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周娥皇

周娥皇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39 更新时间:2023/12/15 12:18:37

娥皇(936年-965年),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十九岁时,入宫为妃,得到后主李煜恩宠。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册封周娥皇为国后。乾德二年(964年),周娥皇因病逝于瑶光殿,时年二十九岁,谥昭惠,葬于懿陵,史称大周后。周娥皇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尤工琵琶,曾创作乐曲《邀醉舞破》、《恨来迟破》,并搜寻五代时已失传的《霓裳羽衣曲》,改订为新曲。周娥皇与后主感情甚笃,李煜曾为其创作《书琵琶背》、《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等诗词,及其去世,又作《昭惠周后诔》、《挽辞》以纪念,为后世留下了鲜明的文学形象。

基本资料

本名:周娥皇

别名:昭惠周后、大周后

所处时代:南唐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日期:936年

逝世日期:965年

主要作品:《邀醉舞破》《恨来迟破》

主要成就:考订《霓裳羽衣曲》

人物生平

入宫受宠

周娥皇,父亲周宗,南唐元宗李璟时以司徒致仕,居金陵。周娥皇通晓史书,精谙音律,采戏弈棋,莫不妙绝,尤工琵琶,曾为元宗弹奏琵琶以祝寿,元宗深为赞叹,赏赐以烧槽琵琶。

周娥皇十九岁时,元宗以其父为社稷元老,将其嫁于时为吴王的李煜。建隆二年(961年)六月,元宗去世,李煜继位,册封其为国后(皇后),并辟专房,恩爱有加。周娥皇“雪莹修容,纤眉范月”,她创造的“高髻纤裳”和“首翘鬓朵”等妆容,纤丽袅娜,使后宫争相效仿。

妙解音律

周后精通音律,曾与后主雪夜畅饮,娥皇举杯请后主起舞,李煜说:“若要我起舞,除非你能为我新谱一曲。”娥皇随口吟唱,挥笔而就,写成《邀醉舞破》,又创作有乐谱《恨来迟破》,在南唐颇为流行。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至五代时,因兵乱失传。李煜曾搜寻到残谱,命宫廷乐师修缮,但不尽如人意。周后考订旧谱谬误、增删调整,整理为新曲,并以琵琶弹奏,“清越可听”。内史舍人徐铉通晓乐律,就将新谱出示南唐乐师曹生,问:“法曲节奏柔缓,此曲旋律急促,是怎么回事?”曹生说:“旧谱确实较为缓慢,宫中有人改订过,新曲节奏急促,恐非吉兆。”

后主喜好音律,痴迷成性,以致荒废政事。监察御史张宪因此劝谏,李煜赏赐帛三十疋(匹),表彰他敢于直言,但并未因此停止对音律的嗜爱。

香消玉殒

乾德二年(964年),大周后生病,将年仅四岁的次子李仲宣置于别院抚养。十月,仲宣在佛像前玩耍,大琉璃灯为猫触落,幼子惊吓成疾,竟因此夭折。周后感伤不已,病情加重,李煜朝夕相伴左右,衣不解带,药必亲尝。

周后虽病,但精神爽朗,她常对后主说:“贱妾有幸嫁入宫门,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女子之荣,莫过于此。唯一的不足是幼子早夭,而我也即将远去,恐怕无法再报答您的恩情。”十一月,周后病危,料知时日无多,就取出元宗所赐烧槽琵琶和平日佩戴的约臂玉环,和后主作别。三天后,周后支撑着沐浴更衣,将含玉(玉蝉)放进口中,于瑶光殿与世长辞,时年二十九岁。乾德三年(965年)正月,葬于懿陵,谥号昭惠。

周后的英年早逝,令后主哀痛不已,李煜遵从周后遗愿,将其最爱的烧槽琵琶陪葬,又作《昭惠周后诔》、《挽词》等文章以悼念,以至形销骨立、扶杖方能站立。

人物评价

李煜:①柔仪俊徳,孤映鲜双。纎秾挺秀,婉娈开扬。艶不至冶,慧或无伤。盘绅奚诫,慎肃惟常。环佩爰节,造次有章。含颦发笑,擢秀腾芳。鬓云留鉴,眼彩飞光。情澜春媚,爱语风香。环姿禀异,金冶昭祥。婉容无犯,均教多方。②丰才富艺,女也克肖。采戏传能,奕碁逞妙。媚动占相,歌萦柔调。兹鼗爰质,竒器传华。翠虬一举,红袖飞花。情驰天降,思栖云涯。③烟轻丽服,雪莹修容,纤眉范月,高髻凌风。

