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曹天钦

曹天钦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93 更新时间:2024/1/13 23:14:25

曹天钦(1920.12.05-1995.01.08)北京人,生物化学家,中国现代蛋白质研究的奠基人。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毕业于成都燕京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同年被选为该校维尔基斯学院院士,1958年首先建议开展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研究并参加了领导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曹天钦院士长期从事肌肉结构蛋白的研究,是肌球蛋白轻链的发现者。他还应用多种物理化学技术,研究了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的性质以及各种肌肉蛋白在肌原纤维上的定位问题,并在原索动物昌鱼中发现了副肌球蛋白。他是中国最早于分子水平开展植物病毒的研究者之一。在植物病毒和植物类菌质体、诊断及防治中国植物病毒病和黄化病等方面,均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在蛋白质方面,他曾研究过胶原蛋白、神经系统蛋白、胰岛素、蛋白酶抑制剂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曹天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束鹿县

出生日期:1920年12月5日

逝世日期:1995年1月8日

职业:生物化学科学家

毕业院校:燕京大学、剑桥大学

主要成就:肌球蛋白轻链发现者

人物生平

1920年(民国九年)12月5日,曹天钦生于北平(现北京)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原籍河北省束鹿县,父亲是教师。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曹天钦考入燕京大学附属中学。

1935年(民囯二十四年)夏,入通县潞河中学。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转入北平育英中学,完成了高中学业。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入燕京大学学习化学。自一年级至三年级由于成绩优良,获得学校的奖学金。

1941年(民国三十年),曹天钦离开北京,去陕西参加中国工业合作运动。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燕京大学在成都复校,曹天钦回燕大继续学习。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夏,获得得理学士学位。随即受中英科学合作馆李约瑟博士的邀请赴重庆,参加中英文化交流工作。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0月,经李约瑟博士介绍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赴英留学,先在剑桥大学攻读化学。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获学士学位。此后,曹天钦醉心于制革研究,而制革和蛋白质化学有关,因而又改攻生物学,师从著名生化学家斐利(K.Bailey)研究蛋白质化学4年,主要从事肌肉蛋白质的物理化学研究。

1951年,曹天钦拿到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同时还被该校罔维尔基斯学院选为院士,这是该院历史上第一个中国人获此殊荣。

1952年10月1日,曹天钦和妻子谢希德从英国程于到达上海。

1953年,将该蛋白的重链与轻链分离开来。

1958年,任研究员。

1956年5月,他和谢希德分别在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曹天钦与几位青年科技人员一起,首先建议开展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研究,并在其后的3年中是这项研究的几位领导人之一。

1959年,生理生化研究所分立为生理和生物化学两个研究所。

1960年,曹天钦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直至1984年。

1966年,在第二次评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会议上,他又建议开展胰岛素X光晶体衍射的研究。

1963年,完成的有关原肌球蛋白类晶体电子显微研究。

1979年至1988年,被选为中国生物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他和当时的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应睐一起,为生物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生物化学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不遗余力。

1983年,他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选聘为国外院士。

1984-1988年,当选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理事会理事、执行局委员。

1987年秋,他在以色列出席国际生物物理学大会时,由于旧病复发被送回国内。

1995年1月8日,在上海逝世。

主要成就

曹天钦毕生从事蛋白质和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在肌肉蛋白质、神经蛋白质、蛋白水解酶和抑制剂、马王堆古尸肌肉保存、植物病毒、植物类菌原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等方面,均获重要研究成果,其中肌球蛋白轻链的发现获得国际同行的公认而被载入史册。作为有远见卓识的科研组织工作者,十分重视新技术在生物学发展中的作用领导建立了蛋白质结构分析技术(包括氨基酸组成、末端分析、肽段分离和顺序分析等)以及蛋白质的物理化学分析技术(如电泳、扩散、圆二色性和电子显微镜等),为提高蛋白质化学研究的水平(包括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重要组织者之一。代表作有《肌球蛋白的分子裂解》(英文)等。

曹天钦还对副肌球蛋白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也是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组织和参与者之一。这些都使得曹天钦成为中国现代蛋白研究的奠基人。除了在蛋白质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外,曹天钦根据国家的需求,将研究领域扩展到植物病毒领域,发现了若干新的病毒或病毒株。

