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梁伯强

梁伯强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210 更新时间:2023/12/29 11:28:41

梁伯强(1899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医学教育家、病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梁伯强于1922年毕业于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到德国慕尼黑大学研修病理学,1924年获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回国后受聘为同济大学病理学副教授。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历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委,国家科委医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病理学会理事长。梁伯强一生从事于病理学研究工作,确立了严谨的尸体解剖制度,建成完备的病理学教研机构,对当时尚不清楚致病机理的肝硬化、鼻咽癌等病症提出了准确的论断,发表了《有关坏死后性肝硬化的问题》等著名论著;他注重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数百名病理学人才,是中国病理学研究的先驱之一。

基本资料

名:梁伯强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出生日期:189902.01

逝世日期:196811.28

职业:医学教育家、病理学家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现代病理学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品:《有关坏死后性肝硬化的问题》

所属党派:中国共产党(1956年加入)

人物生平

1899年2月1日,梁伯强出生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12年入读梅州乐育中学,1916年以全年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同年考进同济大学医学院,1922年毕业于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梁伯强被学校推荐到德国慕尼黑大学研修病理学,1924年获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1925年,梁伯强受聘为同济大学病理学副教授。

1932年,梁伯强受聘为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兼病理学研究所主任,时年仅33岁。新中国成立后,梁伯强继续在中山大学医学院任教授和病理学研究所主任。1937年至1938年和1948年至1949年两度出任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

1950年,梁伯强任卫生部全国卫生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顾问和地方病防治委员会委员。1954年,梁伯强任华南医学院第一副院长。1955年梁伯强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部学部委员。1956年,他的《有关坏死后性肝硬化的问题》(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1956)的论文。首先阐明中国有坏死后性肝硬化这一类型,并指出病毒性肝炎是产生坏死后性肝硬化的原因。1959年,发表论文《在原发性肝癌的形态学、病因学和在中国发病率的研究》。1960年受卫生部委托主编了中国第一部病理学教科书《病理解剖学总论》;1963年,他组建了肿瘤研究所和寄生虫病学、病理形态学、神经生态学、眼科学、药物学等五个研究室;兼任中山医学院肿瘤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964年出版病理教科书《病理解剖学各论》。

1968年11月28日,梁伯强在广州逝世,终年69岁。

家庭成员

清朝末年,梅城流行一种说法叫“上市梁、下市黄”,说的是梅城两大有社会影响力的家族。下市黄是指著名诗人、维新思想家黄遵宪所在的家族,而上市梁则是梁伯强所在家族的代称。

梁伯强的祖居位于梅城西区的黄泥墩,那一带也叫上市。梁伯强的高祖父梁慎桢是嘉庆年间的进士,官至礼部郎中。曾祖父梁心镜是道光朝举人,曾在福建担任州官。到了他的祖父这一代,也有叔祖父梁国瑞考中举人。梁家还与黄遵宪的下市黄家建立密切的联姻关系,像梁伯强的另一位叔祖父梁国璿就是黄遵宪的妹夫。

梁伯强就出生于这样一个书香氛围浓郁的官宦之家,他的祖父梁友琴只传下一个男丁梁劭勤(号寅恩),即梁伯强的父亲。梁家的男子多以投身教育为业,父亲梁劭勤是一名教师,任教于本乡小学和梅州女子中学;像写出著名《梅州风土二百咏》的教育家梁伯聪(号纪恩)先生,正是梁伯强的堂伯父。而梁伯强的嫡亲姑妈梁浣春是推动梅州女子教育的先驱,历任桂里女子学校、梅州女子中学、梅州女子师范学校校长。

主要成就

梁伯强开展尸体解剖研究,数十年来坚持解剖研究工作。到1965年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尸解总数已达7689例,居中国之首位,成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料。

梁教授非常注重病理研究所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建设。一位德国病理学教授曾对梁教授说:“你所用的‘尸解记录’非常好,我们德国的也没有那么完善。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提出:“广东要与肿瘤、结核病和麻[FS:PAGE]风病三大疾病作斗争。”1956年,他的《有关坏死后性肝硬化的问题》(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1956)的论文。首先阐明中国有坏死后性肝硬化这一类型,并指出病毒性肝炎是产生坏死后性肝硬化的原因。

梁伯强受卫生部委托主编了中国第一部病理学教科书《病理解剖学总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1964)。该书的出版有力地保证和提高了我国病理教学的质量。

1959年,梁伯强将肝病研究交由他的一位助手负责继续研究,他率领其他助手转而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鼻咽癌的研究。

1962年,梁教授宣读了《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性和组织发生学的研究》的论文,首先在国际上提出鼻咽癌的组织学分类;并详细描述各类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和组织发生;阐明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并辨证地论述了肿瘤实质和间质互相关系;肿瘤间质对瘤组织发生、发展和分化的影响。这一科学论断受到国际肿瘤学家的赞同。此文与《鼻咽癌发生学的研究》(中华病理学杂志,1960)至今仍被视为鼻咽癌病理组织学研究的经典性文献。

