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金开诚

金开诚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895 更新时间:2024/1/20 7:43:56

金开诚男,1932年11月生,江苏无锡人,祖籍江苏吴县(今苏州),汉族。著名学者,历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中央执行局委员、宣传部部长,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副主席。专于文艺心理学及楚辞研究。著有《文艺心理学论稿》、《艺文丛谈》,编注有《楚辞选注》等。因病于2008年12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金开诚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无锡

出生日期:1932年11月

逝世日期:2008年12月14日

职业:学者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中文系

代表作品:《漫话清高》,《文艺心理学论稿》,《金开诚文集》

祖籍:江苏苏州

性别:男

简介

金开诚193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年后历任北京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副主任,无锡市江南大学书画研究所所长、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院长。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心理学、书法及戏剧等方面的研究,出版有《文艺心理学论稿》、《楚辞选注》、《金开诚文集》、《金开诚书画作品选》等著作,讲过《“中和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等课程,在中华传统文化、文艺心理学、古文献学和书法艺术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北京大学燕园书画会(北京大学书画协会前身)首任会长、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携赵宝煦、金开诚、杨辛和陈玉龙四位教授加入,北大成为全国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最多的高校。不久张辛和葛路、罗荣渠教授也相继加入中国书协。

职务

金开诚1981年加入九三学社,先后担任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八届中央常委,是第八届全国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九、十届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他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学术成就

金开诚多年致力于美学心理学的研究,出版了多本专著,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学术理论界备受尊重。近年来金开诚关注中国书法和传统文化的研究,发表了有其独特见解的书法理论文章。发表书法方面的学术论文有《中国书法艺术特征》、《颜真卿书法艺术概论》、《北京朝碑版的书法艺术――兼论南北朝两大书法艺术潮流》、《以“狂”继“颠”,气成乎技――怀素自叙帖赏析》《论秦汉简帛的书法艺术》《书法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书法艺术的动力与情性》,《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等二十余篇。合作著有《书法艺术美学》,主编《中国书法文化大观》等。作品和传略载入多种辞书。

评价

金开诚与爱人赵婉琴在上小学时就认识。在赵婉琴眼里,这个相识相知了近70年的老同学和老伴,永远是那么勤奋、好学:“他是个特别用功的人,从小就非常优异,并且多才多艺。从无锡的高考状元到北大教授,他从未懈怠过学习和思考。教书之后,经常半夜因为想到好句子怕第二天忘记而爬起来,一字一句记录下来后才再次就寝。”

“他把名利看得很淡,出差从不收礼,又特别节俭,一件衣服穿出洞依然不弃。”

“他把教学看得很重。尤其是老了以后,有时讲完一堂课回到家累得再也站不起来了,我们劝他放弃,他却执著往之,乐在其中。他常常说,如果我讲的一两句话能让学生们受用一生,我也就无憾了。”

“他老了以后,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上。”赵婉琴说,霍英东的孙子刚专门写信给金先生,表示听了他的讲座后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了,这让金先生备感欣慰。

金开诚教授去世时,他的独生女儿、北京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金舒年一直守护在身边。“父亲非常刻苦,完全是发自内心地做学问。”在金舒年的记忆里,父亲刚留校工作那几年,家里条件很不好,只有一张桌子。“每天晚上父亲就把桌子让给我写作业,他自己把床单、被褥扒开,伏在床上写文章。”

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沈玉成和金开诚是大学同学,也是一生的挚友。沈玉成的女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宁回忆说,自己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去金先生家里玩。每次去,刘宁都特别喜欢听金先生聊天,听得“目不转睛”。

在刘宁的印象中,金先生非常重情义。早年,沈玉成曾在中华书局做编辑,有一次,中华书局更换办公家具,沈玉成就把一张书桌送给了金开诚。这张书桌在金家一直摆到现在。“金先生总是说,‘这张桌子是你父亲送给我的,它跟了我一辈子。’”刘宁回忆说,正是在这张书桌上,金老阅读了像《楚辞》这样承载着华夏文明精华的一本又一本巨著,创作了《文艺心理学概论》、《金开诚学术文化随笔》等一本本佳作,撰写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及其古为今用》、《谈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一篇篇广为传诵的美文。

“他的去世是九三学社的重大损失。”谈及金开诚老先生,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绍鸿唏嘘不已。九三学社的同事们不能忘记:曾任过三届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的金开诚教授,以自己的深厚学养和爱国热情投身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事业,在九三学社参政议政、履行民主党派职能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绍鸿副主席介绍说,金老多年来不辞辛苦,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笔耕不辍,积极建言献策。他在全国政协大会上所作的有关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及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等重点发言,多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金主席没有官架子。金老待人甚为谦和,甚至在旁人看来有些过于宽厚。‘’这正是他极富中华文化涵养的体现。”