1963年完成的有关原肌球蛋白类晶体电子显微研究,这比Cohen和Longley在1966年进行的更为著名的相似工作早得多。

20世纪50年代初,他发表论文证实肌球蛋白分子中存在亚基。20世纪60年代初和同事们一起,利用中国刚进口的第一台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对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的分子、纤维和类晶体进了大量的电镜观察。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开展了植物类菌原体方面的研究。同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病毒形态、外壳蛋白的物化性质,病毒的解离聚合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开创了中国植物病毒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1:TsaoTC,BaileyK,AdairG.S.Thesize,shapeandAggregationofTropomyosinParticles.BiochemJ,49,1950:27-36.

2:TsaoTC,FragmentationoftheMyosinmolecule.BiocheimBiophys.Acta1953,11:368-382.

3:盛沛根,曹天钦.不同来源的核酸原肌球朊的比较研究.生理学报,1954,19:203-221.

4:彭加木,曹天钦.兔皮原胶原的抽提与其若干物理化学性质.生理学报,1956,20:164-180.

5:曹天钦,龚祖埙,邹永水等.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晶体的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63,3:206-219.

6:张友尚,裴美云,曹天钦等.油菜花叶病毒的大小、形状、结构及其蛋白亚基的化学特征.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64,4:196-208.

7:龚祖埙,曹天钦等.中国第一例双联病毒.科学通报,1982,22:1393-1395.

8:林光大,曹天钦等.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晶体生长及晶体学参数测定.中国科学B辑,1986,2:153-156.

9:孙伟,龚祖埙,曹天钦.小麦丛矮病毒的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中国科学B辑,1987,9:940-946.

10:陆惠华,龚祖埙,曹天钦.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NA聚合酶的研究.中国科学B辑,1988,10:271-274.

11:孙伟,龚社埙,曹天钦.小麦丛矮病毒的L,NS和N蛋白在病毒RNA的体外转录过程中的作用.中国科学B辑,1988,10:155-161.

12:王守贞,龚祖埙,曹天钦.文昌鱼副肌球蛋白的分离和生化性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88,20:395-400.

13:谭若颖,龚祖埙,曹天钦.河蚌闭壳肌mRNA的体外翻译和产物分析.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89,21:6-11.

14:沈骊,龚祖埙,曹天钦.20kd蛋白质——保留性收缩肌肉中的一种调节蛋白质的纯化及性质研究.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89,21:12-18.

15:CaoTQ,LiKH,ChangMW,etal.ExplorationsintheHistoryofScienceandTechnologyinChina.Shangha:ChineseClassi.

曹天钦一贯重视培养人才。30多年来和同事们一起通过培养研究生、办训练班、到大学兼课、进修等种种方式,为国内培养造就了一支数百人的蛋白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人才。曹天钦对年轻的同事和研究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也极为关心。由于他的精心培养,在他的学生和助手中,已有不少人成为各自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第一线的骨干力量。还有不少人担任过分院、所、室一级领导职务。其中一部分人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科学家。他们一致认为,自己的成长和曹天钦的培养与教育是分不开的。

社会任职

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生物化学会第一、第二、第三届副理事长,并兼任第一、第二届秘书长,国际科联理事会理事及执行局委员。

1944-1946年,任中英科学合作馆干事。

1952-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1960-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生化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

1981-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主任。

1983-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

个人生活

1952年5月,谢希德和曹天钦举行了婚礼。

人物评价

钦先生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尤其为蛋白质科学研究奉献的一生。(林其谁院士评)

曹天钦先生作为一个真正的学者、出色的组织者和令人敬佩的导师为科研为人才培养付出的一生。(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所长林安宁评)

感谢这位睿智坚强的科学先驱以战略思考的角度推动中国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鼓励学科交叉和新技术应用发展。(李载平院士评)

他是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中国梦的追梦人和实践者。(龚祖埙评)

曹先生把自己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在一生科学求知的道路上不怕困难、不计得失、勇攀高峰的精神令人钦佩和感动。先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师表,大师风范,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生化与细胞所所长刘小龙评)

生化与细胞所的文化源自曹天钦等老一辈科学家和其后一代代科学家所赋予的科学精神,要让新一代学生了解和传承这样的文化,能像曹先生那样做人、做事、做学问。(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前生化与细胞所所长李林评)

