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杨亮功

杨亮功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194 更新时间:2024/1/18 12:02:53

杨亮功(1897—1992),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天津女子师范教员、安徽省立一中校长。1922年赴美国留学,两年后获斯坦福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1927年获纽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第五中山大学(今河南大学)教授兼文科主任、上海中国公学副校长、安徽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教育系主任,并就任监察委员。1938年调任皖赣监察使。1948年复任安徽大学校长。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亮功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巢县

出生日期:1897年

逝世日期:1992年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人物生平

1930年,杨亮功继任安徽大学校长,聘王陆一、张慰慈、丁绪贤分任文、法、理各学院院长,常导直为教务长,陆侃如、朱湘、常导直、刘英士、童冠贤、陈顾远、何鲁、陈景琪等分任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哲教、政治、经济、法律、数学、化学及物理等系主任。修订各院系课程标准及各项规程,并扩充图书仪器设备,提高教学水准。1931年7月,杨亮功辞校长职,省府以何鲁代理校长。

1933年1月,中国教育学会在上海成立。该会“以研究及改进教育为宗旨”,主要任务为研究教育问题,搜集教育资料,调查教育实况,提倡教育实验,贡献教育主张,促进教育改革,发刊教育书报。该会推选杨亮功、陶行知等十五人为理事,下设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民众教育、教育行政等七个研究会。

来台后,曾主持“二二八”调查工作。初任台湾师范学院教授兼教育系主任暨编译馆馆长。1950年调任“监察院”秘书长及“光复大陆设计委员”。1954年转任“考试院”考试委员。1958年出席联合国文教组织第十届大会。1959年,为纪念抗日英雄丘逢甲先生,杨亮功、萧一山、丘念台等开始筹办创建逢甲大学。1968年升任“考试院”副院长。1973年擢为“院长”。

1975年4月5日晚11时50分,蒋介石在台北草山官邸病逝,终年89岁。临终前蒋介石口授了遗嘱。在遗嘱上签字的有宋美龄、严家淦、蒋经国、倪文亚、田炯锦、杨亮功、余俊贤。1978年卸任,受聘“总统府资政”,兼政治大学教授。曾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1992年1月病逝台北。终年96岁。

人物著作

在《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自序中,杨亮功将自己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求学与教学、服务监察院、服务考试院、重归教学读书。其实,这四个阶段可以再简化为三个阶段,即求学与教学、从政、回归教学。《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即是对杨亮功人生中第一阶段经历的漫忆。

正像钱端升先生曾在自述中所说,一生“以教书为业,也以教书为生”。这句话用来形容杨亮功前三十年的生活也极为贴切。杨亮功1895年生于安徽巢县,跟那个时代的大部分人一样,幼年就读于私塾,在私塾中既接受过传统经典的蒙,也多少接触过声光电等格致之学的皮毛,甚至还领略过多与大自然接触的示范教育理念。9岁之后,杨亮功又进入了新式的养正小学,然后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以及庐州中学。杨亮功本人早年的经历,正是中国在西方列强冲击下,教育局面经历大变局之时刻,因此经历的教育模式可谓五花八门。1915年,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之际,杨亮功入北大预科,并于次年升入北大中文系,亲历了三年后爆发的五四运动。1920年杨亮功北大毕业,在安徽省立中学教书,然后于1922年前往美国深造,入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1924年6月获得斯坦福大学教育学硕士。完成斯坦福的学业后,杨亮功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就读一年,然后基于获得博士学位方便的考虑,随同哥伦比亚的学科成绩转入纽约大学教育学院,于1927年底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杨亮功先执教河南第五中山大学半年,然后应胡适约请担任中国公学副校长,中间还曾短暂离开中国公学,担任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校长。在这些经历中,蔡元培、胡适、蒋梦麟以及克柏屈等师长的“学术思想,以其对于我的为学、治事、做人,皆曾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杨亮功撰文款款回忆,抒发纪念之情。

综上所述,就这本书来说,说漫忆可能更为确切。选入该书的11篇文章中,有关于读书生涯的文章3篇,也有关于教学、办学生涯的文章4篇,甚至还有关于教师的纪念回忆文字4篇。而且,这些文字并非全部都首发于《传记文学》杂志,尽管《传记文学》发表了其中的大部分。

