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赵弘殷

赵弘殷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791 更新时间:2023/12/5 19:23:06

赵弘殷(899年—956年9月3日),男,汉族,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五代时期大臣,宋太祖赵匡胤父亲,涿州刺史赵敬的儿子。出身官宦世家,骁勇善战,擅长骑射。初事赵王王镕,救援后唐庄宗有功,负责管理禁军。后汉时期,大破王景崇,出任护圣都指挥使。后周建立,参加淮南之战,拜检校司徒,册封天水县男,与儿子赵匡胤掌管禁军。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追赠太尉、武清军节度使。建隆元年(960年),儿子赵匡胤建立北宋,追封皇帝,谥号昭武,庙号宣祖,安葬于永安陵。

基本资料

本名:赵弘殷

所处时代:五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保州

出生日期:899年

逝世日期:956年9月3日

主要成就:援救后唐庄宗,大破王景崇

庙号:宣祖

谥号:昭武皇帝

陵墓:安陵

爵位:天水县男

官职:护圣都指挥使、岳州防御、检校司徒

追赠:太尉、武德军节度使

籍贯:涿郡

人物生平

赵弘殷祖籍涿郡,自幼在保州(今河北清苑县)长大。

赵弘殷出身于官宦世家,自称西汉京兆尹赵广汉之后。曾祖赵朓,唐朝官员,历任永清、文安、幽都三个县的县令。祖父赵珽,历任幽州节度从事,累官御史中丞。父亲赵敬,历任营州、蓟州、涿州三州刺史。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年间(954~960年),因子孙赵弘殷和赵匡胤显贵,追赠左骁骑卫上将军。

赵弘殷年轻时十分骁勇,擅长骑马射箭,投靠镇州节度使、赵王王镕,担任部下将领,并在此地与杜氏(即后来的昭宪太后)结婚。追随王镕率领五百名骑兵,在黄河沿岸增援后唐庄宗李存勖,立有战功。后唐庄宗喜爱他勇猛善战,于是将他留在洛阳(今河南洛阳)掌管禁军。

后汉乾祐年间(948~950年),赵弘殷前往凤翔征讨王景崇,适逢后蜀军队来援救王景崇,汉军与蜀军在陈仓交战。刚刚交战,赵弘殷就被敌箭射中左眼,但是气势更旺盛,奋勇攻击,最终把敌军打得大败。凭借此次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

后周广顺三年(953年),任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后改任右厢都指挥,遥领岳州防御使。其后,跟随后周世宗征讨淮南。前军后退,吴人乘机进攻。赵弘殷率军拦腰攻击吴人,打败敌军。后来,赵弘殷官至检校司徒,封爵天水县男,与儿子赵匡胤一起执掌禁军,时人以为荣耀。

显德三年(956年)七月二十六日,去世,追赠太尉、武清军(潭州)节度使。建隆元年(960年),儿子赵匡胤称帝,建立宋朝,追谥武昭皇帝,庙号宣祖,葬于永安陵。

史书记载

《宋史·卷一·本纪第一》

人物评价

脱脱等《宋史》:“宣祖少骁勇,善骑射。”

轶事典故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赵弘殷统率军队攻打扬州,与后周世宗在寿春会合。寿春卖饼店的饼既薄又小。后周世宗大怒,捉拿十几个卖饼人将要处死他们。赵弘殷坚持进谏,才获得释放。

亲属成员

父祖

曾祖:赵朓,历任永清、文安、幽都县令。赵匡胤称帝后,追谥文献皇帝,庙号僖祖。

曾祖母:崔氏,赵匡胤称帝后,追谥文懿皇后。

祖父:赵珽,御史中丞。赵匡胤称帝后,追谥惠元皇帝,庙号顺祖。

祖母:桑氏,赵匡胤称帝后,追谥惠明皇后。

父亲:赵敬,历任后唐营、蓟、涿三州刺史。赵匡胤称帝后,追谥简恭皇帝,庙号翼祖。

妻妾

妻:杜氏,赵匡胤称帝后,尊为皇太后,谥号昭宪太后。

妾:耿氏,赵匡胤称帝后,受封陈国夫人。

儿子

长子:赵匡济(赵光济),早薨,追赠太师、尚书令、曹王。

次子:赵匡胤,宋太祖。

三子:赵炅(赵匡义、赵光义),即宋太宗。

四子:赵廷美(赵光美),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等、秦王,追赠太师、尚书令、魏王。

