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守光

刘守光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36 更新时间:2023/12/31 2:55:36

刘守光(?-914年),深州乐寿(今属河北)人,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五代时期燕政权建立者。因与庶母罗氏通奸被刘仁恭棍打后,断绝父子关系。唐天祐四年(907年),宣武军节度使李思安攻打幽州。刘仁恭驻军大安山享乐,城中没有戒备。刘守光领军击退李思安后,自称卢龙节度使,并派兵进攻大安山,生擒并囚禁刘仁恭,擒杀义昌节度使刘守文,兼有两镇。同年,后梁太祖朱全忠册封其为燕王。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八月,刘守光自称大燕皇帝,史称桀燕,改元应天。乾化三年(913年)被晋王李存勖所灭。乾化四年(914年),刘仁恭、刘守光父子被李存勖献于晋国太庙,后被杀。

基本资料

本名:刘守光

所处时代:唐末五代(桀燕)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深州乐寿(今河北乐寿县)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914年

主要成就:击败李思安,刘守文等,建立桀燕政权

人物生平

囚父杀兄

刘守光是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起初,刘守光因与其父刘仁恭的爱妾罗氏通奸,刘仁恭得知后大怒,将刘守光鞭打后赶出家门,断绝父子关系。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后梁太祖朱温派宣武军将领李思安攻打刘仁恭,刘仁恭驻军大安山(位于今北京市房山区),刘守光在外率兵入城击败李思安,自称卢龙节度使。又派李小喜、元行钦率兵攻打大安山,抓捕并幽禁其父刘仁恭。刘守光的哥哥刘守文听说刘仁恭遭刘守光囚禁,就率兵讨伐刘守光,刘守光在卢台(位于今天津)击败了刘守文,继而又在玉田(今属河北唐山)再败刘守文,于是刘守文向契丹乞求援军。

开平二年(908年)五月,刘守文率领契丹、吐谷浑军四万援军在鸡苏(今天津蓟县西)打败了刘守光,刘守文在阵前假装不忍,出面对军士说:“请将士们不要伤害我的兄弟!”这时刘守光部将元行钦认出了刘守文,就飞马跃过战阵把刘守文擒拿并囚禁起来。刘守文死后,部将孙鹤、吕兖等拥立刘守文之子刘延祚为首领去抵挡刘守光。刘延祚驻守的沧州被刘守光包围一百多天,城中粮尽,每斛米的价格达到三万,人相杀而食,或吃黏土为生,战马相互吃掉身上的鬃尾。以至于到了吕兖每日派人杀掉城内饥民来作战士的食物,被称为“宰务”。时间久了,刘延祚无力抵抗,只得投降,不久刘守文父子被刘守光所害。

暴戾治内

刘守光平时昏庸愚昧,攻灭刘守文之后更加骄奢,做铁笼、铁刷,令犯错或犯罪之人坐到笼中,从外面用火燎,或用铁刷刷剔人的皮肤使其在痛苦中死去。燕地将士为求避祸纷纷逃走。刘守光身穿赭黄衣服对将吏说:“我穿此衣面南而坐,可以成帝王之事吗?”部将孙鹤为此力谏,认为万万不可。

开平四年(910年)冬,后梁攻打赵地,赵王王镕向刘守光求救,孙鹤说:“现在赵国没有过错,梁无端讨伐,诸侯中最先去救赵国的必然会称霸,臣恐怕不等我军出动而晋王李存勖已攻破梁军,所以我们不要错失机会,请快速出兵!”刘守光说:“赵王王镕曾经和我结盟,后来背弃我,现在危急之时又来求救于我,不可援救。而且现在二虎相斗,可以等待观察他们的动向,我应当做卞庄子!”于是不肯出兵救赵。

开平五年(911年)正月,晋王李存勖果然出兵救赵,在柏乡(今河北邢台柏乡县)大败梁军,掠夺邢、洺二州,屯兵黎阳。刘守光听说晋王李存勖以倾国之力深入梁朝境内,就实行戒严,派人去煽动镇、定二地说:“燕有精兵三十万,率二镇归附晋王,然而谁当盟主呢?”晋国为此忧虑,商议说:“以前夫差在黄池之会上争当盟主,而越王勾践却乘此机会灭吴;项羽贪图利益讨伐齐国,汉王乘机打败了楚。现在我们远行千里去讨伐梁,而燕在后方,这是心腹之患啊。”就因此而班师。