“金老传承了学术界前辈的光荣传统与民主科学精神,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高尚品德和学识风范,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九三学社成员报效祖国。”绍鸿由衷地表示。

《漫话清高》

金开诚先生的《漫话清高》是一篇文化随笔性质的说理性散文,思想深刻,富有理趣。文章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入手,旁征博引,论述了清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清高在当代的社会意义,并大力提倡保持清高的气度,这对名利熏心之人无疑是一剂良药。品读时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作者对传统文化有相当深厚的积累,全文旁征博引,融通古今,其中的许多引证看似雪泥鸿爪,却环环相扣,凸显了文章的主线。学习时必须先了解文中所引用的人物典故,在此基础上辨别作者的思想倾向,进而提炼出“漫话”过程中所想要表达的观点。比如,文章开头举出的许由、陶渊明的例子,意在说明古人对“清高”的理解。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心理中,“清高”是一种与世俗的价值取向相悖离的思想和行为。清高的人一般不趋同于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因而不会获得较多的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即所谓的“富”和“贵”)。又因为这些人都具有常人不及的才能,所以在历史上人们一直以“清高”二字来褒扬他们。接下来所举的李白孟浩然的例子,意在说明“清高”标准在人们心目中的不确定性,从而证明“清高”在传统文化里并不是一个必须弄清楚的概念,它只代表着一种不从众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由此可见,古代的“清高”算不上是一个重要的为人处世的准则,更算不得是对一个人的较高的评价。

标签: 金开诚

更多文章

  • 朱益藩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益藩

    朱益藩(1861-1937),字艾卿,号定园,益浚弟,江西萍乡莲花人。光绪庚寅翰林,官至湖南正主考,陕西学政,上书房师傅,考试留学生阅卷大臣。曾任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著名书法家。中文名:朱益藩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省莲花县花塘村出生日期:1861年7月1日逝世日期:1937年3月10日职业

  • 端木正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端木正

    端木正,教授。安徽安庆人。回族。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系,1947年获清华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历任岭南大学副教授、历史政治系代理主任,中山大学副教授、教授、法律系主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法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

  • 胡海昌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胡海昌

    中国现代固体力学家。1928年4月25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在钱伟长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50年秋起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后为力学研究所)工作。1966年起参加航天技术研究工作。198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起任北京大学兼任教授。19

  • 李荣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李荣

    李荣(1920~2002),著名音韵学家、方言学家。笔名董少文、宋元嘉、昌厚等。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02年12月31日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3岁。李荣先生早年就读于温岭临海中学,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1943年进入昆明北京

  • 黄楠森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楠森

    黄楠森(1921.11-2013.1),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中国马哲史学会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中国恩格斯学会会长。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马克思主

  • 洪谦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洪谦

    洪谦(1909.10.21---1992.2.27),又名洪潜,号瘦石,谱名宝瑜,祖籍安徽歙县。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是维也纳学派唯一的中国成员。1909年出生于福建省,早在东南大学求学时,受到康有为的赏识,被推荐为梁启超的学生。后远渡日、德留学,在德留学时师从石里克。1934年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哲学

  • 顾孟余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顾孟余

    顾孟余(1888—1972),1888年出生于河北宛平(今北京市),原籍浙江上虞。幼读译学馆,后留学德国,毕业于柏林大学。1917年31岁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文科德文门主任、继而任经济系主任兼教务长。1925年遭北京政府通缉乃南下广州,12月1日出任广东大学校长,1926年6月辞职,10月任中山大

  • 张敬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敬

    张敬,字少聊,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生,13岁丧父,家庭生活紧张,幸得其舅(在北京海军部当文书)按月寄款接济,全家得以度日。1923年,张敬考入理工中学肄业(校址在南台吉祥山),学校距己家天皇岭较远,他每日快步往返,晚上在家帮母亲料理家务,并课督3个弟妹读书。张敬在理工学校毕业后,靠北京舅父

  • 傅璇琮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傅璇琮

    傅璇琮,(1933年-2016年),浙江宁波人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奠定学术基础。后因全国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留校任助教。因在政治运动遭受错误批判,被调至中华书局接受改造,并由此走上学术道路。历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编审,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副组长,清华大学

  • 张静如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静如

    张静如,男,1933年出生,北京市人。1950年起先后就读于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的研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8月29日21点47分,张静如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中文名:张静如国籍:中国出生地:北京市出生日期:1933年逝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