马令:①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赏其艺,取所御琵琶时谓之烧槽者赐焉。②后虽在妙龄,妇顺母仪,宛如老成。③克相其夫,显于诸子,而身居国母,可谓贤也。

陆游:通书史,善歌舞,尤工琵琶。至于采戏弈棋靡不妙绝,创为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朶之妆,人皆效之。

史籍记载

北宋·马令《南唐书》卷六

北宋·龙衮《江南野史》卷三

北宋·郑文宝《江表志》卷下

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六十二

南宋·陆游《南唐书》卷三、卷十六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七十八

明·毛先舒《南唐拾遗记》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

家庭成员

父亲:周宗,字君太,广陵人,烈祖李昪时官至侍中;李璟继位后,颇受礼遇,以司徒致仕。

丈夫:李煜,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位国主。

妹妹:名不详,周宗次女。开宝元年(968年)十一月,李煜立为国后,史称小周后

长子:李仲寓,封清源郡公。南唐亡后入宋,任右千牛卫大将军,官至郢州刺史。

次子:李仲宣,封宣城公。死后追封岐王,谥号怀献。

轶闻典故

周后其名

史书记载,大周后小名(一说小字)娥皇,而小周后的名字并没有记载。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小说曾称大周后为周蔷、小周后为周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史学家根据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史资料,走访江南诸地进行考察,考证出大周后大名叫周宪、小周后大名叫周嘉敏,字女英

周娥皇相夫教子,颇有贤名,去世时,谥号为昭惠。当时,南唐虽然已经去除帝号,但其余制度并未废除,如元宗李璟犹称皇帝。所以,周娥皇虽然封为国后,但在南唐境内,群臣和国民都称她为皇后。

伉俪情深

李煜在位期间,虽后宫嫔妃甚多,但却对周娥皇用情极深,恩宠有加。周娥皇比李煜大一岁,李煜作《念家山》,周娥皇便弹奏词调、作《邀醉舞》,二人可谓才子佳人、志同道合。周娥皇喜欢香风薰雾,李煜便为她专设司香宫女,所用焚香用具多达数十件,均为金玉精制而成。

李煜曾为周娥皇创作多首诗词,记述香闺韵事、儿女柔情,表达对其迷恋之情。周娥皇亦常弹奏起李煜新作的词调,她的多情多艺为李煜提供了无穷的原动力。周后的曲,李煜的词,两者都充满着旖旎绮丽的风流韵味,有如天合之作。李煜存世的诸多作品,无论香艳、柔情或悲哀,都与他迷恋的这位女人有莫大关系。

姐妹争妒

据史料记载,周娥皇的病情恶化与其妹(小周后)的宫闱秘事有关。小周后是周宗的次女,周娥皇生病后,小周后以探病之名常入宫中。小周后容貌美丽,神彩端静,警敏有才思,后主爱慕她的美貌,就暗中纳为姬妾。娥皇发现后,非常愤恨,面壁而卧,至死不回头看小周后一眼。此说在马令《南唐书》和龙衮《江南野史》均有详细记载,陆游在《南唐书》亦作为逸事收录。

马令还进一步考证,认为李煜词“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绣鞋”(《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即为描绘与小周后的幽会之作。明人陈耀文撰写《花草粹编》时,据马令之说,将李煜的三首《菩萨蛮》添加题目“与周后妹”;清人沈雄编写《古今词话》时,亦说:“昭惠感疾,周后常留禁中,故有'来便谐衷素','教君恣意怜'之语。”

大周后陵

据陆游《南唐书》记载,大周后死后葬于懿陵。2010年,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对南唐二陵附近的3号墓进行了考古发掘,找到了大周后的陵墓。

出土的懿陵,墓坑长7米,宽5米,陈设简陋,下葬后不久就遭到了报复性的毁墓。懿陵的墓壁及墓顶多被烟熏黑,甚至部分砖缝间的黄泥浆也烧结成红色硬土,而且部分石棺座被砸碎,西耳室局部铺底砖被撬毁。

