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梁辰鱼

梁辰鱼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100 更新时间:2024/1/8 6:03:49

梁辰鱼(约)字伯龙,号少白、仇池外史。曾作《红线女》等杂剧,但以《浣纱记》传奇最著名。此外还写过《远游稿》、《江东白苎》等。梁辰鱼是利用昆腔来写作戏曲的创始者和权威,因其作品的脍炙人口,无形中给予昆腔传布很大的助力。从元末到魏良辅时期,昆腔还只停留在清唱阶段,到了梁辰鱼,昆腔才焕发舞台的生命力,这是梁辰鱼在中国戏剧史上的重大贡献。

基本资料

中文名:梁辰鱼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昆山(今属江苏)

出生日期:1521

逝世日期:1594

职业:明代戏剧家

人物简介

其父梁介为平阳训导,“以文行显”。辰鱼身长八尺馀,眉虬髯,好任侠。不屑就诸生试。家有华屋,专门接纳四方奇士英杰。嘉靖年间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都与他往来,戏剧家张凤翼也是他的好友。他在当时的曲坛上颇负盛名,“艳歌清引,传播戚里间。白金文绮,异香名马,奇技淫巧之赠﹐络绎于道。歌儿舞女,不见伯龙,自以为不祥也”(焦循《剧说》卷二引徐又陵《蜗事杂订》)。

戏剧创作

梁辰鱼的传奇《浣纱记》,取材于春秋时代吴越兴亡的故事。首出《家门》云:“看今古浣纱新记﹐旧名吴越春秋”,可见此剧系依据名为《吴越春秋》的旧本改编而成。《录鬼簿》著录的元杂剧有《进西施》(关汉卿作)和《越王尝胆》(宫天挺作),剧本已佚。梁辰鱼曾“考订元剧,自翻新调,作《江东白苎》、《浣纱》诸曲”(《梅花草堂笔谈》)。他的作品可能吸收了元杂剧的成果。《浣纱记》的情节比史书上的记载和有关的历史传说更加丰富。如开头写范蠡与西施在苎萝西村的溪水边相遇并相爱﹐西施赠范蠡一缕溪纱作为定情之物。后越国为吴国所败,范蠡以国事为重,劝说西施到吴国去。临别时将溪纱分开﹐二人各持一半。末尾写灭吴之后二人在太湖舟中成婚,又取出溪纱﹐一同泛海而去。这些情节有助于塑造范蠡和西施两个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爱国者的形像。以二人的爱情故事和一缕溪纱贯串全剧始终,也使结构更加完整。剧本还著重批判了夫差的沉湎酒色、不辨忠奸,以及伯嚭的卑鄙贪婪、阿谀谄媚,而对含冤死去的正直有远见的伍子胥则深表同情,这类描写在明代中叶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编写的剧本,正如朱彝尊所说:“传奇家曲,别本弋阳子弟可以改调歌之,惟《浣纱》不能,固是词家老手。”(《静志居诗话》卷十四)该剧内容充实,辞藻华赡,“罗织富丽,局面甚大”(吕天成《曲品》),上演後受到普遍的欢迎,对推广昆山腔起了巨大的作用,因而成为昆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梁辰鱼的杂剧《红线女》,是根据唐代袁郊的文言小说《红线》改编而成的。剧本主人公红线虽然身份低微,但学识广博,武艺超群,胆大心细。她只身潜入魏博节度使戒备森严的住宅,盗走床头金盒,使一向飞扬跋扈的节度使田承嗣魂飞胆落,不敢向邻境发动不义之战。祁彪佳称此剧“工美之至﹐已几于金相玉质矣”(《远山堂剧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梁辰鱼还作有诗歌和散曲,但与他的戏剧创作相比,远为逊色。

今存著作﹐除《浣纱记》﹑《红线女》外﹐尚有诗集《梁国子生集》﹑散曲集《江东白苎》﹐据记载他还作有《江东廿一史弹词》和传奇《鸳鸯记》﹐杂剧《红绡》﹐诗集《伯龙诗》﹑《远游稿》﹐均已失传。

