,文字通俗、辛辣,遭当局敌视,屡受警告。东北乃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发迹之地,满清贵族势力在此盘根错节。武昌起义后,这里防范更严,加紧侦探密捕革命党人,房亦被列为疑犯,臂骨遭巡捕击折。他在友人的帮助下,辗转潜往天津,才免遭暗算。

1912年春,秩五的挚友许世英出任司法部长,邀房至北京主编《司法公报》,他客观地编发司法政令与社会新闻,常著文针砭时弊,宋教仁遭袁世凯暗杀,他痛撰挽联追悼,揭露袁的罪恶。1921年回皖,参加安徽各界开展的“反贿选”斗争。后归故里浮山,致力于办学。为此,他不顾辛劳,四处奔走募集经费五六千元,于风景秀丽的浮山,营建校舍,于1925年创立浮山小学。继之,又赴上海、南京、北京、天津等地,计募集一万三千余元,构建校舍,于1928年将浮山小学改为初级中学,自任校长。所聘教师,多为术德兼优的进步人士。原文化部长黄镇,当时受聘为美术教师。

入党

秩五先生思想进步,与我党关系甚密。他在浮山中学主持校政时,掩护地下党员进行革命工作,暗中支持校内的地下党员教师向学生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因此,在该校读书者,不少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海、安庆等地的共产党人,多来此避居。当时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步文,曾于此居住数月。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孙炳文在上海遇难后,其夫人任锐掣领四个子女在浮山中学避居两年有余。中共党员陈雪吾、章遂明以及朱蕴山、周新民等,亦常往来于浮山中学。来后,先生热情款待,畅论世界情势与中国光明的前途。1928年2月,中共派吴克正到浮山公学建立党组织(身份是该校体育教员),克正在学校便以教员的身份在师生中进行革命活动,秘密发展党员,使浮山公学较早地建立起党团组织。先后吸收郑曰仁、黄静寰(黄桂元)、王靖疆、周福安、吴培炎等人入党;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如黄镇(黄随后亦在该校任美术教员)等。是年春夏之交,在浮山金谷岩召开会议,正式成立党支部,书记吴克正。

办学

1941年,日寇轰炸浮山,校舍被毁。先生多次赴上海等地募捐,筹款四万余元,重建校舍,恢复旧观;又筹集经费,于1945年开设高中班,将浮山中学办成完全中学。至此,其夙愿终于完全实现。由他倾注心血创办的浮山小学和浮山中学,为国家培育大量人才。

晚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秩五阅读开国大典的新闻,不禁由衷高兴,热泪盈眶,精神振奋地说:“我们华夏的历史,终于有了新的篇章!"1951年,他以特邀代表身份赴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于休息厅紧握他的双手,赞扬他为革命和培养人才作出许多贡献,并勉励他晚年要为人民政协多做点事情。朱德总司令亦专程前往他下榻处看望。此后,房秩五历任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66年,病逝于安庆,享年八十九岁。平生所作诗文很多,仅古近体诗就有300余首,辑入《浮渡山诗存》。

故居

房秩五是浮山中学的创办人。1929年,他为了便于管理学校,在学校之东北,建造了一座别具一格的小楼房。在阁楼上,可眺望石溪河对岸房秩五父母的坟墓。因援《诗经》内“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圮兮,瞻望母兮”之意,将阁楼取名为“双瞻阁”。

双瞻阁分三部分组成,前有门楼,中为阁,后为脚屋,四周有土围墙,共占1913平方米。阁为杨幼卿(留日学生,时为浮山中学总务主任)设计。其主体建筑面积192平方米,分上下两层,木楼板,楼下地坪用水泥铺成的。楼前为六边形小阁,全是玻璃窗户;阁下为宽阔的走廊,并置有水泥栏杆,中有石级可达门楼。阁前檐正中有匾一,文曰“双瞻阁”,初为上海知名人士沈尹默所题,现为原安徽省政协主席张恺帆所书。大门前三字,系仿照房氏书箱上的字体写就的,据说是房秩五的墨迹。从前,楼下为房秩五及其家属的卧室与客厅;楼上为藏书之所。建国后,房秩五捐献此阁为“浮山烈士纪念馆”,交浮山中学管理,后被当地林场占用。1984年,枞阳县人民政府作出决定,收回双瞻阁,交浮山管理处使用。当年,管理处重修此阁,并建造了职工宿舍。1989年,县政府将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年,由管理处主持,再度扩建了围墙,并新建了“紫霞居”、“邀月堂”,给房氏故居增添了光彩。

