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光华

李光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69 更新时间:2024/1/18 8:45:15

李光华(1896年—1930年9月21日),出生于四川省梁山县太平乡(今重庆市梁平县荫平镇)一个偏僻农村,1925年投笔从戎,历任川军排、连、营、团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叛变革命,他看清了反动派的嘴脸,在目睹了反动统治阶级欺压人民的黑暗和腐败后,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李光华毅然回到家乡投身革命,1928年由三弟李次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7月任四川红军第三路游击队总指挥,组织1000多名游击队员“东征”,顺利渡过长江,到达石柱县的西界沱,在与敌军张晓平的部队进行激烈的交战中,终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同弟李次华一起被俘,9月21日被害于丰都,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生命,时年34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平县人民政府于1953年11月23日批准其为革命烈士。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光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县)

出生日期:1896年

逝世日期:1930年9月21日

职业:原四川红军第三路游击队总指挥

信仰:共产主义

早年经历

李光华,1896年出生于四川省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县)太平乡一个贫民家庭,从小喜欢看书,尤其爱好政治、军事,身材魁梧,声如洪钟;家中兄弟三人,分别叫李光云、李次华,都是中国共产党员。

光华从小品学兼优,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为维持全家生计,只好弃学辗转各地做小生意。初入社会,由于亲眼看到反动统治阶级欺压剥削人民的黑暗和腐败,李光华从思想上同情旧社会的劳苦人民。

当1925年李光华到县农技校、县蚕桑校教书时,接触到了一批有识之士,了解到了进步思想。

投身革命

光华最初在川军当兵,依靠自己的努力当到团长;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因不满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不忍百姓群众的民生疾苦,同时受到弟弟李次华的影响,他毅然回到家乡,与李次华、李维等人组织农民武装,成立了民团组织,李光华任太平乡民团团总,口号是“打富济贫、破仓分谷”,在他领导下,成立了农民协会和农民政治夜校;经三弟李次华等人介绍,李光华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看到许多贫困群众在春节和春荒时没有粮食吃,组织农协向当地土豪劣绅征收“三升捐”,共3000多石谷子(折合75万斤),采取“春借秋还、不要利息”的方式,把这些谷子借给农民渡过难关,农民有了收成后再归还(无力归还的就不归还),储备起来以应来年需用。农民政治夜校主要是给百姓开办识字课,宣传三民主义、马列思想,当时夜校里还有李次华从北大带回来的油印机、湿印机,用来印发宣传资料,群众们白天参加劳动生产,晚上在政治夜校学习。民团组织还担负阻击外围土匪,保卫百姓安全的任务。

在当时的战乱年代,很多地方的民众连肚子都填不饱,而太平、龙沙(今云龙)这带的百姓因为有了李光华的领导,有了农贷谷,得以顺利渡过难关,当地群众人人感激共产党的领导,争相称颂李光华的仁义之举。

举行起义

1930年7月,正当中共梁山地下党组织农民进行武装斗争之际,中共四川省委指示:“虎南的武装力量,与李光华领导的农民武装,合并成立四川红军第三路游击队,远征湘鄂西与贺龙部队会合,参加围攻武汉的战斗。”同年7月28日,虎南队伍开到龙沙。

龙沙、太平的民团以“打土匪”的名义,将部队拖到路上才宣布起义;第二天,三支农民武装1300余人,在忠县的黄钦坝宣告成立四川红军第三路游击队,由李光华任总指挥,王维舟任副总指挥,开始东征。

正当此时,李光华接到家乡族长李应轩阻止其举行武装起义的来信;他让次华以自己的名义回信给族长:“晚辈等倡举义旗,实乃被逼梁山,观我中华,列强虎视眈眈于外,军阀混战汹汹于内,百业凋蔽,民不聊生。吾等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敢不奋身苦战为前躯乎?今大事已起,犹如开弓弦响无有回头之箭,大江东去何来倒流之水……”他将族长的来信和自己的回信在游击队员中公布,借以激励斗志,稳定军心。

游击队东征,一路宣传革命,烧毁地租契约,惩办土豪劣绅,破仓分粮给穷人。从三元乡到九亭乡的黄岭垭时,突遇几百名反动民团阻击,李光华命令二大队的一个中队正面迎敌,游击队的十几个号兵将冲锋号一吹,枪弹还未向敌阵发射,就把前来阻拦游击队的民团,吓得狼狈逃窜,游击队乘胜昼夜兼程,经过三天两夜的急行军,到达了石宝寨,由于地下党组织早备好船只,第二日只用一个上午,队伍就顺利地渡过长江,到了石柱县的西界沱,然后翻过方斗山,登上月儿山,驻扎在西乐坪进行整训。

就在游击队顺利东进时,惊恐万分的反动军阀,向游击队疯狂扑来,在游击队到达西乐坪西南的石家坝时,遭到驻丰都的军阀陈兰亭下属部队及当地反动民团的围剿;敌军张晓平的部队在反动民团配合下,向西乐坪南边的山坪垭口发起了猛烈进攻。由于游击队事先作了准备,防守严密,火力集中,又居高临下,敌军几次冲锋都被打退。随后,敌军借反动民团熟悉地形,便改变进攻路线,分兵绕过林中小径,从西面插入西乐坪腹心地的回龙寺,集中兵力向游击队设在寺里的总指挥部发起攻击。扼守西侧的游击队对突如其来的敌人未加防范,被迫撤出阵地。东侧云集寺副总指挥秦伯卿所带的游击队,又被敌人封锁在一条狭长地带,无法向总指挥部增援。总指挥部陷入极端艰难危险的境地。