作品介绍

梁辰鱼的传奇《浣纱记》,取材于春秋时代吴越兴亡的故事。首出《家门》云:“看今古浣纱新记,旧名吴越春秋”,可见此剧系依据名为《吴越春秋》的旧本改编而成。《录鬼簿》著录的元杂剧有《进西施》(关汉卿作)和《越王尝胆》(宫天挺作),剧本已佚。梁辰鱼曾“考订元剧,自翻新调﹐作《江东白苎》、《浣纱》诸曲”(《梅花草堂笔谈》)。《浣纱记》开头写范蠡与西施在苎萝西村的溪水边相遇并相爱﹐西施赠范蠡一缕溪纱作为定情之物。后越国为吴国所败,范蠡以国事为重,劝说西施到吴国去。临别时将溪纱分开,二人各持一半。末尾写灭吴之后二人在太湖舟中成婚,又取出溪纱,一同泛海而去。这些情节有助于塑造范蠡和西施两个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爱国者的形象。以二人的爱情故事和一缕溪纱贯串全剧始终,也使结构更加完整。

作品评论

梁辰鱼得到过著名音乐家魏良辅的传授﹐又与郑思笠等精研音理,对改革昆山腔作出了贡献。他的曲在当时广为传唱,如吕天成《曲品》所说:“丽调喧传于《白苎》,新歌纷咏于青楼。”《浣纱记》“关目散缓”(徐复祚《曲论》),过于重视文辞音律而忽视戏剧冲突的设计和安排,宾白中骈偶语过多,这些缺点对後世传奇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自清代中叶以来,《浣纱记》中的许多单出,发展成了昆剧舞台上经常上演的折子戏,像《回营》、《转马》、《打围》、《进施》、《寄子》、《采莲》、《泛湖》等,都很有名。现存《浣纱记》较早的版本,是明代万历年间金陵富春堂本、金陵文林阁本和崇祯年间怡云阁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第50种即据怡云阁本影印。通行的有明末《六十种曲》本。

梁辰鱼的作品吸收了元杂剧的成果。《浣纱记》的情节比史书上的记载和有关的历史传说更加丰富。梁辰鱼对推广和改革昆山腔起了巨大的作用,因而成为昆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浣纱记》

在明朝嘉靖年间,音乐家魏良辅对昆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昆腔的曲调、旋律与唱法都得到极大的丰富与提高。当时受到了很多戏曲作家、音乐家的赏识,纷纷响应,协同变革。著名的戏曲作家梁辰鱼就创作了以昆腔演唱的《浣纱记》传奇剧本,对于昆腔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不小的影响。;梁辰鱼(1519—1591),江苏昆山人。祖先为当地望族,家境比较富裕。他生就异相,身高八尺有余,疏眉虬髯,风流自赏,放荡不羁。虽然很有文才,却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曾作有《归隐赋》,以表示自己愿在家乡隐居的志向。喜欢与有理想、有抱负或是有奇技异术之人交往。名将戚继光曾慕名造访,名士张凤翼与他最为知己。梁辰鱼能写善唱,啭喉发音,声如金石。嘉靖中叶,魏良辅开始改革昆山腔,并创制了《水磨调》。梁辰鱼得到魏良辅的传授,又和当时的音乐家郑思笠、戴梅川、唐小等人,精研乐理,继续改革。为了扩大昆腔的影响,他著有杂剧《红线女》、《红绡记》及传奇《浣纱记》,受到梨园子弟的欢迎,纷纷演唱。其中尤以《浣纱记》一剧最负盛名。

《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写越国君臣团结图强,休养生息,终于破灭吴国的故事。据说,这出戏是第一次成功地把《水磨调》用于舞台。该剧排场热闹,曲调铿镪,一时引起轰动。王世贞有诗:“吴闾白面冶游儿,争唱当梁郎雪艳词。”潘之恒则赞曰:“一别长干已十年,填词引得万人传。”可见《浣纱记》一剧万人争观的场面。剧中的《回营》、《转马》、《打围》、《进施》、《寄子》、《采莲》、《游湖》等出,一直是昆曲舞台上经常演出的优秀折子戏,后来在各地戏曲舞台上的西施的故事,很多也都源于《浣纱记》。

梁辰鱼的文学作品里出现了大量女性形象,既有侠肝义胆的巾帼英雄,也有神话传说中的仙界女子;既有纯洁娇憨的怀春少女,又有细腻温婉的闺中思妇;既有重情的底层女子,也有孤独的深宫怨妃;此外,还包括年华已逝犹未嫁的女性和少数民族的女性。梁氏创造了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女性世界。

梁辰鱼作品中所建构的女性世界丰富多彩,对女性或歌颂其功业或同情其遭遇或赞扬其才艺,表现出梁氏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对女性人生价值取向的认可,梁辰鱼女性观的成因有三:特定时代氛围,梁氏个人生命体验和独特个性的融注,道家文化的影响。

