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陆婉珍

陆婉珍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997 更新时间:2024/1/19 5:58:56

陆婉珍,1924年9月29日出生于天津市,原籍上海,分析化学与石油化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46年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现为南京工业大学)毕业,1949年于美国依利诺大学获硕士学位,1951年于美国俄亥俄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并于1952~195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她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于1956年回国工作,在石油工业部炼制研究所(即现在的石油化工研究院)历任分析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现为该院高级顾问。由于陆婉珍的突出贡献在1983、1990年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3-1984年被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执行委员。2015年11月17日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基本资料

名:陆婉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天津塘沽

出生日期:1924年09月29日

逝世日期:2015年11月17日

职业:分析化学家、石油化学家

毕业院校: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工系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品:近代物理分析方法及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性别:女

人物生平

1924年9月29日,陆婉珍出生于天津市塘沽,祖籍上海市(原江苏省川沙县),她在重庆南开中学完成了初中高中学业。

1942年,陆婉珍考取了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1958年建立南京化工学院,2001年组建南京工业大学)。

1946年,陆婉珍从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毕业,获学士学位。

1947年,23岁的陆婉珍通过考试取得了公派留学的资格,并收到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入学通知书。9月,来到了位于美国芝加哥郊外的伊利诺伊大学。

1949年,陆婉珍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无机化学硕士学位。

1951年,陆婉珍从美国俄亥俄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无机化学博士学位。

1952年—1953年,陆婉珍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

1953年—1955年,陆婉珍在美国玉米产品精制公司,担任研究员。

1955年10月,陆婉珍与丈夫闵恩泽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和科研条件,克服重重困难辗转香港回到祖国。同年底,陆婉珍被分配至石油部石油炼制研究所筹建处,具体负责油品分析研究研究室的筹建工作。

1965年,陆婉珍进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先后担任副总工程师(1965年—1985年)、总工程师(1985年—1991年)、博士生导师(1985年起)。

1971年,陆婉珍被下放到湖北潜江五七干校劳动。

1980年,陆婉珍带领科研人员在中国首次开发出了弹性石英细管色谱柱。

1988年,陆婉珍被聘为华东化工学院石油加工研究所兼职教授(—1992年)。

1991年11月,陆婉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71岁的陆婉珍组建一支研发团队,开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研究。

2015年11月17日2时,陆婉珍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陆婉珍长期主持中国原油评价工作,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原油评价体系,她还组织汇编了《中国原油评价》。她多次参加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如大庆喷气燃料的烧蚀作用机理等,指导建立了从天然气到渣油的整套组成分析方法。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她率先在中国开展了气相色谱用于油品分析的研究工作,建立了色谱测定汽油详细烃类组成的分析方法,80年代初开发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随后,针对复杂炼厂气和汽油中不同烃类组成,研制出了多孔层毛细管柱和填充毛细管柱,为中国重大新型炼油工艺的开发及时准确地提供了分析数据。1995年开始致力于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制及应用,在中国首次建立近红外光谱实验室、研制成功在线分析仪,并在蒸汽裂解、催化重整和汽油调合等工业装置上得到了实际应用,为炼厂的先进控制和优化控制系统及时、准确地提供分析数据。

学术论著

截至2015年12月,陆婉珍发表论文232篇,出版专著11部。2000年,陆婉珍和同事撰写的《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第一本系统阐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专著。

《当代中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全国第一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

教育思想

陆婉珍劝一些焦躁的年轻人:“科学成绩是常年的累加,而不是一朝一夕的辉煌。年轻人要在大环境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不要为了追求某些不值得的东西花太多的精力。”“要想成功,必须抛却功利心。不论做学问、做人,都不要太功利,不要太浮躁,要顺其自然,从点滴做起,功夫到了,自然会积涓流以成大海。”“年轻人要懂得宽容,与人交往时要知道合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团结别人、融入集体,共同努力。”

个人生活

陆婉珍的父亲陆绍云是一位留学归国的纺织实业家,母亲出身于常州当地的一户望族人家,受过良好的高中师范教育,陆婉珍的幼年大半是由祖母照管的。

陆婉珍的丈夫闵恩泽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34位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又是工程院院士中的一员。闵恩泽和陆婉珍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院士伉俪。

