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屏

王屏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96 更新时间:2024/1/11 4:30:16

屏(1919年-2007年)原名世宾,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人。1930年加入共产主义儿童团参加革命。历任红三军团第六师政治部宣传员、红军前总政治部保卫部秘书、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秘书、冀中军区政治部调查科长、中共鞍山市委社会部部长兼公安局长、辽东军区第一六五师政治部主任、辽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央外事政治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政治部主任、装甲兵副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7年6月8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基本资料

名:王屏

别名:李世宾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凤岗村

出生日期:1919年

逝世日期:2007年

职业:军人

信仰:共产主义

军衔:少将

政党:中国共产党

人物生平

王屏1919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1930年参加共产主义儿童团,并任乡儿童团团长。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3年参加了东方军攻打沙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任红3军团第6师政治部宣传员、红3军团政治保卫局收发员。

1934年10月随中央主力红军长征。

1937年初到东北军第67军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后在红军前敌总政治部保卫部任技术书记。

1931年9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山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政治服务队指导员、第五支队政治处副主任、第二支队政治处代主任、雁北察南十三县办事处除奸部部长兼人民武装部部长。

1939年起,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秘书,晋察冀抗战建国学院训练部主任,集中军区政治部调查科科长。

1943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9月-1945年8月)参加了交城、高百镇、神池等战役战斗。

1945年8月解放战争开始后赴东北,王屏任西满军区保卫科副科长、科长、中共鞍山市委社会部部长兼公安局局长、辽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独立3师改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冀热察军区165师,王屏任165师政治部主任。

1949年3月,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第165师改称第四野战军东北军区直属165师,王屏仍任政治部主任。后调任163师副政委。

解放战争(1945年8月-1950年6月)期间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解放鞍山和辽沈战役。

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后,任师政治委员,辽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第六十四军第二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辽宁省军区副政治委员,辽宁省军区军政治委员,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外事政治部副主任,中共科学院政治部主任。

1979年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政治委员。

2007年6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荣誉成就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王屏获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人物轶事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举行的授衔仪式上,年仅33岁的吴忠被授予少将军衔,从而成为解放军军历史上最年轻开国少将。

而王屏被授予少将军衔时,年龄36岁(1919年出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故不是解放军最最年轻的的少将。

新建立的鞍山人民公安队伍中,由于延安派遣的干部数量很少,绝大部分是留用的旧警察。市局一些要害科室也还被旧警察把持着,不要说开展对敌斗争,就是内部都有随时瓦解的危险。面对这种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王屏只有正视现实,从整顿内部入手,建立一支人民信任的公安队伍,才能狠抓对敌斗争,打击敌人的破坏活动,维护好社会秩序。

1946年3月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东北,鞍山我党政军机关暂时退出鞍山。鞍山保安司令部所属铁西医院院长安尔康,是一个地主家庭出身、叛变投敌的反革命分子。他以为反革命暴动的时机已到,便在国民党特务的操纵下暗中网罗人员,筹集武器,建立国民党地下军“鞍山挺进军第一团”,自任团长。先在乐天地一带抢掠,并嫁祸鞍山保安司令部,晚上到处打黑枪,制造恐怖气氛。张贴“欢迎中央军接收鞍山”的反动标语,悬挂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肆意扰乱社会秩序,阴谋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暴动,作为迎接国民党中央军的“晋见礼”。王屏发现线索后,布置侦察员打入安尔康组织内部,将他们的密谋查清后,秘密调集鞍山保安司令部和市公安局的武装力量,果断采取联合行动。

1946年3月23日清晨,安尔康一伙在乐天地一家鞋铺楼上,召集骨干开会,进行暴动策划。王屏率公安干警一拥而上,将这股反革命分子一网打尽。并立即召开公审大会,判处安尔康死刑。平息安尔康叛乱事件,敌特分子纷纷落网,敌伪势力受到严重打击,人民群众扬眉吐气,社会秩序迅速好转。

临危受命

1966年夏初,为期13天的亚非作家会议在北京召开,53个国家代表,5个国际组织的观察员出席会议。保证会议顺利进行事关重大,然而北京第一外国语学院却有人扬言要到会场上把学校党委副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郝禄揪出来批斗,让“革命行动”造成重大的国际影响。黑云压城,山雨欲来,陈毅驱车找到邓小平同志,请求委派一个既可靠、又有胆识的人担负保证会议安全的重任。邓小平凝神思索一番后,郑重推荐了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兴国籍将军王屏。

中央三次电催王屏进京,王屏火速赶到外交部,陈毅亲自将党中央任命他但任外事政治部副主任的命令书交到他手上,并且严肃地对他说:“周总理指示亚非作家会议召开期间,无论什么人,一律不准冲击会场。”

王屏同志接下命令,啪的一个立正行了个军礼,如同他数十年戎马生涯火线受命一样。

“你不怕‘戴高帽’、‘坐火箭飞机’?”

“只要党中央决定派我去,莫说‘戴高帽’、‘坐飞机’,就是坐牢、杀头,我王屏也决不说半个‘不’字!”