诗作欣赏

【纨扇】

朝来两蛱蝶,分宿花房雨。

纨扇亦多情,拂尔双飞去。

【赠王卿】

绛罗裙软醉榴花,午夜高楼月倍嘉。

曲罢暗香人不识,半槽余暖在琵琶。

苏蕙

泪痕点滴锦花浮,几载抛梭织未休。

愿得璇图似夫婿,残丝断处认回头。

屈原庙】

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

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昼舞白霓幡。

龙舆已逐蜂头梦,鱼腹空埋水底魂。

斑竹丛丛杂芳杜,鹧鸪飞处欲黄昏。

【采石矶吊李太白】

停桡矶下奠椒觞,草木犹闻翰墨香。

飞燕已辞青琐闼,长鲸自上白云乡。

他年有梦游天姥,此夕无魂到夜郎。

西望长安漫惆怅,金銮春殿久荒凉。

标签: 梁辰鱼

更多文章

  • 赖传湘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赖传湘

    赖传湘,号镇之,1903年农历正月二十日出生于江西南康县东山乡马草村。兄弟4人,镇之排行第三,大哥传鸿、二哥传宾、四弟传江。传湘父母务农,家境颇贫,但仍望子成龙,省吃俭用让三个儿子读书。三子中只有传湘勤奋好学,成绩名列前茅。因而,父母就仅让传湘一人继续学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190师中将副师长。194

  • 童月娟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童月娟

    童月娟(1914年8月7日-2003年1月6日),本名万秀英,童月娟是她的艺名,另外,还有梁瑞英的别名。本籍中国杭州的她,为1930年代上海京剧、话剧、电影演员,随后从事电影制作并移民香港继续从事电影相关事业。1973年,她踏入政治界,于1980年代初期成为台湾第一位具有演艺背景的民意代表。2003

  • 任援道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任援道

    任援道(1890—1980),字良才,号豁庵,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1890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早年毕业于河北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平津警备司令。1937年12月12日南京沦陷,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大屠杀。在此民族危亡时刻,志士仁人共赴国难,而任援道却独有打算,他利用权术收编了镇江鱼雷学校的三艘炮艇及

  • 梁从学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梁从学

    梁从学(1903—1973年),安徽省六安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文名:梁从学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出生地:安徽省六安县出生日期:1903年逝世日期:1973年4月7日职业:军人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荣获一级八一

  • 何明志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何明志

    何明志(1958年—2009年8月27日),演员。1995年,何明志被特招为毛泽东的影视特型演员,他主演的主要影视作品《沈鸿》、《莱芜大战》、《长征组歌》、《士兵的故事》在观众中倍受好评,先后被评为中国栋梁工程“爱心大使”和国家注册高级咨询师等。2009年8月27日,何明志在四川华西医院病逝,享年5

  • 黄方刚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方刚

    1915年至1923年在清华学堂学习,与梁思成是同学。1924年至1927年在美国卡尔登大学获文科学士学位。1927年至1928年在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中文名:黄方刚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聊城出生日期:1901逝世日期:1944职业:著名哲学家代表作品:《苏格拉底》,《道德学》,《老子

  • 薛己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薛己

    薛己(1487~1559),字新甫,号立斋。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父薛铠,字良武,府学诸生,弘治中以明医征为太医院医士,以子已故赠院使。治疾多奇中,以儿科及外科见长。薛氏得家传,原为疡医,后以内科擅名。中文名:薛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国江苏出生日期:1487年逝世日期:1559年职业:医

  • 马增芬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马增芬

    马增芬,女,1921年出生于北京,西河大鼓演员。五岁随父马连登学艺,七岁登台,曾在平、津一带演出。建国后,任中央广播说唱团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196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擅唱短段,与其父共创西河大鼓“马派”唱腔。擅演曲目有《薛家将》、《花唱绕口令》,《江竹筠》、《一分钱一两米》等

  • 吴逸志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逸志

    吴逸志(1896—1961),名福胜,号锡祺,字学行,广东省丰顺县丰良镇莘陂村人。先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柏林大学。北伐战争时任第四军团长、支队长、第八路军总参谋、广东国防设计委员、中央训练团教育委员,1937年4月1日晋升少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九战区前敌参谋长,1939年7月12

  • 钱令希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钱令希

    钱令希(1916.7.16-2009.4.20),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人,工程力学家,中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毕业于上海国立中法上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最优等工程师学位,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