刘守光自以为各藩镇害怕他的强盛,就暗示各藩镇推他为尊。于是晋王李存勖率领天德宋瑶、振武周德威、昭义李嗣昭、义武王处直、成德王镕等人用墨笔制册,尊奉刘守光为尚书令、尚父。刘守光派人告诉后梁朝廷,请授自己为河北兵马都统,以便讨伐镇、定、河东等藩镇。后梁派阁门使王瞳授给刘守光河北采访使。有司报告刘守光,尚父受册,采用唐朝册封太尉的礼仪,刘守光问道:“这个礼仪为什么不祭天改元?”后梁说:“这是天子之礼,尚父虽然尊重,但还是臣子。”刘守光发怒说:“我当尚父,谁当皇帝呢?况且现在天下四分五裂,大者称帝,小者称王,我有燕地二千里,难道不能称帝一方吗?”下令把梁、晋使者押进监狱,在庭中设斧锧等刑具,下令说:“有胆敢提出异议的人必死!”孙鹤谏阻说:“沧州失败,臣感谢大王不杀的大恩,可是现在的事,我不敢不谏。”刘守光发怒,将孙鹤推到斧锧上,命令军士割他的肉吃。孙鹤大叫说:“不出百日,周边藩镇讨伐的兵马一定会到!”刘守光命令军士塞住他的口,并将其剁成肉酱。

晋王来袭

乾化元年(911年)八月,刘守光自称大燕皇帝,建立大燕政权,史称桀燕。刘守光称帝后,改元应天,任用王瞳、齐涉为左右丞相。当时晋王李存勖派太原少尹李承勋来祝贺刘守光被册封为尚父,到燕时刘守光已经称帝。刘守光逼迫李承勋称臣,李承勋不肯,用列国交聘之礼入见,刘守光大怒将他杀死。

乾化二年(912年),晋王李存勖派周德威率领三万人会合镇、定军攻打桀燕,从祈沟关进入燕境,澶、涿、武、顺各州都闻风而降。刘守光被围一年多,屡战屡败,才派客将王遵化送信给晋将周德威说:“我得罪晋王,迷不知返,现在患病,请替我向晋王解释一下。”

周德威对王遵化说:“大燕皇帝还没有到南郊祭天,怎么到这个地步?我受命讨伐僭乱的人,其他的事不知道。”刘守光从此更加困乏,又献出绢千匹、银千两、锦百段,派部将周遵业对周德威说:“我王以实情告诉你,富贵成败,人之常理;记住别人的功劳,宽恕别人的过错是称霸者的胸襟。刘守光去年狂妄,妄自称天子,本意是不愿在朱温之下而已,哪里料到晋王的大军来包围一年多,如今知道自己的过错,请求晋王能宽免。”周德威不许。

刘守光无奈之下登城对周德威喊道:“你是三晋的贤士,难道不能想到别人的危难吗?”派人用自己的马交换周德威的马而去,告诉说:“等晋王到了之后我就投降。”李存勖就自己到军中,刘守光登城见李存勖,李存勖问他准备怎么办。刘守光说:“我现在是砧板上的肉,任凭王处理吧!”刘守光有个宠幸的人叫李小喜劝他不要投降,刘守光请求等待几天。当晚,李小喜叛降晋军。次日晨,晋军攻破幽州城,捉拿刘仁恭家族三百人。

兵败而死

刘守光和妻子李氏、祝氏,儿子刘继珣、刘继方、刘继祚等南走沧州,之后不慎迷路,走到燕乐县境内,几日都得不到饭食,刘守光派妻子祝氏到农家乞食,农家感到奇怪,询问情况,祝氏却以实相告,于是刘守光一行就被擒住送往幽州。

晋王李存勖正在犒赏三军,客将把刘守光押到晋王李存勖阵前,李存勖戏弄刘守光道:“你作为此地之主为何急着逃避客人?”刘守光向李存勖叩头请死,李存勖命人用刑具随军押送刘守光及其父刘仁恭。李存勖大军路过赵王王镕的辖地,赵王王镕会见晋王李存勖,大设酒宴。喝得正高兴时,王镕请求见一见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晋王李存勖命人带刘守光父子前来坐下。刘仁恭、刘守光父子饮食如常,毫无一丝惭愧的意思。