李光华决定突围。他率队撤出回龙寺后,刚爬上庙后的崖顶,就发现从西边来的敌人早已埋伏在这里。他急忙招呼身后的同志:"有敌人,莫上来!"与此同时,他便与围上来的敌人进行激战。终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同弟弟李次华一起被俘,他们被押往丰都,遭受酷刑,但他始终坚贞不屈。

慨然就义

李光华就义之日,被反绑双臂走向刑场,他边走边向街道两旁的群众点头示意,当来到浩荡奔流的长江边时,他心潮起伏,深深地一鞠躬,仰天吟哦着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慨然赴死。

临刑之前,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在刑场上讲话,他对刑场群众大声宣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呐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工农团结万岁”,一直到太阳西下,最终为了他的共产主义事业慷慨赴死,却未曾给家中父母幼子留下只言片语。

据说,光华行刑时,枪声响过,子弹从光华的额头穿过,但光华仍未倒地,而是大声说道:“我李光华只受一炮之打”。行刑的刽子手也被他的气势所震慑,不敢再开第二枪;后来有人给光华递上一瓢水,光华饮过,大呼过瘾,才倒地而亡。

为纪念红军第三路游击队的英勇作战和李光华、李次华两兄弟的奋斗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梁平县委、县政府将李光华、李次华兄弟出生地命名为“光华村”。

标签: 李光华

更多文章

  • 杨承宗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承宗

    杨承宗(1911.09.05~2011.05.27),男,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八坼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中国科技大学建校元勋、原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首任系主任,原合肥联合大学首任校长,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学院名誉校长。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34~1946年,在北

  • 田思嘉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田思嘉

    田思嘉,生前任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绍兴支队诸暨大队城东中队代理副政治指导员。2012年3月,田思嘉在一场火灾扑救中不幸牺牲。一个鲜活的生命,面对生死抉择,为了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毅然选择勇敢面对,用生命践行自己对人民的承诺,这种精神让人震撼。中文名:田思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绍兴出

  • 杨宽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宽

    杨宽(1914—2005年),字宽正,上海青浦人,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先秦史方面的研究。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师范科,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60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又回复旦大学历史系任教授。杨宽一生著述颇丰,但主要

  • 马飞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马飞

    马飞,潮剧导演、作曲家。中文名:马飞别名:马余辉国籍:中国出生地: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出生日期:1923逝世日期:1989职业:潮剧名教戏(作曲兼编剧)。主要成就:潮剧名教戏(作曲兼编剧)。代表作品:《珠宫血泪》、《西施》、《文素臣》等马飞(1923-1989),又名马余辉。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人。潮剧名

  • 印质明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印质明

    印质明(1928年-2008年10月8日),中国电影、话剧演员。河北香河人。1950年天津津沽大学工厂管理系肄业。1953年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结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1964年任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编导。2008年10月8日逝世。现安息于天津元宝山庄生命纪念公园。中文名:印

  • 钱之光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钱之光

    钱之光(1900.11—1994.2),浙江诸暨牌头王家宅人。新中国纺织工业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参与建立了新中国的纺织机械制造业体系,适时满足了大规模建设的需要,使我国棉、毛、麻、丝等纺织业得到全面发展。为了克服粮、棉争地的矛盾,解决人口的穿衣问题。他提出了发展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并举的方针,引进国外先

  • 范鸿仙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范鸿仙

    范鸿仙(1882—1914),1882年生于安徽合肥北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时聪颖好学。1906年,在安徽参加了同盟会,参与谋划了安庆起义、广州起义以及黄花岗起义和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积极筹划参与了光复上海、安徽、江苏的活动,还被同盟会委派负责南京的光复工作,他冒着生命危险,只身赴敌营,说

  • 杜昌友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杜昌友

    杜昌友是重庆市教育学会会员、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会员、重庆市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化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荣昌县化学中心教研组成员、荣昌县中学化学县级骨干教师、重庆市中学化学市级骨干教师。中文名:杜昌友外文名:ChanyoDU别名:无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国重庆市荣昌县出生日期:1978年2

  • 杨济源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济源

    杨济源,满族,浙江工业大学化材学院(化学工程0701班)大三学生,班长,天津蓟县人。2009年12月31日晚在浙工大朝晖校区北门见义勇为,抓小偷时与之奋力搏斗,全身被捅数刀,经医院抢救无效,于2010年1月1日凌晨去世。年仅22岁。中文名:杨济源外文名:YangJiyuan别名:杨帅男国籍:中国民族

  • 黄佐临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佐临

    黄佐临我国著名的戏剧,电影艺术家,导演。原名黄作霖,广东番禺人。1906年10月24日生于天津一个洋行职员家庭。上海解放前夕,他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剧影协会。新中国成立后,黄佐临的爱国热情和创作激情更是与日俱增,作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始人之一,他更是一位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以戏剧为生命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