标签: 周娥皇

更多文章

  • 窦禹钧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窦禹钧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周时人,家住燕山一带,故人称窦燕山。经等多方认定,天津市蓟州区西龙虎峪镇龙前村,被窦燕山文化研究会最终确认为窦燕山的故乡。五代后周时期大臣、藏书家。与兄窦禹锡皆以词学著名。唐末时任幽州掾,历官齐州、邓州、安州、同州等八州支使判官。后周时期

  • 王审知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审知

    王审知(862年—925年12月30日),字信通,号详卿,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开国国君,威武军节度使王潮的弟弟,“开闽三王”之一。王审知出身贫苦,早年加入王绪起义,随军转战福建。光启二年(886年)八月,带兵攻取泉州,以泉州为根据地,招怀离散,均赋练兵。为统一福建、鼎建闽国

  • 李从厚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从厚

    李从厚(914年12月17日-934年4月),小字菩萨奴,太原府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后唐第三位皇帝,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子(《旧五代史·唐闵帝纪》记载为第三子,《新五代史·本纪·唐本纪第七》记载为第五子),生母为昭懿皇后夏氏。李从厚自幼便深得李嗣源的宠爱,历任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成德

  • 石重贵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石重贵

    石重贵(914年-974年),太原府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晋高祖石敬瑭养子,后晋末代皇帝(942年-946年)。天福七年(942年)六月,晋高祖石敬瑭去世,石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因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惹怒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契丹进攻后晋,开运三年十

  • 刘䶮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䶮

    南汉高祖刘䶮(889年―942年),又名刘纻,初名刘岩、刘陟,蔡州上蔡(今河南上蔡)人,郡望为彭城刘氏。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南汉开国皇帝。其祖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今属福建)。刘䶮初掌军事之时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岭南,西与马楚争夺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两管

  • 敬翔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敬翔

    敬翔(?—923年),字子振,同州冯翊人,唐朝侍中敬晖之后,五代时期后梁大臣。好读书,尤长刀笔,应用敏捷。人称少年英才。赶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未中。黄巢入长安,敬翔逃至汴州,投靠同乡王发。后为朱温所识,敬翔跟随朱温前后共三十余年,朱温对其言听计从,敬翔本人也“尽心勤劳,昼夜不寐,自言惟马上得休息”。

  • 徐温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徐温

    徐温(862年-927年11月20日),字敦美(《马氏南唐书》作端美),海州胊山(今江苏东海)人,唐末五代时期吴国宰相、权臣,南唐政权奠基人,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诰)的养父。徐温年轻时贩盐为盗,后投奔杨行密,名列三十六英雄,辅佐杨行密在淮南建立吴国,官至右牙指挥使,与张颢共领牙兵。他在杨行密死后,与张

  • 杨渥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渥

    杨渥(886年-908年6月9日),字奉天,庐州合肥(今安徽长丰)人,吴太祖杨行密长子,南吴第二位国君,905年—908年在位。杨行密在位时任牙内诸军使,杨行密晚年,被任命为宣州观察使。905年,杨行密去世时,虽对他不满意,但因其他的儿子年幼,只得将他召回嘱咐后事,并指定由右牙指挥使徐温、左牙指挥使

  • 钱元瓘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钱元瓘

    吴越文穆王钱元瓘(887年―941年),字明宝,原名传瓘。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吴越第二位国君,吴越武肃王钱镠第七子。钱元瓘早年曾历任盐铁发运巡官、尚书金部郎中、检校尚书左仆射、内牙将指挥使,在讨伐叛乱、抗击贼寇中立有大功。918年(后梁贞明四年),钱元瓘被任命为为水战各军都指挥使,讨伐吴国,大败

  • 高季兴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高季兴

    南平武信王高季兴(858年-929年),原名高季昌,字贻孙,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南平开国国君。高季兴早年曾为朱温义子朱友让的家奴,后被朱友让收为义子,成为朱温的亲随牙将。后因破凤翔救唐昭宗有功,被授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迁宋州刺史。随朱温扫荡青州,累功升至颍州防御使。907年,朱温称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