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郭汉英

郭汉英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40 更新时间:2024/1/19 1:52:19

郭汉英,男,汉族,1939年4月6日出生,籍是四川省乐山县,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员。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理论专业,1964年至1978年先后在二机部401所、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2010年6月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基本资料

名:郭汉英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四川省乐山县

出生日期:1939年4月6日

逝世日期:2010年6月5日

职业:科学研究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人物生平

1978年参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筹建工作,随后调入该所工作,任第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78年任副研究员,1986年任研究员,1985年被聘任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过中国物理学会会员、理事,中国高能物理学会会员,中国引力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会员、副理事长,国际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学会会员,国际数学物理学会会员,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会员,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协会数学物理协联成员,1988年获得人事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郭汉英退休后工作一直很勤奋,不仅做科研,也写了很多科普文章。他的生活很简朴,脾气也比从前好多了,尤其对年轻人很和蔼,很关照。近些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相对论的研究,做了一些很有趣的工作。2010年郭汉英因急性肺炎被送往北京中关村医院急救,但医治无效,于2010年6月5日5时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为了纪念郭汉英先生,特转载他逝世前的2010年3月25日,发表在上海《科学》杂志第2期上的《学术思想、学术争论和物理学的发展》一文。

主要成就

郭汉英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在场论和数学物理等研究领域成果显著,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郭汉英研究员在中国理论物理事业发展的若干重要关键时期发挥了独特作用,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为中国理论物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汉英研究员研究成果丰富,“关于引力规范理论的研究”1978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状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量子场论大范围性质的研究”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规范场的主纤维丛表述与Kaluza-Klein理论”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量子场论大范围性质的研究”198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量子对称性与量子群”200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直到当前他仍然领着一个团队对相对论理论做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观点。

个人语录

为了希望中国在跨世纪中出现自己的基础研究大家和独创理论,郭汉英研究员说,物理学对宇宙的了解,包括猜想只有4%,而完全不知的竟占到了70%。郭汉英研究员提出:“相对论体系存在有待验证的假定,基本原理不够完善,相互之间存在不协调;理论和时空观念都有需要改进之处”。

郭汉英经引用诺贝尔奖得主温伯格在《引力论和宇宙论——广义相对论的原理和应用》一书的话:

“物理学并不是一个已完成的逻辑体系。相反,它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巨大混乱,有些像民间史诗那样,从往昔英雄时代流传下来;而另一些则是像幻想小说那样,从我们对于将来会有伟大的综合理论的往中产生出来。”

学术观点

郭汉英

近代科学发展贯穿着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的争论,而且与哲学观点密切联系,这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缘由之一。物理学正面临着挑战,更应重视学术思想和学术争论。

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充满争论,量子物理最为典型。爱因斯坦、薛定谔等始终怀疑量子力学的完善性;玻尔、海森伯等组成的哥本哈根学派则不断为之辩护。关键在于波函数是否物理实在,如解释测量,等等。

爱因斯坦不断提出同时准确测定粒子的位置和动量的思想实验,玻尔均一一化解。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B.Podolsky)和罗森(N.Rosen)首先提出,后为玻姆所明确:彼此纠缠而空间分离的两个粒子组成的系统,会出现与相对论冲突的非局域作用或超光速信息传递,表明量子力学不完备,后称“EPR佯谬”。同年,薛定谔提出被称为薛定谔猫的思想实验,并提出纠缠态的概念。与此相关的争论和研究持续至今。

1964年,贝尔提出一个不等式,可以判别量子力学背后是否存在局域的隐参数理论。1970年代起,有关贝尔不等式的思想实验得以实现,都证实了量子力学,却没有与狭义相对论矛盾;其实,纠缠态作为量子态并无EPR的“信息”传递。相关研究还开辟了量子计算、量子传输、量子密码等重大理论和应用领域,不断取得进展。

相对论量子场论取得巨大成功,与实验符合极好;但微扰却存在不收敛的根本问题。至于引力场量子化的问题,至今未能解决。

物理研究必然涉及测量,量子物理测量却始终费解。如何区分测量仪器对被测量对象的影响,莫衷一是。

标签: 郭汉英

更多文章

  • 金开诚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金开诚

    金开诚男,1932年11月生,江苏无锡人,祖籍江苏吴县(今苏州),汉族。著名学者,历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中央执行局委员、宣传部部长,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副主席。专于文艺心理学及楚辞研究。著有《文艺

  • 朱益藩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益藩

    朱益藩(1861-1937),字艾卿,号定园,益浚弟,江西萍乡莲花人。光绪庚寅翰林,官至湖南正主考,陕西学政,上书房师傅,考试留学生阅卷大臣。曾任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著名书法家。中文名:朱益藩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省莲花县花塘村出生日期:1861年7月1日逝世日期:1937年3月10日职业

  • 端木正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端木正

    端木正,教授。安徽安庆人。回族。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系,1947年获清华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历任岭南大学副教授、历史政治系代理主任,中山大学副教授、教授、法律系主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法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

  • 胡海昌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胡海昌

    中国现代固体力学家。1928年4月25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在钱伟长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50年秋起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后为力学研究所)工作。1966年起参加航天技术研究工作。198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起任北京大学兼任教授。19

  • 李荣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李荣

    李荣(1920~2002),著名音韵学家、方言学家。笔名董少文、宋元嘉、昌厚等。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02年12月31日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3岁。李荣先生早年就读于温岭临海中学,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1943年进入昆明北京

  • 黄楠森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楠森

    黄楠森(1921.11-2013.1),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中国马哲史学会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中国恩格斯学会会长。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马克思主

  • 洪谦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洪谦

    洪谦(1909.10.21---1992.2.27),又名洪潜,号瘦石,谱名宝瑜,祖籍安徽歙县。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是维也纳学派唯一的中国成员。1909年出生于福建省,早在东南大学求学时,受到康有为的赏识,被推荐为梁启超的学生。后远渡日、德留学,在德留学时师从石里克。1934年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哲学

  • 顾孟余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顾孟余

    顾孟余(1888—1972),1888年出生于河北宛平(今北京市),原籍浙江上虞。幼读译学馆,后留学德国,毕业于柏林大学。1917年31岁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文科德文门主任、继而任经济系主任兼教务长。1925年遭北京政府通缉乃南下广州,12月1日出任广东大学校长,1926年6月辞职,10月任中山大

  • 张敬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敬

    张敬,字少聊,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生,13岁丧父,家庭生活紧张,幸得其舅(在北京海军部当文书)按月寄款接济,全家得以度日。1923年,张敬考入理工中学肄业(校址在南台吉祥山),学校距己家天皇岭较远,他每日快步往返,晚上在家帮母亲料理家务,并课督3个弟妹读书。张敬在理工学校毕业后,靠北京舅父

  • 傅璇琮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傅璇琮

    傅璇琮,(1933年-2016年),浙江宁波人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奠定学术基础。后因全国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留校任助教。因在政治运动遭受错误批判,被调至中华书局接受改造,并由此走上学术道路。历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编审,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副组长,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