标签: 房秩五

更多文章

  • 马金镖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马金镖

    马金镖,山东派查拳名家,1973年6月,马金镖因水肿病逝世,终生教授拳术。马金镖品艺兼优,深受武林人士的爱戴和尊敬。原中共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先生,以及佟忠义、王子平等老先生,在1947年群英武术社成立时,亲自出席贺喜。1956年张之江重返群英武术社湖南路会馆时,还和马金镖摄影留念。为了缅怀武术家马金镖

  • 王克琴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克琴

    王克琴(1894年-1925年),女,京剧花旦。故于上海。1923年,农历癸亥年,冬:王克琴二次到汉口,演出于汉口大舞台。王克琴,京剧花旦。出生于1894年,生于旗籍世家,逝世于1925年。享年三十二岁。中文名:王克琴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94年逝世日期:1925年职业:京剧演员王克琴,

  • 陈恒安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恒安

    陈恒安(1909—1986),原名德谦,字恒堪,号宝康,贵州贵阳人。治学严谨,通古文字学。精研甲骨、金文、竹简、帛书等各体文字。书法诸体咸备,尤以大篆与行书见长,所作章法考究,结体精当,朴厚沉雄,雅俗共赏。有《邻树簃诗存》、《春茗词》、《殷契书法漫述》、《陈恒安书法选》。等留世。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

  • 谢冰岩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谢冰岩

    谢冰岩(1909~2006),江苏省淮阴市人。曾任新华社总社第一任秘书长、新闻总署办公厅副主任、出版总署出版局副局长、文化部计划财务司司长、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副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顾问,中国书法杂志主编、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等。于2006年7月24日19时12分,因病于北京逝世

  • 刘体智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体智

    刘体智(1879~1962年)民国官员、藏书家。字晦之,晚号善斋老人,安徽庐江人,晚清重臣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子。中文名:刘体智别名:善斋老人国籍:中国出生地:安徽庐江出生日期:1879年逝世日期:1962年职业:民国官员,藏书家刘秉璋在浙江巡抚任上时,正值中法战争爆发。他率军坐镇杭州。在战争的关键时刻

  • 邱陵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邱陵

    邱陵(1902年—1983年)毛纺织专家,字炳生,江苏通州(今南通)人。早年赴法勤工俭学,后从比利时维城纺织学院毛纺织专业学成回国以后,矢志“实业报国”,毕生致力于毛纺织工业的生产和科技工作,在生产建设、产品开发、设备选型、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卓著,对发展中国毛纺织工业生产和科技事业作出了显著成绩。另

  • 杨思一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思一

    杨思一(1901—1957),原名云亭,浙江省诸暨牌头区宜东乡(今城关镇)上杨村人,出身农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浙江省杭州市委副书记,浙江省委组织部长兼省纪检委书记;省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省委常委,副省长。19岁考入湖州省立第三师范,被选为湖州学生联合会总干事。1930年5月,在湖州县加入中国

  • 张同吾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同吾

    张同吾(1939~2015年8月8日)祖籍河北乐亭,出生于哈尔滨。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现首都师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中文名:张同吾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哈尔滨出生日期:1939年逝世日期:2015年8月8日上午9时47分职业:作家毕业院校:北京师

  • 段云峰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段云峰

    段云峰,(1888—1984),字巍霄。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1月8日)出生于直隶省保定府蠡县东孟尝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中农)家庭。中文名:段云峰别名:巍霄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保定出生日期:1888年1月8日逝世日期:1984职业:副总参谋长毕业院校:陆军大学段云峰,(1888—1984),

  • 龙振彪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龙振彪

    龙振彪(1914—2000)江西省永新县石桥镇梅田村人。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我军通讯专家。中文名:龙振彪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省永新县石桥镇梅田村出生日期:1914年逝世日期:2000年职业:我军通讯专家龙振彪(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