晋王李存勖回到太原,把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捆在一起,献于晋国太庙。刘守光将死之时,哭着说:“我死了没有遗憾,然而劝我不投降的人是李小喜,如今罪人不死,我到了地下也不会安生。”李存勖派人召李小喜,李小喜侧目而视、斥责刘守光说:“你囚父杀兄,奸淫父妾,也是李小喜叫你做的吗?”晋王李存勖大怒,命令先斩李小喜。刘守光知道不能免死,大叫道:“晋王要恢复唐室,成就霸业,为什么不赦免臣让我为你效劳?”他两个妻子在旁骂道:“事已至此、活着还能有什么作为?我们愿意先死!”于是刘守光的妻子家人被李存勖所杀。晋王李存勖派李存霸把刘守光之父刘仁恭押到雁门,破腹取心祭奠先王李克用,然后斩杀刘守光。

主要成就

占据幽州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趁刘仁恭离开幽州,在城外大安山享乐之际,派遣大将李思安进攻幽州;刘守光闻讯,提前一步返回幽州,击败李思安,占据幽州,自称卢龙节度使,并派兵围攻大安山,擒拿刘仁恭,将其幽禁。

吞并沧州

刘守光囚禁父亲刘仁恭后,义昌节度使刘守文即刻点兵来攻;起初,刘守文常常落败。开平三年(909年),刘守文借得契丹和吐谷浑的兵力四万余人,一举击败刘守光,刘守光一人独到阵前,装作十分悲戚的样子。刘守文一时心软,未令兵将将其捉拿,反而被刘守光帐下大将元行钦擒住,刘守光趁机领兵大败刘守文军,一举围困沧州。几个月后,侄子刘延祚举城投降,连同其父刘守文一同被杀。

建立桀燕

开平五年(911年)8月,刘守光趁晋王李存勖与后梁太祖朱全忠相战正酣之际,在幽州正式称帝,建立桀燕。刘守光在位期间,残暴不仁,制造了刑具铁笼子和铁刷子。如果有人犯罪,便关进铁笼子,然后在四周点起火来,烘烤折磨,或是用铁刷刷犯人的脸和身上的皮肉;在其残暴统治下,百姓不堪忍受,纷纷逃离。

人物评价

《旧五代史·刘守光传》:守光逆天反道,从古所无,迨至临刑,尚求免死,非唯恶之极也,抑亦愚之甚也。

刘光业:刘守光凶淫纵毒,欲自尊大。

许亢宗:刘守光据幽州,暴虐,民不堪命。

马端临:刘守光暴虐,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

薛居正:刘守光为燕帅,性惨酷,不喜儒士。

王夫之:故温一篡唐,存勗一灭温,而淫虐猥贱,不复有生人之理,迫胁臣民,止供其无厌之求,制度设施,因唐末之稗政,而益以藩镇之狂为。则与刘守光、孟知祥、刘、王延政、马希萼、董昌志相若也,恶相均也,纭纭者皆帝皆王,而何取于五人,私之以称代邪?初无君天下之志,天下亦无君之之心,燎原之火,旋起旋灰,代也云乎哉?

蔡东藩:刘守光幽父不道,守文乞师外族,幸得少胜,此时苟得捕获守光,虽诛之不为过,乃对众号呼,愿勿伤弟,以丈夫之义愤,忽变而为妇人之仁柔。一何可笑!卒之身为所絷,死逆弟手,天下之愚昧寡识者,无过守文,而守光之行同枭獍,丧尽天良,且自是益著矣。

亲属成员

父亲:刘仁恭,唐朝卢龙节度使,为刘守光囚禁。

兄长:刘守文,义昌节度使,为刘守光所害。

侄子:刘延祚,为刘守光所害。

妻子:李氏。

史书记载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杂传第二十七》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五·僣伪列传二》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