陆婉珍的弟弟陆钟武是冶金热能工程专家,中国国内工业生态学的开拓者,1997年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6年,陆婉珍被查出患了肾癌,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经常感觉腰部不适,但在生活和科研工作中她仍保持着从容淡定的心态。2001年,陆婉珍又被查出患了肺癌,经过半年的治疗,她又一次成功战胜了病魔。

人物评价

陆婉珍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严谨求实,无私敬业,将全部心血奉献给了中国分析化学和石油化学事业,为中国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陆婉珍是中国公认的近红外光谱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和中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领路人。为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她培养近红外光谱专业研究生、撰写综述性论文、组织编写近红外专著、倡议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领导成立近红外光谱学会、召集筹备香山科学会议、设立近红外光谱奖项,处处体现出一位科学家的远见卓识与智慧。陆婉珍胸怀宽广,只要有利于中国近红外光谱事业发展的科研项目、奖励、出版基金和学术活动,她都欣然推荐,她用实际行动影响并团结着广大近红外科技工作者。陆婉珍还做了大量的技术咨询和顾问工作。她高瞻远瞩,传授知识从不保守,深受近红外同行的尊敬与爱。(新华网评)

人物影响

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

“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由陆婉珍院士提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设立。在2015年9月召开的近红外光谱分会一届一次常务理事会上讨论通过了“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评选方法。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该奖的设立是为了鼓励中国科技人员投身于近红外光谱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促进和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标签: 陆婉珍

更多文章

  • 叶渭渠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叶渭渠

    叶渭渠(1929年8月6日~2010年12月11日)广东东莞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日本文学专业。曾任职于国家对外文委、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文名:叶渭渠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越南出生日期:1929年8月6日逝世日期:2010年12月11日职业:教授翻译毕业院校

  • 夏济安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夏济安

    夏济安(1916—1965),评论家。原名夏澍元。江苏吴县人。弟弟夏志清是中央研究院院士。1934年进金陵大学、中央大学学习,1937年转学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今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毕业后相继在光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香港新亚书院任教。1950年由香港去台湾,任台湾大学外语系讲师、副教授、

  • 康殷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康殷

    康殷,(1926一1999),别署大康。男,汉族,祖籍河北乐亭,1926年4月出生辽宁义县。1944年入吉林师范大学美术系学西画。中国当代古文字学专家、古玺印专家、篆刻家、书法家、画家。曾担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首都师范大学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等。著有:《古文字形发微》、《

  • 查士标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查士标

    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号梅壑散人,懒老。新安(今安徽歙县、休宁)人,流寓江苏扬州。明末生员,家富收藏,故精鉴别,擅画山水,为海阳四家之一。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与孙逸、汪之瑞、僧弘仁等书画家一起被称为“新安四家”。中文名:查士标外文名:ZhaShibiao别名:梅壑散人,懒老

  • 周伯萍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伯萍

    周伯萍(1920—2012),安徽肥西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皖东北进出口货物检查处处长,淮海行署财粮处副处长,苏皖边区六专署财粮处处长,华中行政办事处粮食局、苏南行署粮食局局长。建国后,历任华东粮食局局长,粮食部办公厅主任、司长、下策研究室主任;1964年入外交学院学习,后任驻坦桑尼亚大

  • 孙伏园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伏园

    孙伏园(1894年-1966年1月2日),原名福源,字养泉,笔名伏庐、柏生、桐柏、松年等。绍兴人。现代散文作家、著名副刊编辑,在新闻学上有民国“副刊大王”之称。中文名:孙伏园别名:福源、伏庐、伯生、松年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绍兴出生日期:1894年逝世日期:1966年1月2日职业:散文作家

  • 沙玉清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沙玉清

    沙玉清(1907—1966),农田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农田水利学科的创始人。1935年他的专著——我国第一本《农田水利学》出版,1937年他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业水利教育机构——西北农学院农业水利系。他长期从事泥沙问题研究,是我国早期研究泥沙问题的专家。1965年他的又一本专著《泥沙运动学引

  • 林少宫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林少宫

    林少宫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数理统计学家和计量经济学家,我国计量经济学奠基者之一,担任中国现代统计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和中国数量经济学会顾问,生前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顾问、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文名:林少宫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22年12月逝

  • 陈衍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衍

    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

  • 丁声树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丁声树

    丁声树(1909-1989),号梧梓,河南邓州人,中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词典编纂专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他以博古通今而著称,他在音韵、训诂、语法、方言、词典编纂等各个学科都有很深的造诣,并且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曾主持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昌黎方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