杨亮功坦言,“自清末至民初这一段日子,正是中国教育学术思想极大转变时期。由私塾转变到学校教育;由传统保守思想转变到接受西洋学术细想;由古典文学转变到提倡白话文。”作者早年三十年亲历教育大转型、学教育进而办教育的资历,应该说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经验都很丰富,这本《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值得对这段教育史感兴趣的读者一读。

《五四》:第一本五四运动史料集

杨亮功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时,亲历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正如杨亮功所言,“我在北京大学本科就读,正是北大学术风气转变最剧烈的时期,这个转变的结果竟导致了全国学术思想之转变”,此即是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对一个大学生留下的记忆。如果说对于杨亮功这一代人而言,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只是听众和看客的话,那么到了五四运动,杨亮功这一代人则开始独立地登上了历史舞台,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社会评价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发生,绵延月余。而三个月后,杨亮功和他的表兄蔡晓舟合编的《五四》即出版。而即便在今天来看,这种出版周期也是非常快捷的。

《五四》是记录五四运动的第一本史料集,自然在关于五四运动的所有资料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全书包括五四运动之成因、学生游行示威始末、全国各界对五四运动的响应、各个媒体的舆论、全国各地支持五四学生的函电等六大部分内容。1955年4月,大陆地区的《近代史资料》第5辑,曾从中选出前三章予以刊布。著名学者周策纵在撰写《五四运动史》时,即根据《近代史资料》中选载部分,参照蔡晓舟和杨亮功合编的这本《五四》前三章内容,具体情形可见岳麓版《五四运动史》。

标签: 杨亮功

更多文章

  • 张承先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承先

    张承先(1915.01.05~2011.01.26),男,曾用名张孝统,山东省青州府高苑县(今淄博高青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原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党组书记,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共河北省委原副书记,河北大学原校长,原北京大学工作组组长、党委书记,原中共平

  • 沈有鼎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沈有鼎

    沈有鼎先生(1908年-1989年)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中国逻辑学界的开拓者、先行者与天才人物。专长数理逻辑和中西逻辑史。他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他学贯古今,融会中西,是蜚声中外的大学者。中文名:沈有鼎国籍:中国

  • 孟宪承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孟宪承

    孟宪承(1894.9.21—1967.7.19),江苏省武进县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与教育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先生早年毕业于南洋公学中院和圣约翰大学,1918年留学美国华盛顿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21年又赴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深造。回国后,先后在东南大学、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清华

  • 范绪箕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范绪箕

    范绪箕,男,1914年1月5日生于北京,籍贯江苏江宁,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1938年、1940年分别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航空工学硕士和机械工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航空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著名力学家和航空教育家。致力

  • 周珏良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珏良

    周珏良(1916.3-1992.10),男,汉族,安徽建德(今东至)人,出生于天津,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48年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英语系研究院。历任清华大学外文系讲师,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北京外语学院英语系教授。英译作品《毛泽东选集》(合译)、《周恩来选

  • 陈大齐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大齐

    陈大齐(1886年—1983年),字百年,浙江海盐人。心理学家。1886年8月22日生于浙江海盐,曾任浙江高等学校校长,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代理校长。去台后,任台湾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著有《心理学大纲》、《现代心理学》等。见《民国人物小传》第6册、《当代中国人物志》,1983年1月8日卒

  • 马克宣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克宣

    马克宣,汕头潮阳人,国际动画协会(ASIFA)会员,中国动画学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及美术设计师、导演,曾任吉林动画学院副院长,教授,曾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教授。作为中国动画黄金时代的重要见证人之一,马克宣参与和执导的多部水墨动画片都是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作品《超

  • 周炳琳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周炳琳

    周炳琳(1892~1963),字枚荪,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县(今称黄岩区)人。被选为民革中央委员,后任全国政协二、三届委员。有《周炳琳文集》。1931年起长期担任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兼法学院院长,抗战时期担任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教授,并一度兼任西南联大法学院院长,还曾于1945年间一度担任西南联大常务委会代

  • 吕荧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荧

    吕荧(1915.11.25—1969.3.5),原名何佶,安徽天长人;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加入文艺团体浪花社,主持《浪花》杂志;抗日战争期间在西南联大复学,后任中学教师;1946年至1947年分别执教于贵州大学与台湾师范学院;1949年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1950年任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195

  • 赵希正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希正

    赵希正(1942-2016)辽宁辽阳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高级工程师。2016年8月2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中文名:赵希正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42年逝世日期:2016年8月2日毕业院校:清华大学1984年4月起历任黑龙江省电力工业局局长、党组书记,东北电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