标签: 刘守光

更多文章

  • 王继鹏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继鹏

    王继鹏(?-939年),后改名王昶,闽惠宗王延钧长子,母南汉清远公主刘德秀,闽国第四位皇帝。王继鹏原封福王。宠妾李春燕本为王延钧的宫女,王继鹏与之私通,因此向继母陈金凤求助,说服王延钧将其赐给王继鹏。闽永和元年(935年),与李仿政变,杀王延钧,继位称帝,封李春燕为贤妃。次年(936年),改元通文,

  • 王延钧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延钧

    王延钧(?-935年),继位后更名王鏻(又作王璘),闽国第三位皇帝。王审知次子,王延翰之弟。王延钧原任泉州刺史。天成二年(927年),杀兄王延翰自立。被王延禀推戴为威武留后。五月,后唐明宗任命王延钧为威武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琅琊王。七月,后唐又遣吏部郎中裴羽、右散骑常侍陆崇,进封王延钧为闽王。后唐

  • 王处直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处直

    王处直(862―923年),字允明,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末五代时期军阀,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的弟弟。门荫入仕,历任易祁二州刺史。乾宁二年(895年),出任义武军后院中军都知兵马使。光化三年(900年),不敌朱温部将张存敬的进攻,投降朱温,驱逐侄子王郜,继任义武军节度使,累封太原王。朱温建立

  • 留从效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留从效

    留从效(906年-962年),字元范,原籍泉州桃林县(今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后迁居泉州永春县。五代十国时期割据闽南地区的军阀。留从效出自寒门,年轻时为本城衙兵,后升任泉州散指挥使。在闽国灭亡前后的福建动乱中,相继夺取泉、漳二州,被南唐封为清源军节度使,累加至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等,进爵晋江王。后

  • 李从善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从善

    李从善(940年—987年),字子师,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天水市),五代时南唐诗人,元宗李璟第七子,母吴国太夫人凌氏(一说钟皇后),李后主之弟。南唐时,封为郑王,在李煜降称江南国主降封南楚国公,累迁太尉、中书令。开宝四年春,奉方物来朝贡宋太祖,授泰宁军节度、兖海沂等州观察等使。赵匡胤特意带着他

  • 安重诲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重诲

    安重诲(?-931年),河东应州(今山西应县)人,粟特族人。五代时期后唐大臣,晋王李克用大将安福迁的儿子。骁勇善战,才能过人,跟随李嗣源征战四方。后唐明宗即位,凭借拥戴功勋,出任左领军大将军、枢密使、山南东道节度使,累任侍中兼中书令、护国军节度使,总揽政事。不通文墨,刚愎专断,力主削藩,诬杀宰相任圜

  • 马希范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马希范

    马希范(899年-947年5月30日),字宝规,楚武穆王马殷第四子,衡阳王马希声异母弟,母陈氏,南楚第三位国君,在位16年(932-947年)。马希范初任镇南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马希范继位。在位前期,与土家族首领彭士愁,歃血为盟,订定《溪州盟约》在会溪坪设立溪州铜柱。马希范与彭

  • 慕容彦超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慕容彦超

    慕容彦超(?—952年),五代时期将领。后汉高祖刘知远同母异父弟。沙陀人,一说为吐谷浑人。曾冒姓阎,称“阎昆仑”。初为后唐明宗李嗣源麾下军校,累迁至刺史。后唐、后晋之间,历磁、单、濮、棣四州刺史,后因受贿而被流放房州。947年,他听说刘知远起兵太原,建立后汉,从房州归顺他,拜镇宁军(澶州)节度使。十

  • 王延政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延政

    王延政(?-951年),人称十三郎,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闽太祖王审知之子,闽嗣王王延翰、闽惠宗王延钧、闽景宗王延羲的弟弟,闽国末代皇帝。在位三年,称恭懿王,国亡被俘,后事不明。本名:王延政别名:十三郎所处时代:闽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光州固始县(今河南固始)逝世日期:951年早年经历王延政初

  • 和凝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和凝

    和凝(898年—955年),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省东平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宰相、文学家、法医学家。和凝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登进士第,进入宣义军节度使贺瑰幕府,后又在郓、邓、洋三州幕府任从事。后唐明宗天成年间调入中央任职,此后历仕后唐、后晋、辽、后汉、后周等朝,在后晋时担任过六年宰相(中书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