“要得!”陈老总一听,呵呵大笑。“我就知道你有这个‘牛劲’!”

厉斥小将

1966年6月24日下午,王屏来到第一外国语学院,几千名来势汹汹的“小将”,喊着“打倒王屏!揪斗王屏!”的口号,王屏面不改色心不跳,义正词严,厉声说:“你们口口声声,说是‘革命行动’,可你们知道革命首先要爱国,如果有谁胆敢不顾中央指示,冲击亚非作家会议会场,就是给国家,给人民抹黑,就可以说是反革命行为……”一席聋发聩的话,将一场正在策划中的冲击亚非作家会议的风暴及时平息下去。

保护周恩来

一天深夜,王屏陪同周总理到第二外国语学院视察。消息传开后,二院派不同观点的“小将”从四面八方一齐涌来,把总理和他的随员困住。总理刚出国访问归来,疲惫不堪,加上当时身体欠安,一时体力不支,脸色苍白,几乎晕倒。在这混乱之中,王屏和几个随员使劲顶住挤来的人群,可是无济于事。王屏急中生智,他敏捷地爬到一位随员肩上,像当年在战火纷飞的沙场上指挥战斗一样,威严地发出口令:“散开!目标礼堂跑步走!”周围的“小将”们猛然醒悟过来,跑大礼堂,等待总理接见。包围圈很快解开。总理的随员感激地紧紧握住王屏的手:“谢谢!谢谢!”。

人物评价

邓小平推荐王屏保护亚非作家会议时对陈毅说:“这个人靠得住”。

抗美援朝时期王屏将军为抗援朝后勤保障供给工作呕心沥血,日夜操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王屏将军,冲锋在前,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人不卸甲,马不卸鞍,足迹踏遍了东北的山山水水,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国防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王屏一生鞠躬尽瘁,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哪里困难那里上,多次临危受命,勇担重任,在风口浪尖里,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为解放军部队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标签: 王屏

更多文章

  • 阙中一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阙中一

    阙中一(1914—1995),原名阙桂兰,福建省永定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通信连班长、特务班长,中央通讯队分队长,担任毛泽东的警卫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进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后任中央军委警卫连指导员,军委交通局外交联络站政治协理员

  • 王润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润

    王润,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原北京科技大学校长。一直在北京科技大学工作。六十年代开始指导研究生工作,已培养出硕士及博士30余名。他译著《金属及合金的物理性能》,主编《金属材料物理性能》,该著作获全国优秀教材奖。1991年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16年7月29日17时1

  • 夏瑞芳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夏瑞芳

    夏瑞芳(1871—1914),江苏青浦(今上海市)人,字粹芳,出生于1871年,1897年集资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出任经理。成为中国近代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中央组出版机构。夏瑞芳还在1901年创办《外交报》杂志。在1904至1914年间,除出版教科书和各种读物外,先后创办发行了《东方杂志》、《教育

  • 谢义炳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谢义炳

    谢义炳(1917.4.3-1995.8.24),湖南新田人,气象学家,中国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和奠基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谢义炳一生从事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致力于灾害性天

  • 乔义生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乔义生

    国民党元老,山西临汾人。早年留学英国学习医学,求学期间曾倾身“孙中山伦敦蒙难”,求大义救孙中山。回国后任黎元洪的医官。1911年回山西策动起义,后任山西都督府外交司司长等。1929年后,历任镇江关监督、厦门关监督、国民政府委员、国大代表等。1949年后到台湾,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等。1956年4月7

  • 秦华孙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华孙

    秦华孙(1935年9月生-2017年2月3日),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外交官,是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1993年3月至1995年5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1995年至2000年2月)。1961年8月入外交部(1956-1961年在外交学院

  • 温宗尧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温宗尧

    温宗尧(1876-1947),字钦甫,广东新宁(今台山)人。幼年入香港中央书院(后改皇仁书院)读书,留学剑桥大学。1892年加入杨衢云创办的“辅仁文社”。1897年任北洋大学堂教习。1900年唐才常组织“自立军”,以温宗尧为驻沪外交代表。1908年,授驻藏帮办大臣。1911年11月,任南北议和南方参

  • 王襄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王襄

    王襄(1876.12.31--1965.1.31),祖籍浙江绍兴,世居天津。中国现代金石学家、甲骨学家。长期从事金石学、甲骨学研究,为中国的金石、甲骨学研究,特别是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与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编辑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政协委员

  • 李海霞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海霞

    李海霞(1893—1980年),又名时霖,今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人;自幼勤学,善书画;民国初,就读于上海法政大学,后考入外交部工作;民国13年(1924年),在瑞士日内瓦国际联盟工作,以外交官身份宦游法国、意大利、墨西哥等国;民国19年,任智利代办,任职期间,促使中国与阿根廷建交。并为在智利的无籍华人

  • 魏荣爵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魏荣爵

    魏荣爵(1916.9-2010.4),男,湖南省邵阳市人。民盟会员,南京大学声学所教授,中国著名声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曾任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美国声学学会会士;国际非线性声子、声学教育等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第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1945年到芝加哥大学和伊利诺大学主攻核物理,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