梁伯强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他教育青年教师和学生,要有献身事业的精神,当工作、学习出现困难时,要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梁伯强培养学生,既严格又细致,被他的学生称为“严师慈父”。“严”——严格而高强度训练,制定每周学习和工作计划,严格执行,周末检查,未能按计划完成任务的,毫不留情,勒令“补课”。“慈”——言传身教,细致指导,有针对性地要求青年教师全面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梁伯强为中国各医学院校和研究所,培养了杨简、何凯宣等一批杰出的人才。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全国病理学研究机构有将近一半的骨干和学术带头人,都是他的学生。如今,他所亲手培养的学生,早已成了中国病理学的前辈。梁伯强的贡献,堪称杏林佳话的“故事新编”。

梁伯强著述甚丰,其中有30多篇论著,具有深远的影响

主要论文

《中国人的血型和地理关系的研究》

《广东血型的研究》

《学习黄帝内经的一些体会》

《中华肝吸虫传染和原发性肝癌发生》

《有关坏死后性肝硬化的问题》

《在原发性肝癌的形态学、病因学和在我国发病率的研究》

《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性和组织发生学的研究》

主要著作

《病理学实验室手册》

《病理组织学标本制作技术》

《病理解剖学总论》

《病理解剖学各论》

《病理尸检手册》

被评为国家一级教授,中山医学院的“八大金刚”之一

学界的“南梁北胡”

人物评价

梁伯强教授一生严谨治学、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为发展我国病理学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奋斗精神;他数十年如一日,辛勤地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病理学人才。

梁伯强的一生,闪耀着客家精神。他具有坚毅不拔,百折不挠的作风;勤学多思,开拓进取的精神;关怀学子、爱国为民的品格。斯人永逝,风范长存。(梅州网评)

梁基平(侄子):梁伯强小时候十分勤奋,做什么都喜欢刻苦钻研,且具有异常冷静的头脑,他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具有对待学术无比专注、认真的精神,在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上开辟出全新的领域。

标签: 梁伯强

更多文章

  • 朱洗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洗

    朱洗(1900.10.14—1962.7.24),男,汉族,浙江临海人。实验生物学家,中国杰出的生物学家之一,中国细胞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创始人与奠基人之一。1931年,朱洗从法国蒙伯利埃大学毕业,历任中山大学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兼主任、台湾大学动物系教授,系主任、中国科学院

  • 汪菊渊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汪菊渊

    汪菊渊(1913.04.11--1996.01.28),安徽休宁人。花卉园艺学家、园林学家,中国园林(造园)专业创始人。1934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担任过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市园林局局长、总工程师、技术顾问等职。1951年与清华大学的吴良镛先生商议设立造园组,1962年参加并主持了

  • 卓雄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卓雄

    卓雄,男,江西省泰和县人。原名卓才廉,曾用名张英。1915年5月4日生于泰和县老营盘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历任公安部局长、地质部副部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州军区副政委、民政部副部长。2009年3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中文名:卓雄别名:卓才廉,张英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江西泰和出生日期:1

  • 胡光墉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胡光墉

    胡光墉,字雪岩,清代著名徽商。贫贱的钱庄学徒出身,在短时间内事业崛起。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协助左宗棠西征功业,戴红顶、穿黄马褂,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完整金融网,又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成为近代中国政治金融业的传奇人物。本名:胡光墉别称:

  • 李德山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德山

    李德山(1868—1911),广西罗城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少习技击,从学者众。愤满清暴政,常传播革命思想。1902年至1903年间,联络柳州陆阿发人等策划起义,为清吏疑忌,潜归乡里。1904年龙岸绅商议办团练,推举李德山为管带,旋奉清军统领黄忠浩之命招抚绿林。李德山乘机对所招绿林晓以大义,未几谋

  • 丁杰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丁杰

    丁杰(1738~1807)浙江归安人,字升衢,号小疋,一字小匹,号小雅,别号小山,原名锦鸿,后改名杰。中国清代著名经学家、校勘学家、藏书家。中文名:丁杰别名:锦鸿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738逝世日期:1807职业:经学家朝代:清代籍贯:浙江归安少以清苦建志。贫不能得书,就书肆中读,迄朝暮以为常;肆主

  • 蔡镏生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蔡镏生

    蔡镏生,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催化动力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光化学研究的先驱者。中文名:蔡镏生国籍:中国出生地:福建省泉州出生日期:1902年9月18日逝世日期:1983年10月24日职业: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毕业院校:燕京大学化学系1902年9月18日,蔡镏生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一个贫寒家庭,青年时代

  • 何思敬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何思敬

    何思敬,中国哲学家,法学家,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家。浙江人。幼勤奋好学。13岁丧父,进书肆当学徒,后转银行打杂。1912年,进日本中等美术工艺学校学习。回国后,在杭州天章丝厂从事图案设计。1916年,再次东渡,留学日本,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班。一年后,转仙台第二高等学校,攻读法学和哲学。1920年秋

  • 唐宗海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宗海

    唐宗海(1862年~1897年),字容川,四川彭县人,中医七大派“中西医汇通派”创始人之一。生于清代同治元年,卒于光绪23年,享年五十六岁。他先攻儒学,为诸生时在四川已经颇有名气。光绪年间举进士,中年之后则转而研究医学,主张兼取众家之长,“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著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

  • 王厚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厚

    王厚(-1106年),字处道。北宋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少随父王韶征战,累官通直郎。元符初年,与王赡出兵邈川(今青海乐都南),木征之子陇拶(赵怀德)降宋,改青唐为鄯州、邈川为湟州。任湟州知州。因事贬驾州别驾。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王厚、高永年再次攻取湟州,史称熙河开边。中文名:王厚外文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