曹天钦先生是我们的前辈,他光辉的一生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以曹天钦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是研究所的骄傲,他们用自己光辉的人生实践铸造了研究所之魂。(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评)

曹天钦教授潜心科研半世纪,为国家建树良多,党与人民永远感激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苏步青评)

后世纪念

2004年7月9日,在上海市福寿园知博苑竖立了曹天钦、谢希德院士纪念铜像。

2013年2月25日,曹天钦先生纪念铜像落成典礼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举行。

标签: 曹天钦

更多文章

  • 姚仲明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姚仲明

    姚仲明,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参与组织领导的黑铁山起义,曾任八路军团政委、烟台市长、潍坊市长、济南市长。建国后调到外交战线。历任驻缅甸首任大使,驻印度尼西亚大使、外交部条法司司长,文革后任文化部副部长。退居二线后,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是中共七大候补代表,第六、七

  • 党鸿辛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党鸿辛

    党鸿辛(1929.6—2005.6.10),广西北流市人。材料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专家、中国摩擦学学科的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两弹一星”功臣。1953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1958工作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党鸿辛多年来坚持科研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方向,在固体润滑

  • 戴家祥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戴家祥

    戴家祥(1906-1998),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经学家。字幼和,浙江瑞安人。1926年考取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先生,治经学和古文字学。1929年任广州中山大学副教授。1931年,任浙江省立杭高教员。1934加入北京考古学社,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36年夏,受聘四川大学,为

  • 王懿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懿

    王懿(1904年5月12日——1981年10月8日),儿科护理学专家,护理学教育家。长期在医疗第一线做儿科护理工作,毕生致力于寻求儿科护理的自然规律,重视护理工作的日常实践,并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使之再指导实践。曾任《中华护理杂志》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护理学》负责人。为创立中国儿科护理学作出

  • 王国钧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国钧

    王国钧,特殊钢专家,长期从事特殊钢生产、科研工作。他组织创建了太钢电炉炼钢车间,主持冶炼出工业纯铁、硅钢、枪弹钢和炮弹用钢,组织研制和生产了多种新型钢材,为国防尖端和高新科技的发展作出成绩。他积极推进不锈钢氩氧炉精炼技术投入工业生产。为把太钢由普通钢厂发展成为大型特殊钢基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培养了一

  • 耿宝林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耿宝林

    耿宝林(1913年-1973年),相声演员,师从焦少海。曾与马三立、赵佩茹、朱阔泉、王世臣、刘宝瑞等相声大家合作。中文名:耿宝林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13年逝世日期:1973年职业:相声演员代表作品:扭嘴儿师承:焦少海耿宝林(1913---1973),男,相声演员,北京人,后居

  • 黄文弼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黄文弼

    黄文弼(1893.4—1966.12),男,字仲良,湖北汉川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家,西北史地学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到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任教,并于1927~1930年参加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内蒙古、新疆考察活动。1934~1937年任西北科学考察团专任研究

  • 费达生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费达生

    费达生,蚕丝专家,一生从事蚕桑丝绸科学技术的推广。于二十年代即深入农村,组织蚕丝合作社,改进养蚕制丝技术。中文名:费达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省吴江县出生日期:1903年10月1日逝世日期:2005年8月12日职业:科学蚕丝专家毕业院校:日本东京高等蚕丝学校主要成就:组织蚕丝合作社改进养蚕

  • 章梫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章梫

    章梫(1861-1949),名正耀,字立光,号一山,浙江省三门县海游人。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新中国外交家章文晋的祖父。清光绪三十年登进士,殿试选授翰林院检讨。历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提调、监督,国史馆协修、纂修、功臣馆总纂,邮传部、交通部传习所监督、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等职。章梫1947年秋居上海

  • 武衡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衡

    武衡,地质学家、科学管理学家。早年从事抗日救亡与国防科学之宣传教育。长期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领导、组织与管理,对于中国科学院若干机构之筹创、制度之建立有很大贡献。他对国家海洋局的设置、南极科学考察活动的开展,发明与专利制度的实施,以及若干大型的系统工具书、丛书的编纂等更有突出的贡献。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