五子:赵光赞,早薨,追赠太师、尚书令、岐王。

女儿

长女:赵氏,赵匡胤同母姐,早薨。赵匡胤称帝后,追封陈国长公主,累赠荆国大长公主、恭献大长帝姬。

次女:赵氏,赵匡胤同母妹,初嫁米福德。赵匡胤称帝后,封燕国长公主。当时米福德已死,改嫁忠武军节度使高怀德,累封燕国大长公主、秦国大长公主、恭懿大长帝姬。

·孙子

宋真宗赵恒(详见词条赵恒)

·曾孙

宋仁宗赵祯

标签: 赵弘殷

更多文章

  • 周娥皇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娥皇

    周娥皇(936年-965年),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十九岁时,入宫为妃,得到后主李煜恩宠。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册封周娥皇为国后。乾德二年(964年),周娥皇因病逝于瑶光殿,时年二十九岁,谥昭惠,葬于懿陵,史称大周后。周娥皇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尤工琵琶,曾创作乐曲《邀醉舞破》、《恨来迟破》,并

  • 窦禹钧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窦禹钧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周时人,家住燕山一带,故人称窦燕山。经等多方认定,天津市蓟州区西龙虎峪镇龙前村,被窦燕山文化研究会最终确认为窦燕山的故乡。五代后周时期大臣、藏书家。与兄窦禹锡皆以词学著名。唐末时任幽州掾,历官齐州、邓州、安州、同州等八州支使判官。后周时期

  • 王审知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审知

    王审知(862年—925年12月30日),字信通,号详卿,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开国国君,威武军节度使王潮的弟弟,“开闽三王”之一。王审知出身贫苦,早年加入王绪起义,随军转战福建。光启二年(886年)八月,带兵攻取泉州,以泉州为根据地,招怀离散,均赋练兵。为统一福建、鼎建闽国

  • 李从厚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从厚

    李从厚(914年12月17日-934年4月),小字菩萨奴,太原府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后唐第三位皇帝,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子(《旧五代史·唐闵帝纪》记载为第三子,《新五代史·本纪·唐本纪第七》记载为第五子),生母为昭懿皇后夏氏。李从厚自幼便深得李嗣源的宠爱,历任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成德

  • 石重贵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石重贵

    石重贵(914年-974年),太原府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晋高祖石敬瑭养子,后晋末代皇帝(942年-946年)。天福七年(942年)六月,晋高祖石敬瑭去世,石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因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惹怒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契丹进攻后晋,开运三年十

  • 刘䶮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䶮

    南汉高祖刘䶮(889年―942年),又名刘纻,初名刘岩、刘陟,蔡州上蔡(今河南上蔡)人,郡望为彭城刘氏。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南汉开国皇帝。其祖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今属福建)。刘䶮初掌军事之时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岭南,西与马楚争夺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两管

  • 敬翔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敬翔

    敬翔(?—923年),字子振,同州冯翊人,唐朝侍中敬晖之后,五代时期后梁大臣。好读书,尤长刀笔,应用敏捷。人称少年英才。赶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未中。黄巢入长安,敬翔逃至汴州,投靠同乡王发。后为朱温所识,敬翔跟随朱温前后共三十余年,朱温对其言听计从,敬翔本人也“尽心勤劳,昼夜不寐,自言惟马上得休息”。

  • 徐温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徐温

    徐温(862年-927年11月20日),字敦美(《马氏南唐书》作端美),海州胊山(今江苏东海)人,唐末五代时期吴国宰相、权臣,南唐政权奠基人,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诰)的养父。徐温年轻时贩盐为盗,后投奔杨行密,名列三十六英雄,辅佐杨行密在淮南建立吴国,官至右牙指挥使,与张颢共领牙兵。他在杨行密死后,与张

  • 杨渥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渥

    杨渥(886年-908年6月9日),字奉天,庐州合肥(今安徽长丰)人,吴太祖杨行密长子,南吴第二位国君,905年—908年在位。杨行密在位时任牙内诸军使,杨行密晚年,被任命为宣州观察使。905年,杨行密去世时,虽对他不满意,但因其他的儿子年幼,只得将他召回嘱咐后事,并指定由右牙指挥使徐温、左牙指挥使

  • 钱元瓘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钱元瓘

    吴越文穆王钱元瓘(887年―941年),字明宝,原名传瓘。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吴越第二位国君,吴越武肃王钱镠第七子。钱元瓘早年曾历任盐铁发运巡官、尚书金部郎中、检校尚书左仆射、内牙将指挥使,在讨伐叛乱、抗击贼寇中立有大功。918年(后梁贞明四年),钱元瓘被任命为为水战各军都指挥使,讨伐吴国,大败